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廖素清 胡英芹 谈竹琴 金丽娜
2019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模式是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教育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促使院校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构建完善的课证融通模式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因课证融通模式强调实践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课证融通模式可促进书证融合: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有机地融合,使得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课证融通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这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课证融通模式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和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其实施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关注度,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根据课程体系的设置,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课证融通的“X”证书有二个: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证书。[1]其中,2021年商务英语专业2020级学生共计108人有100人参加2个X证书的考试,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证书通过率93%,VETS(初级)通过率100%。2022年商英专业2021级学生共126人,50人报考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证书考试,100%通过。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报考人数95人,通过率99%。报考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对考点人数有限制,也从侧面说明了刚实施X证书考试时学生对X证书还不太熟悉,对相关技能掌握不够熟练,所以没有足够的信心参加X证书考试。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有必要进一步落实课证融通。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双轨四道”人才培养模式(图1),“双轨”指学校和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涉及学校、企业和学生/教师。商务英语专业通过四条通道即“以岗定课、课证融合、课赛互补、以赛促学”的“四道”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双轨四道”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和教师可以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或顶岗实习,然后将实践经验和知识带回学校,反过来又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提升。同时,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或互相支持。学校可以向企业提供科研和人才支持,企业也可以向学校提供实践教学资源和职业培训。具体合作方向和类型有:实习基地、订单班、师资互聘、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企业新型学徒、先进制造业现场工程师协同培养等。
图1 “双轨四道”人才培养模式图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根据商务英语专业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和学生在岗位上的实际工作内容,梳理出学生要面向的主要工作岗位,根据工作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据此选取教学的内容,确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满足行业企业对学生在知识、技术和素质上的要求。[2]通过调研,依据商务外贸行业发展特点,筛选鼓励学生考取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和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等职业能力等级证书,并作为校企共建专业拓展课程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课证融合”为导向将课程体系分为英语听说读写译模块、跨境电商数据营运模块与商务英语专业素养课程选修模块。听说读写译模块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口语”“听力”“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函电”等;跨境电商数据营运模块侧重数据运营典型工作任务的一体化流程设计与应用,主要课程有“跨境电商实操”商务英语专业素养课程选修模块。同时,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融入技能大赛内容,鼓励学生参加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和各知名企业举办的行业技能大赛,营造重能强技的氛围,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效果。
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能够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达到教育教学目标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能力。学校与企业“双轨并进”是指学校和企业两个并行培养教师胜任力的场域共同作用于教师,通过建立教师发展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的长效机制,来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胜任力。高职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长效机制是指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职“双师”甚至“三导师”:具有较高专业能力的专业导师、了解专业所在行业的行业导师、能在专业课程中注入课程思政内容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思创导师。其具体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学校应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规定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参加企业实践活动,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企业实践活动可以是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项目等。[3]通过企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状况,熟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二是建立校企互聘制度。学校与企业建立校企互聘制度,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人才共享。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企业可以聘请学校的优秀教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项目负责人等职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学校应建立一套激励和保障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提高教师的待遇。同时,学校还应制定一系列政策,保障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的权益,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高职院校与企业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轨并进”共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长效机制是指通过建立合作关系,使高职学校与企业共同为学生提供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建立这种机制,需要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企业实践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企业家讲座、企业实践课程、企业实习等活动,向学生介绍企业的运作模式、职业要求和市场需求,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提高对企业实践教育的认识和兴趣。企业应该积极参与高职学校的实践教育。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实习岗位、合作开发课程、师资培训等方式,与学校“双轨并进”共同为学生提供实践教育。在实践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企业的工作流程和职业要求,提高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和企业应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可以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合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和监督评估机制,确保合作顺利进行,不断提高合作效果。
“以岗定课、课证融合、课赛互补、以赛促学”(四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堂教学、顶岗实习、竞赛活动、“X”证书考试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具备实际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
“以岗定课”是指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实际职业技能。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所需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职业工作的实际情况,提高其应用能力。“课证融合”是指将课程教学与“X”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相关的“X”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将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同时也能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其就业竞争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认证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课赛互补”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和专业技能竞赛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在竞赛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实际任务,提高其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同时,竞赛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强其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以赛促学”是指通过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其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在竞赛活动中,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此外,竞赛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使其具备全面的职业素养。总之,“以岗定课、课证融合、课赛互补、以赛促学”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在课堂教学、实践操作和竞赛活动中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增强其应用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中,以1+X证书为抓手,重构课程体系,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在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是指将课程内容与X证书的职业技能证书要求相融合,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即可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要确保课程内容与X技能证书的要求相一致。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整合课程内容:将理论知识与X证书实践技能有机地融合在课程内容中,使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可以采取模块化教学方式,将课程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相应的理论知识和X证书实践技能,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锻炼实践能力。此外,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可进一步促进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与企业紧密合作,了解企业的需求,调整课程内容,确保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相一致。同时,可以引入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工作技能。教师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4]可以通过设置实际案例、模拟商务环境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商务英语沟通、谈判、协调等能力。
与企业共同重构核心课程标准,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加贴近企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首先,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包括岗位职责、技能要求、行业动态等,从而确定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企业的需求,为课程标准的重构提供依据。根据企业需求,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制定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确保课程内容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在制定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将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融入其中。比如,商务英语专业可以对接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证书,将这些证书的要求纳入课程标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顺利取得相关证书,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为了确保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学校需要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可以通过共建实习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设立企业奖学金等方式,激励企业参与教育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就业机会。课程标准的制定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调整。学校和企业要定期对课程标准进行评估和修订,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确保课程标准始终与企业需求保持一致。
从教材、教师、教法三个方面进行“三教改革”,可助推课证融通模式的实施,更好地实施基于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通过教材改革对接X证书内容是实施课证融通的关键一步。首先,根据X证书的要求,及时将最新的理论和技术融入教材中,使之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实践环节和案例分析。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入企业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职业技能。其次,可优化教材结构。按照X证书的等级和模块划分,合理编排教材内容,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模块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可以丰富教材形式。除了传统的纸质教材,还可以开发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等形式的教材,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笔者所在学校已经立项7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多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几乎所有专业课程都是校级在线课程。所开发的这些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室等资源,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素质须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使其具备X证书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加相关行业的培训和实践,提高其双师型素质。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入行业专家、企业能手等优质资源,充实教师队伍,形成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鼓励教师参加X证书的培训、评价等工作,使其更好地适应课证融通的要求。
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三教改革的重要一环。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施项目驱动教学,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例如,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灵活选课等措施,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课程。还可以将X证书的要求融入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与证书的有机衔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可以将X证书的考试内容和要求纳入课程标准,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就能达到X证书的要求。
“学分银行”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累积和转换,实现学习成果的增值和应用。在商务英语专业中,我们可以发挥“学分银行”的作用,促进“课证融通”,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能够顺利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其就业竞争力。高职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分银行”的作用,实行学分共享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与经济压力,课证融通过程中,完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考核评价、认定、学分转换等证书制度运行机制,细化课程知识点、技能点对应的学分,可以和其他专业课程共享相同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学分。学分银行与1+X证书制度的关联耦合,有效保障了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科学、简洁和高效。学分银行的推行,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学校需要制定明确的学分转换规则,明确学生在取得某个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以转换成多少学分,以及这些学分可以替代哪些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明确自己需要取得哪些职业资格证书,以便将这些证书与课程学分进行转换。在制定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标准时,要将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证书的要求融入其中。将这些证书的要求纳入课程标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顺利取得相关证书,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记录和累积。通过这个系统,学生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的学分情况,了解自己取得的学习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可以转换成哪些课程学分。为了确保“学分银行”的有效运行,学校需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通过共建实习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设立企业奖学金等方式,激励企业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就业机会。通过发挥“学分银行”的作用,促进商务英语专业“课证融通”,培养出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5]
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课证融通模式的探讨,探索了“双轨四道”人才培养模式;以1+X证书为抓手,校企共同重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标准;加速落实“三教改革”,助推课证融通模式的实施;X证书与学分银行关联耦合,有效保障“1”学历证书与“X”证书的相互融通。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课证融通模式,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与企业、行业和政府的合作,确保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相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就业机会。总之,课证融通模式的探索是一个长期、复杂且富有挑战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