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泥”中
——儿童泥塑游戏的组织策略

2024-03-04 09:00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幼儿园苏子婕毛李娜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4年1期
关键词:陶罐泥巴陶艺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幼儿园 苏子婕 毛李娜 李 磊

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幼儿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开展幼儿艺术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对周围美的事物的感知能力,并将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于是,我们将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上。因陶艺在我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且几千年以来一直位列于世界艺术的前列,如秦朝的“兵马俑”一经发现便举世瞩目。而泥土作为大自然中常见的物质,对于幼儿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亲近感和探索欲,为了激发幼儿对陶艺的兴趣,我们组织大班幼儿开展了STEAM课程——“乐在‘泥’中”。

泥巴之旅

在为幼儿投放绘画材料时,应当突出幼儿对材料的了解和学习,即让幼儿从绘画材料的二维平面中跳脱出来。当今的艺术创作在材料上已经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是出于创作需要,任何材料都可以拿来一用——新材料的介入往往能拓展幼儿的审美经验,使得幼儿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元。

幼儿通过自由玩泥,引发“泥土可以怎么玩”的话题讨论:

果果、一依:“我们挖一些泥土一起来种花,这样春天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花了。”

松果、小鱼儿:“我们可以用泥土来捏小人,像玩泡泡泥和超轻黏土一样。”

橙橙、多多:“记得上次我们做过的实验,泥土还可以用来过滤污水。

教师:“你们觉得泥巴像我们玩的什么材料呢?”

小米:“泥巴软软的,可以捏出不同的造型,有点像我们玩的泡泡泥。”

教师:“你观察得真细致,泥巴与超轻黏土、泡泡泥最大的区别是泥巴做的物品可以烧制并长久保存和使用,泡泡泥不能进行高温烧制,只能作为装饰。”

小米:“那我们一起去挖一些泥土回来,我好想制作一个杯子呀!”

首先,教师顺应幼儿的意愿走近泥土、探索自然,用亲近、体验自然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引导幼儿寻找泥土中隐藏的秘密;其次,教师介绍陶土,让幼儿通过观察泥土,并运用观察法、对比法,感知、分辨泥土的色彩和构成;最后,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各类泥土的不同特质,探究泥土游戏和艺术创作的关系。

泥巴对比实验

当幼儿将从各个角落收集来的泥土放在一起时,立刻发现了它们的不同之处。

橘子:“原来泥土有这么多颜色。”

米多:“黑泥土松松的、软软的,一点也不黏。”

初一:“灰泥土硬硬的、很结实。”

麦宝:“咖啡色的泥土不是很硬也不是很软,有点黏手。”

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泥土的颜色不同,其黏性、软硬度也是不一样的。这为后面幼儿进行泥塑创作积累了前期经验。

了解陶艺的历史及制作方法

1.教师为幼儿讲解相应的陶艺文化起源和历史知识;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案例和前期知识,传授具有审美性、体验性、创造性的美育内容;引导幼儿认识陶瓷的历史、欣赏各类陶艺作品、感受陶艺制作的魅力。

2.了解陶艺的制作方式——拉坯技艺

第一步:先观察陶泥的特性,然后将泥巴里面的空气揉出,揉至柔软度适中即可。

第二步:将揉好的泥放到拉坯机上。

第三步:手上沾水然后拍打泥坯,使其与拉坯机的盘子更好地黏合;然后尽量使其与盘子保持同心圆,拍得越接近同心圆后面矫正越省力。

第四步:学习提泥的拉坯方式,即用双手夹住泥的两侧匀速向上拔,注意要保持泥坯的稳定。

第五步:双手大拇指向下按出孔,并逐渐扩大孔的大小。

第六步:将右手手指并拢,用力向下钻出洞,同时左手护住泥坯保持稳定。

第七步:通过双手的伸缩对泥筒进行塑型。

第八步:用手指平稳平底足台,除去多余的黏土;拉坯机减慢速度,双手平行轮盘拉紧割线,轻轻靠近并嵌入底足部位约三分之一处,左手松开让割线卷入,随后拔出割线。

第九步:关闭电源,用两手的中指夹住坯体根部并轻轻托起拉坯作品。

3.教师演示陶艺拉坯技术,现场开始演示制作,充分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为后续创作泥塑作品做好铺垫。

4.陶艺制作技艺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塑成型、泥条盘筑、捏塑、素坯彩绘等方式。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进而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制作方式。

发放活动设计单“我设计的陶罐”

陶艺造型设计是师幼高质量互动的具体体现——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课堂学习经验分别进行交流与探讨,幼儿则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陶艺器型和纹饰的设计。

在拉坯机上操作时,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原来拉坯机竟然能将泥巴变成漂亮的水杯、花瓶、笔筒。我们快穿上罩衣一起行动起来吧!

教师:“取适量的高白泥,揉搓成球或圆柱状。”

首先,教师提醒幼儿:揉搓的长度和厚度决定了成品的大小和高度;其次,教师指导幼儿打开拉坯机;最后,教师引导幼儿双手扶住泥巴并开始制作陶罐。

毛豆:“老师,我想做一个笔筒。”

阳阳:“我想做一个花瓶。”

果果:“我想做一个水杯。”

幼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想象着用泥巴打造出自己喜欢的物品。

教师:“先在双手上沾水,水可以让泥土更加湿滑,注意不要沾太多水,将揉好的泥球放在工具上,在球或柱体的中央用大拇指按压成内凹状,再用一只手的手掌和大拇指感受陶罐底部的厚度,然后沿着洞口旋转轻轻按压,逐渐拓开碗口,注意始终要保持顺时针转泥。”

幼儿们学着教师揉捏的泥土形状开始拉坯练习……

教师:“哇,快看,我的泥巴变成长条状的了,好有趣啊!”

毛豆:“你们快看,我的泥巴从中间开口了!”

教师:“湿润大拇指,并将大拇指放入刚刚开出的孔中,再用食指和大拇指捻捏将孔开得再大点,试试拔高的泥坯……”

果果的小手一松开,瓶口立马变得歪歪扭扭的。这时,只见果果的眼睛里流出了泪珠,看到果果遇到了困难,我主动过去帮助她。

教师:“我们在做陶罐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专注,因为手掌的力量一旦不均匀,就会出现瓶口歪歪扭扭的造型。如果瓶口歪了我们就应该挽救它。”

果果点点头,我扶着她的手帮助她捏出了星星样式的瓶口造型——只见果果脸上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她说:“我的星星瓶口比以前的还要漂亮,我太喜欢啦!”

幼儿们看到了果果的失败经验,都神情专注地在拉坯机上操作着。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部分手部力量较弱的幼儿拉坯。通过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最终幼儿们都成功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陶泥艺术作品。

毛豆:“我想把这个笔筒送给我哥哥,这一定是最特别的礼物。”

在此次活动中,教师给予幼儿充足的动手操作时间和空间——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材料和塑形方式,并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陶罐器型的制作。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多次尝试使用不同的搭建材料、搭建形式,并逐步掌握制作技巧,或通过观察他人的作品进行完善和修改。

在幼儿制作陶罐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幼儿进行尝试。陶罐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将幼儿制作好的作品放置在阴凉处使其干透,还可以让幼儿时刻观察器物的变化。

幼儿对干透的素坯陶器根据自己设计的图文样式进行色彩搭配,并用釉料进行纹饰的涂装。同时,教师要提醒幼儿在装饰的过程中不要将彩釉涂抹到素坯底部,需距离底部3~5毫米左右——为避免烧制过程中粘连在窑砖上。

活动前期,幼儿对此次制作陶罐的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充分展示了其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活动中期,幼儿的所制作的作品不仅稚趣、可爱,还生动、细致;活动结束后,教师指导幼儿尝试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阐述和评价。此外,教师还带领幼儿开展陶艺展览,让“小小艺术家”们进行现场讲解。

艺术,不能摒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新形势下有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是美育教育,另一个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正确指引幼儿,让艺术教育始终贯穿在教育的各个方面,起着黏合剂的作用,故此艺术教育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时刻体现,即让幼儿能够走进艺术的氛围,感受材料和自然的特性,并自如地表达自我情感。而本次陶艺艺术活动便做到了开拓幼儿对美的认知范畴,激发了幼儿对美的敏感性,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当然,艺术教学也可以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如哲学、历史或文化等——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或以主题性教学单元的形式开展艺术游戏,可以强调“综合·探索”的美术学习精神,而“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此次活动,我们以艺术为牵引,实现了STEAM教育中各学科更好的融合、体验与协作。在教育活动中,各学科相互依托、整合经验,帮助幼儿逐步确立自我主观世界的认知与构建,进一步完善幼儿的个性发展,助推幼儿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陶罐泥巴陶艺
陶罐会呀会跳舞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小泥巴变变变
故乡是你心中的那只陶罐
泥巴怪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古代遗址的陶罐
泥巴泥巴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