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4-03-04 06:02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壁虎小白兔奶酪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细读文本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能力。为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合理设计阅读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核心素养。

一、反复朗读,深入理解文本

反复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把握细节和情感。同时,朗读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言的准确性、流畅性和表现力。

以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关键信息,如小壁虎的尾巴被咬掉后如何找到新的尾巴,找出小壁虎借尾巴过程中使用的礼貌用语。其次,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小壁虎的情感变化。课文中小壁虎的经历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色彩,从最初的恐惧到最后的喜悦,每一个情感转折都值得细细品味。教师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体会小壁虎的情感世界。再次,在引导学生思考小壁虎的行为动机时,教师可以通过文本的主题来启发学生,让学生理解小壁虎并非自私,只考虑自己,而是出于与其他动物的友谊和互助,才有了借尾巴的行为。理解这种行为可以加深学生对友谊的珍视。最后,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验生活。课文中有很多生动细致的描写,无论是小壁虎的特征,还是它与其他动物的互动,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和解释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些细节,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文本分析,加深理解记忆

首先,词汇分析。在阅读过程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词或词组,教师需要进行重点讲解或注释,由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句式分析。文本中的句式结构与情感表达密切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句式结构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句式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灵活性。再次,写作手法与表达方式分析。第四,上下文分析。文本中的每个词语和句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含义和表达方式。最后,比较分析。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进行比较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记忆。

以《狐狸分奶酪》一课为例,一是词汇分析。通过词汇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教师要求学生画出文本中的重点词汇,解释词汇的意思。通过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二是句子分析。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文本中的关键句子,分析这些句子的结构、语法和含义。通过句子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情节。三是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多样。例如比喻手法,狐狸分奶酪比喻了分配资源的过程,形象生动,易于理解。例如对比手法,文中将狐狸分奶酪的过程与人类社会的分配方式进行对比,突出了狐狸分奶酪的公平与合理。例如描述手法,文中对狐狸分奶酪的场景进行了详细描述,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分配的公平和秩序。例如对话手法,课文的对话语言简洁明了,表达了狐狸之间的交流和分配方式的讨论,增加了文本的趣味性。例如借物喻人手法,文本借狐狸分奶酪的故事表达了人类社会分配资源的公平和合理的重要性,寓意深刻。四是分析上下文。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故事中的上下文关系,分析这些关系对故事情节的影响。上下文关系包括狐狸分奶酪前的准备工作、狐狸分奶酪时的行为和两只小熊的反应等。通过上下文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五是对比分析。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或情节,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学生可以比较狐狸和小熊的行为、态度等。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主题。

三、思维锻炼,发展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意象描写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意象描写,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本中的情感,提高學生的阅读能力和共情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意象描写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情感。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本情感,并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文本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相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阅读更加有意义。

以二年级上册《雪孩子》一课为例,首先,课文主要讲述了雪孩子冒着大火救出小白兔,自己却消失了的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雪孩子勇敢无畏、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也表达了人们对雪孩子的赞美之情。如“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这句话表达了小白兔家的情况。这个情景让读者感受到了火灾的危险,也体现了人们对安全的关注。“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这句话表达了雪孩子焦急地寻找着小白兔,充满了不安。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意象描写,可以引导学生感受雪孩子的纯洁、美好、快乐和幸福,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拓展。一是呈现雪孩子的形象: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雪孩子的形象,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雪孩子的可爱和神秘。二是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三是分析故事情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入手,分析各个角色的行为和心理变化,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提出如“雪孩子为什么要救小兔子?”等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四是比较不同版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鼓励学生阅读不同版本的《雪孩子》并进行对比,总结不同版本各自的优缺点。五是探究主题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雪孩子》所传达的主题意义,提出如“你认为雪孩子和小兔子之间的友谊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采取文本细读的方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文本内容;让学生在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等中深度学习,把握文本的细节和情感;让学生在意境分析和思维拓展中,透过文字表象看到本质,建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深入感知文本内涵。教师还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脚手架”,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转变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提高文本阅读学习的质量。

吴琦珠(泰州市周山河小学)

猜你喜欢
壁虎小白兔奶酪
膨胀的奶酪
壁虎
假如给你一块奶酪
奶酪大作战
谁动了中医的奶酪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小白兔
小白兔
捉壁虎
壁虎在夜间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