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州工程职业学院 叶丽霞 郭海兵
COVID-19疫情是一场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因为生活节奏的改变以及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大学生出现焦虑、无望、恐惧等,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后效将持续至少3~4年。[1]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突发事件,形成更加健康积极的心态和价值观。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革命文化的资源属性、文化传承、价值引导与教育教化属性,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的政治品格、崇高的理想追求和鲜明的人民立场,[2]对于培养及优化大学生的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意志和创新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韧性(Resilience)来自物理学,指物体在受到外力挤压时的反弹。引申到心理学领域,是个体在面临严重威胁时依然适应和发展良好,属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与乐观、希望和自我效能感(自信)构成心理资本的要素。[3]
心理韧性,又称心理弹性。心理学家Anthony在长期的追踪、观察后发现,尽管身处精神疾病的家庭中,儿童自身具有的某些保护因子,使他们能够幸免于不良环境的影响,从而远离因压力和挫折导致的身心障碍危机。[4]此后,学者们的研究重心慢慢过渡到个体的主动应对,即在负性事件中如何迅速复原。
在心理韧性的定义上,学界暂时没有统一的界定,已有的定义可归纳为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三种,分别为注重心理韧性的发展结果、一种积极的动态发展过程和个体特有的一种品质或能力,它们的本质属性和核心要素都围绕着逆境或压力和积极应对。[5]同时,在逆境或压力事件中,个体积极的应对方式、压力、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以及较好的身体状况、睡眠质量、学历和收入水平、主观幸福感等都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2020级、2021级共6000名学生。
1.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UPI)
由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从日本引进,经翻译、修订后于1993年在国内开始正式使用。[6]共64道题,采用是非式选择,“是”记1分,“否”记0分。本研究Ⅰ类筛选标准为:总分≥25分;第25题做肯定选择;第8、16、26题中至少有两题做肯定选择;第65、66、67题至少两题做肯定选择。
2.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简称SCL-90)
采用5级评分,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共10个因子、90个项目。本研究采用孙厚纯关于SCL-90的评价指标,即总分和因子分相结合的方式,阳性检出标准为总分≥160分或任一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5分。
测试结果显示,SCL-90筛查阳性与UPI筛查阳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两个量表筛选率如表1、表2所示。
表2 SCL-90各因子分大于等于2.5的学生占比
综合测试和访谈结果显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学生具有以下心理特点:
1.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但确诊精神疾病的学生增多
在UPI“有过轻生想法”的选项上,2020级、2021级学分别为5.05%和5.63%,诱因是高考压力大、COVID-19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校园欺凌和家庭支持不够等。SCL-90结果显示,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的学生占比呈增长趋势。尽管2020级、2021级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6.67%和8.04%,依然远低于《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的青少年抑郁检出率24.6%。访谈发现,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因“生活受限”“学习不便”“社交受限”,学生出现“学习能力下降”“睡眠不规律”“户外运动缺乏”“饮食不规律”等现象,甚至确诊心境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其中,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数量出现增多趋势。
2.自我解压意愿强烈,但现实人际关系疏离
调研显示,大部分学生能理性看待COVID-19疫情的发生和影响,针对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会积极采用“自我解压”“作息规律,保持生活的稳定性”“线上求助”“线上交友”等方式调节,同时希望学校或心理专职教师能够提供“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指导”。但是,受疫情影响,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增加,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疏离,在“向现实中的老师、家人、同学朋友倾诉和寻求支持”的应对方式上,新生希望线下求助,但大二大三的学生求助于现实中人际关系的数量呈减少趋势。
3.学习实践能力并重,但自我约束能力不足
COVID-19疫情全面暴发以来,高职院校不断完善各种教学资源,线下线上教学互为补充,确保学生不能到校,也可正常学习。但线上授课提供的信息量较大、管理宽松等,学生自控力不足、注意力难以集中则容易受到网络影响,导致学习体验差、学习效率低、作业抄袭等现象频发。同时,大多数大一新生参加各类学习和资格证考试的愿望强烈,实际上,因为追求上进而被同学、室友孤立,导致部分学生在随波逐流和自律上进之间来回摆荡,心理冲突日趋严重。
基于此,学校、家庭和社会亟须帮助大学生疏导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营造正向、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运用正向思维看待世界,以平和愉悦的心情、积极上进的状态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革命文化拥有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蕴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创业精神,能够为大学生补精神、意志和创新能力、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的钙,从而成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和自觉自立的力量之源。
作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一,革命精神体现在革命时期的事迹、文献、遗物、遗迹、遗址,以及修建的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堂等具体事物中,内核为革命时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的心理文化,其坚韧、力量、乐观和奉献精神为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具有导向价值。
作为一个百年执政大党,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分为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顶天立地五个阶段,是依靠着共产党人崇高的信仰信念支撑、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不断自我革命的勇气、勤学善用的本领、超强的凝聚人民和社会共识的能力等韧性得以实现,揭示了共产党员的心理特征,如涵容、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坚韧不拔和乐观、计划和行动力。
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液,让大学生摆脱骄横不羁的气焰,养成稳重、端庄、谦虚、平和的健康精神;摆脱小家子气的吝啬和怨恨,在人际交往中营造开放、宽容的氛围;摆脱愤世嫉俗、多愁善感的书呆子精神,在刻苦学习、踏入社会的过程中,养成直面生活的坚强和果敢的大丈夫精神。
认知风格,是个体对事物习惯性的分析判断。对同一件事情的认知,可以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17-23岁的大学生,正处于从青春期过渡到成年早期的关键时期,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发展任务是“同一性VS角色混乱”和“亲密VS疏离”。因此,此时期大学生认知风格的发展非常重要,倾向于以外部环境线索为指导的信息加工。
除了本身的精神特质外,中国革命精神与当代的精神追求与价值观念重合。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20-29岁网民占比17.2%。[7]利用微博、微信和学习强国、微课堂等线上方式推送案例、视频,将学生比较喜欢的具有正能量的影视剧作为讨论素材,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革命文化,真正了解其背后所承载的优秀革命品质,学习革命前辈的精神内涵,使自己的内部达到自我整合的和谐状态,对自身的认识与外界对自身的认识达成一致,进而构建积极向上的认知风格和自我同一性。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胜任特定工作的能力进行的评价与判断,对于个体未来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作为一种认知机制,自我效能高的学生往往比较自信,敢于接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能勇敢地面对困难;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则自信心不足,在学习、工作以及各类竞赛中容易发挥失常,陷入弱自我效能感的恶性循环中。[8]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革命精神中红船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为主的红色革命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奋斗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和精神状态,更展现出立身、立足、立志、立品、立行等方面的育人功能,为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使他们从理智到情感、内心深处产生认同感,从而坚定勇敢地应对各种挫折和压力。
心理韧性作为一种动态的发展能力,能够通过内修外炼的方式得到提升。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入挖掘中国革命精神中的优质供给,全面统筹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利用第二课堂不断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社会实践,弘扬中国革命精神蕴含的政治信念、价值取向和精神实质,激活革命精神的内部力量,助力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依托必修课为主渠道,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把革命人物及其先进事迹作为各章节相关教学内容的案例材料,辅以灵活多样的主题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与革命文化教育深度衔接、相互支撑,形成协同效应,补足大学生精神之钙。(表3)
表3
同时,依托课程主渠道,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红色书籍阅读成长小组,制订阅读计划,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形成读书心得,如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写的是红色中国的故事,书中记载的人物和故事闪烁着勇敢、自信、乐观、奉献的光辉,传递着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这些精神品质是大学生心理韧性不可或缺的内容。
2.立足革命人物和故事,开设红色选修课程群
在“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的基础上,围绕着影响中国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正能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女性心理学、幸福人生和结合地缘等开设选修课程。在课程、各教学环节中大量植入优良革命传统、优质红色基因等文化元素,用文化激励学生,用名人传记、名言、中国革命和发展的重大事件等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挖掘和发现内在的资源,将积极情绪、积极品格、积极关系的养成带入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实践活动是学生教育的“第二课堂”。高职院校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的开展,既营造浓厚的宣传革命文化的校园氛围,又增加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
1.“四进”互动,多举措开展校内“心理+”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高职院校开展“进班级,与学生同学”“进宿舍,与学生同思”“进社团,与学生同行”“进网络,与学生同频”为主题的“四进”活动,形成“心理+德育/美育/智育/党建/劳动教育”革命文化宣传活动体系,让先进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进班级”活动中,开展讲革命故事、读革命诗词、唱革命歌曲、观革命电影等主题班会,学生朋辈辅导员进班主持班级融合、宿舍人际关系、职业规划、发现积极心理品质等心理健康团辅,班级同学共参与“风雨同舟”“信任背摔”“白猫黑猫”“同甘共苦”“生命五样”等主题游戏,在团队活动中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与精神。
在“进宿舍”活动中,以“宿舍民主生活会”为切入口,开展谈心谈话,切身感受学生的急难盼愁问题,关注学生差异,引导其求同存异,助力学生度过愉快的宿舍生活。
在“进社团”活动中,以“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针对思政类、文体类、学术科技类、自律互助类、兴趣爱好类、创新创业类等社团,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导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学会自助和互助,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灵活性和渗透力。
在“进网络”活动中,关注学生喜欢的网上冲浪方式,结合网络热点,利用自媒体开展线上读书、体验式团体辅导等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键对键”和“面对面”的契合。
2.“四维”发展,多渠道打造校外“沉浸式+体验式”实践活动
“四维”发展是指学生在人格成长、价值塑造、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方面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当前,建成的革命纪念馆、遗址都是一个集教学、展览、陈列、游览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场所。各高职院校可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如五四青年节、清明节、建党节、国庆节和各种纪念日,通过祭祀先烈、致敬祖国、我和国旗合影等活动,让学生们沉浸式参观学校、家乡所在城市以及地理位置就近的革命纪念馆、遗址等场馆,再运用抖音、微信、微博等平台,以“沉浸式+直播体验”的方式追寻先辈足迹、回顾峥嵘岁月,让在互联网大潮下成长起来、又不能去现场参加的年轻一代感受红色革命文化,从而铭记英雄、凝聚民族团结力量,锻炼大学生吃苦、适应、学习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体悟到“实践出真知”。
此外,在学生“三下乡”和“志愿服务”活动上,通过到特定行业或地区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实践,近距离感受乡情社情国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个体对革命文化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的理解和接受是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即从日常生活、学习和教育的“熏陶”、耳濡目染到社会价值观的形成,这个进程与人的发展进程基本一致。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结合教育部2021年初印发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储备和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目标、内容和各种活动计划,建立各级递进、有效衔接的铸魂育心教育体系机制,更好地发挥中国革命文化在学生学习、成长和成功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内化并主动承担起传承与认同本国、本民族革命文化的责任,进而培育全体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认同感。同时,高职院校作为大部分学生学习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段,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让大学生提前介入到社会实际和社会生活中去,参与社会生产、科学实验等工作,感受“社会人”的生活节奏,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塑造自己,调适自己的价值观念,使自己快速地从象牙塔转型成为跟得上时代发展的社会人,结合前期的革命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自我净化、自我提升,最终顺利地实现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过渡。[9]
总之,个体心理韧性的提升是个系统工作,高职院校要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方面挖掘中国革命文化等先进文化中的育人资源,引导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明确学习的内部动机,从自身实际需要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自我修养,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