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发展战略为研究主题,探讨了我国信息技术给教育事业开辟的创新发展路径。高校信息化建设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需要根据互联网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进行改革和调整,具体实施策略包括提升高校信息化设施水平、构建信息化课程教学体系、提升教师素质与构建信息化师资队伍、明确建设定位并加大信息化投入、打造智慧校园等,从而推动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更好地满足各方对人才的需求,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互联网;教学信息化建设;问题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4.01.063
中图分类号:G 434,TP 39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24)01-0-03
Th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WU Baihao
(Min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Quanzhou 362700,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ssue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and explores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paths brought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the education industry in China. The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has improved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process, but it also faces a series of problems.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in universities needs to be reformed and adjus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ternet and talent needs.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include improving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acilities in universities, constructing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teaching system,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building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team, clarifying the construction positioning and increa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vestment, and creating a smart campu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 methods,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all parties for talent,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ies; Internet;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problem
我國信息技术为教育事业开辟了创新发展路径,使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为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高校教学管理体系需要进行信息化转型,以满足时代需求。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需要根据互联网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需求进行改革和调整,以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1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1 时代发展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手段和路径。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也开始应用互联网技术,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使其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1]。通过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事业,高校能够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并实现高效转型升级,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效率。这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高校信息化建设需要面对多元化的教学和管理内容,包括数字化和非数字化信息。为了顺利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除了推动教育管理向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还需要不断完善校内教学管理系统,并将非数字化信息转换为数字化信息,以便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更方便地查找和应用数字化信息。
1.2 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以往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各个部门分工协作不畅、沟通交流不足的问题。随着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教育和管理工作,将教育管理系统从扁平化转变为信息化。互联网技术人员为各个部门和教师构建了有效的任务网络,使各种数据和信息都能被收集到任务网络中,实现了部门间和教师间的合作与发展。此外,任务网络也实现了信息的即时沟通,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因此,改革创新教育管理工作方式是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趋势[2]。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我国教育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教育改革要求。除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化课程教学,满足个性化需求,还要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2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思想认识有待强化
尽管近年信息化建设受到高度关注,但在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仍存在对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的问题。教师仍以自身为主体进行教学,部分教师对现代化教学理念理解不深刻。在教学中难以通过传统教学模式、教材和教学设备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且未能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课堂中的作用。
2.2 课程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高校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尽管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互联网教育平台,但仍有很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采用传统模式,互联网教育平台的使用率较低。这主要因为教师认为传统教学模式更方便,但这种模式无法监督管理学生的思想动态,也无法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3]。因此,教学信息化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
2.3 教师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学校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化课程教学。然而,许多教师仍然倾向于以自身为主导的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跟随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和思考,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
2.4 高校教学设备有待完善
校内专业信息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设备建设进展缓慢,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软硬件更新不及时。这限制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造成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阻碍了高校教学信息化目标的推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4]。
3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实施策略
3.1 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
为了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需要在校内网络全覆盖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以推进[5]。在推动校园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同时,提升校内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很重要。这需要充分利用我国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的政策和公共通信资源,通过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水平构建校园物联网,使师生和其他工作人员可以依托物联网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和即时传递信息。同时,注重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信息化课程教学,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化发展需求,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此外,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因素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培养出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2 构建信息化课程教学体系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不仅依靠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教学,还需要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现代信息化教学体系[6]。因此,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需要从传统课程教学方式出发,加强互联网技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基于互联网平台要做好教学和管理部门的规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推进教育工作,为教师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例如,在开展信息化专业课程教学时,教师应意识到当代大学生身处信息时代。因此,教学模式应朝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主要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包括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和实践能力。
3.3 提升教师素质水平,构建信息化师资队伍
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交流会、研讨会和培训,以提升教师的能力和素质。除了必修课程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教师还应选择一门选修课程,由学校安排培训,给教师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选修课程,参与专业化学习,发挥榜样作用。同时,在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改革创新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7]。其次,教师培训体系可以采取分类方式。例如,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和信息技术法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選择不同的培训内容,提升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水平。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3.4 明确建设定位,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
在开展信息化专业课程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化需求,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并全面了解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薄弱点,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习符合自身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活动和企业实习中,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要求。
3.5 高效管理平台,打造智慧校园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高校教育管理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教师实现教学信息化的重要前提是构建互联网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8]。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高效的教育和管理,因此需要打造智慧校园,为教师提供教学管理平台,并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包括学校介绍、教务系统和信息管理等模块。教师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提供一体化的教育管理方案,从而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和管理的效果,推动高校在新时代下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便捷地获取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为学生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9]。另外,学生也需要参与教师组织开展的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付诸实践。教师还应将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融入教学和管理中,以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提高技术应用效果,这样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然而,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包括优化教育模式、师资力量、教育内容和教学设施等方面。同时,为教师提供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并转变其教育理念,使其能更加科学地开展信息化教学,从而培养出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于东霞.“互联网+”时代高校音乐教学信息化建设研究——评《高校公共音乐课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论文,2022,17(7):836.
[2] 李韬.地方高校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探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1,35(4):93-96.
[3] 董中垒.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实施策略——评《高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J].中国科技论文,2020,15(8):973.
[4] 田力.“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4(21):174-175.
[5] 魏楚元,张军.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3):19-22.
[6] 罗勇为.运用云技术推进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0(1):194-195.
[7] 林鐄,陈龙.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实践和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8):236-239.
[8] 杨巍.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实施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8,9(17):124-125.
[9] 陈金霞.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7):199.
基金项目:2023年闽南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课题编号为23SKX057,课题名称为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发展战略。
作者简介:武铂皓(1997-)男,汉族,辽宁北票人,本科,实习员研究,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