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昕
教育期刊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是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推动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平台。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在这一伟大进程和发展框架中,包括《中国教师》在内的基础教育期刊,在推动基础教育理论创新、服务基础教育实践方面肩负着新的重大使命。
《中国教师》是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
团(以下简称“北师大出版集团”)出版的一份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期刊。2023年是《中国教师》创刊20周年,20年中,《中国教师》以“服务中国最大的知识群体,感悟教师全新的职业人生”为己任,以其前瞻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特点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喜爱。
2023年12月6日,《中国教师》编委会换届暨创刊20周年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部分新老编委与北师大出版集团领导、《中国教师》杂志负责人及编辑部成员齐聚一堂,围绕《中国教师》的办刊实践与教育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议题展开研讨,为《中国教师》的内涵发展做了点题、启迪,提出了期盼。
一、点题:“中国”与“教师”的历史厚重感
《中国教师》编委、北师大出版集团期刊社内容总监、《中国教师》社长曹巍介绍了《中国教师》自创刊以来的历史沿革:2002年7月18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同意创办<中国教师>的函》,2003年1月,全国1400万教师自己的杂志—《中国教师》正式创刊。顾明远先生为杂志编委会主任,社长为俞启定教授,主编为劳凯声教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北师大原校长王梓坤、北师大老教授黄济等发来贺词、贺信。启功先生亲笔题写刊名。当年9月9日第19个教师节前夕,《中国教师》杂志隆重举办了发刊研讨会,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北师大校长钟秉林等在发刊仪式上致辞。
《中国教师》新任编委、江苏省南菁中学副校长、西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马维林在座谈会发言中表示:“《中国教师》杂志作为为数不多的以‘中国’命名的杂志,是‘国字号’教育品牌,端庄高雅;同时,《中国教师》杂志又是少数以‘教师’命名的杂志,平易近人。因此,《中国教师》的命名具有厚重的人文精神和朴素的平民情怀。”
《中国教师》编委、北师大出版集团总编辑李艳辉在致辞中对《中国教师》的历史内涵做了凝练性总结:自2003年创刊以来,《中国教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仰望星空,又脚踩大地。一方面,及时跟踪教育政策及实施情况,深入透视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关注基础教育研究动态,主动邀请有关专家和学者撰稿;另一方面,注重总结推广教育教学一线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着力推动立德树人实践与教育科学研究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见证了一大批优秀学者、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和优秀教研员的成长。
创刊初期,杂志行政隶属北师大教师培训学院;2004年6月,《中国教师》移至北师大前教育学院,社长变更为石中英教授;2006年6月,社长变更为刘复兴教授,主编变更为郑国民教授。2014年12月,依据《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同意将〈中国教师〉杂志社划归出版集团经营管理的批复》精神,将《中国教师》移至北师大出版集团管理,任命曹巍为杂志社社长,聘任郭华教授为杂志社主编。
曹巍介绍,《中国教师》创刊之初,内容涵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基础教育,栏目集专业类、职业类、时政类、生活类于一体。之后,栏目进行了多次调整。杂志划归北师大出版集团管理后,对栏目和版式做了全新调整,进一步明确了办刊定位—聚焦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和课程改革,做教育政策的传播者、教师发展的助推者、课堂改革的记录者和区域教育的推介者。
《中国教师》新任编委、福建省厦门市教育局原副局长、厦门一中原校长任勇谈道:“教育之事,发展之事,过于理想走不动,没有理想走不远,当教育理想遭遇教育现实挑战时,需要我们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到‘黄金分割点’,这就是挑战中的抉择,需要有勇气、智慧、坚守和境界。《中国教师》期刊,就要为中国教师、为中国教育去探寻、去逼近‘黄金分割點’,以教育期刊的力量去推动教师成长和教育发展。”
二、启迪:学术味道与教师行动相互成就
在创刊20周年之际,《中国教师》面临再出发的历史新任务,加强编委会建设成为重要议题,这也是北师大党委2023年学术期刊管理专项巡视整改的要求。《中国教师》编委、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中国教师》主编郭华介绍了编委会委员的调整原则:按照学术成就、地区分布、所在学科和专业领域增补8位高校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名师、名校长与名教研员;对于12位因事务繁重或长期不能很好履行职责的原编委会委员不再聘任。最终组成31位委员的新一届编委会。
《中国教师》编委会主任、北师大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在讲话中重申了《中国教师》的发展方针:“办刊是为了教育改革,为了教师的成长,要反映教师的工作、生活。《中国教师》不能办成学术性期刊,从理论到理论;但要有学术的味道,要对教师有学术的启迪。要有可读性,有人文精神,不板起面孔讲方针,将教师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置于视野中,反映教师上课的经验,展示教师的教学思想,映照教师的品位和教师的幸福。”
《中国教师》编委、《中国教育报》编委、明远教育书院学术委员刘华蓉总结了《中国教师》的几个办刊特点:一是作者队伍建设好,既有专家文章,也有普通一线教师的文章;二是选题聚焦好,持续呈现教育改革、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发展方面的重要议题;三是文风转变好,用浅近的语言表述重要的问题;四是版式设计好,大气舒展,符合教师的阅读品位;五是栏目设计好,大中见实,小中见大,如“顾明远与北师大”是一个小栏目,写很小的事,但可以从中看到教育思想与教育史。
《中国教师》新任编委、西北师范大学原教育学院院长刘旭东认为,教师发展有自身的规律,需要通过学术渠道来加深理解。教育学术不能仅仅发生于大学的教育学课堂中或教育学者的研讨会上,它应该更多地发生在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处处洋溢和体现、渗透着教育学术的品格。《中国教师》恰如其分地承担起了这样的使命,发挥了这样的功能。
《中国教师》编委、北京教育学院原院长李方回忆了《中国教师》近年的社会服务活动,如合作举办德育论坛,带动教师进入学术研究,为停课不停学做宣传、推动,给教师最急需的支持,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教师》的学术性与亲师性。
《中国教师》新任编委、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向明谈到,“冲”核心期刊意味着要发学术含量高的文章,这不利于基础教育期刊的生长。建议对期刊的评价不要看文章的引用率,应该看阅读量,看社会效益。如果在学术圈打转转,很难观照一线教师的需求。
新老编委的默契共识恰好回应了顾明远先生的期望:“《中国教师》要成为讲述教师故事的重要期刊,从教师的实际行动中找出教育发展的规律、体现教育方针的贯彻。”
三、期盼:从基础教育改革痛点中寻找办刊生长点
《中国教师》新任编委、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宋萑在发言中谈到一线教师普遍反映的困境—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行动研究或教育实验的成果缺乏发表的渠道。一方面,面向中小学一线的期刊刊载的文章篇幅过小,偏重经验的总结,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数据很难得到呈现;另一方面,核心期刊过于强调理论性,对于一线教师的行动研究的接受度不高。希望期刊对创新改革的研究成果给予更多关注。
《中国教师》新任编委、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楚江亭提出,一线教师任务太重,很难静下心来思考专业成长,更缺乏对事物的深入感受。要更进一步关注现实中的教师,从外围看学校是不是具备了体系治理的能力、社会环境是否宽松,从内部看教师的家庭生活是否安定。要给教师带去思路和启示。
陈向明认为,教师的真实痛楚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浮出水面,因为太复杂多变。一些文章倾向于记录“好人好事”,比如,教师用一个办法就令问题得到解决,事实上,这省略了很多过程中的困难、努力与挣扎。陈向明在做叙事工作坊时发现,现实中存在很多“弱势”教师,他们的培训机会非常少,却能写出真实耐看的文章。应该为“弱势”教师提供发表的机会,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本土概念,而不是照搬国外书本中的理论,要鼓励更多的跨界共同体的建设。
《中国教师》新任编委、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罗滨的发言聚焦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她指出各地教研系统发展极不均衡,很多地方教研机构的任务就是发上课通知、做“专家拼盘”、做学时统计……罗滨呼吁:“《中国教师》要在避免教研消失上下功夫!”
《中国教师》编委、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毛亚庆提出:杂志要从学术化、抽象化的表达方式回到现实,呈现1800多万教师丰富的生活史与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不仅要体现优秀案例,还要对教师的生存状态做现实的关照。
刘旭东谈到西部一线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用智慧去克服条件的短板,用情感去关注孩子们的成长,这其中有很多鲜活的东西值得表达。但对于很多西部教师来讲,表达的渠道不多。他们需要更多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教育理解的渠道和路径。
编委们在提出教育生活中的真实痛点后,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肯、具有现实意义的办刊建议。
从宏观层面。一是要生动体现国家教育战略与政策規划。例如,毛亚庆认为杂志要做政策的解读者、课程改革的发现者、优秀案例的推广者。宋萑则建议紧密关注国家的政策规划、改革的方向,保证与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契合,及时反映和探讨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为教师成长提供更好的前沿方法。《中国教师》新任编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钟祖荣认为,杂志应关注强国建设背景下如何解决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见证教师的发展。二是要建立全球视野。顾明远先生期望《中国教师》能走出国门,让国外知道中国的教师在干什么。任勇认为,注视“中国”是应该的,但仅注视“中国”是不够的,要刊发更多关于国外优秀教师的内容。罗滨则建议刊发外国教师撰写的文章。
从中观层面。一是做好杂志的功能定位。钟祖荣提出了7个定位:启迪思想、社会责任、揭示现状、揭示规律、榜样示范、延展时空、工作研讨。二是反映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的成果,为教师创造发声的机会。例如,刘旭东认为,一线教师最重要的发展路径就是开展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而教师行动研究的成果和纯理论思辨的成果形态是不一样的,杂志应更多地把“草根性”的成果作为引领教师发展、展现教师智慧的重要渠道。陈向明建议增加对叙事探究、案例研究类文章的刊发,更生动地反映教师成长的过程性,把改变、反思的过程呈现出来,提炼出规律,呈现立体、鲜活的教师,让更多的教师来学习。三是建立广泛合作。例如,宋萑提出与高校、研究机构、重要的学术组织建立联系,举办学术研讨会,以数字化方式拓展合作网络,在社会服务方面探索新的机制。
从微观层面。一是关注多样化的议题。例如,任勇提议围绕教师“一辈子学做良师”的情愫,形成对师尊、师貌、师德、师能、师智、师学、师慈、师教、师魂等的系列研究;围绕“好教师成长之新境”做好教师育人之新境、好教师教书之新境、好教师学习之新境和好教师育己之新境等系列研究。二是做好读者与作者的服务。李方希望《中国教师》能成为教师的书香案头。首先要关注教师的学习,引领教师掌握读写结合这个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工具,举办征文、论坛;其次要扩展教师修为,开辟版面展示教师的板书设计、校园摄影、书画作品等。罗滨则强调应为作者及潜在的作者带去专业服务,可举办工作坊或编者、作者、读者三方交流研讨会等。三是开发更多样的文体。钟祖荣建议除传统的论文体、研究报告,还可有散文体、人物报告、数据分析体等。
95岁高龄的顾明远先生为《中国教师》创刊20周年题字“风华正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座谈会气氛热烈,编委们踊跃建言,为《中国教师》做了历史总结和前瞻期待。云南省临沧市云县第一完全中学正高级教师、“纪念《中国教师》创刊20周年征文活动”获奖代表、《中国教师》2022年年度作者向其坤在座谈会的最后讲述了自己作为乡村教师与《中国教师》结缘近20年的故事,《中国教师》见证与记录了他教育生涯各个阶段的喜与悲。他深有感慨地说:“《中国教师》给了我教育‘行头’的装扮。我的教育生命离不开《中国教师》。”下一个“风华正茂”的20年,《中国教师》还将继续与一线教育者缔造生命共同体,行远自迩,向史而新。
责任编辑: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