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结合生活习惯干预对基层糖尿病防治的效果分析

2024-03-07 12:04宋晶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6期
关键词:生活习惯发病率个性化

宋晶清

连江县凤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门诊,福州 350500

最新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达到5.37 亿人,且处于逐年升高趋势。我国已经成为糖尿病患病人群最多的国家,发病率表现出持续升高趋势,对人们健康和安全产生一定威胁[1]。糖尿病发病前患者处于糖尿病前期阶段,其血糖水平位于正常水平和糖尿病水平之间,按照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诊断标准,FBG 处于5.6~7 mmol/L,2 hPBG 处于7.8~11.1 mmol/L,HbA1c 处于5.7%~6.4%,均可诊断为糖尿病前期[2]。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每年5%~10%的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且患者更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心脑血管病变等并发症,对患者健康和安全产生直接威胁。糖尿病前期作为一个可逆过程,对这部分人群展开积极干预,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发病,或延缓糖尿病进程,有利于患者健康[3]。根据临床指南,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主要通过生活习惯调整和护理干预,控制血糖水平,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因此本文于本院2021 年1 月至2021 年9 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96 例展开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本院96 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 48 例,男、女分别为27、21 例;年龄(52.36±2.90)岁;BMI(25.34±1.12)kg/m2;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9 例,高中18 例,大专及以上11 例;基础病情况:高血压4 例,心脏病2 例。观察组48 例,男、女例数分别为26、22 例;年龄(52.40±2.76)岁;BMI(25.28±1.16)kg/m2;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8 例,高中20 例,大专及以上10 例;基础病情况:高血压3 例,心脏病1 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研究内容以医学伦理学原则为依据,符合其要求。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年龄为45~75 岁。符合糖尿病前期标准,FBG 处于5.6~7 mmol/L,2 hPBG处于7.8~11.1 mmol/L,HbA1c 处于5.7%~6.4%。具备正常沟通和认知能力,全程参与。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 生活无法自理或存在肢体残疾等。存在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器官功能障碍。不配合护理和随访,退出研究或失联。存在糖尿病家族遗传史。妊娠、哺乳期或备孕期女性。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随访管理,定期通过电话或者微信渠道联络患者,对患者饮食、血糖监测等展开指导和督促,提醒患者注意复查。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联合生活习惯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个性化护理。①成立个性化小组:由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级医务工作人员等共同成立小组,对本社区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整理,建立患者个人档案,定期收录患者随访结果和复查结果,方便于医师评估患者病情变化,能够及时提供治疗指导,对患者展开跟踪管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档案个人治疗能够充分了解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居住情况、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等信息,能够结合患者个人情况采取对应的护理方式。②健康宣教:组织糖尿病相关系列讲座,系统性介绍糖尿病发病机制、治疗、并发症等知识,并科普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关系,引导患者从科学角度正确看待糖尿病前期,能够提高自身重视程度,在日常生活和饮食上注意自我管理,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保健观念。考虑到患者对医学知识掌握不足,积极采取图文结合方式辅助患者理解,宣教期间应用通俗易懂语言沟通。积极邀请家属一同参与,家属同时学习相关护理知识,也能在生活中注意督促患者,提醒患者重视血糖管理。③心理护理:很多患者担心自己会确诊糖尿病,处于焦虑、担忧状态,并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护理过程中注意对患者情绪状态加以观察,发现表情神态紧张的患者积极询问,主动关心患者情绪状态。向患者科普不良情绪对于患者健康的影响,引导患者主动发现自身情绪问题,能够重视情绪调节,可鼓励患者培养兴趣爱好、户外活动、旅游等方式调整情绪,保持积极状态。鼓励患者之间互相交流,能够互相鼓励和支持。④血糖监测:建议患者购买血糖监测仪,指导患者使用方法,叮嘱患者定期进行血糖监测,能够及时了解血糖变化。第二,生活习惯干预。①MNT 饮食指导:根据患者年龄、体重以及劳动强度为患者设计适合患者的能量总量,并安排至三餐,早餐能量保持20%~30%,午餐30%~35%,晚餐30%~35%的比例。同时需要合理搭配三大营养素,按照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质15%~20%,脂肪≤30%的比例设计。分发给患者健康小册子,列举适合患者食用的食材,向患者科普高糖食材,让患者补充知识储备。建议患者选择玉米、糙米等低GI 食材替代精米精面,减少红肉摄入,主要选择鱼肉、鸡肉等肉类,可多补充豆类、奶类摄入,多食用蔬菜,减少水果摄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②运动指导:由于大部分患者为中老年群体,运动耐力和体力较差,建议患者按照循序渐进方式逐渐增加运动量,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患者应在餐后1 h后开始运动,并持续30 min以上,保持3~5 次/周。建议患者选择散步、快走、自行车、有氧操、太极拳、跳绳、跑步、羽毛球等运动项目,患者应根据自己爱好和体力选择。随着患者体力提高,养成运动习惯,可鼓励患者增加抗阻训练,如哑铃、俯卧撑等训练内容。注意提醒患者劳逸结合,做好热身和拉伸训练,避免摔倒或受伤。③生活指导:鼓励患者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尽可能在22 点入睡,次日6~7 点起床,养成良好生物钟。主动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入睡困难等问题,指导患者睡前可通过深呼吸训练、冥想活动等方式放松身心,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状态,提高其睡眠质量。建议患者提前1 h 关闭电子设备和灯源,准备进入睡眠状态。注意查看天气预报,注意加强保暖。若患者日常工作需要长时间久坐,提醒患者应定时站立活动,减少久坐时间。④互联网指导:可添加患者微信或建立微信群,建立糖尿病防治公众号,积极通过网络渠道展开指导和干预,帮助患者主动预防糖尿病,借助于碎片时间进行医学知识科普,及时提供护理指导。

1.4 观察指标 ①分别统计两组臀围和BMI 水平。②对比干预前后两组血糖指标,包括FBG、2 hPBG、HbA1c[4]。③持续随访两年,统计糖尿病发病率。④使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5],0~172 分,分数高即自我护理能力更好。⑤使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6],0~100 分,分数高即生活能力更高。⑥使用纽卡斯尔量表调查,19~95 分,统计满意度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软件处理本文数据,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s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 视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臀围和BMI 水平对比 观察组臀围、BM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腰臀比和BMI水平对比

2.2 两组血糖指标对比 观察组FBG、2 hPBG、HbA1c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指标对比

2.3 两组糖尿病发病率对比 观察组2 年发病率(6.25%)少于对照组(20.83%),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糖尿病发病率对比[例(%)]

2.4 两组生活质量和自护能力对比 观察组ESCA、SF-36 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和自护能力对比(分)

2.5 两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97.92%)高于对照组(77.08%)(P<0.05),见表5。

表5 两组满意度对比[例(%)]

3 讨论

针对基层糖尿病高危人群展开个性化护理,能够充分了解患者个人习惯和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实施,进行跟踪式管理[7]。个性化护理选择患者可以接受的方式提供健康宣教,让患者更加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从观念上提高对预防糖尿病的重视,从而积极参与护理和干预中[8]。同时重视帮助患者调整情绪状态,以一个积极心态配合护理,让患者保持乐观状态接受护理和干预,从而积极配合自我管理,更有助于提升预防糖尿病的效果[9]。另一方面从患者生活习惯着手,在饮食上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能够注意自我管理,按照护理人员的指导合理安排三餐,保证营养的同时,控制血糖波动[10]。同时积极参与到运动中,通过运动来提高免疫力,提高人体代谢水平,也能降低体重,控制肥胖对血糖的影响。在生活指导上,主动帮助患者调整睡眠作息,保证患者得到充分休息,提高睡眠质量[11]。也积极利用互联网渠道展开指导,互联网平台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约束,让护理人员及时提供指导,督促患者注意生活管理[12]。

经过对两组血糖指标的观察,观察组FBG(5.86± 0.44)mmol/L,2 hPBG(7.68±0.57)mmol/L,HbA1c(5.39±0.40)%,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干预后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更有助于保持血糖稳定和降低。同时观察组1 年发病率(2.08%),略少于对照组(10.42%),但两组未见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2 年发病率(6.25%)少于对照组(20.83%),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也证实经过持续性个性化护理和生活习惯干预,能够有效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观察组臀围(98.36±1.84)cm,BMI(24.81±0.90)kg/m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SCA(98.61±3.42)分,SF-36(85.20±4.96)分,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经过干预后帮助患者有效减重,调动患者自我管理积极性,全面提高其生活质量。另外,观察组满意度(97.92%)高于对照组(77.08%)(P<0.05)。证实生活习惯干预以及个性化护理更符合患者需要,能够改善其满意水平。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积极采取个性化护理结合生活习惯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轻患者体重,改善肥胖问题,从而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病。同时通过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发病率个性化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