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宇 李勇
(1.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2.安徽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2016 年12 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在于做人的工作,中心环节在于立德树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 年2 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由党中央和国务院印发,意见指出“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与管理”。[2]2019 年6 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3]近年来,围绕“三全育人”“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等问题,全国高校掀起了研究和实践的热潮。但是如何检验课程思政与专业课融合的教学效果?如何评价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它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有何区别?应该如何科学构建课程思政个性化评价的指标体系?这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采用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简称为CIPP 模式),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并运用此评价体系检验“广告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落地的效果,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最后一环,也是关键一环。调查所知,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出台具体的课程思政评价办法。“广告学”课程思政评价的根本目标是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提出的“立德树人”目标,具体目标是通过学生、同行教师、学校督导、用人单位等的评价,检验“广告学”德育目标的达成程度,发现“广告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广告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进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教师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把学生培养成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广告业务能力过硬的应用型广告人才。
课程思政自提出以来,很多学者从课程思政的内涵、专业课与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等方面展开了研究,[4]但研究发现,关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如何评价,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而且大多属于定性研究,定量分析极少,这也是研究课程思政亟需关注的一大问题。在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如下:
1.内在评价与外在评价相结合
课程思政教学本质是通过教师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与精湛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时,不仅要看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道德情操等内在素质,也要看其外在表现,避免有的学生出现“思行不一”的倾向。因此,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要将内在素质评价与外在行为评价相结合。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教师自身、专家的体验与经验进行主观分析和判断,定量评价就是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后,对各指标赋予权重,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计算出总分。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可以避免单一性评价带来的风险,让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高校育人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很难归功于哪一门课或者哪一位老师,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等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育人的效果。[5]CIPP 评价模式对于评价主体和形式没有特定的要求,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广告学”又作为一门应用性特别强的课程,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同行教师、学校督导、用人单位等多方主体参与学科课程思政评价,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以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运用问卷、访谈、座谈、听课等各种不同的方式对“广告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采用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简称为CIPP 模式),构建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四个一级指标,若干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组成的课程思政课程教学评价量表。[5]
首先,查阅文献资料,主要包括教育部审核性评估指标体系、安徽科技学院课程思政设计大赛评分标准、安徽科技学院本科生课程教学评价问卷(学生版),并结合“广告学”教学实践,拟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初步方案。然后,将方案随机分发给管理学院、财经学院、人文学院等六个教学院部的60 位教师和管理学院的300 名学生,广泛征询师生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初稿”。最后,成立由笔者、10 名课程思政优秀教师、1 名课程思政教学名师、3名教学督导、3 名“广告学”授课教师组成的专家讨论组,进行了3 次讨论修改,最终形成了包含4 个一级指标,11 个二级指标和17 个三级指标的“广告学”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基于CIPP 模式的“广告学”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CIPP 模式构建了“广告学”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分析时采用李克特量表,划分为1-5 分值,得分越高证明评价越好。在调查前,教师在课堂上对“广告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让学生对调查量表上的二级指标有一定的了解。鉴于调查的可操作性,此次调查主要针对学生群体进行,调查对象为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021.2022 级,营销专升本2021.2022 级共321 名学生,利用“问卷星”软件在2022 年10 月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10 份,有效率为96.57%。
将回收的问卷利用SPASS 软件进行检验,总量表的Cronbach's Alpha 信度系数为0.923,表明该问卷的内部信度比较好。一般运用Bartlett 球形检验和KMO检验对量表各个维度进行效度分析,根据检验结果可知,KMO=0.825,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值为0,说明该量表的效度较好。
1.总体情况分析
自2018 年以来,安徽科技学院“广告学”课程始终将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利用2019 年“广告学”获批安徽科技学院首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020 年获批安徽省示范课,2021 年获批安徽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契机,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径,并贯彻实施,课程组的努力很大程度上获得了广大学生的认可。最终对学期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给出4 分以上的学生有270人,占总调查学生的87%,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广告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为主讲教师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并为管理学院及兄弟学院其他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
2.一级指标得分情况分析
四个一级指标中,总体评价良好,平均分均大于4 分,其中“背景评价”平均分为4.21 分,“投入评价”平均分为4.12 分,“过程评价”平均分为4.31 分,“成果评价”平均分为4.35 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是“成果评价”,反映出学生对于“广告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认可,得分最低的是“投入评价”,主要是学生对于课程思政有专项经费支持缺乏直观的体验,学校缺乏专门的课程思政教育基地,经费投入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3.二级指标得分情况分析
二级指标中,得分相对较高的指标分别是“满意度”“综合素质”“课堂教学”“课程考核”“课程目标”,但也有部分指标得分较低,例如“师资队伍”“经费投入”“课程建设”“制度保证”等,表明“广告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很多方面学生都不太了解,虽然在调查前教师做了一定的介绍,但是由于学生身份的原因,他们更加关心在课堂上从教师那里获得的直观体验,例如课程的准备、讲授情况、考核等,对于课程建设更多的是教师在做,学生打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
运用上述评价体系,对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尤其是对得分较低的子项目进行改进,这也符合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持续改进的理念,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与研究中,将进一步完善“广告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并探索长效评价机制。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者,师资队伍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直接影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安徽科技学院“广告学”课程组目前只有4 人,1 名副教授,1名博士,其他均为中级职称,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所以,引进相关专业的优秀师资,培训已有师资,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法。教师要在事前准备上下功夫,深入思考如何在课堂上有机融入思政内容与方法,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课程思政经费的投入体现在很多方面,主要的观测点是课程思政专项经费占高校年度预算的比例。虽然“广告学”获得了省级、校级质量工程项目一定的支持,但是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仍然显得捉襟见肘,例如,在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时,购买视频拍摄、制作的专业设备,明显感觉经费不够;在组织学生到“课程思政教学基地”进行课外教学时,经费的申请与报销也是非常烦琐的,常常让人望而却步。
课程思政不仅局限在45 分钟的课堂,在课堂讲授、课外学习、科研创新、实践实验、社会服务等各场景中,都要循序渐进地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再次,要注重打通校园与社会连接的思政教学场景,深入挖掘“广告学”实践教学的思政功能,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习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在后续的研究及实践中,将进一步扩大“广告学”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范围,将调查对象扩展到教师同行、学校督导、用人单位等多方,更加客观准确地检验“广告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