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甲成,刘 婷,舒英杰,胡能兵,艾 昊,杨 雪,许 峰,程昕昕
(安徽科技学院 农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高校承担着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大报告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明确了方向[1]。人才培养需要与社会产业发展相吻合,新知识和新技术需要通过产业化来实践验证。因此,高校职能的履行必然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具体行业部门交流,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数量成为各高校竞争的重要指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已有体现,随着知识资本化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基本形成,实现教育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有机衔接[2]。针对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依托“问卷星”开放平台,调研安徽科技学院农科类5个本科专业本科生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现状,探索创新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旨在促进农科类高校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并提升实践性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能力。
相比我国,国外产教融合模式起步较早,都是基于各国经济发展的特色职业教育(见表1)。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开展合作教育模式,有效衔接课堂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3]。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在合作教育的影响下,迅速发展起来以美国能力基础教育、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德国的双元制、新加坡的双师制等为代表的高校职业教育模式[4],其主要特点都是高校按照自身专业特色,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产学研密切结合,促进教学与行业企业相互渗透,相互引导,突出产业经营实体的带动能力[5],如德国的双元制采用“课堂教学+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呈现出阶梯式的多层次培养理念[6]。90年代意大利的学生所有学习都采用项目化和任务化管理,学生由企业师傅和大学老师共同带教,双导师共同指导[7]。21世纪日本的产学官更突出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企业委托大学搞科硏和人才培养。
我国经过多年学习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现有的职业教育课程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相对成熟的模式(见表2),产出了一批富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成果,包括“宽基础、活模块”“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课程”“工学一体化”“任务引领型”“课证共生共长”等,主要按照人才培养工作、任务、项目、模块、一体化、系统化等关键词划分类型,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就业视角、技能本位、行动导向、工学结合等方面的优势,如“项目课程”模式中学生的培养以实际项目为依托,理论课程学习融入项目建设中,强化学生实践技能,重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证共生共长”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公司的校企合作实践探索,将“课程”和“证书”作为人才培养的双手段,课程体系与认证体系共生共长,引领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相向而行,助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可见,国内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都在政府、企业的宏观引导下,高校教育以科学研究、服务行业、订单培养等为导向,积极与企业打造创新联盟,营造产教融合生态环境,促进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达到学生个人能力与行业需求的吻合度,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表1 国外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8]
表2 国内人才培养的特色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分析。利用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学生作为调查群体,在线发出问卷400余份,设置答卷期限为1周。1周后在线统计问卷,共计收回有效问卷324份。其中,统招专业学生人数占61%,主要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析发现,对创新实践培养活动非常有兴趣的学生占比28%,而对创新活动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占到44%,说明我校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引导不足,学生还没有认识到未来社会对于创新创业能力需求的必要性。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不太满意,存在49%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没有信心,反应了我校现有的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效果还没有达到期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中,学术报告、参加讲座和结合课程参与社会实习是我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而培养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的活动较少,学生主要靠参加学科竞赛和考取行业资格证书的方式检验创新创业能力(见图1)。通过这些创新创业活动,学生认为有助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和接受新观点的能力,学习新知识,扩大交流视野,为毕业后就业做准备。
图1 安徽科技学院农科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2) 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形式分析。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应该具有很好的学习能力、机会识别与把握能力和社交与人际沟通能力,创新动力主要以兴趣爱好为主。然而,学生的实践锻炼大部分围绕学校的创新平台开展,与社会中的创新资源结合较少。因此,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特色培养计划,积极引导高校教师利用节假日对接企业,学习企业人才培养素材,提升专业导师的职业教育能力,或者外聘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培养导师,重点突出社会资源的案例剖析,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职业素质培养。同时,健全高效的人才孵化基地,开放数据库资源,设定创新创业项目,导师定期辅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组织企业导师考核评审,达到创业标准的项目入住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小范围试运行项目,校企双方导师继续跟踪指导,提升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
3) 创新人才培养的满意度分析和实施建议。调查发现,现有校内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符合当前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校内教师利用多媒体和视频资料开展人才培养,学校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基本符合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也存在少部分学生不满足现有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在分析国内名牌高校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后,发现地方应用型高校一味追求名牌高校的专业设置范畴,结合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较少,缺乏系统的地方型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地企业结合紧密度需要进一步加深。因此,需要适当继续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减少理论知识传授,深化与企业、行业交流,积累职业教育素材,提升教师在学生实践培养中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成果的能力,获得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应用人才,毕业后能迅速胜任多种岗位[11]。
1) 政府协调变革应用型高校的管理制度,以制度促进多元化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打破高校传统管理制度中存在资源分配不平衡、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间利益分配无标准、技术创新权益分配不合理、成果转化和风险共担制度不规范、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不健全等束缚,出台高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相关政策,增强高校产教融合领域工作者的法律意识,促进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主动合作。目前,安徽省坚定不移走地方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创新发展、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依托地方发展需要,实现各地特色办学。安徽科技学院在蚌埠大学城建成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通过该产教融合平台,安徽科技学院将区域经济重点发展的产业作为学科培育的重要方向,引导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智慧农业等新兴专业与产业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2) 多方协同搭建产教融合平台,突出各方引领教学融合。地方本科高校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与政府、行业、企业等共同搭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为有效整合高校办学资源和行业企业优势,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在政府政策的宏观调控下,社会各行业为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孕育土壤,地方高校根据政策导向和行业对人才需要,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实习穿插安排,邀请行业、企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带着瓶颈问题与高校教师共同授课,参与高校教师的科技研发[12]。通过这种制度融合、体系融合、课程融合、师资融合、实践融合等多方位有机融合,最终搭建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突出地方应用型高校特点,实现课程内容建设与职业岗位设置无缝对接,有针对性培养实践创新人才。
3) 加强“双能型”师资团队建设,形成高标准的职业教育培养团队。高标准应用型教师团队建设是应用型高校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校必须时刻关注师资实践应用教学能力的发展。为加强安徽科技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出台了教师教育教学及实践能力培养(锻炼)实施办法,要求每位新进教师入校后要开展“实验员”“教务员”或者“辅导员”的三员锻炼,并利用节假日去企业挂职,获得企业职业从业经历和创新创业成果,考核合格后发放“双能型”资格证书。同时,学校每年选派数名教师到企业、县乡部门挂职锻炼,积极提升应用型教师的专业水平。随着《安徽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应用型高校教师更应该走出学校,走进企业,参加企业科技成果创新和研发,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形成高校教师和企业管理技术导师的双向流动和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团队。
4) 修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考核机制,积极构建校企联动的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人才引进中主要考虑“985”“211”高校的博士和海外留学经历人员,在专业知识、科研方面要求有较高的素养和能力,往往以高水平论文作为参考因素。然而,这些人才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缺乏丰富的企业管理、产业生产和创新创业经验。因此,坚持执行政府、高校、企业、行业等机构合作制定产教融合管理办法,有必要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机制(见图2),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践课程设置、应用型教材编写等方面评价人才培养过程;从毕业后就业情况、岗位胜任能力、人才职业发展优势、企业用人情况反馈等方面评价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通过成熟的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引导地方高校从单纯教学向校企合作转化,校企联动,优势互补,扩大校企合作的覆盖面,并结合“工学一体化”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策略,让学生毕业后在“双证”(技能资格证和毕业证)的保障下,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并反馈给人才培养高校,实现地方高校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图2 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产教融合背景下协同创新的目的是通过充分利用政府、高校、企业、社会行业、科研院所等各方平台资源,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需求,力争实现合作后优势互补、利益达到最大化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农科高校依托人才培养职能和社会产业需求,积极扮演衔接不同主体间联系的重要纽带,按照产业变革要求和社会岗位对与人才培养标准的定位,创新人才培养,突出地方特色人才培养,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标准的统一,有效整合高校办学软硬件设施和行业企业资源,助推应用型人才驱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