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良 郭志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进一步发展教育数字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数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领域正在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进行新技术、新环境、新资源、新应用的探索,充分利用新技术赋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2012年,史家胡同小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开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正式实施,并获得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十余年来,随着育人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在实践中完成了迭代升级,形成了“漫步国博”“博悟之旅”“亲子研学”三个系列,实现从1.0到3.0的跃变。2020年以来,随着线上教学的大规模兴起,史家胡同小学搭建了数字化课程平台,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4.0版本—“数字博悟”校本课程。
一、课程目标的重塑
数字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人類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看待教育的方式也要从工业思维转向数字思维。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忧虑—教育应该回避还是拥抱数字技术?人如何赢得与机器的竞争?哪些工作可以交给机器、哪些工作是无法替代的?我们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在数字时代立足?所有这些忧虑的解决,都指向了育人目标的重塑。因此,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创新精神,更应该成为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方向。基于上述思考,“数字博悟”校本课程在课程目标设置上,更加注重学生真实的学习体验和数字素养养成。
一是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不懈奋斗与突出成就,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二是了解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三是能够利用数字平台与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提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等,不断提高使用数字化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能力与思维品质。
二、课程内容的确定
“数字博悟”校本课程在内容选定上遵循原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的基本理念,即不断实现从“博物”到“博悟”的转变。一方面,“博”指的是在外部打破时间、空间、内容、人际的边界,指向视野的开放,以博物馆为代表的真实世界都是课程的实施场所。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虚拟博物馆、数字化文物资源进一步拓展了课程内容的广度。另一方面,“悟”指的是内部突破学生思维和学习方式的边界,指向思维的拓展,倡导学生在感悟和体悟中开展综合学习,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文化认知与价值情感。数字时代,学校应进一步发挥数字课程的丰富性、交互性、参与性特点,在人机互动中拓展课程内容的深度。
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协会的数十位专家的论证与指导下,“数字博悟”校本课程的内容最终确定为传统文化篇、爱党爱国篇、时代践行篇三个主题。其中,传统文化篇是以各地博物馆馆藏文物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主要指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爱党爱国篇则是以各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主体的党史教育内容,主要指向党史学习;时代践行篇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等为核心内容,主要指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
三、数字平台的搭建
为配合课程的有效推进,史家胡同小学搭建了“数字博悟”校本课程数字平台。该平台将博物馆里的文物进行数字化、可视化呈现,构建了基于网络环境的云端博物馆资源教学系统。
“自主探究”板块:提供有待学生研究的问题和与之对应的研究素材,即文物的数字化资源。该资源可以通过人机交流、触屏操作等,帮助学生对文物进行细节观察。这个功能的设计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完整地观察文物。在博物馆里观察文物的时候往往会受到灯光、展柜、墙壁、防护线(栏)的制约,让学生的观察有一定距离感,而借助数字技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为学生细致观察、有效提问提供了可能,再辅以平台上预留的研究性问题或任务单,为学生开启自主探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该板块主要依托文物资源的数字化,实现课程的交互性。以“长信宫灯”为例,这件“中华第一灯”的构造十分巧妙,可拆卸构件、自由开合角度、无尘灯道等。宫灯内部的空腔是汉代人实现环保的诀窍。但是,在博物馆的展柜前,这件文物的内部设计是游客很难看到的,文物数字化呈现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随意拆卸、组装、观察这件数字文物的细节。学生通过屏幕交互与探究发现,当灯烛点燃时,烟灰顺着袖管徐徐进入灯的内部,并通过底部放置的水盘实现过滤与净化,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充分感受这一两千年前的“低碳环保典范”,进而对祖先产生了浓厚的敬佩之情。
“相关文物”板块:单件文物提供的仅仅是一个个孤立的信息点,但是当多件文物按照某种历史脉络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则是一个完整的信息链条。此板块以主题文物为核心,为学生提供更多同类别、同时代文物,或者是该器物发展变化的历史变革等信息,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探究,进而逐步厘清规律,体会历史带来的经验、价值与意义。在探究中促使学生形成历史性思维,能够让学生跳出个体看整体发展规律,正确理解人类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学习资源”板块:该板块为学生提供了探究过程中需要的多样化资源。针对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提供的资源以视频、虚拟展厅、手动建模的3D演示动画等为主;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加了一些学术性的文字链接,以辅助学生进行探究与分析。设计该板块旨在培养学生资料筛选、处理、重组、应用的能力。
“专家解读”板块: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教师授课时面临的专业性不宜把控和学生受校园场域限制缺乏直观性问题,研发团队特别邀请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齐吉祥为学生录制专门的视频讲解课。齐吉祥先生经过反复覃思后,为学生录制了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微视频。视频讲述辅以3D文物,让“数字博悟”校本课程资源有形有声,让“博悟”学习成为一场文化盛宴。该板块旨在为课堂教学提供学术支撑。
“教师授课”板块:为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该板块提供教师针对某一主题的授课微视频,学生还可以跟随视频进行选择性学习。该板块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程实施的优化
一是基于课后服务的系统研学。2021年9月,“数字博悟”校本课程进入史家胡同小学校园,为1500多名学生提供课后服务。该校本课程的定位是以历史为线索,以文物为载体,倡导以物见人、以人讲精神,聚焦学生历史性思维培养,让课后服务课程成为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有效补给,成为学校教育的强助攻。每学期16件(组套)文物分别单独成课,同时每一件(组套)文物分为三个年段进行课程设计,覆盖小学1~6年级,一个学期共提供16个主题的48节课。“数字博悟”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史家胡同小学参与学生最多的课后服务课程。“数字博悟”校本课程数字平台的推出,改变了学校的传统课程供给方式,让“为学生提供更多课程的愿望”成为可能。
二是基于自主选择的学生自学。“数字博悟”校本课程数字平台支持学生开展基于个人兴趣的自主选择性学习,课程内容打破学科边界,以主题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学科知识的联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学科教学内容实现有机整合。学生在与高清、3D国宝级文物资源的对话中,经历“学思—知行—博悟—厚德”的学习路径,将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放置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长河中,从中寻找自我身份认同与归属感,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可以说,“数字博悟”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文化传承与实践探索中遇见这个扑面而来的未来。
三是基于日常融入的課堂导学。课程精选贯穿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遗产,以“活起来的数字文物”为载体,架起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数字桥梁。史家胡同小学在每个教室安装了“数字博悟”校本课程数字终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按照实际教学需要调用平台中的教学资源,解决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实际问题。例如,数学课堂上,当涉及对称、等分、同心圆等数学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现场调用“数字博悟”校本课程数字平台中的“太阳神鸟”一课的教学资源,依托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箔”开展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与古人对话、与文物对话、与自我对话,解读“太阳神鸟金箔”背后的数学元素与美学价值,感受古蜀先民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知以及崇尚光明的朴素宇宙观。
教育数字化转型、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实践中,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型是关键。“数字博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教师更新育人理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在技术操作维度,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数字技术、数字工具、数字资源开展教学,营造了一种参与式、沉浸式、连接式、反思性的数字教学场景。在价值反思维度,教师不断反思数字化时代的育人价值,面对学习场景、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师生关系的巨大变革,不断思考“如何用数字技术为立德树人工作服务”这一话题,不断明晰数字时代的教育价值所在。
(作者系:1.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课程管理部主任;2.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