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梅芳,范先志,朱亚瑾
1. 龙游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浙江 龙游 324400
2. 龙游县人民医院风湿科,浙江 龙游 324400
3. 龙游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浙江 龙游 324400
重症监护病房(ICU)多为高龄、自身免疫低下患者,该类人群常伴有多脏器功能损伤,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1-2]。胃肠功能紊乱并发腹泻可使ICU 患者出现褥疮、皮肤溃烂、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还可增加患者额外的心理压力,增加护理工作量,严重影响原发病的治疗[3-4]。目前,临床针对ICU 腹泻多采用止泻药物、益生菌等进行治疗,或通过反复更换肠内营养种类以缓解营养不耐受症状[5],但临床效果一般。中医药治疗腹泻历史悠久,如应用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疗效确切[6-7]。ICU 患者长时间服药治疗,逐渐损伤脾肾之阳,易出现脾肾阳虚型腹泻。本研究采用温肾健脾汤联合蒙脱石散治疗ICU脾肾阳虚型腹泻,结果报道如下。
1.1 诊断标准符合《现代胃肠病学》[8]有关腹泻诊断标准。患者因肠黏膜分泌、吸收功能异常,每天排便次数≥3 次,每天大便量>200 g,水分超过大便总量的85%。
1.2 辨证标准符合《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9]泄泻的诊断标准,辨证为脾肾阳虚型。症见大便稀溏,大便次数增多(每天3 次以上),同时伴有腹胀腹痛、纳呆、肠鸣,糊状便/泻下完谷,腹痛腹胀,面色黄,神疲,腰酸膝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1.3 纳入标准入院后生存时间超过24 h,且腹泻发生于入住ICU 24 h 后;患者或其家属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感染性腹泻(由于病毒、寄生虫感染所导致的腹泻)者;伴有脊髓相应节段损伤,大小便失禁者;患有严重凝血疾病、神经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者。
1.5 一般资料选取2020 年1 月—2022 年3 月在龙游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ICU 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63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 例和对照组31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1 例;平均年龄(62.44±14.65)岁;平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APACHEⅡ)评分(16.27±5.01)分;平均腹泻次数(4.79±1.50)次;行肠内营养治疗20 例。观察组男17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59.28±10.58)岁;平均APACHEⅡ(15.60±3.87)分;平均腹泻次数(5.04±1.27)次;行肠内营养治疗16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龙游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2.1 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浙江仟源海力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023)口服,每天3 次,每次1 袋。对进食困难者采用鼻饲给药。
2.2 观察组蒙脱石散治疗同对照组,同时给予温肾健脾汤治疗。处方:党参、黄芪各20 g,白术、赤芍、肉豆蔻各15 g,补骨脂12 g,延胡索、木香、炙甘草、肉桂各10 g。随症加减:便血者加白及10 g;腹泻时间较长者加煨诃子6 g。每天1 剂,水煎,共取药液300 mL,分早晚温服。对于不能自主服药者,鼻饲肠内营养时,将药汤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导入,温水冲管后再接肠内营养。
2 组均持续治疗1 周。
3.1 观察指标①临床效果。②病情康复时间。记录止泻时间以及肠内营养足量时间[足量标准为30 kcal/(kg·d)]。③胃肠动力学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常规离心后取上层清液,置于-80 ℃冰箱保存。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博科BK-280)检测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OT)、5-羟色胺(5-HT)水平。④炎症反应指标。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采用血沉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⑤安全性评价。统计2 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所有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1 疗效标准参考《现代胃肠病学》[8]标准结合腹泻分级进行疗效评估。腹泻分级[10]:每天大便1~3 次,成形为0 级;每天大便4~5 次,大便半成形、软为1 级;每天大便6~7 次,便稀为2 级;每天大便7 次以上,便稀为3 级。治愈:疗程结束,患者大便成形,大便常规检查正常;显效:腹泻分级至少降低2 级;好转:腹泻分级降低1 级;无效:患者腹泻症状并无显著改善或恶化,腹泻分级无变化。
4.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74.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4.3 2 组治疗前后胃肠动力学指标比较见表2。治疗前,2 组血清GAS、MOT、5-H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GAS、MOT、5-HT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GAS、MOT、5-H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2 组治疗前后胃肠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2 2 组治疗前后胃肠动力学指标比较()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4.4 2 组治疗前后血清CRP、ESR 水平比较见表3。治疗前,2 组血清CRP、ES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RP、ES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2 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CRP、ESR 水平比较()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CRP、ESR 水平比较()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4.5 2 组病情康复时间比较见表4。治疗后,观察组止泻时间、肠内营养足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 组病情康复时间比较()d
表4 2 组病情康复时间比较()d
?
4.6 安全性评价2 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无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便秘3 例(9.68%);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CU 患者机体相对健康人群其蛋白质分解加剧,能量消耗较快,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降低,脾胃能力稍弱,故发生腹泻的几率较高[11-12]。蒙脱石散为急、慢性腹泻的常用药,其层纹状结构以及不均匀电荷分布可抑制(或固定)消化道内病毒、毒素,同时可结合黏液糖蛋白,提高肠道黏膜预防作用,但单一药物治疗止泻效果有限。
腹泻可归属于中医学腹痛、泄泻等范畴。《景岳全书》有言:“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失健运,水谷不化,水湿内生,脾胃升降失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病久而肾精耗损,阳气不升,则泄泻病情缠绵难愈。ICU 腹泻患者多为脾肾阳虚型[13-15],治疗应以健脾利湿、温肾止泻为主。本研究观察组选用温肾健脾汤治疗,方中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白术燥湿利水、益气健脾;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补骨脂温肾助阳、纳气止泻;延胡索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木香健脾消食;炙甘草补脾和胃;肉桂温通经脉、补火助阳。诸药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健脾化湿、温肾止泻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黄芪水煎剂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应激反应[16];白术对于胃肠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17];赤芍对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8];肉豆蔻可有效抑制肠蠕动[19];补骨脂的活性成分香豆素、异补骨脂素有止泻效果[20]。以上研究表明,温肾健脾汤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调节胃肠道功能,有效抑杀肠道致病菌,从而起到较好的止痛止泻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止泻时间、肠内营养足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温肾健脾汤联合蒙脱石散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加速病情康复。
肠道黏膜免疫功能失调可直接或间接导致ICU患者肠道动力降低,损伤肠道屏障功能[2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胃肠动力学指标血清GAS、MOT、5-HT 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同时炎症因子CRP 水平也低于对照组,说明中西联合治疗可缓解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健康人的ESR波动很小,而腹泻患者因炎症反应增强、液体丢失以及血浆蛋白浓度降低等原因导致ESR 水平升高。本研究治疗后观察组ESR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利于病情康复,这可能与温肾健脾汤方可调节机体免疫、控制炎症有关。
综上所述,温肾健脾汤联合蒙脱石散可有效缓解ICU 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炎症反应,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