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石磊
中核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0
目前,我国在建、已建的核电工程大都位于沿海地区,工程建设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的软土。例如在连云港某核电站附近分布厚层的淤泥和淤泥质土,最大厚度可达30m。
二十多年来,我单位在该核电站周边进行了数十个勘察项目工作,取得了该地区核电站建设前后不同环境下软土的大量数据。本文将对回填前后数十年间软土工程特性的变化进行分析与总结。
软土是指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1],具有高含水量、高孔隙比、高压缩性、低强度、高灵敏度、低透水性和高流变性,在较大震力作用下可能出现震陷的细粒土。淤泥为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黏性土;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而天然孔隙比小于1.5而大于或等于1.0的黏性土或粉土为淤泥质土。
连云港地区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平均海拔在2~4m左右。在地质历史中广泛沉积了一套灰~灰绿色流塑状的软土,该层土地质年代近,沉积历史短,层厚较大、层理明显,水平方向地层分布较均匀。主要呈灰~灰绿色,有腥臭味,中间夹极薄的粉土、粉细砂层,一般呈流塑状态。由于地下水位浅,其长期处于饱水状态,海相沉积环境对其工程力学性质有着显著的影响。
根据我单位及搜集资料结果,该地区软土黏粒含量在66%~87.9%[2],胶粒含量在42%~61%。软土中的黏土矿物以伊利石(43.24%)和绿泥石(34.23%)为主,其次为蒙脱石,其中蒙脱石对土的工程特性影响最大。一般黏土矿物形状以片状为主,造成了软土体颗粒比表面积大,颗粒带电明显,结合水膜很厚,造成颗粒之间直接接触少,颗粒间易发生错动、滑动。表现出高液限、高孔隙比、低密度、弱透水性等特点。
根据相关资料[2],该区域软土的微结构为不稳定的片架状,黏土矿物呈扁平状颗粒聚集体或单元体,以面接触面的形式为主,其次为边-面的接触(最不稳定的一种接触关系)。该区域软土的超大孔(孔径≥40μm)约占总孔隙的14.73%;大孔(20~40μm)约占总孔隙的11.59%;中孔(5~20μm)约占总孔隙的32.39%;小孔(2~5μm)约占总孔隙的9.33%;极微孔(<1μm)约占总孔隙的8.46%。各类型大小孔隙占比随深度分布趋于均匀,这与软土强度随深度增大渐增的规律一致。而上部软土层大孔隙占比大,颗粒间接触不稳定的关系更加明显,是其强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9年1月连云港某核电机组勘察项目,场地原始地貌南部为海积平原,于2009年开始厂坪回填,回填材料主要为开山块石,混岩屑、粘性土等,目前已整平至厂坪标高。本文将就回填前后软土层,主要是淤泥的工程地质性质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概括。
该核电厂通过周边护岸对海水进行了阻隔。原低山丘陵区进行开山,用于核电机组放置,而原海积平原区则多利用开山石料回填、整平至厂坪标高,多布置非重要的小型建筑。
拟建场地原为海积平原,标高多在1.5~3.2m左右,自2009年起回填至标高8m左右,回填层厚度在6~8m左右,回填块石粒径不一,分选性差。至2019年,呈松散~稍密状态,具有明显的大孔隙性特征,密实度不均。回填前下伏黏土、软土未经过预压、排水处理,回填层也未经过夯实、碾压等处理。
2.2.1 回填前工程地质概况
场地原地貌为海积平原,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海相沉积的③黏土、⑤淤泥、⑤-1粉土、⑤-2淤泥质黏土、⑤-3淤泥质粉质黏土和冲-海积层⑥、⑦层等。
2.2.2 回填后工程地质概况
2019年进行勘察时,场地已为人工回填地貌,场地南部回填层以下原软土层多相变为黏性土。拟建物地段的现状工程地质剖面见图1。
图1 2019年某拟建场地地层剖面
根据我单位1998、1999年得到的土工试验结果,核电厂建设前,场地范围内的淤泥平均含水率达到65.7%,淤泥质黏土平均含水率达46.6%,天然孔隙比淤泥最大达2.140,淤泥质黏土可达1.488,多呈流塑状态,压缩系数均大于1,压缩性高。
通过搜集周边场地2009年以来的勘察土工试验结果,淤泥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变化见图2。
图2 2002~2019年淤泥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趋势图
从以上图中可以看出,2009~2019年淤泥平均含水率、孔隙比、压缩系数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回填后5~6年的时间内,含水率、孔隙比平均降低约7.1~11.8%,压缩系数平均降低约10.5~11.7%;淤泥渐变为淤泥质黏土、黏土。在堆载十年后,孔隙比、含水率、压缩系数有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表明前期孔隙水排出速度慢,经过一定时间的压缩后,从以孔隙水消散为主进入以孔隙压缩为主,淤泥的各主要指标均较大幅度下降。但由于孔隙所占体积有限,即便在长期堆载的情况下,土体也不会无限压缩,主要指标最终将趋于稳定。
2002年我单位王煜霞、许波涛[1]等人根据多项室内及原位试验的结果,综合统计了抗剪强度指标见表1,并总结出其强度与深度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下式:
表1 2002年前的淤泥的力学指标统计表
通过搜集2009年至2019年数据,该场地淤泥的力学指标变化见表2。
表2 2009~2019年第⑤层淤泥的力学指标统计表
根据表3的结果,在拟建场地厂坪后,淤泥的抗剪强度等强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黏聚力值增长明显,2009~2013年增长了54.4%~70.7%,而2013~2019年只增长了8.2%~22.4%。需要提到的是,淤泥的十字板强度值与深度之间的关系差异较大。受回填条件影响,不同地段淤泥强度提高的过程差异大,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其它手段综合分析,选取适宜的数据。
该核电站地区的淤泥是连云港地区典型的软土。由于潮汐和洋流的水动力影响,沉积物颗粒往往被打磨、筛选,矿物成分又以亲水性矿物蒙脱石为主,沉积速度相对缓慢,黏粒易以絮凝状胶结状态结合,具有较大的孔隙,因而压缩性大,渗透系数较小。成分较为均一,渗透性在各向上差异较小,各向渗透系数一般在1.1×10-8~4.2×10-7cm/s[3],各向固结系数在50-400kPa压力下一般为0.4×10-3~1.3×10-3cm2/s。
饱和软土的固结过程即为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但渗透性差,在仅有竖向排水固结条件下,孔隙水压力难以消散,土的固结和强度的增长都是很缓慢的。若想快速提高土的强度,在外加荷载作用的同时改善土的排水条件,加快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以达到加快土体固结的目的。根据连云港地区的地区经验,施工期形成的沉降量仅占总沉降量的约20%,从我单位自2002年以来的观测记录(图3)表明,虽然该区域回填前进行了排水处理,但固结沉降仍在进行并可能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完结。
图3 某核电厂一期N南BOP工程04UCE沉降过程组合图(1~35期)
2002年我单位王煜霞、许波涛等[1]总结了连云港地区海相软土的天然孔隙比e和天然含水率w之间的关系(表3)。
表3 2002年天然孔隙比e和天然含水率W关系表
根据搜集到同场地的2009~2019年天然孔隙比和含水率数据,总结了以下关系,见表4。
表4 2009~2019年天然孔隙比e和天然含水率W关系表
由表5、图4可以看出,在回填环境下淤泥含水率与孔隙仍然存在较规律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8,相关性强。这种线性关系在回填后的不同时间点上仍然是相似的(斜率相差无几)。
图4 某核电厂机组回填前后第⑤层土含水量与空隙比关系图
(1)连云港某核电厂中的淤泥受到回填层的长期压覆后,物理力学指标有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中孔隙比、含水率等指标随时间增长而减小且在初期降幅较小,各项强度指标相反且在初期增幅明显。
(2)该区域软土,垂直和水平向的渗透系数小,即使受到长时间的回填堆载压覆,固结沉降仍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对建筑物的影响至少在15年以上。
(3)在较复杂的回填环境下,该区域淤泥层在各个时间点上,含水率与孔隙比仍然存在较规律的线性关系,且这种线性关系在回填后的不同时间点上仍然是相似的(斜率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