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芮
摘 要: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底层支撑技术之一,对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聚焦于金融市场支柱行业之一的保险行业,探究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首先,阐述区块链的概念及其分布式账本、密码学原理和智能合约三大特征。然后,从传统保险行业的局限和区块链技术对传统保险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论述区块链技术是适合应用于保险行业的。其中区块链技术对于保险行业的促进作用包括:应对保险业务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实现个性化保单创建和快速理赔响应、实现保险市场的信息安全与透明。最后,展望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的两大应用场景,并从区块链技术自身、应用的前提与基础、监管三个方面阐述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保险行业的阻碍与挑战。
关键词:数字经济;金融科技;区块链技术;保险行业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1-0061-03
一、研究背景
以数字科技及其应用为代表的全球第四次产业和技术革命方兴未艾。而作为工业4.0时代的代表性技术之一,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逐渐成为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其安全性和功能支撑性在我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基建”作用。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规划指引,产业发展方向逐渐清晰,区块链的长期战略性价值也被普遍认可。2022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区块链技术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底层支撑技术之一,并强调其在推动数字产业化、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区块链技术起源于2008年,化名为“中本聪”的学者提出,希望可以创建一套新型的電子支付系统,比特币采用了分布式账本的形式,摆脱了第三方机构的制约。随后比特币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2022年3月底,比特币单价达到47 000美元,总市值接近9 000亿美元。比特币因其快速发展的势头及暴涨暴跌的波动性而备受关注。
与比特币的饱受争议不同,作为比特币底层技术的区块链技术则被认为是一次颠覆式的创新。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发展势头凶猛,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落地和应用接踵而至,如电子证照、食品溯源、专利及版权保护等。
2021年3月,中国太保旗下健康险公司区块链智能理赔服务正式上线,并在宁波第一人民医院完成首单赔付,从客户就诊完成到结案全程不到两分钟。本文基于区块链的技术特征,立足现实的同时对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的未来运用前景及可能存在的阻碍进行了探究。
二、区块链技术概述
区块链是一种采用加密链式区块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生成和更新数据、自动化脚本代码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去中心化、分布式储存的技术。区块链的核心技术构成主要包括分布式账本技术、非对称加密的密码学原理以及智能合约技术[1]。
(一)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去中心化,共识机制保证数据的真实且不可篡改
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在网络成员之间共享、复制和同步的数据库。在区块链技术中,网络中的每个成员被称为节点,每个节点都拥有完全相同且实时同步的账簿(数据记录),这是区块链技术与传统的信息技术中由数据库和服务器存储所有数据最大的区别[2]。
分布式账本技术还改变了传统经济社会中的信任机制。区块链技术中,每个节点由通过不可逆的数学算法(哈希算法)将交易信息和数据写入区块,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中,只有网络中51%以上的节点同时通过了对某项交易记录或数据的认可,该条记录才能生效。分布式账本和共识机制建立起了不依靠中心机构的信任验证体系。换言之,对数学算法的信任替代了基于中心机构的信任。
(二)密码学原理(非对称加密)兼顾了开放性与隐私性
非对称加密指的是区块链采用的现代密码学技术。在区块链的非对称加密算法中,公链上的所有参与者可以对上链的信息进行加密,使得特定的人可以保障信息的私密性,也使特定的人能够接收并获取信息。
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所有节点数据的实时同步,这使得单个节点拥有了全部的数据,这对那些需要保密和具有隐私性的信息是致命的。非对称加密正是为了解决数据的实时同步的开放性和数据保密隐私性之间的矛盾。非对称加密技术在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信息加密、数字签名和登录认证等。
(三)智能合约支持创建个性化合约,并实现快速响应
智能合约最早由学者NickSzabo提出,其本意是将协议内置到物理实体中,以此创造出可控的智能资产。而在区块链技术中,智能合约以程序代码的形式被部署在区块链上。结合区块链数据的分布式记录、存储和验证,不可篡改和伪造的特征。智能合约的运行过程如下:(1)合约双方就各自权利、义务、违约及免责条款协商一致;合约代码核对无误后,签署合约。(2)合约以代码为载体写入区块链数据,经网络实时传输并经过网络中各节点验证后写入各节点的特定区块;(3)区块链通过核查外部数据源、确认满足特定触发条件(到达特定时间或发生特定事件)后激活并执行合约[3]。
三、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的适用性分析
(一)传统保险业务的局限和瓶颈
传统保险行业许多问题的根源是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其表现为投保人与保险人(保险公司)之间缺乏信任。一是保险公司是保险业务的信息优势方,保险公司的信用缺失行为导致投保人在内的公众对保险公司产生较多误解,影响了保险市场的良性发展;二是投保人对于投标标的具有信息优势,这给保险公司带来了较大的承保风险。
1.保险公司的信用缺失。一是信息披露不完全、合同条款的避重就轻:保险公司在设计保险合同条款时,故意夸大保险收益,而对免赔条款制定得较为苛刻。对于缺乏专业知识的一般投保人而言,保险公司的这种做法无疑会增加群众对保险业的误解。二是从不正当渠道获取客户信息或出卖客户信息:保险公司在进行保险产品的推销时,部分保险公司会通过违法渠道获取客户的个人资料。同时,也会有保险公司员工出卖客户信息的情况出现。这不仅严重损坏了客户的个人隐私,也会使公众对保险公司缺少信任。
2.客户(投保人)的信用缺失。一是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根据保险的诚信原则,在保险合同订立前及在合同有效期内,投保方对已知或应知的与标的风险有关的重要事实应据实向保险人作出申报。现实中较常出现的情况包括投保寿险时带病投保,隐瞒已患疾病。二是编造虚假事故原因或扩大损失程度: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受益方伪造或编造虚假事故原因,或在事故发生后人为有意地扩大保险标的的受损程度。在意外伤害和医疗保险中,就存在医院协助病人夸大病情以骗取保险金的现象[4]。三是超额重复保险:投保人为获取超过实际损失的额外赔偿,故意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险人签订重复保险合同。待保险事故发生后,获取多重保险赔款。
(二)区块链技术适用性分析
传统保险所存在的局限和瓶颈正契合了区块链的技术特征,这是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保险行业的天然契机。
1.真实且不可篡改的分布式数据库有效应对保险欺诈。对比传统中心化的信息记录和存储方式,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优势在于真实、不可篡改和实时广播的特性。真实有效的信息是保险公司核保和理赔的依据,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应对传统保险业务中出现的保險欺诈行为。同时,每笔生效的保单都会由分布式账本记录,并盖上时间戳以说明该保单生效的时间,经区块链的实时广播实现各个节点的数据同步,这将杜绝故意重复保险的发生。
2.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实现个性化保单的高效创建。同一款保险产品针对不同的保险标的往往会形成不同的保险费率。以寿险为例,寿险定价模型引入了包括死亡率、利率、费用率、佣金率、税率、平均保额和分红率等精算假设,将模型植入到可编程的智能合约中,系统将被保险人的相关信息与模型匹配后自动生成合同,这将节省大量人力并避免人工失误而带来的损失。
3.自主运行的智能合约实现快速理赔。智能合约可简化理赔流程提高效率,例如将寿险合同置入到区块链中,被保险人的医疗账单在医院财务系统中出账后,触发智能合约,智能合约程序按照保险合同条款自动甄别审核,得出理赔结论后自动划拨理赔金至客户账户。智能合约在实现高效理赔,提高客户体验的同时,凭借其程序公开透明还能减少理赔过程中的合同纠纷。
4.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保险市场信息的公开透明。保险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通过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实时广播实现各节点数据实时同步,可以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一方面保险公司可通过区块链的数据查询和验证功能了解保险标的真实情况,减少承保风险;另一方面,投保人可通过区块链上的公用接口了解相应保险公司的运营情况以及相关保险产品的详细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5.非对称加密技术保证信息安全。基于密码学原理的非对称加密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信息安全隐患,通过对相关隐私和机密信息进行非对称加密,只有拥有私钥的用户才能解密相应数据。
四、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保险业的前景展望及阻碍与挑战分析
(一)未来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展望
保险行业在此次区块链技术浪潮中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2019年,由上海保交所主持,109家险企参与启动推进“保险行业区块链应用技术标准”建设工作,这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在国内保险行业标准化建设的序幕正式拉开。总的来说,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基于分布式账本的全新的信息存储、查询和验证方式。分布式账本取代传统的中心化信息管理模式将是信息时代的又一次颠覆。未来,行业内和行业间建立行业区块链联盟与跨行业区块链联盟,在有了一定的数据积淀以后,保险业务的开展将无比便捷。以健康险为例,在承保审核阶段,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区块链获取被保险人的身份信息、资产信息、权属信息、健康记录,这可以有效消除错误过失并识别欺诈。而这是以往保险行业产生严重逆向选择的环节,对投保人真实而不可篡改的信息的获取将带来更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定价。
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全新的保险销售和服务方式。区块链技术中的智能合约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保单创建和更加快速的理赔响应。目前,第三方中介机构(如旅行社、票务机构)保险销售是保险代理的重要渠道,保险市场普遍存在中介费用高、中介费用结算滞后和中介结算造假等问题。通过建立保险公司和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区块链网络,可以使第三方中介机构销售的每一笔保单记录在保险公司和第三方中介机构的账本中实时同步。通过自定义的智能合约,投保成功即触发中介费用转账,实现保险公司和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快捷结算。
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特质,有助于一些保费较低、应用场景频繁的保单(如乘客意外险、航班延误险等险种)实现在用户间的传播,现阶段已有类似的实践,如支付宝中可赠送意外险和健康险,该类型保险产品和区块链技术结合后,将更加安全可靠。保险业务实现了点对点间的价值传输,保险公司的角色由传统保险业务中产品设计而后直销,或分销转变为设计产品而后产品由客户间相互传播。保险产品社交化的便捷传播,虽然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保险代理制度,但这对保险的普及和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都大有裨益[5]。
(二)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保险行业的阻碍和挑战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底层技术,拥有颠覆传统保险行业的潜力,但目前保险行业应用区块链技术仍然存在诸多的挑战和风险。
1.区块链技术自身具有不确定性。这将是区块链技术应用过程面临的首要问题,和任何新技术的应用普及一样,区块链技术仍处于不够成熟的开发阶段。区块链目前在技术层面上仍面临着高耗能、数据存储空间受限、大规模交易处理效率等问题;安全层面上也并没有完全解决客户端安全、加密算法安全性和有效性等问题。同时,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中,操作风险仍然存在,编码人员的操作失误和道德风险或会给保险公司带来损失[6]。
2.较难实现行业内和行业间的数据共享。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以及金融乃至经济领域的颠覆性影响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区块链技术在医疗健康、社会保障、征信体系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上的。而要想建立行业内和行业间的区块链联盟绝非易事。一方面,某一行业内部存在多重信息共享的壁垒,如行业垂直层面上下游企业间和行业水平层面企业间的常态化竞争,这都使建立行业间的区块链联盟实现信息共享变得困难重重;另一方面,跨行业的信息共享机制在行业内还未实现区块链联盟的情况下,只依靠跨行业单对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影响力十分微弱。
3.给保险业的监管带来新的挑战。区块链技术给保险行业带来了市场机构层面的去中心化和市场信任基础的改变,一方面市场在经历了“弱”中心化的过程中,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机构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已发生变化,涉及到业务范围变更、销售模式变化、行业信息标准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要求监管机构能够紧密关注行业动态,跟上市场发展的脚步;另一方面,市场信任基础由基于中心机构赋予的信任转变为对数学算法的信任,在没有中心机构的信用背书后,市场要想依靠对数学算法的信任平稳运行,就需要监管层对区块链的算法、数据架构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此外,新兴技术背景下的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保险公司的风险评价与监控也将是监管层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赖敏榕,傅建钢,赖小垚.能源领域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浅析与展望[J].能源与环境,2019(3):3.
[2] 赵屹.区块链存证:可信的数字档案馆:英国ARCHANGEL项目及启示[J].兰台世界,2020(2):6.
[3] 陈钟.智能合约及基础软硬件安全解读[J].金融电子化,2020(4):2.
[4] 王定祥,王华.区块链技术与农业保险融合发展通道及机制研究[J].当代金融研究,2020(4):9.
[5] 童元松.“区块链+征信”助推健康保险发展的策略研究[J].征信,2020(10):5.
[6] 许闲.区块链与保险创新:机制,前景与挑战[J].保险研究,2017(5):10.
[责任编辑 刘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