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ASC NLRP3水平及意义

2024-03-04 01:15:32姜永森赵春楠张泽智刘艳伶丁佩剑耿学丽
河北医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小体风湿性关节炎炎性

姜永森, 赵春楠, 张泽智, 刘艳伶, 丁佩剑, 耿学丽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河北 承德 067000)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可导致软骨和骨损伤以及残疾。RA的全球平均患病率范围为0.5%~1.0%,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1]。RA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早期诊断是获得最佳治疗成功的关键。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体内免疫细胞和炎性小体激活有关。ASC参与炎症小体的激活,其中炎性小体NLRP3的激活受到ASC调控。有研究指出,血清NLRP3参与了RA的发生发展,同时ASC也参与了RA的发生发展,两者联合研究较少[2]。故而本研究选取88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RA与ASC、NLRP3的相关性。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RA患者、男74例,女14例,年龄(53.88±12.33)岁,范围18~ 80 岁,体质指数(25.04±2.76) kg/m2;88例健康体检者,男73例,女15例,年龄(54.34±11.43)岁,范围18~ 80岁;体质指数(25.64±3.70)kg/m2,范围18.05~30.64kg/m2。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RA患者符合美国风湿学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3];②年龄≥18岁;③无急性疾病。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关节炎或关节疾病;②肝肾功能损害或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影响骨代谢);③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④肿瘤及骨转移;⑤服用抗癌药物或其他影响骨代谢的药物;⑥怀孕或哺乳期妇女;⑦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仪器、试剂和方法:血清ASC、NLRP3水平检测:采集患者晨起空腹4mL静脉血,室温下于无抗凝剂的真空管中静置30min自然凝血,3500r/min离心15min,取三份上清500μL放入EP管中,置于-80℃超低温冰箱冷冻保存。并在收集充足病例数后解冻后统一采用武汉纪宁生物ELISA试剂盒(编号:EH1511;JN17614)测量表达水平。RA患者的关节肿胀和压痛由两名经验丰富的风湿免疫学专家记录。采用DAS28方法评估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计算DAS28评分。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血清ASC、NLRP3水平比较:RA组血清ASC、NLRP3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ASC NLRP3水平比较

2.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3RA患者血清ASC、NLRP3水平与DAS28评分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RA患者血清ASC、NLRP3水平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rs=0.714;rs=0.254,P<0.05)。见图1。

图1 RA患者血清ASC、NLRP3水平与DAS28评分的线性散点图

2.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为RA患者为因变量(1=是,0=否),以“ASC、NLRP3、年龄、性别”为协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中分析,结果显示ASC、NLRP3水平升高是影响RA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性别不是影响RA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RA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全身性多关节慢性自身免疫疾病,易导致关节和关节周围结构损伤以及全身炎症,主要导致手足畸形[4]。RA病情呈慢性进行发展,关节畸形使患者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风湿药物(DMARD)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面有着缓解作用[5],但目前临床对于RA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阐明。其中免疫细胞和炎性小体在RA的发生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发现新的诊断标志物对治疗RA患者和阐明RA发病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含有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ASC)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由PYCARD基因编码构成,是一种22kDa小分子,ASC斑点存在于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的体循环,被认为是炎症的相关血液生物标志物,其主要参与炎症、细胞焦亡和细胞凋亡[6]。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ASC水平升高是RA的独立危险因素,在RA中ASC可能参与炎性小体的活化。

NLRP3炎性小体是一种多聚蛋白复合物是NLR家族成员之一,在NLR家族复合物中,NLRP3炎症小体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的炎症小体。NLRP3炎性体是调节宿主免疫防御以抵抗感染性微生物和细胞损伤的关键因素,NLRP3炎症小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NLRP3水平升高是RA的独立危险因素。

ASC与NLRP3存在复杂关系,ASC的聚合过程中需要吡啶N端子同源域PYD,NLRP3通过PYD结构域结合衔接蛋白ASC,ASC泛素化,能促进炎症小体NLRP3激活,还能介导NLRP3的信号传递,并有助于诱导巨噬细胞增生[8-9]。

本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ASC、NLRP3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提示ASC、NLRP3可能共同参与RA的发生发展,ASC在RA的进展中激活了NLRP3,促进了RA的发病。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C、NLRP3水平升高是影响RA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性别不是影响RA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血清ASC、NLRP3水平两项指标对RA患者有潜在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RA患者血清ASC、NLRP3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可能共同参与RA发生发展,可能成为RA诊断的新标志物,其对RA及其疾病活动度的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评价。

猜你喜欢
小体风湿性关节炎炎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种优化小鼠成纤维细胞中自噬小体示踪的方法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44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炎症小体与肾脏炎症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3期)2015-04-23 07:28:32
NLRP3炎症小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细胞浆内含有Auer样杆状小体的骨髓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