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胜 黄丹丹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在21世纪中国守正创新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正,创“人的现代化”之新;守“尊重自然”之正,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新;守“人是社会关系总和”之正,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之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内在实质的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守“生产力”之正,创“新质生产力”之新;守“人的利益”之正,创“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之新;守“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群众观”之正,创“人民江山论”之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发展动力的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守“世界历史理论范式”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念”之新;守“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模式”之新;守“共产主义文明道路”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之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守正创新。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现代化内在实质,现代化发展动力,现代化发展道路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4)01-0028-08
一部中国式现代化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守正创新的历史。习近平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1〕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结晶,它不仅彰显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强大生命力,而且彻底摒弃了西方现代化思想的虚假光环与没落景象。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内容、特征、意义和话语体系等方面展开研究,而对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关系研究较少,代表性观点有:颜晓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2〕。刘儒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擘划出一种“大现代化观”,构建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现代性”〔3〕。陈培永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4〕。这些成果对我们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借鉴,但是都未能明确指出二者是“守正创新”的关系。事实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方法论要求〔5〕20,党中央已将守正创新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时代逻辑。因此,本文立足守正创新的视角,通过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现代化内在实质、发展动力、发展道路等方面的守正创新,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从而推动科学社会主义进入新境界。
一、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内在实质的守正创新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其内在实质是促进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指向人的现代化。正如马克思对现代化的描述:“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6〕8可见,现代化表现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发展跃迁,实现了现代文明对传统文明的变革,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究其本质,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重大创新,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这是因为,它“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7〕368。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具体国情,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同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相结合而创造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内在实质的守正创新。
(一)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正,创“人的现代化”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表现为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衡量现代化社会的基本准则,也是规避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单向度发展的重要密钥。《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5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价值旨归,也是彰显现代化社会的重要原则。进而言之,人是推动现代化进程最具能动性的主体,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本质的充分发展。具体表现为,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本性,能够全面地参与社会生活,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能力。
中国式现代化坚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将主体的合理性需求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在现代化理论建构阶段,充分考虑我国14亿多人口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人的现代化思想。在现代化实践探索阶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9〕438,滿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自觉维护人民的尊严和利益。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走和平发展道路等方面坚守马克思现代化内在实质,从发展成就的分配公平、物质文化的全面享有以及国际交往新格局构建等方面保障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进一步说,中国式现代化在坚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础上,创新了人的现代化思想。习近平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10〕68。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表征,是影响中国式现代化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在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为实现人的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原因在于,未来社会实现了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文化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等的变革,有力推动了人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思维方式的发展,最终促进了人的现代化实现。从本质上看,促进人的现代化就是要摆脱对人的依赖、超越对物的依赖,从而形成具有独立精神品格、富有创造性的人。在此基础上,人的现代化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才得以确立。具体而言,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执政理念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前行,进而建构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图景。事实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方面面,都与人的现代化发展相关。在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协调发展中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破解西方经济人的价值观陷阱。以和平共处的国际交往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不同民族国家间的现代化隔阂。因而,人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人的本性的自由展现,是在满足人对物质财富、精神寄托、生态和谐、和平安全等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二)守“尊重自然”之正,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关注人与人关系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生。这是因为,人与自然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两个重要元素。在科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1〕559-560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把握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倘若人类无限征服自然,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延缓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人、自然与社会是一个有机发展的整体。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2〕161人是自然存在物,离开自然界人将无法生存,更无法推动现代化发展。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激活了自然发展的活力,从而也拓展了人生存的自然空间。除此之外,中国式现代化在秉承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精神内核的基础上,不断变革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做到了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党注重合理借助科技手段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基于此,自然力与人的智力、自然规律与人的需要达到了有机统一,进而改善了人的自然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马克思指出:“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对整个自然界进行了革命改造,结束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幼稚态度以及其他幼稚行为。”〔13〕254正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正确对待科技的价值追求,才保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从而推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守正创新,也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从历史维度看,我们党始终坚持科学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毛泽东曾发出号召:“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14〕51,这为生态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15〕21的新使命。习近平传承和发展这一理念,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5〕49-50。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持保护自然的理念,用自然赋能社会现代化。从现实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从和谐相处到和谐共生的变革。这一变革体现在从根本上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死与共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5〕23这就将现代化主体——人,从征服者转变为共存者、从索取者转变为互惠者,进而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这一变革深刻地彰显了人的现代化思维以及人的现代化治理方法,实现了从“尊重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守正创新。
(三)守“人是社会关系总和”之正,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社会关系迈向现代化的理论精髓,也是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良性互动的理论结晶。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501。中国式现代化实际上就是以一种社会关系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对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其实就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身的理解。在不同的人类社会文明形态中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尽相同。中国式现代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更高级人类文明形态的具体实践,因此它反映了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状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中,其真正实现了“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2〕185。但在资本主义现代化中,随着资本逻辑的不断扩张,人与社会关系资本化体现为社会原有秩序被打破,人的能动性日益膨胀,逐渐出现了人否定社会、社会背离人的现象。基于此,只有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方式,才能化解人与社会的冲突、对抗、分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真正做到了把人与社会的关系还给人和社会本身。因此,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不断成熟,它是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正确把握人与社会关系的科学指引。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对“人是社会关系总和”守正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要义。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以社会正义为价值准则。中国式现代化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保障又是在维护和实现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社会正义中体现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7〕450。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至上超越了资本至上的西方现代化价值准则。主要体现在:它不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扩大人民的社会发展空间,维护人民的社会尊严,而且培育和夯实人民的包容性、多元性、从容性等社会心理,以应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建构的是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既能保障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又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习近平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7〕444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在建构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实践中体现出来,与此同时,在现代化进程中确保人人拥有平等参与机会、平等发展权利,在坚持公平分配原则和尊重主体的人格尊严基础上真正推动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对马克思现代化发展动力的守正创新
发展动力是推动现代化社会前进的力量支撑,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是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突破许多改革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取得一系列丰硕卓越的成绩,就在于它“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16〕592。这一历史合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稳定持久的动力机制。具体而言,数字经济时代孕育形成的新质生产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不断满足人民的合理利益需要,积蓄起马克思现代化发展的原始动力;充分发挥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优越性和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激发了马克思现代化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守“生产力”之正,创“新质生产力”之新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马克思看来,未来新社会的创建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12〕538。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创建未来社会的当代实践,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本质上是由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的。究其原因,就在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性条件,也是推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巨大动力。科技进步使得生产力发展蕴含着巨大的革命力量,由此,生产方式的迭代更新加速了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事实上,“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12〕602。基于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生产方式的变革,实际上代表了更为先进的社会发展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本身代表的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其本质是对马克思生产方式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需要强调的是,我们重视生产力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积极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驱动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前行,这正是马克思现代化发展动力的重要内容。
随着数字智能时代的发展,生产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具有了新的质态。正如习近平所说:“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7〕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作用的新型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在加快中国式现代化产业升级、赢得发展主动权中的重要作用。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全部都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共同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究其本质,中国式现代化是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使然,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又始于科技突破,强调以科技牵引现代化。换言之,正是在新产业新技术形成过程中孕育了新质生产力。所以说,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的重大创新,是一种更具融合性、更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形态生产力。与此同时,“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18〕。具体而言,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新的生产力发展表现出自动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总之,在数字智能时代,生产方式发展实现了新突破,尤其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实现高质量现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二)守“人的利益”之正,创“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之新
人的利益是全部人类社会活动的逻辑起点,是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诚如马克思所言,“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9〕187。利益作为人们内心的迫切追求,激励各个群体为之奋斗。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就是为了工人阶级的物质利益、精神利益、生态利益等不懈奋斗。中國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在不断维护人民群众的合理利益中展现出来的,“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7〕37。也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指向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西方现代化强调人的虚假利益不同,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人的合理利益作为实践追求。“‘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2〕286中国式现代化以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为价值指向,与西方现代化只维护资产阶级的特殊利益完全不同。以资本逻辑为支撑的西方现代化维护的是少数人的利益,从而走向了人类文明的反面,而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在维护人民利益的基础上引领人类走向光明大道。实现人民合理利益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人的利益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源。
中国式现代化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利益观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现代化发展动力理论——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反映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而且也作为内在动力不断引领现代社会发展,成为马克思现代化发展动力理论在21世纪中国的理论典范。邓小平提出:“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15〕54基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况,摆脱贫困状态以达到小康水平,就成为当时我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已从解决温饱上升至追求高品质多样化生活。因此,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60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19。这表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向前进步的新动力。实现人民丰富高雅的物质文化生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活、有尊严的社会生活、和谐优美的生态生活等,这些都是人的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本质上,从“人的利益”“小康生活”到“人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刻揭示了马克思现代化发展动力的守正创新,成为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各领域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守“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观”之正,创“人民江山论”之新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带领的人民是“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12〕11的革命力量。原因在于,无产阶级政党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它从一诞生就担负起维护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历史使命,进而促进无产阶级自我解放和其他一切社会领域的解放。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在物质财富、精神文明、历史变革等方面彰显出重要力量。“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12〕524马克思始终把人作为一种动力,认为人通过双手劳动能够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正如马克思所说,“据我看来,最重要的是:在俄国能有一种推动力,能爆发革命”〔16〕534。这种推动力就是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当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状况日益恶化时,所有的矛盾都指向禁锢着的专制制度。因此,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力量推翻旧社会以建立新社会,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变革,从而引领社会发展新方向。这充分说明,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人民群众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主体动力。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政党观和人民群众观,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和人民群众观的认识,创造性提出“人民江山论”的动力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5〕46社会的发展同人民群众关系密切,这一重要论断生动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创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动力理论。江山的一切来源于人民。“人民在历史比较中把权力委托给中国共产党,但人民依然是国家权力的主体。”〔20〕从本质上看,“人民江山论”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主体之间的和谐同一关系。它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民利民和富民惠民的智慧,超越了西方国家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学说,并在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其理论内涵。中国共产党正是准确地把握人民与江山的关系,不断深化对二者的规律性认识,才形成共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合力。因此,“人民江山论”中的江山旨在为人民造福、维护人民利益,与此同时,江山依靠人民,人民推动江山不断进步,江山的发展成效由人民评判,人民的口碑是江山改革的指挥棒,建设人民满意的江山,从而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
三、对马克思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守正创新
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观照社会现实的重要问题,也是评判一个国家进入现代化文明程度的生动体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对马克思现代化道路的守正创新,从理念、模式到实践,层层深入,立足我国国情实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具体来看,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坚持世界历史理论范式,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念;准确把握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模式;遵循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文明道路框架,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
(一)守“世界历史理论范式”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念”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念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在世界历史潮流中萌生、探索和创新。马克思认为,西方资产阶级在开启现代化进程的同时推动了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把所有的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12〕566。与此同时,人们的普遍联系和频繁交往加速了各民族国家走向世界历史。究其原因,“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2〕541。进一步看,资本主义主导下的现代化道路理念虽然推动了世界历史和人类现代化前进,但也导致现代化浓重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这为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灾难。资本逻辑下的西方现代化道路以霸权主义强制其他国家依附和效仿,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和国际治理充斥着西方中心主義思维,绝对的话语权和决定权损害他国合法权益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念则批判和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非正义做法,坚定继承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范式,认为全世界是息息相关、唇齿相依的,“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21〕4。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念摒弃了冷战思维,致力于构建全人类共同发展的美好世界。
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秉持胸怀天下的格局,实现了社会现代化发展道路理念的转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仅关心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关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这正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构建崭新社会所面对的。正是基于对此问题的正视,中国式现代化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本质要求之一,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进程中深刻思考世界历史、人类未来发展等重大问题而作出的中国回答。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全人类看作现代化主体,自觉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应对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共同难题。从时空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念创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21世纪的最新形态,开启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导向的世界历史进程,倡导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的世界历史理念,把人类共同福祉作为世界历史的目标。从价值观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念没有延续西方现代化的普世价值,而是聚焦人类共同利益,着眼全球共同挑战,在世界历史中汇聚不同民族国家的价值选择,进而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世界历史理论奠定价值观基础。总的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念创新了世界历史理论,具有超越民族、超越地域的世界历史意义,力图实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
(二)守“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模式”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模式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为重要指导,在百年艰苦奋斗中创造出来的中国特色道路。马克思用“亚细亚生产方式”分析了东方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并且深度思考东方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的问题,他在论述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命运时指出,俄国“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22〕578。这是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超前认识,由此构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东方社会现代化道路。事实上,尽管马克思大胆设想了俄国能够跨越资本主义“阵痛”的可能性,但是基于俄国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而创造出来的现代化道路具有某种有限性,东方社会“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22〕159,这样才能够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制度创造出来的巨大生产力和物质基础,并且适当运用俄国公社的公有制因素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从而推动东方社会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模式。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表明,虽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但是东西方国家情况不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模式也有所不同,为此,中国共产党守“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之正,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方向不动摇。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1〕。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已经形成自己的模式,不同于其他现代化模式,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了现代化道路没有固定模式,而是要根据本国实际和传统文化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本质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模式是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创新性成果,在批判性审视人类现代化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彰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模式,它有助于破解西方模式的自我矛盾,突破苏联模式的内在限度,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守正创新。究其根本,西方模式是一种背离人的现代化道路形式,为人类现代化蒙蔽上一层阴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则以鲜明的人民性、广阔的人类视野超越了狭隘的资本逻辑,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彰显人的本质的途径。苏联模式的最大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利益需要,弊端逐渐显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中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勇于摆脱对苏联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模式是以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为基础,创新性提出了人民至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模式,进而有效破解了现代化危机与矛盾。
(三)守“共产主义文明道路”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以共产主义文明道路为指引,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中不断创新的五个文明协调推进的重要结晶。马克思认为,建立真正的共同体,是共产主义文明道路的理想目标,“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12〕571。也就是说,只有在真正共同体中,才能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文明道路,在那里“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12〕689,进而推动实现人类现代化目标。本质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以此为价值旨归,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沿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矢志不渝地前行。
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文明道路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制度设计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以满足人民需要为根本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12〕689,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文明道路所构想的美好未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继承这一思想,坚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的物质条件、精神基础、政治清明和生态美丽等。除此之外,马克思曾批判片面的资本主义文明道路,认为它是一种异己的、伪善的、虚假的文明道路,在这种文明指引下的西方现代化道路注定是行不通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强调以共产主义文明道路代替资本主义文明道路,从而为实现人类幸福提供全新的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遵循共产主义文明道路的本质要求,既吸收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成果,又批判借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还汲取了中华文明精华,是一条通往共产主义文明道路的实践成果。换句话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目标指向是共产主义文明,要通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向共产主义文明道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它“是存在于现代社会或现代性世界历史阶段的一种不同于资本文明的新文明形态”〔23〕。
具体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是“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文明成果,物质文明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政治文明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精神文明强调充盈人的精神世界,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文明强调惠民利民。这些表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并联式、齐头并进的文明形态,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文明形态,真正把人归还到现代文明中。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实践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实践。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导致资本主义文明难以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往往以牺牲其他领域文明为代价。这种物质单一性的西方现代化道路实践必然造成人的精神空虚、情感孤独、生态危机、社会动荡等负面影响。所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是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文明道路的守正创新,既坚持了共产主义文明道路的方向目标,又根据中国国情实际和人民需要,创造性提出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通往光明未来的康庄大道。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是对马克思现代化内在实质、发展动力、发展道路的守正创新,丰富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内涵,实现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进一步讲,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它不仅彰显了我国现代化的理论自信,而且促进了我国现代化思想在国际舞台的交流合作,提升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全球影响力。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注重从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汲取哲学智慧,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为破解资本主义现代化危机提供了中国方案,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从而深化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因此,深刻剖析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守正创新,有助于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本质,开辟当代中国和人类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2-08(01).
〔2〕颜晓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创新〔J〕.红旗文稿,2023(07):22-26.
〔3〕刘 儒,陈舒霄.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飞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9-20.
〔4〕陈培永.中国式现代化的拓展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发展〔J〕.求索,2022(05):5-11.
〔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10〕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毛泽东论林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习近平.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 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9-10(01).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N〕.人民日报,2023-02-28(01).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时玉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意蕴〔J〕.科学社会主义,2021(05):45-51.
〔21〕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3〕桑明旭,王坤鹏.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三个基础性问题〔J〕.理论探索,2023(02):36-44.
责任编辑 苏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