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碧霞,陈海莺,陈丽新,王玉兰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泌尿外科,泉州 362000
肾结石由尿液中的可溶性物质溶解度降低,导致晶体在肾脏内形成结石所引发[1]。该病发病率高,病情进展迅速、反复发作,以阵发性腰腹部疼痛为主,多出现恶心、呕吐、血尿等症状,甚至部分患者还存在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2]。情绪ABC 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丽斯提出,其指出应激源本身并不能使人们产生不良情绪或行为障碍,产生消积情绪的原因是人们对于应激源没有正确的认知[3]。目前,该理论方法在干预不良情绪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用于肾结石的可参考资料较少。故本研究将情绪ABC 理论用于老年肾结石疼痛患者,分析此种干预方式对患者疼痛管理的价值。
1.1 研究对象 选取并研究2021 年1 月至2023 年 1 月在我院治疗的90 例老年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为25 例和20 例;年龄62~73 岁,平均(67.48±3.21)岁;病程2~50 个月,平均(26.02± 0.19)个月;体质量指数(BMI)24~26 kg/m2,平均(25.03±0.65)kg/m2。对照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为27 例和18 例;年龄61~75 岁,平均(68.13±3.42)岁;病程1~50 个月,平均(25.88± 0.17)个月;BMI 为23~25 kg/m2,平均(23.96± 0.78)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BMI 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 版)》[4]中肾结石相关标准,并经B 超检查证实。②年龄≥60 岁。③结石直径0.41~2.59 cm。④患者出现血尿、尿急、尿痛等症状。⑤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患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②合并免疫系统疾病。③凝血功能障碍或伴有血液系统疾病。④患者存在输尿管先天畸形或狭窄。⑤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如对肾结石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帮助患者树立对疾病正确的认识以及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监测患者各项体征,按照医嘱用药。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情绪ABC 理论进行心理干预,A 代表诱发事件,B 代表对诱发事件的信念,C 代表干预后个体行为和情绪结果,具体如下。①成立干预小组,小组成员由至少1 名心理咨询师、2 名主管护士、2 名责任护士组成,所有成员均具备相关执业资格,且经规范化培训后入组。②实施方法:在安静环境下,心理咨询师和患者进行一对一为期4 周的心理干预,前2 周心理咨询师通过面对面交谈观察患者微表情变化,引导患者说出对疾病的看法和真实感受,耐心倾听并纠正错误认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认知并找到诱发负面情绪的原因,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调整患者消积情绪并鼓励患者接受。后2 周采用成本—效益比较分析法,让患者分别评估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给自身带来的利弊,帮助患者进行梳理、总结,做出消除负面情绪的决定,以正确心态、合理情绪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鼓励患者多与同类型患者进行交流,并采用音乐疗法让患者保持放松。心理干预1~2 次/周,每次2 h,共干预4 周,并记录干预中出现的问题,小组依据患者自身情况讨论解决。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入院时)及心理干预后疼痛程度,依据疼痛视觉模拟法评分法(VAS)[5]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满分为10 分,10 分为剧烈疼痛,7~9 分为重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1~3 分为轻度疼痛,0 分为无痛。②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入院时)及心理干预后静息状态下生理应激指标,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其中SBP <140 mmHg,DBP <90 mmHg,每分钟60 次<HR <每分钟100 次为正常范围。③比较两组干预前(入院时)及心理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6]、焦虑自评量表(SAS)[7]评分变化,SDS:<53 分无抑郁,53~62 分轻度抑郁,63~72 分中度抑郁,≥ 73 分重度抑郁;SAS:<50 分无焦虑,50~59 分轻度焦虑,60~69 分中度焦虑,≥70 分重度焦虑。④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入院时)及心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依据SF-36 量表[8]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共 4 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为100 分,评分越高代表该维度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VAS 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理应激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各生理应激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BP、DBP、HR 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理应激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干预前各情绪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 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上升,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习惯的变化,肾结石的发病率逐年增长,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9-10]。该病发病急,发病时剧烈的疼痛感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紧张、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负面情绪会增加患者应激水平,导致应激反应,加重患者病情[11-12]。因此,给予专业的护理干预、心理疏导对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提示老年肾结石患者采用情绪ABC 理论更能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疼痛管理效果和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在于情绪ABC理论能使患者对疾病树立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态度,增加患者主动治疗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可确保患者积极配合疼痛评估,并及时反馈和纠正,增强疼痛管理效果[13]。另外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老年肾结石患者采用情绪ABC 理论能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分析原因在于该理论认为消积情绪的产生与应激源本身无关,而是由个体产生的错误认知和理念所导致的[14]。这种理论通过换位思考和互换角色等形式增进医患之间的距离,帮助患者消除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和理念,能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化被动为主动,进而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干预后观察组SBP、DBP、HR 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老年肾结石患者采用情绪ABC 理论能有效改善患者应激反应。分析原因在于该干预方式能慰藉患者心理,减少患者心理负担,降低因焦虑、抑郁等产生的应激反应,而且医护人员健康知识的传教也能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在突发病情时做到冷静沉着,进而改善患者应激反应[15]。
综上所述,情绪ABC 理论用于老年肾结石能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应激反应,增强疼痛管理效果和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