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娴
赫兰在《自行车的回归》一书中这样写道,自行车,看似很普通的物件,却折射出人类社会与社会经济的演变。骑行,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国民出行方式,“进化”成了如今一种风靡全国的生活态度。一道道车辙串联成了共和国前进的编年史,也编织起了骑行企业的狂欢曲。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自行车企业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注册量同比增长118.18%至70.01万家。2023年我国自行车相关企业则新增123.43万家,远超2022年全年。
此外,骑行产业链条上的零配件、装备等企业也迎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饕餮盛宴。繁盛的背后有变速器技术的突破,更有相关企业出神入化的运营手段——让骑行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社交货币。
当写字楼的白领们为PPT上某个无关紧要的细节争得面红耳赤时,静安区梧桐树下的“老钱”们正骑着复古自行车,穿过来来往往的人流。婆娑的树影如流水般拂过脸颊,不变的是悠然自得的神情和态度,仿佛往来嘈杂沸腾的人世间与他们无关。
他们的骑行视频很快席卷了小红书、抖音。过去几年,人们开始在近郊寻找诗与远方的落脚点。静安区“老钱”这种松弛感正是深陷职场和生活困扰的普通人可望不可及的梦想,为追求这样的松弛感,骑行成为大家实现这一生活态度的载体。
“梧桐区以外,也有很棒的上海。”再加上国产变速器的技术难关业已突破,国产自行车生产关卡脖子的问题不再,很快,骑行热从静安区外溢到城市各个角落。
骑行成为了年轻人推崇的生活方式。2021年,小红书开始在社区内推行骑行运动,自行车、配件、骑行服、骑行路线攻略、仪式感路线分享等骑行特色内容不断冲击着年轻人的社交圈。
骑行爱好者平台“骑友网”创始人张勇明显感觉到,骑行正在迅速蔓延——“从前骑行还是一项比较小众的体育运动,参与者多是老朋友。现在不一样了,每次我们发布活动招募,来的都是新面孔,骑行爱好者越来越多了。总共1 000个参与名额的骑行活动3天就满员了。”
32岁的小童曾从成都骑行到重庆,中间几百公里的距离,每一米都是他一脚一脚地蹬出来的。这种突破自我的成就感让他和志同道合的好友很是痴迷。一到节假日,他就约上好友“一头扎进山里”,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起初大家热衷于参加城市短途比拼速度,最后大家又和耐力较上劲儿,开始跨城市骑行。
“就连女朋友都说,见我一面还要看骑行群里的安排。”
与其他运动项目不同,骑行不需要参与者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技巧,也不要求多专业的设备,因而骑行群里的小伙伴越来越多。每一次骑行,小童都能交到好几个新朋友。
小童很喜欢远离都市,同几个朋友一起骑行。当风景被他远远地甩在身后时,日常的琐碎和公司家庭两点一线的无趣都被他抛之脑后,有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幸福。
在骑行途中,技术沟通、装备交流等共同爱好让大家能快速找到聊天话题。每一次活动,骑行都不是唯一的目的,骑行结束后,大家相约撸串烧烤,身心完全放松的同时,彼此已成为能够触及对方灵魂的挚友。
将骑行“兑换”成社交货币,也有骑行组织者的“推波助澜”。
骑行时,玩家们通常会选择风景较好的区域活动。某小众专业自行车品牌此前一直通过专业赛事进行线下推广。现在,该品牌在当地的骑行公园附近专门打造了互联网骑行俱乐部,不仅吸引了骑行爱好者前来打卡,骑行“小白”们也纷至沓来。
骑行活动时长不会太久,不限制参与者的车型。俱乐部会在中途设置一些有意思的休息点,领队会停下来等待跟不上的参与者。活动中有货车随行,骑不动的参与者可以中途放弃。
骑行具备天然的点对点引流和串联作用。不少自行车品牌开始破圈,与线下活动场地合作。一些自带流量的商圈、店铺常被指定为骑行线路中的起始点,更有甚者自行组建骑行社群俱乐部。
2023年2月底,上海咖啡+生活方式零售品牌“硬核星球”组建的俱乐部“硬要玩”与汉堡品牌“Shake Shack”合作举办了一场“咖啡+汉堡”的骑行活动。参与者在硬核星球门店前集合,一同骑车前往Shake Shack国金中心店打卡。
与其说这是一次声势浩大的骑行社交活动,不如说这是一次以骑行为名的大型商业联动。参与者带来的人流量可以反哺品牌,为延续消费者单次购物后的体验,品牌们也为所联合的社群提供了固定的娱乐空间,硬核星球门口摆放了一台Standardard Nerds Club的乒乓球桌供来往者娱乐休闲。
这些俱乐部从社群出发,慢慢发展出一门属于自己的线下生意,除了收取组织费用、各商家的赞助费用,俱乐部品牌周边、运动附件品牌代理等都是运动俱乐部发力的方向。
与此同时,俱乐部成为各大运动品牌争相合作的香饽饽。
成熟运动品牌借由与垂类运动社群合作的方式,参与到用户的兴趣生活中。耐克联手RE RIDE俱乐部举办体验城市骑行;阿迪达斯户外系列adidas TERREX联合体育课俱乐部举办过夜骑活动;李宁与RE RIDE一同发起环保骑行活动……
而刚崭露头角的运动户外品牌自建社群更能帮助品牌树立心智,进而撬动细分市场。蕉下提出“轻量化户外”概念。其在2022年成立的社群BU Camper举办的活动也多是骑行、徒步、露营一类轻量化户外活动。
天眼查研究院认为,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骑行是一個“小运动、大产业”的典型行业,具有综合带动作用强、产业链长、绿色生活方式引导能力突出等特点,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越来越多城市和地区瞄准这一需求打造起“骑行+”的产业布局,各大城市纷纷开发以“骑行+文旅体”的新型体育旅游模式,再用旅游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同时每年也有数百场骑行赛事在国内多地举办,以此吸引玩家关注。
骑行热也吸引着骑行产业链之外的企业入局,小红书深度介入骑行运动链条中的多个环节,发起的“骑行友好计划”,在全国10大城市联合当地咖啡店、自行车店、花店等带有生活方式调性的店铺为骑友提供自行车停放服务。
同时小红书也推出了自己的官方骑行周边,在成都、上海等城市创建有不少连锁品牌并在购物中心打造中转站,为骑行爱好者提供补给站,以借势提升人流量。
非骑行链条企业的深度参与,让骑行俱乐部更具有永续经营的价值。目前俱乐部都在经历由 “兴趣连接”走向“专业运营”的转型过程。有的俱乐部走向专项训练与人才培养赛道,希望以专业服务吸引真正对骑行有兴趣的人群;有的兼顾专业与大众运动爱好者,场馆常换常新、有多样场景和机制可以选择,更具玩乐趣味性……
挑战也随之而来。
每一次骑行活动中,打头阵的往往是“氪金”的装备党。
价值上千元的头盔、上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碳纤维车架……每个看似不起眼的装备其实都“大有来头”,有的“氪金”装备党不惜花几十万元组装一辆自行车。一条无形的“鄙视链”扼住了骑行社交圈众人的咽喉。
小红书调研数据显示,骑行超过1年以上的骑手们,在骑行上愿意花费1万元以上,而有60%的骑行3年的人花费已超过5万元。
有骑行者表示:“以前骑辆几千块钱的车出去,就觉得挺不错、够奢侈了,现在稍微讲究点的车就过万元,从专业角度看,也就是个入门级。改装、零件更新等,也都很烧钱。现在的爱好者,不管水平如何,装备都很专业。”
有自行车店主透露,以前骑行发烧友通常只会买辆单车,最多针对性地选择购买少量零件。现在不少爱好者除了选择车辆外,还会购买码表、前灯尾灯、手机支架等老玩家不太在意的周边设备。
原来奔着“松弛感”入圈的众人赫然发现,初心已然变味。反抗“卷”装备的人也越来越多,退出骑行群的会员越来越多,他们更希望专注骑行本身,不被嘈杂的社交话语影响,不坠入消费主义陷阱。
如何留住这部分去社交化的会员,成为了俱乐部亟待解决的难题。毕竟骑行产业是一门具有长期主义的生意。如何精细化管理好这部分或将流失的骑行者,才能实现“永续经营”。
俱乐部也在根据骑友和市场需求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并且骑行也不再是俱乐部组织活动的唯一娱乐项目。Club100推出适合精英白领的Morning view、Morning Train等早鸟活动;去年底还推出了“4天3夜的海南西东环线之旅”“5天4夜环海观山大理骑旅”等长线骑旅。
还有俱乐部会根据不同会员的定位,针对性地调整俱乐部的设计。
“就像北京三里屯、国贸CBD、大悦城的建筑风格迥异,人群也大不一样。所以在设计门店时,匹配了不同自行车的设计风格,其中有古董的,有与商务结合的,也有和街道生活融合的,当然也少不了运动专业级自行车。”RECyclingClub连鎖俱乐部创始人菅根史郎透露。
他表示,俱乐部会员有很喜欢骑行运动的人,也有喜欢咖啡和牛排的朋友。
“如果只有自行车产品,可能门店没有更多人会关注,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文化内容,来吸引成员的加入,并在这个过程中,继续推广自行车文化。未来或许有人通过服装、美食、红酒等等开始认识我们,再接触到自行车生活。我们没有很具体的目标,还是希望向泛生活人群普及自行车的文化。”
俱乐部不仅是骑友们的交流骑行技巧的空间,更承担着和自行车有关的城市居民生活空间。RECyclingClub俱乐部门店除了内设自行车的专业区域,还有咖啡餐吧等设计。
俱乐部们正在用不同人群的需求和生活态度,重塑体育运动,让俱乐部在履行运动职能的同时,打造工作家庭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间,成为会员们兴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