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雪萱
恐龙从地球上灭绝后,哺乳动物的祖先终于可以从夜行动物逐渐变成昼行动物。但是,到了现在,由于人类太过“无所不在”,不少哺乳动物正逐渐变回“夜猫子”,以避免和人类相遇……
当人们讨厭某个邻居或同学时,万一上班、上学时间正巧一致,往往会故意提前或延后一点出门,以避免碰面时的尴尬或厌恶感。有趣的是,动物也和人类一样,会通过改变作息时间来避免遇见不喜欢的东西,只不过这个“东西”很可能就是人类。
美国的一项相关研究指出,由于人类的活动不断扩张,野生动物无法大规模搬离原有栖息地,它们正寻找方法与人类共存。其中一个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动物正逐渐改变作息时间,以避免和人类相遇。
在恐龙统治地球的时代,哺乳动物的祖先都是昼伏夜出,直至恐龙灭绝后,它们才不再需要夜色的掩护,转为白天觅食、活动。而人类是当前地球上“无所不在”的可怕力量,正在将其他哺乳动物逼回原来的夜生活。
研究团队首先分析了过去76项学术研究,接着检视分布在六大洲的62种中大型哺乳动物的24小时活动情形,研究涵盖的物种小至负鼠,大至大象、狮子、野猪等动物,并以GPS追踪器与动态感应相机等不同技术追踪动物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分析后发现,在人类干扰程度偏高的地区,无论人类从事的是打猎、爬山或其他休闲娱乐,原本惯于在白天活动的野生动物,平均夜间活跃程度比正常多了 20 % 。
百万年来已经适应了白天活动的物种,如今在人类的逼迫下,不得不在夜间活动,以免遇上人类。人类的干扰可能正在影响自然的选择。其中最极端的例子是黑马羚,该物种原本大部分活动时间都在入夜之前,但是因为人类的猎杀行为,在津巴布韦万基国家公园的黑马羚逐渐将其一半活动转到夜间进行。
另外,研究团队还发现,人类不需要直接接触或捕猎野生动物,也能对其产生影响。例如,草原狼原本是平均分配昼夜活动时间的物种,但是栖息于美国加州圣克鲁斯山进山路径附近的草原狼,会因为人类的活动,而把将近7成的活动时间改至入夜之后。
由于作息逐渐变成“夜猫子”模式,动物们不得不猎杀别的夜间生物来维持生存,而平时容易被捕猎的昼行动物仍得以生存。日积月累,物种数量必然会有相应变化。这一改变不单影响特定物种的生活作息,也影响物种之间的互动。例如,过去加州土狼以松鼠、鸟等昼行动物为食,现在吃的却是老鼠等夜行动物。
此外,研究团队指出,狐狸、鹿等原为昼行动物,即使它们变成夜行动物,仍要面对不少风险。例如,一开始由于缺乏敏锐的夜行知觉,它们会难以捕到猎物,或容易成为捕食者的猎物,且在适应过程中,先前的沟通、交配及进食习惯都将完全改变。
在地球生命的进化史上,使哺乳动物感到如此恐惧的只有恐龙。在距今约1亿年的白垩纪时期,那些四处横行的巨兽使哺乳动物的祖先只敢在夜晚出现。而人类正成为一种超越恐龙的“恐怖存在”,将其他动物推向黑夜。
所有生物体内都有生物钟,以调控睡眠周期、饮食习惯、新陈代谢、生理机制,以及多方面的生物机能。其中,昼行动物主要在白天活动,而夜行动物则活跃于夜间。
夜行动物通常具有更强的视力、听力和嗅觉,以弥补光线不足带来的不便,所以感知能力通常在晚间尤其突出,享有众多优势,更重要的是可减少直接竞争者抢夺食物。它们有着特别的身体构造。例如,猫头鹰和蜂猴拥有飞碟般的大眼睛,以接收更多的光线;蝙蝠则会发出连续的高频声音,再通过回声在黑暗中找到方向。
昼行动物和夜行动物的活动量均受昼夜周期所支配,一般以24小时为一周期连续循环。
二者的生理机制、新陈代谢和行为等周期,表现出近乎完全相反的相位,但是二者的昼夜代谢规律基本上一致。负责调节昼夜节律的激素被称为“褪黑素”,它的合成与释放由光暗循环来控制。褪黑素亦可指示夜行动物或昼行动物将生理时钟重置。
无论是夜行动物或昼行动物,昼夜节律都相当复杂,亦主宰多项生物流程,比如睡眠循环、体温等。科学家近期的研究集中在辨识能够影响夜行及昼行的基因上,但是了解生物时钟的整体设计,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白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