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小时生死大营救

2024-03-03 16:53晓天
中国铁路文艺 2024年2期
关键词:安家列车员车厢

晓天

遇 险

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7月28日19时15分,Z180次列车从乌鲁木齐站始发,本应在7月30日9时55分抵达北京西站,列车却因丰沙线水害,在7月30日中午被迫停在了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安家庄站。

7月30日12时许,Z180次列车行至宣化至北京区间,列车长金琳接到上级通知:受京津冀地区特大暴雨影响,安家庄站至斜河涧站间的铁路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Z180次列车须停在安家庄站避险,开车时间待定。

左侧是山,右侧是河,前后是隧道,山上雨幕缭绕,不时有碎石滚下。安家庄站有三条线路,Z180次旅客列车停在中间线路上。雨越下越大,洪水正在冲刷路基。

列车上有913名旅客和42名工作人员,旅客中有老人、孕妇、儿童等重点旅客400多人。在暴雨的拍打中,列车不停地摇晃着,紧张、焦虑、前途未卜的情绪在旅客中漫延。

安家庄站没有专门的客运站台,没有列车上水条件,一旦长时间滞留,安全、用餐、饮水、如厕等都是大事。

列车长金琳、添乘干部邵颜婷、乘警长张威、车辆乘务员安建雄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一起。形势严峻,情况紧急,列车“三乘一体”党支部会议决定启动列车防洪预案。

列车乘务员要保证旅客绝对安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安抚旅客情绪;车辆乘务员负责检查供电、饮水、厕所等设备,随时处理故障;乘警巡视车厢,维护秩序。

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恐怕没有人会留意到只有几间房子、在车窗外一闪而过的四等小站——安家庄站。

开 饭

大家都在关注着雨情,渴望雨快点停下来。可是,雨就像天河被捅漏了一般,从天空倾泻而下。

因为快到终点站了,列车上的食材所剩无几。临近中午,不少旅客還饿着肚子,金琳、邵颜婷等人商议,立即准备午餐。“先让旅客有饭吃,也能安定大家的情绪”。

按照防洪预案规定,列车上始终保存有一份防洪套餐——大米、清油、肉类、蔬菜等,定期更换检查,以备不虞。

启用防洪套餐。米饭在箱笼里一层层地蒸,菜一盆盆地炒,人手不够,列车员王丽霞、王爽、朱君、王娅楠等人都前去帮厨,餐服人员推着小车一趟趟往车厢里跑。

餐盒不够用,就用早餐的小碗盛,盒饭变成了盖浇饭;一次性筷子消耗量大,喝粥的小勺也用上,以至于列车员送餐的时候都不忘提醒一句:“筷子先别扔啊,还不知道停多久。”

这顿午餐从13时持续到18时,直到食材全部用完。食物再次告急。

金琳向安家庄站请求支援,铁路部门想尽办法从周边村庄筹集物资。

接收到第一批物资后,7月30日21时

39分,金琳又接到安家庄站站长的通知:新的一批物资已在运输途中,东西比较多,多来点人。

大家摸着黑到了接货地点,发现没人,也没物资。金琳打电话给安家庄站副站长孙书华,经过确认了解到,因大水冲毁了道路,不得不绕道行走,耽误了时间,只能临时更换接货地点。

通过电话指导,他们沿着一条临时用胶皮铺起的栈道找到接货地点。上次接运物资时,洪水才没脚面。不到两个小时,洪水已经没过了小腿。

天已经完全黑了,山风夹杂着暴雨拉扯着几个模糊的身影。车上只有五个手电,大雨中照亮不了几米,只能由几个人用胳膊夹住手电,排成一队,靠微弱的光线往回走。

他们有人提着成筐的鸡蛋,有人扛着成包的挂面,有人把火腿肠和面包箱系在一起搭到肩上……实习列车长曼斯牙搬了四件方便面,高高摞起来的箱子几乎挡住了视线,上面的箱子由于被大雨淋湿后破损变形,突然滑落到栈道下的水沟里。她想都没想,放下箱子就要跳到水沟里捞。

“不要捡了,太危险。”金琳和邵颜婷一个抓住她的胳膊,一个抓住她的腰带,曼斯牙这才把方便面捞上来。

“箱子里有12碗泡面,这是12个人的口粮,不能丢。”

危急关头,心里想的只有旅客,这不能不让人哽咽。风里、雨里、泥里、水里,来回十几趟,工作人员把食材全部运到列车上已是午夜时分,顾不得喘口气,顾不得换下湿透的衣服,就开始给旅客发放食物。“每人一根火腿肠或者一个面包,老人和孩子先发一点,让大家垫垫肚子”。

看到列车员冒着危险运来食物,旅客们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

转 移

7月31日,雨还是没有减弱。中午时分,山上的洪水愈发凶猛,泥石流奔涌而下,碗口粗的树木被冲断,线路也被泥石流覆盖,碎石滚落到15号车厢门口。

没多久,旅客们突然发现手机没有了信号,列车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此时,Z180次列车接到指令:列车上的所有人员需要在30分钟之内疏散完毕,转移安置到五公里外的安家庄村。

列车党支部又一次召开紧急会议。金琳与邵颜婷分别负责在开启的两个车门守护旅客下车,每一个车厢的乘务员负责护送各自车厢的旅客。“这样可以有序组织旅客向同一个方向快速移动,防止发生拥堵”。

“各位旅客,请问车厢里有没有党员或者退伍军人,我们需要志愿者!”因为车厢已经停电,邵颜婷焦急、沙哑的声音挨个车厢响起。张家口发电公司职工张虎佳、龚立飚、万振响亮地回答:“我是!我来!”他们是党员,也是退伍军人。很快20多名由党员、退伍军人组成的临时党支部(也叫党员突击队),站在了邵颜婷的面前。

“大家带好贵重物品,把行李箱留在车上,准备下车转移。外面下雨,天气冷,大家尽量多穿一点。”邵颜婷一边搜索旅客,一边大声提醒着。

引领旅客下车时,列车开启了两个门,一个是2号车厢的门,一个是10号车厢的门。9号车厢及其前面车厢的旅客依次往前推进,从2号车厢下车;17号车厢及其前面车厢的旅客依次往前推进,从10号车厢下车。一名乘警在车上维持秩序,一名乘警在站台上维持秩序,按照老人、孩子、女性旅客、男性旅客的顺序下车。大雨如注,车上仅存的垃圾袋全部发给了旅客,让他们披在身上代替雨衣。

时间紧迫,旅客们把行李箱等大件物品全部留在了车厢里,只随身带着小包和食物、水和衣服。

金琳和列车工作人员在前面探路,列车员和志愿者扶老携幼,邵颜婷和两名车辆乘务员留在最后收尾,检查车上还有没有旅客,他们的目标是“不让一人掉队,不让一人丢失,不让一人伤亡”。

前往安家庄村没有路,五公里的路程只能顺着铁轨走。洪水冲断了多处铁轨,铁轨旁边有硌脚的道砟,脚下有尖锐的片石,不时有落石从山上滚下来,隧道内光线昏暗,泥水夹杂着石块……在列车工作人员和党员突击队成员的引领下,旅客们排成一列在大雨中小跑着。暴雨中,身体瘦弱的曼斯牙站在洪水冲断的铁轨上防护:“往里面走,快速通过!”

一向温顺的永定河此刻恶浪翻滚,一个小山头瞬间被削为平地,高高的电线杆像是筷子一樣被折断,一些旅客都惊呆了,摇晃着身子迈不开步。

行进中,列车员站在可能出现山体滑坡的地方,用身体筑成移动的“长城”。“旅客们,不要害怕!有我们在,不会让你们有危险!”列车员呼喊着。

王爽搀扶着一位老人往前走,一对母子因为孩子行动不便,落在队尾,母亲急哭了。19岁的新工蔺晟超和冶琪赶过去:“我们背着你的孩子走。”在穿越一座隧道时,水和淤泥混在一起,一步一个泥窝,抬腿都困难。他们轮流背着体重60多公斤的孩子往高处走。

30多分钟后,穿越泥泞抵达安家庄村,蔺晟超一下瘫坐在地上,双腿发抖,半天站不起来。冶琪的眼睛里出现了细细的血丝,“这是路上使劲儿使的。”冶琪说。

在列车工作人员的带领下,913名旅客陆续走到了安家庄村。

安 置

洪水肆意奔流,冲刷着村里的道路,眼看一座房屋被洪水冲塌了半边,邵颜婷心里沉甸甸的。

转移前,车站跟村主任取得了联系,村主任一身泥水在村口等候着他们。到达村子后,才知道安家庄村面临的困难一点不比列车上少。村庄遭受了洪水侵袭,房屋旁边的水渠中都是湍急的洪水,路上也充满了泥巴和积水,而且没有电、饮用水、通信信号。洪水来临前,一些村民转移了,剩下的100多人大多是行动不便的老人。

村里提供了三个地方供旅客入住——大礼堂、红色教育基地和村委会的二楼会议室。老人、孩子和妇女被安置到大礼堂,男性旅客被安排在附近只有屋顶的一个平台,有孩子的家庭旅客则被安置在村委会的二楼会议室。

大礼堂的空间并不大,许多旅客都站在外面淋着雨。金琳立即与站长和村主任进行沟通,站长的一位朋友提供了一处自建民宿,可供大约90名老人和孩子入住。民宿大哥说:“只要开了门的房间,里面的床可以随便睡,冰箱里面的东西可以随便吃,水可以随便喝!”

900多人同时涌进这个小村庄,即使村里已经尽力安排了住处,但安置点相当拥挤,一些旅客只能打着伞在雨中徘徊。因此,列车员开始挨家挨户敲门寻找住宿的地方。

“老大爷,我们刚从火车上下来,您家里有没有空地方,安排几名旅客躲躲雨。”每敲开一家门时,上岗不足一个月的实习列车员王旭霞都满怀希望。她和王丽霞是姐妹,姐妹俩分头帮助旅客找住的地方。为了省电,对讲机只有在沟通重要信息时才能使用。

一位老大爷耳背,王旭霞说了好几遍,老大爷才听明白:“我家还有一个沙发,那间屋子能安排10多个人。”王丽霞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尽管村民家的房间少,他们还是尽最大能力腾出床、沙发,摘下菜地里的瓜果让旅客充饥。

86岁的村民老大爷是党员,他家原本已经接待了18个人,看到又来了6个老人,毫不犹豫地把床和沙发都腾出来安置旅客,家里仅有的食物也拿出来给旅客吃。老大爷说:“群众有困难,党员不管,谁管!”

“遇到的好人太多了。”邵颜婷说,“面对洪水,每个挺身而出的人都是英雄。”那几天,她一次次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刚到村里时,老师袁果找到金琳和邵颜婷求助,她和6名老师,带着40个孩子来北京游学,最小的6岁、最大的12岁,希望有单独的房间集中住宿,便于照顾孩子们。

一家家敲门问,不少村民家里只有一间房,没有这么大的地方安置。正在绝望的时候,一个大哥问他们在干啥。还没有回答,邵颜婷的眼泪混着雨水一起流了下来。

“你别哭,有啥事需要帮忙?”

“我们有40个孩子没有地方安排。”

大哥告诉邵颜婷,他们是村里的施工队,有大房子。“我们大人挤一挤,也要让孩子们有睡觉的地方。”中铁三局国道109项目部施工负责人刘海亮说。工人们一听孩子们没有地方住,赶紧收拾东西腾房子,一间房不够,他们又挤出半间,让孩子们安顿了下来。

“我们工人可以不吃,优先给孩子们补充营养。”工人们把肉菜让给孩子们吃。

食物短缺困扰着列车工作人员,能吃的东西一扫而空。村主任李素芳“擅自作主”,将弟弟小卖部的三车物资发给了大家。

村委会门口,一个滞留在村里的送货司机看到穿着铁路制服的邵颜婷浑身湿透,东奔西跑地安顿旅客,主动搭话:“我看你很着急,我这儿有一些物品,不知道你们要不要。不要钱。”

小伙子把邵颜婷带到一个面包车旁边,打开车门的一刹那,邵颜婷的眼泪喷涌而出!10袋大米、15桶纯净水、1桶清油、3筐鸡蛋、菜、肉、鸡腿,竟然还有一箱卫生巾!

邵颜婷说:“你真是我们的救星!我们出双倍的价钱,全部要了。”

“不要钱,我们老板是复员军人,就是给他打电话,他也不会收费。”小伙子也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

食物有了,列车员四处寻找可以做饭的地方,后来终于找到三户有煤气的村民。“他们家里的锅小,一次只能煮二三十个鸡蛋,我们就煮几锅后再往安置点送。”列车员黄双榆说。村民家里的煤气罐小,把炉灶让给了列车员,自己则啃干馍喝凉水。

从13时开始,列车员在雨中一趟趟奔跑送鸡蛋,按照孩子、老人、妇女、男人的顺序发放,一直持续到23点。

列车员想着办法找食物,煮鸡蛋、熬粥,而舍不得往自己嘴里送一个鸡蛋。“这是给旅客们做的,只要他们吃了,我就不饿了。”黄双榆说。村民看着这群年轻人特别辛苦,把刚烙好的饼蘸上豆腐乳硬塞到列车员的嘴里。饼不多,一人只能分一小块。“热乎乎的饼吃到嘴里,那味道太好了。”负责煮鸡蛋的黄双榆回味无穷。

在安家庄村的三天里,志愿者李昂达熬了21锅粥、7锅生姜红糖水,煮了5锅鸡蛋、500多个鸡腿。

7月31日夜里,雨越来越大。大礼堂里,从舞台到座位都挤满了人,地砖上都是泥水,有的旅客脱下外衣垫在身下,蜷缩着身体睡去,礼堂的窗帘也派上了用场。王丽霞、王爽等人守在大礼堂门口,蹲一会儿、站一会儿,风雨一吹,寒凉透骨、直打哆嗦,有的旅客让出一个凳子,让他们轮流坐一会儿。旅客们睡了,他们却不敢睡。“我们要守着旅客不让他们跑出去,水太大了”。

一位浑身湿透的大姐找到张威,一边哭一边说自己12岁的女儿不见了。下午的时候,大姐去领鸡蛋,让女儿在原地等她。等她回来,孩子却不见了人影。

张威和辅警刘振华立刻开始帮她找孩子。雨特别大,天地间像蒙着一层水幕。他们先在室外找了一圈没找到,又挨个敲老乡家的门。两个小时后,终于在一个老乡家里找到了。老乡说,看这女孩一个人在外面淋雨,就把她叫到家里来了。

有了这次教训,张威就优先安排孩子集中住宿,集中管理,分三批安排7岁到11岁的十几个孩子在一个老乡家住下。半夜,雨势逐渐加大,部分房屋发生坍塌。听到动静,张威和刘振华立即冲了进去。虽然雨大如瓢泼,但孩子们跟着警察叔叔顺利转移到另一个老乡家,全都安然无恙。

还没喘口气,又有一位女性旅客说,她跟丈夫发生了一些矛盾,丈夫一气之下走出了聚集地,到现在还没回来,已经两三个小时了。天已经黑了,整片地区断电断网,周边还有洪水和泥石流。张威立即召集两名年轻力壮的列车员前去寻找。蹚着水,踩着泥,沿着河道寻找,走了大概两三公里,在一座大桥的桥墩下找到了男子。当时,暴雨势头不减,河水水位上涨,情形十分危急,还好及时找到他,把他带了回来。张威对男子进行了批评,并嘱咐旅客都要注意安全,夜晚不能再有任何人离开村子。

入夜时分,大山里格外寒冷。风雨棚下,四面透风,雨水不时飘进来,旅客们坐在没有靠背的圆凳上,无处依靠,只能醒一会儿、睡一会儿。刘永瑜打着哆嗦为旅客守夜。“每十分钟看一下表,从来没有觉得夜这么漫长。”他说。

艰难的一夜过去了,御寒物品短缺的困难摆在眼前。大家想到了车上的毛毯,可这些都是备品,条条都有账目。“特殊时期,旅客的安全最重要。”邵颜婷说。她带着党员突击队,踏着漫过桥面的洪水返回列车,每人背了五六条毛毯返回安家庄村,把175条毛毯全部发给了旅客。

在村里巡视时,金琳发现村口有一个身影在大雨里站着。上前一看,原来是曼斯牙,她守在唯一的路口,拦着旅客,不让他们出山,怕遇到危险。曼斯牙瘦弱的身体犹如钉在雨中的磐石,这是铁路人刻在骨子里的自觉。

几经劝说,曼斯牙等旅客们都安顿好之后才返回村里。村里的一位老奶奶看到列车员陈彦林在雨中浑身湿透,就喊他进屋,拿出一身干净衣服让他换上。陈彦林婉拒了。老奶奶问他多大了,当得知他才19岁时,老奶奶说比她的孙子还小。她拿出一个馒头塞给陈彦林。

列车工作人员只有42人,要在各个安置点照顾913人,每个人都停不下来。

一身铁路制服就是标识,就是旗帜。旅客们看见穿铁路制服的他们就会觉得安心、放心,靠近他们就会觉得暖心、贴心。在通知全体旅客转移到安家庄村时,旅客问金琳是否会与他们一起离开,得到肯定回答后,他们表示这样就不担心了。

休息的时候,列车工作人员有人铺了个纸壳子席地而坐,一坐就是一晚上;有些乘务员披着垃圾袋坐在那儿就睡着了。列车员王爽奔忙一天,坐下来感到脚底針扎一样疼痛,脱下鞋子,才发现脚底布满了血泡。

回 家

8月1日凌晨时分,金琳得到消息,有飞机来空投物资。

当看到飞机在上空盘旋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站在桥上,仰望着天空,泪流满面,不知是谁先喊出来:“祖国万岁!”“共产党万岁!”欢呼声和口号声冲破云霄!刹那间,风停雨住,云消雾散,人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飞机不光空投下物资,还空投下两部卫星电话。邵颜婷哆嗦着手拿起电话,拨通了乌鲁木齐客运段调度的电话:“我是邵颜婷,列车上913名旅客和42名工作人员全都安全……”电话两边所有人员都相拥而泣。至此,失联86小时的Z180次旅客列车终于有了消息!

当天,首批25名特勤支队的消防员携带绳索等轻型救援装备,沿109国道赶往安家庄站。看到这支队伍,很多人激动得哭了。“国家对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放弃”。

随后,消防队员、武警战士、北京客运站职工、机务段干部职工、北京西站工作人员以及医生等,陆续赶到安家庄村,他们跋山涉水,带来了食物、水,也带来了希望。

伴随着救援队陆续抵达,出山的线路也打通了。8月2日凌晨,在武警部队和抢险队的带领下,Z180次列车的旅客开始分三批陆续撤离。

离开时,大家难舍难分,有的旅客为了表达感谢,想给村民钱。但村民说:“不要钱,我的家就是你的家。”依山而建的安家庄村,抗战时期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东大门,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在滞留的日子里,列车工作人员、旅客、村民处成了一家人,大家纷纷留下联系方式。邵颜婷的小本上记满了旅客的电话,让他们回去后报个平安。

最后剩下的是一些老人、孩子、腿脚不便的人,国铁集团安排了专门的救援列车。和进村时一样,大家挨家挨户寻找安置的旅客。一个村民看到曼斯牙脚后跟磨破了,一直在流血,便拉住她,找出碘酒和纱布给她消毒、包扎,又拿出两双袜子送给她。曼斯牙执意推辞,村民说:“你跟我的孩子一样大,你妈妈看见你这样不知道有多心疼呢!穿上吧,好孩子!”

依然是列车工作人员最后撤离。来自北京的杨正存大爷腿磕伤了,在武警战士的搀扶下,他生怕拖累了队伍,忍着疼痛往前走。邵颜婷安慰他:“您慢点儿走。”“可以吗?”“没事,我们等您。”

沿着铁路,穿越隧道,步行五公里,最后一批撤离的人登上了列车。8月3日凌晨2点10分,最后一批滞留旅客乘转运客车顺利抵达北京丰台站。金琳和邵颜婷终于松了一口气。

分别的时候,旅客们围住列车工作人员,久久地握着手说:“有空来家坐坐,咱们可是生死之交。”

回到北京西站的行车公寓,充电后打开手机,旅客们报平安的信息响个不停。邵颜婷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家人们,我安全回来了,请你们放心。点赞迅速爆屏。

走出安家庄,Z180次列车的故事还在继续。连续几天,金琳和同事们还在联系各方,帮着把旅客们遗留在车上的行李送回家。有位母亲在背包里装满了馕,她回了老家,却希望把馕送到在北京工作的女儿手中。

还有一把琴和一个粉红色的行李箱没有找到主人。“只要旅客来找,肯定给他们送回去。”金琳笑着说。

因为洪水,这趟列车曾经失联86个小时。但对旅客们来说,Z180次列车,永不失联。

在没水、没电、没信号,以及食物紧缺的情形下,“三乘”人员将有限的食物让给了老人和孩子;在体力透支的极限状态下,于大山深处守护旅客,用实际行动为913名旅客筑起了坚实的安全防线。

袁果和孩子们在北京美美地吃了一顿大餐,回忆这段旅程,她说:“我们看到了真正的英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

其实,英雄都是普通的人,他们只不过是能够坚守自己的初心,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谱写出感天动地的时代新歌!

猜你喜欢
安家列车员车厢
可疑的列车员
小猫安家
找车票
造个鸟巢好安家
六号车厢
椰子安家啦!
SSAB Hardox悍达450材料轻型自卸车厢体测试报告
愿意跑
嫦娥三号何处安家?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