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站在公共民俗学视角,相关主体应建立多元参与的保护机制,促进各方的合作,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公共民俗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站在公共民俗学视角,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策略,如构建全方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体系,激发公众主体意识,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做好开发与利用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等,以期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共民俗学概述
公共民俗学是研究民俗现象与社会文化关系的学科领域。它关注人类社会中各种民俗实践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以及民俗实践与社会结构、价值观念、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关联。公共民俗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庆典、仪式、习俗、节日等民俗现象,能夠深入解决人类社会中的文化表达、社会秩序和社会认同等问题。公共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地调查、文献研究、口述历史等,研究人员通过观察、访谈、记录等方式,收集和分析与民俗有关的信息和资料,以此充分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和历史演变。同时,公共民俗学也关注跨学科的研究,借鉴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以综合的视角解释社会中的民俗现象。在研究内容上,公共民俗学关注民俗实践的社会功能和意义,注重探究民俗如何维系社会秩序、传递文化价值观念、构建社会认同和身份认同等问题。例如,庆典和仪式作为民俗实践的一种形式,不仅能够提升群众的社会凝聚力,还能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又如,节日也是民俗实践的一种形式,不仅具有社会文化象征意义,还能够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通过研究民俗实践,公共民俗学可以揭示文化动态和社会变迁。此外,公共民俗学还关注民俗与身份认同的关系。民俗实践通常与特定的社群等相关联,成为其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通过分析民俗实践中的象征意义、符号系统和仪式行为,研究者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成员是如何通过参与民俗活动来表达自己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该研究有助于相关主体了解社会中多元文化和身份认同的构建方式,进而促进文化多样性。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地域性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与特定的地理区域紧密相关,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特点。不同地域的民俗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征,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显著的地域性,表现在内容、形态等方面。
首先,不同地区的民俗类非遗在内容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域的独特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
其次,民俗类非遗的形态也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区的非遗在表现形式等方面有所不同,反映了不同地域的审美标准。
群体性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群体性特征,可以展现出人们在共同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下的集体行为和集体意识。
民俗活动有着特定的仪式和要求,通常需要人们的共同参与。例如,庆典活动作为一种民俗活动,通过人们的共同筹备和参与,不仅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群体的参与不仅仅局限于社区或家庭,还可以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例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是全国所有群众共同庆祝和参与的活动,人们不仅在家中庆祝活动,还会参加社区举办的庆祝活动。群体的参与使得民俗活动具有集体性和共同性的特征,能够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性特征体现了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力。保护和传承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公共民俗学视角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
基于公共民俗学视角,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主体应从多角度切入,多措并举将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构建全方位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体系
构建全方位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体系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法。该体系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文化遗产的调查、整理、归档工作以及开发利用和传承传播等。
对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整理是全方位开发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包括对乡村传统节日和手工艺技艺等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和研究,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其历史、内涵和传承方式等。
此外,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建立完善的档案数据库,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相关主体通过举办展览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给公众,可以增强公众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推动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技能传承活动,培养更多的手艺人才,可以推动乡村手工艺产业的繁荣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推进乡村振兴,弘扬民俗文化
挖掘和保护乡村的民俗文化资源,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首先,传承乡村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激活乡村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节日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传承传统节日文化不仅可以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其次,保护和传承乡村的民俗习惯是增强乡村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乡村的民俗习惯包括婚嫁习俗、祭祀仪式等,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相关主体应将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旅游规划中,打造独特的旅游线路。这不仅能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还能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还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推出特色产品。这不仅能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还能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增强相关主体的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专家学者、传承人和群众的共同参与。各方应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认识到其重要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第一,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其次,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和推广提供资金保障。再次,政府应为传承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如提供培训机会,帮助传承人提高技艺水平和文化素养等。最后,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第二,社会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可以与专家学者合作,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建议,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第三,专家学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通過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其可以全面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拓宽群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渠道
为了拓宽群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渠道,相关主体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通过组织培训、讲座和展览等活动,增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第二,借助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广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制作短视频、宣传片等,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
第三,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如建立社区保护组织,开展相关活动,让社区居民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增强其保护意识。
第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学校教育体系,通过开设课程、开展课外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第五,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事业单位可以提供资金、场地和人员支持,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员工参与保护工作,增强员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
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
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宣传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精心制作的高质量宣传片、纪录片、微电影等,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这些作品可以通过电视台、各大网络视频平台等进行播放,让更多人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其次,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开展全面、深入的宣传活动,如建立官方网站,创建社交媒体账号等,定期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吸引更多人关注。还可以组织线上讲座、论坛等,与公众进行互动,解答他们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再次,可以通过精心策划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让公众近距离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最后,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技术,为公众提供沉浸式的体验,使其更加直观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相关主体要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不断完善保护机制,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甘肃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