景书科 ,周勘 ,徐无忌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5
颈性眩晕是因人体颈椎及周围相关软组织产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而发作的疾病,常伴有头痛、视物不清、颈部疼痛、僵硬及上肢麻木不适等症状[1]。相关研究报道,颈性眩晕全球发病率高达35.4%,我国发病率约为17.3%[2],在各类眩晕中约占13%。近年来,颈性眩晕患者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3]。临床上,西医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降低颈性眩晕发作频率和强度[4],中医常用方剂、推拿或针灸等手段辨证施治[5],具有简便快捷、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势[6]。
本研究通过对近10年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研究文献进行数据挖掘,探索其证治方药的相关规律,为本病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2013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研究文献,以CNKI为例,检索范围为“学术期刊”“学位论文”,学科设定为“医药卫生科技”,选择高级检索,以“颈性眩晕”“颈性头晕”“颈源性眩晕”“颈源性头晕”和“中医药”“中医”“中药”“中西医”为检索词,选择“主题词/关键词”进行检索。
纳入标准:①中药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文献存在明确的颈性眩晕诊断标准;②治疗方式为中药内服或中药内服结合其他治疗,处方药物完整。
排除标准:①治动物实验类、综述类文献;②自拟方或无法获得完整方剂药物的文献;③重复文献仅纳入1篇。
证型名称和分类参照《中医诊断学》[7]、《中医内科学》[8]和《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进行规范化整理。方剂名称及分类标准参照《方剂学》[10],2个及以上方剂合用者分别按数方统计,基本方附辨证加减药物者作一方统计。
方剂组成药物及其加减药物均予统计,中成药所含中药不明者不纳入统计;中药名称及其功效、性味归经分类标准参照《中药学》[11]和《中药大辞典》[12]。
将证型、方剂、药物及药物的性味归经等内容录入WPS Office 11.1.0.14036软件表格建立数据库,计算频次、频率;运用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杰卡德算法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Apriori算法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检索共得到文献573篇,纳入文献155篇,包含162种方剂、119味中药。
155篇纳入文献共包括证型24个,其中痰湿中阻证、气血亏虚证、风寒湿证、肝阳上亢证为常见证型,占67.74%。见表1。
表1 155篇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研究文献常见证型(频次≥2)
162首方剂按功效归为8类,其中,祛痰剂、补益剂、解表剂、和解剂、治风剂使用频率较高;半夏白术天麻汤、益气聪明汤、天麻钩藤饮、桂枝葛根汤为常用方剂。见表2、表3。
表2 155篇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研究文献常用方剂类型
表3 155篇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研究文献高频方剂(频次≥2)
119味中药总频次为1 916次,考虑甘草调和诸药,本研究不将其纳入高频药物统计分析。将出现频率>1%的药物设定为高频药物,共30味,见表4。
表4 155篇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研究文献高频药物(频率>1%)
119味中药性味归经统计结果见表5~7,其中,温性、甘味、脾经出现频次最高,分别为859、900、898次;按功效可分为15类,见表8,其中,补虚药、解表药、平肝息风药使用频次较高。
表5 155篇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研究文献药物药性
表6 155篇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研究文献药物药味
表7 155篇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研究文献药物归经
表8 155篇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研究文献药物功效分类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见图1。共分为4类。一类:钩藤、石决明、黄芩、杜仲、牛膝配伍应用于肝阳上亢证;二类:桂枝、僵蚕配伍应用于外感淫邪证;三类:党参、当归、黄芪、人参、白芍、川芎、丹参、柴胡、黄柏、蔓荆子、升麻、葛根配伍应用于气血亏虚证、血瘀证;四类:白术、半夏、茯苓、天麻、陈皮、橘红、竹茹、石菖蒲、泽泻、生姜、大枣配伍应用于痰湿中阻证。
图1 155篇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研究文献高频药物(频率>1%)聚类分析
设置支持度≥30%,置信度≥90%,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1组药物组合,见表9。设置弱链接上限为30、强链接下限为45,得到药物关联网络,见图2。结果显示,治疗颈性眩晕核心药物共10味,主要为补虚药(白术、黄芪、白芍、大枣)、化痰药(半夏)、利水渗湿药(茯苓)、平肝息风药(天麻)、活血化瘀药(川芎)、解表药(葛根、生姜)。
图2 155篇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研究文献高频药物(频率>1%)关联网络
表9 155篇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研究文献高频药物(频率>1%)关联规则(支持度≥30%,置信度≥90%)
颈项所处,承上接下,或因体虚而濡养有失,或风寒湿淫气侵至,以成邪痹;或因劳损伤折,坏及筋骨,致颈项“筋失其柔”“骨失其位”,以作痹痛[13-14];虚者失养,实者受扰,由颈及颅脑,发眩晕病也。颈性眩晕病机虚实皆有所责,位颈与脑,或因脾胃虚弱,痰湿中阻,或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脑窍失养,或因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或因风湿侵袭,入脑阻窍;或因瘀血阻滞,不通不荣则痛。
从证型统计结果可见,痰湿中阻证、气血亏虚证出现频率较高,共占48.39%;基于证侯要素对常见证型再分类:①痰饮湿浊致眩,以痰湿中阻证、痰浊上蒙证、风痰上扰证、脾虚湿盛证四型为主;②气血亏虚,以气血亏虚证、脾胃气虚证、血虚证三型为主;③六淫外感,以风寒湿证、少阳病证两型为主;④肝阳上亢证、肝气郁结证;⑤瘀血阻滞证。究其原因,随着生活质量提高,喜嗜偏好任由心意,快餐速饮遍及,畅饮暴食节制有失,常受痰饮湿浊之患;年老体弱者多,骨肉退变为常,故有气血亏虚,致颈项脑窍失于滋养而痹痛眩冒;六气充行天地之间,不得决离,仅得避让,正虚则侵入为淫邪,痹阻经脉气血、扰及洲窍,将病为患;情志失调,肝脏疏泄失职,易成阳亢、结郁以致病眩;久病致瘀,进而疾上加疾。研究结果提示,颈性眩晕临床辨证以痰、虚为重,合风(肝阳风、六淫气)、瘀四素皆察。
祛痰剂、补益剂为高频方剂类型,分别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和益气聪明汤为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证因痰湿中阻,引动肝风,风合痰上扰清窍所致,治以化痰息风、健脾除湿,标本兼顾;益气聪明汤出自《东垣试效方》,主治脾胃气虚,致患目障,可益气升阳,聪耳明目,临床用于补益气血,使精神过倍,身轻体健,尤善养头目之窍,故多用于眩晕虚证[15];中央脾土,分养诸脏,益气聪明汤又可使元气自益,壮生气血,顾全脾胃之虚,故施用之。两方与上述主要证型对应,合乎方证相应之理。
高频中药以补虚药、解表药、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利水渗湿药为主,药性多温,药味多甘、苦、辛,主归脾、肝二经。本病主要病机为虚、痰、风、瘀,大量应用温性药,既能温经通络以散外感淫邪,又温养脏腑、助阳化气,以化痰饮水湿、除痹阻瘀血。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可补虚止痛,负虚而不养之责;苦味能泄、能燥、能坚,可清泄火热、降上之逆、燥湿存阴,负阳热、水湿扰乱之责;辛味能散、能行,可发散、行气血,负血瘀、痰浊阻滞之责。诸药归于脾、肝二经,助肝行疏泄之职,健脾行运化之能,使虚得养、痰得化,风得息、得散,瘀得祛、痹除眩止。
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发现核心中药10味,其中,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黄芪益气固表,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又平肝阳,大枣补脾胃,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天麻平肝息风、通络止痛,川芎活血化瘀、祛风止痛,葛根解表升阳,生姜解表散寒、温中化痰。白术、茯苓、半夏、天麻四药相配,可益气、健脾、化痰、祛湿、平肝息风,既有李东垣“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之妙用,又有“四君”苓术相配,健脾祛湿,不燥不峻,以温补法治颈性眩晕正虚痰患;再有黄芪、白芍、大枣助益,葛根、生姜散邪,川芎祛瘀,诸虑不虞。聚类分析发现,治疗颈性眩晕常用中药可分为四类:一类平肝潜阳、清热息风,适于肝阳上亢证;二类解表通络祛邪,适于外感淫邪证;三类益气升阳、养血活血,适于气血亏虚证、血瘀证;四类健脾燥湿、理气化痰、息风开窍,适于痰湿中阻证、风痰上扰证。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分析近10年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的证治方药规律,得出本病主要证型为痰湿中阻证、气血亏虚证,辨治以化痰祛湿和益气升阳,风寒湿证、肝阳上亢证、血瘀证亦常见。对于痰湿阻证可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和第四类药物(白术、半夏、茯苓、天麻、陈皮、橘红、竹茹、石菖蒲、泽泻、生姜、大枣)组合,对于气血亏虚证可选用益气聪明汤或补中益气汤和第三类药物(党参、当归、黄芪、人参、白芍、川芎、丹参、柴胡、黄柏、蔓荆子、升麻、葛根)组合;肝阳上亢证可选用天麻钩藤饮和第一类药物(钩藤、石决明、黄芩、杜仲、牛膝)组合。本病用药多性温味甘、苦、辛,核心药物为白术、半夏、天麻、葛根、茯苓、黄芪、白芍、川芎、生姜、大枣。临症思辨,细推顺逆,处方或用药当四诊合参,取其精义,但师其法,不应囿于一家一说、一方一药。
由于时间跨度会对医家学术思想演变产生影响,且近10年该领域文献发表数量较多,本研究选取2013-2023年研究文献进行数据挖掘;由于纳入文献数量有限,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仍需更多临床实践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