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兵
《说“木叶”》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文章。该单元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单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探索与创新”,认识人类科学探索与创新的意义,体会人文之美与理性的价值,激发探索意识、创造激情和理性精神。单元学习目标是学习知识性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的思维,培养科学的精神,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完成自己的作品。
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和单元学习任务,结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笔者设定《说“木叶”》一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创设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情境,在大任务的驱动下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贯穿运用到自己的实践活动中。
一、结合学生元认知,创设跨学科教学情境
《说“木叶”》一文是以“木叶”为例,让学生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诗歌的艺术效果从何而来?林庚先生在这篇文章中通过举例对比古诗中“树叶”和“木叶”的不同,分析“木叶”的特征,抓住“木”的暗示性,带领读者从细微的切口领略诗歌语言塑造美的原理,品味诗词意象背后丰富的意趣。
虽然在必修上册已经学习了一个单元的诗歌,但是作为高一的学生,他们在诗歌学习上的积累还不足,依靠目前已有的知识真正理解诗歌的暗示性,理解《说“木叶”》一文中大量引用的诗句还是比较困难的。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学会暗示性这一诗歌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从而延伸进自己的写作,迁移到生活中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里提到“综合性学习”[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增加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2]。这是课程与教学的新领域,旨在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打破学习和生活之间的隔膜,通过跨学科教学设计语文综合性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通用素养。基于此,在《说“木叶”》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诗歌的暗示性,把课本中的知识和生活中的场景联系在一起,让学习回到真实的生活现场,笔者创设综合性学习活动情境,以大任务为驱动,将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从阅读《说“木叶”》开始,然后观察校园中的银杏树,感悟自然生命的轮回,深入理解林庚先生分析的“木叶”之特征,领会诗歌意象背后的意趣,感受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再从银杏树走出去,触类旁通,迁移到其他文化表达方式,将语言的暗示性运用到生活中,开启银杏节的活动。学生延伸出很多关于银杏叶的作品,如烙画、海报、表情符、文化衫、小夜灯等,使银杏叶充分发挥了传承校园文化、承载母校深情的作用。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融合了语文、生物学、劳动、音乐、美术、舞蹈、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让学生从课堂走到了课外,走出了校园,走进了生活。
二、“1+X”的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
在“1+X”的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中,“1”是生发跨学科教学的主体科目,“X”是跨学科教学中的其他相关科目。本次大任务驱动下的综合性活动,“1”是语文学科,“X”是其他跨学科教学的科目。
1. 紧扣语文学科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学习目标:传递明确的学习方向
《说“木叶”》的语文综合性活动,首先从语文课堂出发,从阅读文本出发,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出发来设定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见表1)。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解读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目标,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和学完之后的成果有清晰的认知,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对同伴进行有效的评价。
(2)学习引入:建立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路径
以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沁园春·长沙》导入,让学生回忆初入高中时所学的第一课诗词中的意象,并说一说这些意象背后蕴含的意趣和情感;让学生继续回忆上册教材中学到的其他诗词,谈一谈其中的意象以及自己对这些意象的理解。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从之前学过的具体的意象入手,引入《说“木叶”》这篇理论性很强的文艺学论文,帮助学生由熟悉的知识进入不熟悉的文本领域,建立起由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路径,也帮助学生逐渐明晰进入新知识领域之前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也能更清楚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
(3)学习过程:思维导图引导阅读的逻辑化
第一,阅读课文,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逻辑结构,并梳理文中的重要概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小组内分享思维导图,合作交流,组员修改自己的思维导图,使其呈现的内容更全面,思路更清晰、更严谨。
第三,各小组派代表分享本组的思维导图。一个小组分享完之后,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点评。
在这个分享的环节中,学生提出了问题:“‘树叶’和‘木叶’在具体情境中到底有哪些根本的不同?”虽然有林庚先生逻辑缜密的论证,但是文本中出现的概念太多,用来佐证的诗句也很多,学生一时难以概括总結。有的学生向做分享的小组提问一些诗句的意思,还有的学生直接用自己所学的一些诗句来质疑林庚先生的观点,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木”是“凋零”的意思吗?
(4)学习评价: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学生整理完善学习过程中的任务,完成自己和学习伙伴的反思评价表(见表2)。
[设计意图]从学生个体的阅读活动到之后的小组分享合作探究,教师主要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真实阅读、有序阅读;分享之前先学习,可以让交流更有内容,更有目标,从而推动学生深度学习和能力素养的发展,也能提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小组交流和课堂分享,促进了评价的多元化。
(5)跨学科教学:打破学科界限的综合发展
大任务驱动下的“1”完成之后,从“1”生发出的课堂质疑将语文学习转移到生活的现场,从教材拓展到真实的活动情境。要解决这些生发出来的真实问题,学生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即“X”。
活动1:针对大家关于“树叶”和“木叶”本质区别的认识,以及林庚先生对于“树”和“木”特征的解释,学生分小组观察学校的银杏树,从树叶繁茂到落叶缤纷,做好观察笔记,并结合《说“木叶”》中林庚先生的论证写下自己观察后获得的感悟。
活动2:针对《说“木叶”》中语言的暗示性这一教学重难点,设计本学期的语文活动。结合学校的银杏节,设定活动主题为“以银杏来作为载体,承载你想表达的情感和意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疑问,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弄懂。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使学习回归本质,为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提供实践的机会,也让学生在真实问题的驱动下发挥主体性,促进自身个性的发展。
2. 基于语文课堂产生的真实问题开展跨学科教学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在本次语文跨学科活动中,教师通过和其他学科融合的实践性教学,在生活情境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活动1涉及的学科:“1+X”—语文+生物。
具体做法:让学生设计观察银杏树的表格,每周填写表格,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从观察记录里感受银杏树从树叶繁茂到落叶缤纷,再到叶子落尽之后的枝干嶙峋,体会“树叶”和“木叶”在具体情境中的区别,从而深入理解林庚先生所说的“木叶”带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有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而“落木”则只有干燥之感,清秋的气息全无。
观察树叶,“观察一棵树”,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相关知识,具备相关的方法和技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基本原则”中明确了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3]。《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设计了“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学习主题[4],学生根据生物学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植物的方法,结合语文学科观察日记的写法,每周将观察内容记述下来,最后再对观察记录进行对比,从对比中找出佐证,回到《说“木叶”》的问题中。
根据树木的生长周期,学生的周观察记录从10月写到12月,为期3个月的观察结束后,正好赶上银杏节。教师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一节课,在课堂上交流分享学生的观察记录,同时分享对“树叶”“落叶”“木叶”“落木”的见解。有的学生从季节更替感悟到生命轮回,能结合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来发表自己的生命感言。
学生完成交流分享之前,每周将自己的观察表(见表3)与同桌交换,互相点评,以促进下一周观察表的有效改进。
[设计意图]跨学科实践促进各学科知识的意义关联,推进深度学习。尊重成长的规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分享同伴间的点评,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励他们走得更深、更远。
3. 基于相同学习主题和兴趣爱好引导设计跨学科教学
活动2涉及的学科:“1+X”—语文+音乐、书法、美术、舞蹈、信息技术、经济学。
具体做法:学校每年的银杏节即将开始,请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选取一种表达方式,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迁移到其他领域,以银杏叶为意象载体来表情达意,并在银杏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在银杏节的成果展上,学生将意象背后的意趣传达得淋漓尽致,他们把银杏叶作为母校的象征,以各种作品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深厚感情。让一片自然的叶子,从此成为母校的代言人,承载自己对母校绵绵不绝的爱意。
银杏节上有的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银杏叶的爱,并配以音乐增强情感的表达;有的学生将感恩之情用毛笔写在银杏叶上,做成书签封存,留住一段美好的记忆(见图1)。学生展示的作品还有银杏树下的小合唱、银杏叶的抱枕、银杏叶文化衫、银杏树的小夜灯、银杏“烙画”、银杏小人表情包……
在活动2中,学生学以致用,在对新知识的解锁中,不断融合已有的知识,这种迁移融合不是机械地套搬,而是不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充分展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把书本知识转化成真正的能力。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两个活动完成之后,学生从语言的暗示性延伸出去,學会了含蓄蕴藉的艺术表达方式,使自己的精神层面获得提升,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得以培育。
三、跨学科教学的反思感悟
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跨学科教学更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在跨学科教学中,多学科的知识融合需要多学科的教师之间互相配合,活动2中的作品是学生在选定了方向之后,找到相关学科的老师请教,然后才得以完成;在跨学科教学中,学生推动了教师的教学,也促使自己动脑想、动手做、用心学,在实践中不断体验、感悟,形成真正的素养;在跨学科教学中,教师是重要的智力资源,不断提供帮助、分享知识,与学生形成了更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跨学科教学中都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双向奔赴。
跨学科教学把各个学科联系在一起,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学习,随之而来的就是学习评价所跨的维度也在扩大,难度也在增加。在活动1中对学科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在语文学科中能够评价学生,还要了解学生运用的观察方法、观察工具等生物学相关知识。活动2所跨学科比较广,主导该活动的语文教师就需要和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沟通,积极推行跨学科教学评价方案和标准,评价也要多维化。教师不仅要在自己的学科上专业化,而且要拓宽视野,放大格局,积极获取新知识,跨界学习,才能不断超越自己,更好地开展跨学科教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8.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