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感知:基于历史地理信息的北京西北郊聚落空间解析*

2024-03-07 06:26马宣利
南方建筑 2024年2期
关键词:乡镇要素北京

马宣利,王 鑫

历史文化要素兼具系统属性和动态属性,是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1]。自2017 年以来,北京市在多项规划中均强调,基于“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构建涵盖全域全要素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2-4]。城郊聚落位于多元建成环境的融会地带,其演化受到文化圈层间的连接与辐射作用。北京西北郊聚落作为典型例证,在空间上连接了中心城区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在历史上贯通了首都老城与三山五园地区。如何聚合历史文化要素、激活历史文化资源、赋能历史建成环境、促进聚落空间更新,已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为人居环境循环演化的载体,聚落促成区域多维文化、功能、空间的协调与适应[5]。近年来,诸如“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等理念的应用,加强了对聚落保护与发展的整体性关注,特别强调空间的综合性反馈。于是,历史地理信息(HGI)的方法应运而生。该理念肇始于20 世纪90 年代[6],在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地理信息科学、统计学、数据库等方法被综合应用,以实现历史资料的空间转译与可视化[7]。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把历史数据空间化,协同空间研究和历史研究,“将制图转化为动态的探索过程”[8]。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是国内较早应用 HGIS 的典型项目,旨在建立全面、系统记录中国历史地理变迁的数据库[9]。该系统将数据类型分为时间序列(Time Series)和时间断面(Time Sections)两种,分别对应空间信息的历时性与共时性表达——即时空的综合视角。基于此,整合聚落时空信息,有利于把握聚落演化机制与背后逻辑,对于区域聚落的适应性发展,以及整体空间网络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

1 北京西北郊地区概况及发展认知

1.1 北京西北郊的概念与范围

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亦是国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在长时段的空间变迁历程中,西北郊成为多样聚落的区域载体。特别是自明、清以来,北京西北郊地区持续进行园林苑囿建设,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多元要素的交互不断推动西北郊聚落的演变,并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这种历史属性和地理属性的双重耦合下,西北郊与城区间频繁的社会要素往来不断更新与重构西北郊的城乡发展格局。

本研究在时间范围选取时,以清初为始1)。在空间范围确定时,西北向以门头沟区王平镇、昌平区南口镇为界,东南方向以海淀区东南侧为界(图1)。该范围内,王平煤矿、琉璃渠琉璃、永定青石、潭柘紫石等均是供应城区甚至明清皇室的重要物产,另有军事防御、水利营城、行宫建置等因素与城区间往来密切。而明清北京范围外的西城区部分,从以往的关厢地区到如今的核心城区,发展水平较高,可与城区内部视为一体,因此未纳入研究范围。

图1 研究范围示意

1.2 地区发展认知

北京西北郊地区的时空演变脉络清晰,地域文化源远流长。据《括地志辑校》记载,先秦时期“元英、磨室二宫皆燕宫,在幽州蓟县西四十里宁台之下”[10];隋唐时期,隋炀帝遣将于蓟城南桑乾河上筑社稷二坛……又于蓟城北设坛,祭马祖于其上[11];金朝,中都西北郊营建有玉泉山、香山等八处行宫,称“西山八院(或八大水院)”[12]。彼时,郊区与城区逐渐分异。元朝,元大都的修建使北京城市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一方面城郊界限清晰,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营建进一步推动西北郊聚落建设。根据《元史》记载,“京畿近地水利……岁可得粟麦百万余石”2)。此后持续演化,由“永乐间徙浙江、南直隶富民三千户,实京师。充宛平、大兴二县厢长”[13]到多村合并、小村消亡[14-16],北京西北郊聚落经历了规模初具、繁荣发展、平缓过渡、牵引发展、融合新生等阶段(图2)。

图2 北京西北郊聚落历史演进梳理3)

1949年之前,依托西郊皇家园林的建设,西北郊成为近畿休闲赏景之所[17]。1949 年之后,北京城市建设定位有所调整[18],特别是1978 年以来北京城区的快速扩张,使得西北郊区域范围发生明显变化,自既往的城郊内缘不断外拓。如今北京规划建设正逐步实施展开,在“生态涵养区”的地域定位下,作为重要历史资源载体的北京西北郊聚落也将面临新的动态演变,空间的保护与发展不断持续。

2 HGI 平台构建与要素识别

2.1 平台构建

2.1.1 数据收集与历时分层

根据历史地理信息平台对数据类型的要求,对北京西北郊聚落发展的文本和图像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其中,文本数据来源于史书、地方志、民间笔记、历史类专著以及官方统计资料等;图像数据以古地图、舆图、古画、历史地图以及卫星地图为主。历时分层方面,立足地区建成环境的更新与演化,按照明朝末年以前、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期、改革开放以来等时间区段进行划分,期间的关键时间包括:1644 年左右、1912 年左右、1949 年左右、1978 年左右、2020 年左右4)。

2.1.2 参考系与工作底图的处理

选取GCS_WGS_1984 坐标系,以2022 年谷歌卫星地图作为底图,叠加1970 年锁眼卫星图和1947 年、1908年、1593年的北京地区历史地图5),进行相应的地理配准和空间校正,形成各时间区段的工作底图。

2.1.3 文本与图像数据的提取和导入

文本与图像数据的提取和导入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归纳整合ArcGIS 数据类型(图3),通过表格整理、坐标获取、坐标转化等步骤提取文本数据中相关信息,导入ArcGIS,并以田野调研中踏勘定位核对信息的准确度;其二在定点连线、溯源逆推的基础上获取图像数据中相关要素的点位,利用ArcGIS 编辑工具对各时间区段图纸中的聚落(乡镇级)、重要山峰、寺庙、园林等节点类要素以及水系、道路等廊道类要素进行提取,该类方法为完善部分信息要素的文本数据缺失,作为相应数据的补充使用。此外,要素的描述类信息,特别是人口、产业等聚落发展表征与相关因素,一并附加于ArcGIS 内数据的要素属性中,便于后期的空间分析。于此,完成北京西北郊聚落的HGI 平台构建。

图3 要素的组织分类说明

2.2 要素识别

据统计,明朝末年至2020 年北京西北郊聚落数量达930 个6),长时段的发展中多种因素耦合影响,研究聚焦于自然环境(环境格局)和人文环境(城乡功能区、产业建设、设施配套)展开(图4),在ArcGIS 中作分层处理。

图4 北京西北郊各要素的层积演进(文保单位为核密度分析)

2.2.1 环境格局

自然地理因素作为聚落发展的空间基础,支撑与限制聚落的发展和扩张[19]。北京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高程处于36~988m 之间。西北部多山,永定河、大清河均发源于西北山区,此地广泛分布有水工设施。

2.2.2 产业发展

产业作为聚落要素转移的重要介质,推动人地关系变化。农业方面,剩余劳动力的产生直接促进人地关系的转变,进而影响城乡结构。以水利建设为代表,农田发展的规模化集聚对于推动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北京西北郊曾于1956 年和1960 年建设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为周边的农田灌溉节省了人力、物力,并解决了市区部分生活用水的问题,促进了聚落生活空间的扩展。工业方面,产业的在地性发展吸引劳动力的集聚,引发当地劳动力的在地就业和外地劳动力的就业迁徙。以矿产为例,自元代以来,京西北地区便成为重要的资源供给地,大量人力参与到煤矿的开采与运输工作中,日常居住诉求持续增长,周边聚落数量与规模均不断增加。1949 年以后建设的国有企业是该时间区段聚落演化的重要驱动,因工人就业、生活而带来建成区拓展。以首都钢铁公司7)为例,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将曾为耕地或荒地的古城路小区、古城南路小区、西井小区、苹果园小区等地逐步建成为工人宿舍,促进了聚落生产空间的增长。

2.2.3 设施建设

设施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提升聚落潜力和地区吸引力的重要举措[20]。交通设施是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有效途径[21]。通过整理北京西北郊主要道路数据,可以发现清代的三山五园、西山地区道路的修建,与皇家苑囿的频繁使用以及西山物产的高需求供应相关;1949 年以后,随着主城区边缘区的扩张,西北郊地区的路网密度不断增加,成为聚落发展的重要机遇。

此外,京西古道也支撑和促进聚落的对外联系。在元代时期,京西地区凭借优质煤炭以及木材资源,成为当时京城建材和能源的重要供应基地,周边区域也因此兴盛开来[22]。后随着京城用煤量的增加,以及络绎不绝的货商来往,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官山大道[23]。古人出行“日不过百里”,在日复一日的货物运输中,人口不断集聚,沿途形成多种服务型空间。此外,京西古道也是军道、香道的文化承载路径。

不仅如此,文化设施也在积极推动着聚落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总结分析该地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等遗产要素,根据建成时间完成空间分析。其一,根据核密度分析,清朝时期三山五园地区文保单位新增较多;其二,1949年后西北郊东侧部分文保单位新增较多,城市建成区内文物保护单位的增多与地区活力的提升有着更紧密的联系。

综上所述,环境格局确定了聚落的空间边界,产业发展影响着聚落的发展方向,设施建设对聚落内部结构和重心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

3 聚落与要素的关联性分析

3.1 关联分析的技术路线

北京西北郊的聚落发展在周边要素的推动下呈现出一定的黏合性,符合等级规模的一般性规律,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开放性[24,25]。以“核心—边缘”理论为支撑,利用位序—规模模型和最近距离法,解析聚落在乡镇体系、要素互动层面的布局特征,并分层级总结归纳聚落群的发展路径。

3.2 乡镇聚落的空间特征

(1)位序与规模的历时演进

明末至民国年间,西北郊乡镇呈多核心主导发展。古时受交通工具所限,聚落在十里(即5000m)范围内可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26]。文章选取5000m 为范围,统计乡镇周边的聚落数量,分析其位序-规模8),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表1)。结果显示,明末至民国年间,乡镇聚落总体情况趋于平稳,判定系数R2的逐年提升反映出首位乡镇规模的逐渐提升。位序-规模双对数坐标图(图5)中清朝年间乡镇聚落整体发展显著,民国年间发展滞缓,甚有回落,但最小乡镇规模相比于清朝末年更趋近于2,反映出聚落持续扩张。

图5 1644 至1949 年左右北京西北郊乡镇的位序-规模双对数坐标图

1949 年以后,齐夫指数9)明显增加,乡镇规模发展的速度加快。该时期研究以乡镇人口数据为规模测度展开,并制得相应时期位序-规模双对数坐标图(图6)。根据R2,发现1978年左右北京西北郊乡镇体系相比于2020 年左右更加遵循位序-规模模型,应为1978 年以后西北郊发展为主城区扩展关联所致,“核心-边缘”不复存在。人口规模方面,2020年左右西北郊排序靠前的乡镇趋近12,首位乡镇表现突出;排序靠后的乡镇持续发展,但末位乡镇发展较差,这与乡镇发展的竞争与替代相关。

图6 1978 年左右、2020 年左右北京西北郊乡镇的位序-规模双对数坐标图

整体来看,西北郊乡镇体系结构由中小型乡镇居多,逐渐向首位乡镇突出演进。结合分形理论可知,西北郊乡镇体系结构初期趋于均衡,至清朝末年达到顶峰,民国期间以中小型乡镇居多,1949 年后首位乡镇发展突出(表2)。其中,以1978 年左右的q 值最高,相比1949 年增加了0.159,增加率为0.548%,同比于民国时期的0.157%,反映出该时期西北郊乡镇聚落规模快速增加。

表2 各时期北京西北郊乡镇发展的齐夫指数与分维数

(2)聚落空间结构的发展规律

在HGI 平台中对乡镇规模量化进行叠加分析,不同时期的首位乡镇呈现多区位分布的态势,并且具有延续性,个别点位具有突变性(图7)。具体来讲,明朝末期规模排序靠前的乡镇集聚于西山的出山口;清朝时期逐渐向西郊延伸;民国时期排序变动不大,数量有所减少;1949 年后,排序靠前的乡镇集聚于城区周边,并逐渐向城市外围拓展。其中,改革开放之后部分乡镇迅猛发展,为地方政策支持或发展环境提升所致。

图7 各时期北京西北郊的乡镇规模

综合来看,西北郊乡镇结构经历了“金字塔型”-“哑铃型”-“金字塔型”-“橄榄型”变化的规律(图8)。1949 年之前,乡镇结构相对稳定,以小型乡镇居多。1949 年之后,西北郊乡镇结构上,中等乡镇与排序靠前的乡镇数量增长迅速,分布上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延的特点;小规模乡镇数量在不断萎缩,并呈现出持续的发展态势。

图8 各时期北京西北郊乡镇结构

3.3 聚落要素的关联发展

(1)环境的基础效应

聚落分布的高程(图9)中,1978年以前聚落发展受高程所限,36~60m、100~300m 相比60~100m 集聚了各时期70%以上的聚落,此范围内具有相对便捷的生活物资获取方式、相对便利的生产种植耕作方式。1978 年以后,聚落的分布更倾向于低海拔地区。特别是2020 年左右,从低海拔至高海拔的聚落占比呈现递减的趋势,外部环境的发展推动聚落不断克服高程对于生活、生产的影响。综上,聚落对于海拔高程的依赖逐渐缩小或者说是突破了海拔对于聚落发展的限制。

图9 聚落与各要素的耦合关系

聚落与河流的关系中,各时期聚落距河流远近占比结构较稳定(图9)。各时期聚落距河流从近至远的占比均呈现出上升的态势,1000~3000m 范围内较适宜聚落发展,其他因素对聚落距河流远近的选择干扰较大。其一,300~500m 范围内1912 年左右明显低于其他时期,而1949 年左右明显高于其他时期,考虑为清朝时期洪灾与民国战乱所致;其二,1000~3000m 范围内1644 年左右聚落占比明显低于其他时期,2020 年左右则高于其他时期,这应是得益于清朝年间对西北郊内永定河的水患治理与改革开放之后城区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拉力。

(2)产业的支撑效应

农业生产设施的进步是聚落发展的重要推力,矿产类及大型企业的建设形成聚落发展的产业吸引,不同程度地更新与重构聚落的空间发展及结构布局。

据分析:水利设施的完善下,周边500~1000m 范围内聚落数量增长较为明显;国有企业的建设对3000m 以内聚落的集聚作用更为突出;矿产影响则相对复杂(图9)。范围上,5000m 为矿产要素对聚落的作用范围;时间上,后期矿产要素对聚落的吸引作用不再持续。特别是2020年左右聚落占比相比于1978 年在3000m 范围内变化不大,3000~5000m 范围内甚至呈现出凋敝的趋势,这与国家关闭部分煤矿产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符合。

(3)交通与文化设施的聚合效应

1949 年之前,道路对于聚落的集聚作用较大(图9)。1912 年左右,集聚聚落占比明显较高,体现了三山五园、西山主要道路对聚落发展的推动。1949 年之后,道路对于聚落的集聚作用逐渐升高,100~500m内聚落占比,1978 年左右仅15%左右,2020 年占比近30%;2020年占比折线在100~3000m 范围内明显高于1978 年占比折线。由此可知,道路以人员往来、物资输送、信息传达等构成聚落外部拉力与内生推力的结构闭环,是聚落对外连通的重要媒介。

文化内聚力是维持聚落发展韧性的原生力量,对聚落的推动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聚落文化以“自护”的精神支撑形成聚落发展的内核;二是聚落与周边文化的互动推动其“外交”式的延伸发展。根据聚落与文保单位的关联分析,如将聚落500m范围内的文保单位视为聚落发展形成的主导力量,500~3000m 范围内的文保单位看做互动往来的衍生力量,依折线斜率的变化,可知在文化内核的主导力量下,衍生力量是推动聚落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协同更能促进聚落的连片发展(图9)。

4 北京西北郊聚落的发展模式

根据前文的综合分析,可以得知聚落发展持续受到物质环境的影响,并呈现动态变化。其间,城乡功能区的布局逐渐成为聚落发展的关键因素,产业类型变迁、基础设施升级、公共服务更新,均对聚落空间形态产生结构性的影响。基于此,分别从全域尺度的城乡交互、片区尺度的乡村往来、廊道尺度的村村连通出发,归纳总结聚落空间分布、功能组合、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三种发展模式。

4.1 城乡统筹下耦合与关联的转向

“城乡统筹”指的是城区与郊区之间,或整体或局部层面,基于社会需求驱动下的要素流动对聚落形成、发展甚至消亡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图10)。在北京西北郊地区,城乡统筹模式在皇家服务、物资供给的带动下表现最为显著(图11)。以三山五园的建设为例,皇帝的出行和园居理政起到了催化作用,御路沿线服务点逐渐繁荣,园囿附近的王公宅邸、官署衙门、园户匠役、行宫驻防等不断建设,导致人口向该区域聚集[27]。在物资供给方面,来自西山地区的矿产、林木、瓜果、琉璃等资源产品,源源不绝地运往城区,沿途的聚落因此受益而发展壮大,中心乡镇也随之兴起。

图10 城乡统筹模式下的北京西北郊发展

图11 三山五园地区御路、西山物料运往城区的路线与清朝时期新建聚落核密度叠加图

城乡统筹下,北京西北郊的聚落发展呈现出从“高耦合-低关联”转向“低耦合-高关联”的趋势。过去,西北郊的发展更多依赖政策推动和城区需求,各种要素之间的耦合推动了聚落的形成、合并、发展。一方面,聚落自身的地理区位提供了良好便捷的发展条件,与周边自然和人文环境有着密切互动,如南口镇和王平镇;另一方面,政策支持与资源加持为其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如三山五园聚落群的形成。随着交通技术的进步,聚落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区域之间的联系。从永定河沿线聚落的形成,古香道、古商道沿途聚落的发展,铁路、引水渠等线性要素下聚落空间的关联到快速交通体系下聚落产业的协同发展,一步步关联的加深反映出聚落间相互关联、体系化发展的转向。

4.2 中心吸引下地缘与业缘的适配

所谓“中心吸引”,指的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于资源优势,特定中心地带对周边地区的人口和资源产生辐射式的吸引,形成特定的发展模式(图12)。在北京西北郊地区,基于城郊互动,某些区域因资源优势率先发展,塑造了一定的地区中心,从而形成了一定的个体生活圈层与公共生产圈层,涵盖了居住、就业与交往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圈层发展随之调整,与城乡要素的交互、中心吸引的转移呈现出动态适配的过程。具体到北京西北郊地区,这种“中心—边缘”的聚集在3000m范围内最为显著,不仅表现为中心乡镇圈层的发展,也呈现出重要产业的聚落集合。在这其中,中心乡镇类以南口镇的圈层发展为代表(图13),产业吸引类以首钢建设下周边住区的格局生成为代表(图14)。历史要素的层积和经济文化的加持下中心吸引模式的社会价值凸显,空间结构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进一步关联,对现代传统聚落的更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12 中心吸引模式下的北京西北郊发展

图13 《京畿四郊游览全图》中的南口、清朝末期南口镇周边聚落功能圈层

图14 20 世纪80 年代的首钢地区建设、90 年代左右首钢建设下的聚落发展

在中心吸引的影响下,北京西北郊的发展呈现出地缘为主导向业缘倾斜的适配过程。过去的西北郊乡野多聚族而居,或因看坟成村,家族繁衍,如上庄地区的上庄村;或因行商定居,人丁渐盛,如西山地区的东石古岩村;或因种菜耕田,代际相传,如聂各庄地区的梁家园村。其中,聚落多形成血缘纽带联结下的组织关系,结合地缘关系展开农事活动。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关系逐渐弱化,聚落中开始出现不同家族混居的情况,但地缘关系仍是一定时期内聚落对外联系的重要依据。除了生产活动外,十里八乡中的人际往来也构建出村民的生活意象与同质的空间结构。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二、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扩张和郊区需求的增长成为内生推动力,城郊产业活力逐渐涌现,这种活力在西北郊聚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空间格局中得到了体现。

4.3 多元共生中廊道与要素的牵引

“多元共生”强调地域特征导向下,聚落与周围地域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社群空间共同体(图15)。在北京西北郊聚落的演化过程中,多元共生模式在滨水聚落、农耕聚落中表现得最为显著。以永定河沿线聚落为例,永定河作为北京的母亲河,自门头沟山区流过,在一定高程范围内形成聚落的生存优势,并形成了对水资源的“防水”、“用水”、“敬水”文化体系(表3)。另外,以京密引水渠为廊道所形成的北沙河农耕聚落群为例,在这里农业设施的现代化发展带来农田的规模化集聚,聚落居民生活的变化促使聚落空间格局进一步演进,产业协同、集群发展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表4)。此外,另有以西山矿产运输为廊道而发展起来的王平村煤矿聚落群也是多元共生模式的较好代表,尤其是在铁路运输时期,运输工人和矿产工人的生产协作连接形成的聚落空间格局,反映了一代人对铁路的记忆,是聚落发展的重要动力。

表4 北沙河农耕聚落群空间格局演变 (注:表中聚落农产及相关设施为20 世纪90 年代所有。)

图15 多元共生模式下的北京西北郊发展

在西北郊地区的早期发展阶段,聚落作为独立的要素分散于廊道两侧。伴随着廊道的强化效应,各类要素与廊道的整体性逐渐受到多方主体关注,形成了空间选择与聚落组织的基本逻辑。一方面,地域历史资源承载了文化价值,在新时期成为资源产品的一部分,如永定河引水渠绿道项目与“一线四矿”项目的筹建。另一方面,作为连接多个聚落的空间载体,廊道也承担着促进聚落自组织发展的联系作用,如京密引水渠中同一灌区作用下多聚落间空间格局的连通。

结语

研究采用历史地理信息的方法,对北京西北郊地区的聚落空间沿革进行了梳理,总结乡镇聚落的空间特征,提取多元要素的关联方式。从资源交互、空间同构、发展协同等视角切入,归纳出了聚落发展的三类模式。其中,城郊统筹模式在全域尺度强调城区的发展在整体层面对郊区聚落的形成、发展及消亡产生影响;中心吸引模式重点关注中心乡镇和聚落的关系,在经济、资源的拉力下支持片区聚落群的空间格局与结构网络生成;多元共生模式从地域环境出发,以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中的廊道连接聚落间的协同共生,并反映在聚落的空间格局之中(图16)。这三种模式相互嵌套,由宏观至微观,呈现出北京西北郊聚落形成、发展、繁荣、衰退的生命历程,对于聚落空间系统的整体性建构具有关键意义。

图16 北京西北郊聚落发展的演进模式总结

相较于以往定义的历史文化片区,城郊聚落的整体发展不仅在于历史环境的保护趋于完善,同时更加强调空间结构规律与功能布局组织的探索。在区位方面,城郊聚落紧邻城区,始终保持着与城区的要素互动及密切往来,体现了聚落整体发展的特殊性与具体性。在实施方面,与时代发展中生态文明的要求、城乡融合的进程、集群发展的需求相呼应,反馈为区域体系化管理、布局产业化调控、空间在地性协同三个方面,以促进聚落单元的文化保护与平稳发展。在北京西北郊聚落的具体案例中,立足于历史地理信息平台所得到的聚落发展模式,是长时段视角下地域聚落发展特征的总结。这对于梳理北京西北郊发展现状、明晰区域定位、重构地域格局,指导聚落组团发展和空间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图、表来源

图1:作者绘制,底图引自谷歌地图;

图2~12、15-16:作者绘制;

图13:左图,作者绘制,底图引自《北京古地图集》;右图,作者绘制,底图引自谷歌地图;

图14:左图,引自美国国会图书馆《北京及周边地区》;右图,作者绘制,底图引自谷歌地图;

表1、2:作者根据相关数据获取绘制;表3、4:作者绘制。

注释

1)因清朝时期西北郊的变迁也为研究内容,所以资料整理的上源时间节点为明朝末期,以明清末期的对比研究清朝时期西北郊的变迁。

2)《元史》(卷四十二)中记载有“癸夫,脱脱言:‘京畿近地水利,召募江南人耕种,岁可得粟麦百万余石,不烦海运而京师足食。’帝曰:‘此事有利千国家,其议行之。’”由此可见元朝时期已开始关注京郊水利营田方面的建设。

3)本文将北京市西北郊作为研究对象,故明朝、清朝时期以其京师设在北京的时间计算。同时为避免误解,后文各时期均以年代作相应标注。

4)清朝时期(1636-1912 年)开始时间以1644 年迁都北京为准,因此图中时间为(1644-1912 年)。

5)1947年、1908年、1593年的北京地区历史地图来源自《北京历史地图集》,具体为民国三十六年(1947 年)、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 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北京地区历史地图。该地图集由侯仁之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编纂完成,内容上集中反映了北京城市建设以来行政区划的演变以及重要历史要素的变迁,对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系统的编纂过程也使得此套图纸风格统一,绘图方法一致,空间描述有一定的重合点,便于地理配准等后续操作。

6)北京西北郊聚落数据来源:明朝、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聚落建成时间均来源于相关地名志记载,改革开放之后聚落数据为统计局获取。其中,各时期聚落数量以末期为节点进行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指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78年之前,改革开放之后的数据统计时间为1978年至2021年。聚落性质多数以行政村为准,个别分辨不清者,以规模大小判断。

7)石景山钢铁厂于1919 年成立,1958 年改名为石景山钢铁公司。1967 年,改为首都钢铁公司,1992 年改称首钢总公司。

8)聚落规模作为城乡经济空间结构的直接表征,其分布上包括两种特点:城市规模分布服从幂律,或是局部服从幂律,即齐夫定律(又称:齐普夫定律),也称位序—规模模型。

9)齐夫定律用来刻画一定区域内聚落位序—规模的演化特征。其公式为:Pr=P1r-q。通过对公式的两边均取对数,将表达式转化为:lnPr=lnP1-qlnr。其中,P1 为区域内首位聚落的用地规模;Pr 表示位序为r 的聚落用地规模;r 为聚落的位序;q 为齐夫指数,其大小以1 为标准,用来衡量聚落规模分布的均衡程度。

猜你喜欢
乡镇要素北京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北京,北京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