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最强大脑有多神?

2024-03-05 01:27李思达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4年1期
关键词:祖冲之历法圆周率

李思达

在月球背面的诸多环形山中,有5座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命名,分别是祖冲之、郭守敬、张衡、石申和万户环形山。在5座环形山中,郭、张、石、万4座都是1970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批准的,独有位于月纬17.16°N,月经145.16°E的祖冲之环形山早了9年,1961年就获得了国际天文学会的认可。

提起祖冲之,我们也许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在公元5世纪作出的杰出数学成就,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圆周率π精确近似值以及约、密率。

但人们还忽略了,他不仅是名出色的数学家,更是一位在历法上作出突出贡献的天文学家。

祖冲之,字文远,祖上是北方范阳(今河北涞水县)人,他本人则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北方的范阳祖氏跑到南方生根,自然是因为西晋末永嘉大乱。

祖冲之生于元嘉六年(429),大明五年(461),祖冲之首次出仕("释褐")就被任命为南徐州刺史刘子鸾的从事、公府参军,可见当时的皇帝刘骏对他的重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祖冲之才能作出一项重大的天文改革——修改传统历法,推出《大明历》。

创造出灿烂农业文明的中华先民出于生产需要,很早就对历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经过长期的对日月运行规律的观察和总结,他们创造出了一套较为罕见的阴阳历结合的历法,即以一次月圆(或月缺)到下次月圓(或月缺)为基准定月(朔望月),而以当年冬至到次年冬至为基准定年(回归年)。这么定的好处在于以朔望月定月,抬头即可确定时间,方便确定;以回归年定年,每年季节大致相同,方便生产。

然而,朔望月实际是月球绕地球周期时长,回归年是地球绕太阳时长,两者并不能整除,每月按大小月分别为30或29天,算下来12月为354天,但回归年共365.25天,两者有11天左右的差距。为解决此问题,古代天文历法家采用置闰法加以补齐,也就是每隔两三年就多加一个"闰月",由此又衍生出一个新问题:那么到底该多少年置一闰月?

解决方案早在先秦时期就被提出,人们在实践中发现19个回归年的时长同235个朔望月差不多相当,便在正常19年的228个月外另加7个闰月敉平差距。由于古人将19年称为一"章岁",19年7闰也就被称为"章岁法"。从汉代开始流行的"四分历",正是基于"章岁法"制定的。

很显然,"章岁法"只是一种近似,时间一长误差就会越来越大,到南北朝时人们已然发现,"章岁法"虽然能将日子合上,但每月时间却同当月原应有的季节产生了偏差,对一个需要按月份节气进行农业生产安排的国家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噩耗,修正历法的需求也变得迫切起来。

终于,祖冲之在经过反复计算后,认为每年实际为365.24281481日,而现代天文学所测一年为365.24219879日,误差只有65万分之一,约50秒。因而提出改为391年置144闰月。

《南齐书·祖冲之传》,祖冲之生于南朝刘宋文帝元嘉六年(429),卒于南齐永元二年(500),因而被列入《南齐书》列传。不过,他生平心血所编制的《大明历》在宋齐两朝因为种种缘故都未能付诸实施,直到他去世10年后梁武帝天监九年(510)方才施行。

祖冲之为什么能将回归年确定得如此精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引入了当时最先进的天文发现成果——东晋天文学家虞喜确认的赤道岁差。

所谓赤道岁差,是一种地球自转轴运动引起的春分点位移现象。

制定准确的历法,使用岁差确定每年时长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自然就是确定冬至点时刻。中国古代历法向来以冬至点为回归年开始,确定具体冬至点时刻也成为历法的重中之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古人测定冬至的方法很粗糙,就是将一年当中正午日影最长之日定为冬至日,误差能以天计。从西汉开始,天文学家意识到精度需要从天提高到具体时刻,开始尝试寻找具体的冬至时刻点,到何承天时,通过改进测量手段,已经将精度提高到50刻左右。正是在这些测量手段之上,祖冲之通过一个极为巧妙的数学处理方法,又将冬至点精度提高了一大截。

祖冲之通过数学方法将难以测量的时间实际转换为几何计算,从而大大减小了误差。按他的方法,人们根本不用连续观测,只需在冬至日前后观测即可,考虑到此时只是公元5世纪,他的数学思维实在让人叹服。事实上,在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中处处都有精妙的计算,他不仅准确计算了交点月值(月亮两次经过黄道与白道交点时长)为27.21223日,同现代观测相差只有百万分之一,使得推算月食更为精确——《大明历》能准确推算出元嘉十三年(436)到大明三年(459)中4次日食。除此之外,祖冲之还推算出木星公转周期为11.858年(现代测定11.862年),确定了水星、金星运转一周所需时间,都同现代天文观测相近,要不是因为其他缘原因,光凭一本《大明历》说他是伟大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都已足矣。

不过无须遗憾,因为遮掩他历法中数学才华的不是别的,正是他在数学上的另一项伟大成果—计算出精确圆周率,提出了约率(22/7)和密率(355/113)。

圆周长和半径之比π到底是多少?这不仅是人们研究天文必然遇到的问题,更是人们只要进行生产生活就会遇到的问题。人类最早有关圆周率的记载约于公元前16世纪的埃及莱因德数学纸草书(Rhind Mathematical Papyrus),算得圆周率为3.1605。当时古埃及人常用经验公式确定π值,方法也很简单:他们将谷子摆放在圆周和直径上,通过计算谷子比例可以得到π的近似值。

中国古代最早的数学著作之一,约成书于西汉末的《周髀算经》提到"圆径一二周三",显然是将π值定为3,即古人所称的"古率",虽然只是π很粗略的近似值,但以当时的数学发展水平,没有办法算出更好的值,因而在成书于东汉初的《九章算术》中也都在使用“古率”。

中国人得出较为精确的π值始于西汉末新莽时期。

新莽嘉量,又名律嘉量斛,通高25.6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该青铜量具将五种量具融于一体,“其上为斛、其下为斗,左耳為升,右耳为合,合下为龠”,背面铭文则说明了斛的具体尺寸,从中可推算出当时制作者所使用的π值约为3.1547。

此后东汉张衡、蔡邕也都是使用经验公式给出了近似π值,张衡认为等于3.1622(10开方);蔡邕认为等于25/8,直到魏晋之际,数学家刘徽在给《九章算术》做注时,才第一次给出求圆周率的几何方法——割圆术。

阿基米德通过同时构造圆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然后计算其周长以取得周长近似值,重复该步骤求得圆周率约为3.1409。

祖冲之正是在刘徽等人的基础上,同他儿子祖暅(亦有记载为祖暅之)将圆周率推到一个新高峰,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

尽管他使用的仍然是几何方法,但国外要直到15世纪才由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al-Kashi)打破了他的记录,计算到小数点后14位,更为精确的计算则要等到18世纪中叶后,西方数学家掌握无穷级数、积分、幂级数展开等近代数学工具才得以实现。

此外,不容忽略的是,祖冲之给出了简便而又精度甚高的约率和密率,约率大概是根据刘徽给出π近似值157/50而来,通过解不定方程,得到第一组解即为22/7,而密率大约为祖冲之独创,但后世已不知道他是如何求出此解,只能猜测可能是使用了何承天的"调日法"(数值逼近的内插法),或是使用了连分数法求最佳渐进分数,但不管是何种方法,西方直到1573年才由德国数学家重新算出。以是而言,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领先世界千年之久。

无论是《大明历》还是圆周率,祖冲之的成就可谓震古烁今,而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最根本缘由,无疑就是超人的数学思维。然而让后人遗憾的是,记载他和祖暅数学思想的《缀术》在唐代就失传,以至于后世根本无从了解祖氏父子的计算方法,只能从他人转述的残片中领略两人风采。比如,祖暅曾在《缀术》中提到"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思是两个同高的立体,如在等高处的截面积相等,则体积相等。或者说,介于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祖暅原理直到17世纪才被西方学者卡瓦列里(Cavalieri)发现,而在中国早被祖氏父子熟练用于求出牟合方盖体积,进而算出球体积。

事实上,祖暅原理的证明需要用到定积分,在当时需要相当抽象的立体几何能力才能理解,由此也可想见《缀术》难度之大。唐高宗时,此书被列入《算术十经》,为国子监数学教材之一,但专研《缀术》的学习年限为四年,是《算术十经》中最长的一种。《缀术》之抽象难懂甚至还引发一桩公案,《缉古算经》的作者、数学家王孝通在唐高祖时为历算博士、太史丞,公然批评《缀术》"全错不通",结果太宗群臣编写组就在《隋书·律历志》暗中发出嘲笑:"(《缀术》)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是以废而不理"。

好在,祖冲之和他儿子光辉的学术成果远比一切命运打击都更为长久。千年以降,祖冲之之名不仅没有被人遗忘,还走出国门,登上了月球。

猜你喜欢
祖冲之历法圆周率
遨游天地话历法 穿越时空访古台
让祖冲之死不瞑目的《大明历》
从走马楼西汉简歧异干支谈汉初历法混用问题
“笨蛋”祖冲之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祖冲之
说说圆周率
“好玩”的圆周率的好伙伴
祖冲之序列密码算法
历法术语“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词义及相关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