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游县塔石镇钱家村,同一块土地,第一季种水稻、第二季种大豆、第三季种油菜,一年三熟,粮油兼丰,增收又养地。
建在这里的是“稻-豆-油”生态高效生产模式示范基地,由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联合植微所、环土所、食品所、装备所等相关研究所承担实施,占地面积200 亩,主要开展“早稻-鲜食秋大豆-油菜”周年三熟生态高效生产技术示范与应用。
“稻-豆-油”生态高效生产模式示范现场会于2022 年10 月28 日在钱家村举行,由省农科院和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鲜食秋大豆品种‘浙鲜86’,经现场测产,百亩方平均亩产近1100千克,攻关田最高亩产超1160 千克。
省农科院作核所研究员介绍,“早稻-鲜食秋大豆-油菜”周年三熟复合种植模式通过品种选择、茬口衔接和机械化生产,实现一年三熟高效生产,提高了土地和温光资源利用率,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保持土地可持续利用,“该模式亩产粮油1400 千克左右,亩产值近7000 元,以鲜食大豆为主要效益增长点,可实现年亩均纯收益3300 元以上。”
基地三熟种植的第一季早稻选用省农科院作核所育成的‘浙1831’品种,该品种适合轻型栽培、又具高产抗倒特性;第二季鲜食秋大豆选用‘浙鲜86’品种,该品种优质、高产、耐迟播;第三季油菜选用早熟品种‘迎春一号’,在来年成熟期收获后能有效衔接下年度早稻种植茬口。三熟制模式总生育期缩短为大田生长期345—355天,采取全程绿色生态轻简化高效生产技术等,产量相较传统双季稻模式增长了129.07%,实现粮油生产稳粮增效。
据悉,通过推行“企业+农户”的形式,省农科院与企业合作,通过引进新品种试验示范,探索开展配套栽培技术,形成标准化模式生产规范,再以“科技二传手”的形式带领周边种植户发展“稻-豆-油”生产。早稻由农户与国有收储企业签订订单,由国有收储企业收购。鲜食秋大豆采取三种模式生产销售:一是农户按照企业制定的生产规程组织生产,企业与之签订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由企业统一加工和销售;二是农户在早稻收割后,以土地租金入股企业,和企业共同进行鲜食秋大豆生产、加工和销售,年终按股份分红;三是农户在早稻收割后,土地流转给企业,由企业独自进行鲜食秋大豆生产、加工和销售。龙游县涵萱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两年来公司推广面积达1800 亩,直接增收270 万元,带动周边种植大户增加收入600 万元以上。
“稻-豆-油”生态高效生产模式在保障粮食生产前提下,提升亩均效益,不仅实现了粮食绿色安全生产和稳粮增粮,而且大幅提高了土地亩均产出率,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浙1831 早稻
应用场景:
围绕稳粮增效、联农共富的目标,充分发挥温光气候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创新了“稻-豆-油”周年三熟高效生产模式。选择早熟高产早稻‘浙1831’、优质鲜食秋大豆‘浙鲜86’、特早熟油菜‘引春一号’接茬轮作,应用配方施肥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全程轻简化机械化生产、大豆产后保鲜等生态高效生产技术。在保障粮食生产前提下,提升亩均效益,并且用地养地结合、水旱轮作符合减肥减药生态发展。
增产增效情况:
“稻-豆-油”生态高效生产模式亩产粮油1400 千克左右,亩产值近7000 元,以鲜食大豆为主要效益增长点,实现年亩均纯收益3300 元以上,并带动周边劳务工资收入750元。以龙游县推广应用1.5 万亩,纯收入近5000 万元,按1 万亩大豆人工采摘计,增加工资性收入750万元。此外,水旱轮作可以减轻病虫草害的发生,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均衡吸收。豆科作物可以增加土壤的含氮量,油菜落花落叶起到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减少早稻化肥的使用量,达到减肥减药的目的。
浙审稻2022001,中熟常规早籼稻品种,田间生长整齐,长势繁茂,茎秆较粗,抗倒性较好。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40.6千克,比对照增产5.9%。2021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8.9 千克,比对照增产3.2%。平均整精米率35.3%,长宽比2.2,垩白粒率33.5%,垩白度3.8%,透明度3.0 级,胶稠度87.0mm,直链淀粉含量12.6%。
浙鲜86 鲜食大豆
浙审豆2020003,鲜食秋大豆浙江农业之最品种,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佳、耐迟播,适宜7—8 月份秋播种植。2020年百亩方亩产945.98 千克,最高单产1001.84千克,出苗至采收日数约75.4天,单株荚数30.9 个,每荚粒数1.9 粒,鲜百荚重344.1 克,鲜百粒重84.6 克,淀粉含量4.7%,可溶性总糖含量2.2%。
迎春一号 油菜
特早熟油菜品种,株高较矮。10 月下旬至11 月下旬播种,4 月中下旬成熟。调整播种期可在秋冬春三季开花,平均亩产100—150 千克。‘迎春一号’菜苔具有色泽碧绿、口味佳的优点,油蔬兼用可显著提高油菜种植效益,又能丰富蔬菜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