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竹
(罗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罗平 655800)
罗平县是农业大县,总耕地面积8.45万hm²,海拔722~2 468 m,坝区海拔1 480 m,年均降雨量1 744 mm,相对湿度85%,年均日照时数1 685 h,年均气温15.6 ℃,无霜期280 d左右。全县每年种植玉米2.73万hm²,大小斑病及灰斑病发病面积约90 hm²,可导致减产20%~30%,严重达50%,对此提出主要病害的防治对策。
1.1.1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
侵染玉米叶片、叶鞘和苞叶,小斑病菌还侵染果穗,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蔓延至上部。
(1)大斑病主要在拔节至抽穗期发生,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病斑大小不等,最大(15~20)cm×(1~2)cm。后期病斑常出现纵列现象,多数病斑连片后叶片变黄枯死,严重时整株变黄早枯,损失严重。天气潮湿时病斑两面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该病菌属于半知菌类,丛梗孢目。
(2)小斑病发生时期较长,从幼苗至近成熟期均可发生,通常以抽雄期前后发生最重。叶片病斑较小,但病斑数比大斑病多,因玉米品种和病原菌菌系的不同表现为3种类型:第1种类型病斑椭圆形或近长方形,多限于叶脉之间,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高温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生灰黑色霉层,多数病斑连片后病叶变黄枯死;第2种类型病斑纺锤形且较大,多数不受叶脉的限制,中央灰褐色,边缘褐色或无明显的边缘,有的后期稍现轮纹,高温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生灰黑色霉层,苗期发病时病斑周围或两端沿叶脉形成暗绿色浸润区,病斑数量多时叶片很快萎蔫枯死;第3种类型形成黄褐色坏死小斑,病斑一般不扩大,周围有黄色晕圈,表面霉层极少,通常多在高抗品种上出现。叶鞘和苞叶上病斑较大,纺锤形,表面密生灰黑色霉层。果穗受害时病部为不规则灰黑色霉区,严重时引起果穗腐烂变黑,籽粒发霉,发霉变黑的种子不能发芽、食用或作饲料。该病菌属半知菌类,丛梗孢目。
(3)大小斑病病原菌均以菌丝体潜伏在病株残体中,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第2年发病主要初侵染来源。越冬病原菌侵入玉米叶片后,如果温湿度条件适宜,数日内即可形成病斑,并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以后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重复侵染,蔓延扩大。玉米大小斑病均属于流行性病害,其发生与流行,除了与感病的玉米品种有关外,还与当时的气候条件、病原菌的数量等密切相关。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在20~28 ℃均可产生,发病温度一般在22 ℃以下;小斑病菌需要的适温比大斑病高,产生分生孢子最适温度为23~25℃,最低为15 ℃,最高为33 ℃。温度适宜、水分充足有利于大小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大小斑病菌越冬数量的多少及玉米生长期内菌量积累的速度也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因素。
1.1.2 灰斑病
(1)灰斑病又称尾孢叶斑病,其病原菌为玉蜀黍尾孢菌,半知菌亚门。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病部产生淡褐色病斑,后扩张为灰褐色、灰色至黄褐色的长条病斑,与叶脉平行。病斑中央灰色,边缘褐色,大小(0.5~20)mm×(0.5~2)mm,严重时病斑汇合连片,叶片枯死,叶片两面产生灰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以叶背产生最多。
(2)灰斑病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秆等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玉米田间病菌初侵染来源。第2年7—8月病残体上越冬的病原菌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玉米植株叶片上侵染,温暖湿润条件下6~12 d表现症状。该病主要在玉米抽雄后发生。
1.2.1 玉米大小斑病
病斑类型以最常见的典型椭圆形病斑为主,2018年以前全县零星发生,每年仅10 hm2,2019年以后逐步增大面积至30 hm²,2020年达80 hm²,也就是全年种植面积的1/3。随新品种不断引进种植,小斑病病斑类型发生了变化,病斑以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为主,先在叶面出现,继而侵染叶鞘和苞叶,抽雄前后至收获期间最易发病,可引起减产20%~30%,严重时可达50%;使玉米不同程度受害。近几年灰斑病突然暴发,并与小斑病混合发生,大面积流行,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1.2.2 玉米灰斑病
是近两年罗平县玉米生产为害严重的主要病害。2018年零星发生,全县发病面积仅4 hm2,2019年发病面积增加到143.16 hm2,特别是2021年8月以后,玉米生长处于灌浆期,持续降雨,高温高湿,有利于灰斑病发生蔓延,部分田块品种罗单10号发病率达90%以上,有的田块发病率甚至达100%。发病趋势坝区比山区重,低洼地块比山地、坡地重,种植密度过大的地块比密度小的重。玉米灰斑病已严重威胁玉米生产,使玉米单产损失达30%~50%,现已成为罗平县玉米生产主要障碍因素。
1.2.3 品种差异
近几年经调查小斑病0.5~1级,大斑病0.5~1.5级,灰斑病0.5~3级,3种病害在推广品种海禾1号、海禾2号、兴黄单892等上均有发生,特别是罗单10号,灰班病病株率达100%,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品种单一,随种植年限延长,品种原有抗病性逐渐退化,适宜环境条件下病害暴发流行。抗病性严重下降,导致大小斑病及灰斑病混合发生。
大部分山区交通不便,经济条件差,投入不足、管理粗放导致大部分玉米长势弱,抗逆性差。据调查,杂草发生重、土壤瘠薄、密度过大、缺水干旱的地块,上述病害发生为害较重,反之则轻。
长期以来,玉米病害尚未引起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户的重视,得不到相应的技术指导,农户对病害缺乏认识,没有防治意识,很少采取措施防治。
罗平雨水集中在6—10月,阴雨连绵,雾大潮湿,加上适宜的温度,特别有利于玉米小斑病、灰斑病等病菌滋生繁殖。
总结以上原因,应采用推广普及抗病、耐病良种为中心,以改进栽培技术和清洁田园的农业防治为重点,适时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
植保部门要加强玉米主要病害监测,及时掌握病害发生规律和动态,指导农民及时采取科学防治措施。
加大对广大农户的宣传培训力度,强化对玉米主要病害的预防意识和群防群治意识,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深入民心并得到认真贯彻落实。
3.3.1 大力推广抗病、耐病良种
杂交玉米抗病良种的推广是控制玉米大小斑病和灰斑病流行为害最根本的措施,也是提高单产的根本途径。近年来罗平县选育出抗病高产品种罗单566、罗单297等,在生产上表现出高抗玉米大小斑病和灰斑病,也可外引部分优良抗病玉米品种。
3.3.2 改进栽培技术
(1)规范化栽培。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宽窄行规范化栽培,适当降低种植密度,通过建立合理群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为玉米植株生长创造良好的农田小环境。
(2)增施肥料,加强管理。首先应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适时追施苗肥、穗肥,为玉米全生育期提供全面、充足和平衡的营养。其次要及时中耕管理,搞好培土、除草等满足玉米对养分的需求。
(3)实行多元化立体间套种。多种作物与玉米立体间套种,可以利用生物多样性特点,有利于利用病害生态学原理,通过种间差异来达到减轻病害、控制流行的目的。间套种模式有玉米-马铃薯、玉米-大豆等。
(4)适时播种。力争5月上旬开始播种,当一次性降雨达40 mm左右立即抢墒播种或抗旱播种,利用5—6月充足的光热资源,达到蹲苗、壮苗目的,为高产打下基础。同时利用早播早熟,缩短玉米危险生育期与发病高峰期吻合时间来减轻发病,实现早熟早收增产。
(5)清洁田园,控制菌源。玉米病害发生初期及时摘除发病脚叶深埋或烧毁,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落叶,集中处理,深耕灭茬。
(6)平衡施肥。施足基肥,充分施用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N∶P∶K为1∶1∶1;及时追肥,每公顷施尿素750 kg,分2次施用;做好中耕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抓好农业防治基础上,根据病害严重程度适时药剂防治,每亩可用25%金力士12~15 mL或75%康正清100 g防治大小斑病,隔7~10 d防治1次,连续喷防2~3次。灰斑病可用75%百菌清、50%多菌灵等药剂防治,隔7~10 d防治1次,连续2~3次有较好防治效果。
罗平县山区及坝区不同区域种植玉米,应注意改进品种单一、抗性退化、耕作粗放、农户群防群治意识淡薄等因素,玉米主要病害防治不仅要加强病情监测,还要重视推广抗病、耐病良种,清洁田园,减少菌源,改进栽培技术,实行多元化立体间套种,适时辅以药剂防治。也要注意动员农户实施群防群治,综合应用各种措施,才能真正达到减轻病害,控制蔓延,降低损失的目的。
散粉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