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城市的小巷

2024-03-03 16:53路来森
中国铁路文艺 2024年2期
关键词:小巷白菜店铺

路来森

乡村,城市。

我相信,每一座城市,都是建立在乡村的基础上的。所以,无论这座城市怎样发展,如何发达,总会留下一些旧有的痕迹。比如,一处土屋建筑、一株老树、一口老井、一座古寺、一条条的小巷,等等。

那座土屋,也许已经破败不堪,或者几经颓圮,又几经修复,但仍然保持着旧有的样子——腐朽的雕花木窗,像一只只苍老的眼睛,凝视着外面不断变幻的世界;房梁烟熏沉淀的焦油,虽已焦干,但印痕还在;顶梁上,家燕窝一直都在……一株老树,应该是一株古槐,树心已空,空洞可容人。夏日里,有树蘑菇生长,但那株老树依然倔强地活着,而且还枝叶繁茂,婆娑生姿,那是一株曾经见证过乡村风景的老树。那口老井,虽已废弃不用,可井台还在。经年使用遗留下的井绳划痕、沟槽,像古老的图案,镌刻在井沿石板上,那是对从前风景的一种解读,透过图案,仿佛能看到那些忙忙碌碌的汲水人,能听到一阵阵的辘轳声。一座古寺,规模并不大,但塑像还在,寺钟还在。或许,某个夜晚,寺钟会被敲响,荡起从前岁月的回声。

至于那一条条保留下来的小巷,最具见证。它们,构成了后来城市的细小的血管溪流,潺湲流淌,流淌着时间,流淌着一代代人的故事,流淌着曾經的寂寞和辉煌,流淌着一些思念和怀想。

一定程度上,正是它们,贯通了城市和乡村,贯通了现在和从前。

身居城市,有着强烈的怀旧意识、乡村情结的我,常常在闲暇之日,四处寻旧——寻找乡村时代留给一座城市的那些印迹。

小巷是昏暗的,是狭窄的,但它又总是与外部大世界连通的。昏暗连接着光明,狭窄连接着宽阔,过去连接着现在,乃至未来。

每一条小巷,都连通着某一条大街或者主路。它们,像街道的一条条触须,触摸至城市深处,触摸着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通过这一条条小巷,人们感受到了城市细微处的生命脉动。

我像一条游鱼,游走在小巷的溪流中。我在寻旧,也在享受一条条小巷带给我的种种美好——特有的安静祥和,缓慢流淌着的光阴,无处不在的平民气息,丝丝缕缕的怀旧情绪。

小巷,大多狭窄,行走在铺着石块的地面,甚至有一种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不过,这仍然遮盖不住石块闪烁出的岁月的光芒。较大的石块,都有着滑而亮的表面——行人的脚步,马踏的痕迹,车轮碾过的印迹,时光的打磨——那是时间铸造的光芒。朗月的晚上,每一块石块,都会成为一个贮光点、一个映光点。石块表面,会堆积下一汪汪皎洁的月光;然后,月光再反射开来,照亮小巷的幽暗,同时,也在地面筛下斑驳细碎的影子。人,行走在这样的小巷中,行走在这样的斑驳月光下,是对一条小巷的穿过,也是对时间的一种穿越。

小巷两边的房屋,大多低矮、老旧,是一代代老宅的遗留和保存,贮满了光阴,也收藏了故事。青砖黑瓦,黑瓦上绿苔尨茸其上。也许,还有逼仄的小院,还有小小的门楼。门楼不高,通常只是一根主梁,几片檐瓦,两端飞檐挑起。门楼下,有三五层台阶,台阶是青石块铺成的。经年下来,青石块的表面明净而滑润,光可鉴人,在岁月的打磨下,有一种硬朗而润泽的生命质感。

小巷两边的房屋,大多成为店铺。因之,一条小巷的两边,总是店铺林立。

店铺,店面都不大,房屋一二间,小门小窗。一些窗,也许还是木格窗,窗上贴着白纸,白纸上贴着红红的窗花——那是一只只透视从前的眼睛。店铺虽小,但能小出特色,“精而专”,是他们的业务追求。不求规模,求特色;不逐暴利,赢信誉。因此,一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店铺,却可能是百年老店。这些老店,如做人,讲求的是“内敛”。酒香不怕巷子深。深深的巷子里,它们,以其商品的品质之“香”,以其经营的信誉之“香”,吸引八方来客。

店铺的装饰,店铺的名字,也好,也美,特色各具。

我在一条叫“枫林巷”的小巷中游走,走着走着,就被一家店铺吸引住了。它的外观,实在太美——门口如洞,一扇小小的单扇门,浅浅地凹了进去。门口两边延伸处,略呈凹形,贴着凹形处,是一溜木箱栽植的花木。紧靠门口两侧,分别是一盆竹子和一盆凌霄。竹子,高低不一,参差错落,摇曳生风;凌霄,已然爬蔓,枝条被牵引到门口上方,为其戴上了一顶花环,红火极了。依次向外排开,还有月季花、栀子花、萱草花、菖蒲花等,甚至于,还有一缸荷花,安然于凹槽处,几枝荷花,挺然而立,正开得放肆。这是一家餐馆,餐馆的名字是“邓成家庭火锅”。那个“火”字,是花体字,如火苗窜动,真是冉冉美、美艳艳。我推测,“邓成”大概是店主的名字。我觉得,这位店主一定很爱美,他喜欢的不仅仅是花卉,他喜欢的更是自然,一排花卉,仅仅是他对自然的一种安排而已。我甚至认为,这位店主,一定读过不少书,他是一位儒雅的店主,腹笥充盈,所以,才有了那份行事的风雅。

小巷店铺的名字,五花八门,但以传统、典雅、朴素为主。传统,是继承;典雅,是风韵;朴素,是本色。皆不俗,纵是俗了点,也会俗出自己的特色。

一家蔬菜店,它的名字竟然是“一棵大白菜”,而且那个“棵”字,还斜躺着,浓笔重抹,活生生的一棵大白菜,“洋洋得意”地躺在那儿。

“一棵大白菜”,这名字朴素、亲切,却叫人感觉大是有趣、有味。俗语曰:“百菜不如白菜。”白菜,在中国,可谓“菜之首”,名曰“百菜之王”,亦不虚也。齐白石老人绘画,就喜欢画白菜,其搭配和题款,俱佳。几棵白菜、几枚柿子,题曰“事事清白”;两棵白菜、几枚菜根,则题曰“到头清白”;若然只是几棵白菜,就题曰“清白传家”或者“清白人生”。一棵白菜,青白分明,是菜中之“青白”者,也是“清白”者。

齐白石老人,到底想表达的,还是自己的那份清白人生。

这样的题款,还很容易引发人的一种田园之思。想到秋末,秋风满野,农家田园里,已经捆扎成型,却依然生长着的那棵棵大白菜,饱满、丰盈,白白亮亮,灼人眼目。想到隆冬,五花肉炖白菜,菜香、肉香,温暖了整个冬日。

在多数店铺前,我都会驻足下来,观察一会儿,端详一会儿。看着它们朴素、简洁的门面;看着门口挂着的门帘,在微风中轻飘;看着门口安静地坐着的人——有的在看手机,有的做着手工活儿,有的在择菜洗菜,还有的只是静静地凝视着小巷中走过的人……表情淡然、宁然,一派安适、悠然,让人顿感心静、心安。一种祥和之气,在氤氲,在弥漫。

若是早晨,会看到蜂窝煤炉子,正在升腾袅袅炊烟;会看到油条摊、豆浆摊,正在紧锣密鼓地忙碌;还会看到卖粽子的、卖糖石榴的、卖姜片糖的、卖各种小吃的……

我觉得,每一家店铺,都是一个“表情包”,其表达,既简单又丰富,简单的是表象,丰富的是内涵。甚至,这些“表情包”还是多层面的,可以一层层打开,抵达、捕捉到每一家店铺更深处的种种情感和意志。

不断,有小贩的吆喝声,在小巷中流淌,像一首首悠然唱响的民歌,颤悠悠地飘散、飘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深巷,一定是城中小巷;那卖杏花的,定然是进城的乡下小姑娘。一夜春雨,杏花上,水汽淋淋,香气氤氲,小姑娘的叫卖声,也湿淋淋、水灵灵的,透着灵气,洋溢着春气。

鲜花,摇曳小巷;花香,溢满小巷。一道妙不可言的风景,在演绎……

城市小巷,多相宜:宜徘徊,亦小酌,更宜幽思。

我常常在城市小巷中游走、徘徊,除了对各种店铺的观察、喜欢之外,更热衷、享受的,还是小巷的幽深和宁静。

一个人,在小巷中缓缓地走着,就感觉一切都慢了。时间,仿佛逐渐停止,而你,却成了时间深处的一条鱼,一条悠游自在的鱼。

游走在小巷中,享受一份悠然的闲适,观赏一道道赏心悦目的风景。

走着走着,一举首,蓦然间,也许会发现:黑瓦的墙头上,一大盆枸杞,枝条婆娑、披散,垂垂而下;枸杞子耀目、惊喜,红艳满枝,像一团火,照亮了小巷的寂寞。走着走着,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因为一家门楼下,几位老妇人正在喁喁私语——朴素干净的衣着,满头的白发,白净清癯的面容,一派安详和从容。你看着她们,她们也看着你,相对无言,却又仿佛默然心许,这是一种怎样美好的人生滋味?走着走着,一棵大树上,栖止的花喜鹊忽然叫喳喳,举首仰望,蓦然一阵惊喜,从心头掠过……

落雨了,也许,还真的会有一位姑娘,撑着一把油纸伞,款款走来。默默然,明目青睐,美!也只有在这样的深巷中,这份美,才会于宁静中,大放光芒。

于是,情不自禁地吟起了戴望舒的那首《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美,款款的美,柔柔的美,略带凄婉的美,让人生发不尽遐思的美。

城市小巷中,总有一些“隐藏”,而这些“隐藏”,对于那些喜欢安静、寻找安逸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块福地。

我喜欢晚酌,却不喜欢在家中,而是喜欢在小餐馆中。李家小巷,就在我的居所附近,“以春面馆”是小巷深处的一家小餐馆。近些年,隔三岔五,我都会在这家餐馆中晚酌。规模极小,三四张饭桌,经营时间主要在夜间,直至零点以后。据老板说,服务的客人主要是下夜班的工人、出租车司机,还有一些喜欢喝点小酒的老者。

既然是面馆,当然是以面食为主:面条、馄饨、水饺等。但也经营小菜,一小碟一小碟的凉拌小菜,如盐渍花生米、凉拌藕片、凉拌海带丝、凉拌熏干等;荤菜,只有一种,就是大头丸子。

如果对号入座,我大概属于“喜欢喝点小酒的老者”。我每次去,固定不变:一碟盐渍花生米(或者一碟凉拌藕片)、一个大头丸子,也算荤素搭配,还有白酒半斤。

我慢慢地酌,通常一次坐馆,总要两三个小时。有时候,去得晚,我会陪伴老板一直度过午夜零点。我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享受的是那个饮酒的过程,享受的是那份深隐小巷的幽静感。一个人,浅浅酌来,时间缓缓,缓缓……悠悠然,一边酌酒,一边想一些心事,也许汗漫无际,但有时候,我觉得在一种幽静的环境中,做一点漫无边际的联想、想象,也确然是美好的。

晚酌畢,夜已深。回家的路上,行人极少,偶然有人骑自行车或者电动车行过,也只是恍然之间,擦身而过。小巷边,有梧桐树,树叶稠密,灯光暗淡。行走在这样的小巷中,感觉一切都幽深起来了。那份幽深,常常叫人油然而生莫名的惆怅,仿佛路途迢迢,一切都遥远而不可及。尤其是在秋末的夜晚,走着走着,忽然,一枚大大的桐叶,咯吱一声,脱蒂而落,一下子,也许就落到了头顶上,顺手一扔,落叶在凉风中飘然而去……怅然若失,仿佛丢失了什么,而且是一种无处寻觅、无法寻觅的丢失——时间,气息,抑或某种心绪,或意志?

落叶,一片一片;秋凉,一片一片……在一条寂寞幽深的城市深巷中,一个人的行走,是孤独的、伤感的,是寂寞的,甚或是苍凉的,但也是安静的、闲适的,隐逸而美好的。

晚唐诗的伤感,宋词的悲凉,元曲的幽怨,当代抒情诗的浪漫……百感交集。

城市的小巷,有时,也许是很冷寂的——在某一段距离,或者在某一段特定的时间内。一个人也没有,仿佛所有的人,都在一刹那消失了。于是,只剩下一条小巷,还有小巷中那些本来存在着的事物。

我曾经见过一张摄影图片,表现的就是一条城市小巷特有的冷寂时刻。

灰黄的色彩基调(或者说背景),小巷不长,行不多远,就被一堵矮墙挡住了,但越过矮墙,仍能看见远山,远山生生地被小巷的视野切开一隙,于一隙中,能依稀辨别出山石灰白的色彩,还有片片青葱的山坡地。山的更高处、更远处,则是天空,苍茫的天空,拔地而去的天空。两边是房屋的山墙、院墙;墙壁,呈灰黄色,底部、缝隙处布满了苔藓,并不均匀,斑斑驳驳,而且还颇有些干燥,似乎很久没有落雨了。地面,是大块大块的砖石,缝隙很大,缝隙间生长着杂草,疏疏,稀稀;贴近墙根处,依旧是洇出的苔藓,苔藓依旧干燥,干燥。

小巷,空荡荡的,没有行人走过,正是一个空白期。小巷的中央,却倚墙靠着一辆略显破旧的自行车,孤独、落寞……

这是一条安静的小巷,这是一条落寞的小巷。

是的,此等空白期,确然是存在的。只是它的时间很短,或者距离很短。

但于我而言,每当行走于深巷中,遇到这种空白期,就会情不自禁地生发一种孤独、寂寥的美感。仿佛,一条小巷,就只为我一个人而存在了。我行走在几代人行走过的脚印上,我穿越在几代人堆叠的时间上,我是现存者,也是继承者,还是传承者……一条小巷,短暂的空白,成为一种无限和永恒,那个只属于自己的无限和永恒。

当然,这种“无限和永恒”的存在,更多的是心灵的、精神的。它属于那些带有一点点隐逸思想的人,属于喜欢享受孤独的人,属于安于寂寞、耽于沉思,或者幻想的人。

一个思想者,是应该在头脑中,保留一条幽深、无限的思想的小巷的。

我喜欢城市小巷——因为,城市的小巷,是时间的溪流,是历史的记忆。回望中,它潺湲流淌着一脉脉的人间真情、尘世烟火……

猜你喜欢
小巷白菜店铺
门前的小巷
《古村小巷》
一棵白菜
老店铺杂事
开水白菜
神奇的“白菜换装”
小巷深处
苏轼的店铺
画说“白菜”
2015五道口店铺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