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田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上海 201808
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由于当时有关政策比较灵活,主管的各级领导尊重并支持设计工作,各种社会干预也少得多,所以建筑设计基本仍旧延续过去的各种创作倾向。现代建筑思想仍然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整个国家进入新的经济时代(计划经济),同时国家战略也发生改变,这些社会变革影响了建筑的发展。本文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这一特殊社会背景下的现代建筑思想发展及创作特点研究。
1952年,新中国进入全面新经济改革时期,对社会各行各业都进行了新的调整,建筑业自然也包括在内。其中包括全国建筑院系的合并与撤销,以及对建筑教学体系的调整。这次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对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的批判,及对前苏联国家建筑教学体系的引进。从此,中国建筑的主流思想受到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甚至控制,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在此之前,正面宣扬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受到批判。中国建筑就此与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的发展相隔离。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整个国家长时期经济困难,在生活的基本温饱受到威胁的前提下,整个社会对建筑的需求很少。与建筑相关的其它行业也由于技术落后,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比如材料技术。建筑业也就此进入了一个思想及创作都很混乱的时期。
1953~1957年,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设计上开始形成以批判“结构主义”和“世界主义”为口号,排斥欧、美建筑设计思想的影响,并开始了全盘学习前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筑设计单位学习了以工业建筑设计为主的设计经验,也学习了以“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为代表的设计理论。掀起了以大屋顶为特征的探索“民族形式”的创作活动。1955年,建筑设计中的浪费现象首当其冲,在创作领域则对以“民族形式”为主要旗帜的“复古主义”进行了批判[1]。
1958~1960年,是整个国家经济困难和“大跃进”时期。这一时期,全国有重要意义的建筑活动是为迎接国庆十周年的国庆工程的设计建造。1961~1964年,国家经济处于调整时期。1966~1976年,是全国开展“文化革命”时期,在建筑领域则开展了以打破前苏联框框、反对“洋奴哲学”的“设计革命”。直到1977年,整个国家才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时期。
在这段简短的社会经济历史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1952~1977年代间,建筑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不复存在,在批判西方先进的现代建筑思想的前提下,建筑领域走了一条混乱的挫折之路。
1952年以后,虽然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下,不得正面宣传西方现代建筑思想,但是,由于之前现代建筑思想已经开始影响中国建筑师,现代建筑经济、实用、简洁等建筑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在具体的建筑实践及建筑教学中,坚持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建筑师们仍然在延续这种倾向。我们可以通过同济大学建筑系在这段期间的教学方式及内容的改革看出现代建筑思想影响的痕迹。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前身为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系于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成立,由原同济大学土木系(先期已并入大同、大夏及光华大学土木系)、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之江大学建筑系、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工业专科学校等高校部分师生及浙江美术学院建筑组学生组成。其中同济大学土木系、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之江大学建筑系为组成同济大学建筑系的三支主要队伍。”[2]合并后的同济大学建筑系师资力量雄厚。这些知名教授多数都从海外留学归来。有些教授本来在国外受到的就是现代建筑教育(黄作燊教授是格罗佩斯的学生、罗维东是密斯的学生)[3],有的教授虽然没有直接学习现代建筑,但是在留学时受到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影响。冯纪忠教授回忆:“教师的指导和言谈之中,已经时常提及柯布西耶、格罗佩斯,以及阿尔瓦·阿尔托这些现代建筑重要探索者的名字,谈论他们的建筑思想”。并且在同济大学建筑系组建后,黄作燊教授担任建筑系副主任,从1955年开始,冯纪忠教授一直担任建筑系主任。他们早期的现代建筑思想影响了同济的教学。
在长期的建筑教学及实践中,冯纪忠教授在现代建筑理念的指导下,逐渐探索了一条新的现代建筑教学体系—“建筑空间组合原理”。“建筑空间组合原理”启发于冯先生留学奥地利的时候,看过的一本书—《给设计人的手册》(著者叫Neufert)。“这本书几乎人手一册,里面有图表,又有举例。同时它也有一部分共同的东西。这部分对我最有吸引力了,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假使你讲一个具体的建筑类型,只讲一个类型,深入讲可以,对概念讲它不起作用,倒反而是这部分顶起作用的。这样,就考虑到有个大的分类,大的分类以什么为题才能把整个联系起来,骨架搭起来呢?我想就是空间了。”“我那时候就想,实际上我们设计的时候开始考虑先不是它的形式,先主要是怎么安排这个空间。那么安排空间又有各种安排的问题,开始就抓住四种空间组合的问题。一个是大空间,一个是排比的空间是ABA或AAA,或者是A到B到C,这是第三种,是流线的。第四种就是综合的,它是几组的空间并存,就有一个互相参差,组合起来的问题。四个,我想基本上可以包括了。但并不是说每个建筑是一类。空间的问题不同,并不等于类型不同。”“该教学方法将建筑按空间组合方式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大空间、空间排比、空间顺序和多种空间组合。“大空间”是指建筑的使用空间由一个大型主体空间和一些小型附属空间相结合的类型,如剧场、音乐厅等;“空间排比”是指标准空间的重复和并置,如学校、办公楼、旅馆等等;“空间顺序”指建筑中具有变化的序列空间,如结合特殊生产工艺的厂房、展览性建筑等等,结合流线有不同的空间要求;“多组空间组合”是指一个建筑中兼有前面这几种类型空间,是在之前基础上的综合,例如综合性医院等。”
冯纪忠先生的“空间组合”概念,更好地诠释了现代建筑的本质。它是在西方现代建筑思想影响下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使学生在设计时有很好的理性指导。这和学院派教学体系—主要靠学生“悟性”为主的经验性传授方法截然不同。
可惜的是,就是这个“建筑空间组合原理”,使冯纪忠先生受到多次不公平的批判,甚至被关押。冯纪忠先生坚持现代主义思想的建筑探索给同济大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其个人一生中作品不多,但几乎件件是优秀作品,其晚年创作的园林—松江方塔园更是中国现代园林的经典之作。“建筑空间组合原理”可以被看作是西方现代建筑思想在中国持续的影响,并被中国优秀的建筑学家继续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建筑空间组合原理”教学体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
在1952~1977年间,中国建筑师除“建筑空间组合原理”这一在现代建筑思想影响下的教学体系创造之外,少有其它思想的闪光点。由于人为地关闭了与西方国家的社会联系,中国建筑师们很难了解西方现代建筑最新的思想,并且由于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很多建筑师甚至排斥现代主义建筑思想。
在这段时期里,由于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与控制,批判西方现代建筑思想,以学习前苏联为主,因而在建筑创作上难以出现具有现代主义审美特点的优秀建筑。取而代之的是普通的经济型建造,可谓“百盖无筑”[4]。由于国家贫穷,技术落后,于是在解决人们居住的问题时,选择了现代建筑的技术优点,但并未现代建筑的审美特征,因而只是一种简易的建造。仅有一小部分在1960年之前的建筑,堪称优秀。
首先是同济大学文远楼,文远楼建成于1954年,建筑师是黄毓麟和哈雄文,黄毓麟是之江大学毕业生,哈雄文1932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文远楼并非风格化的现代建筑,它是中国建筑师已经熟练掌握现代主义建筑手法的有力例证。”[5]“值得特别提出的是,作者那时已经开始探索现代建筑的中国化,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通风孔的图案取自中国的勾片栏杆(图1),壁柱顶端的纹饰如传统云纹;反复使用的小方块石头母题,令人想到木结构的榫头。这些努力,开辟了探索现代建筑中国化的先河,要知道,让建筑师搞‘民族形式’或‘中国特色’,那是以后的事儿”。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邹德侬先生这样高度评价文远楼。
图1 中国的勾片栏杆
文远楼由于使用功能要求特殊而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该楼布局紧凑,全部教室和办公用房均南北朝向。大楼设有大、中型阶梯教室7间,它们分别设置出入口以利上下课时大量人流的散失,对大楼中部的小课室和教研室较少干扰,但仍便于联系。在西端阶梯教室群的东西向连接廊中设置男女厕所,使用方便。文远楼设计大小空间组合得体,起伏合适而又匀称。尤其是主入口的雨棚设计(图2),非常精妙,同类型的设计大概要等到40年以后。
图2 文远楼主入口的雨棚设计
除文远楼以外,这一时期的上海建筑中有现代倾向的还有冯纪忠先生创作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学楼—化学馆、数学馆,李德华、王吉螽教授设计的同济新村教工俱乐部等。教工俱乐部采用的是自由的院落式布局,建筑外部强调了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交融,建筑内部强调了空间的流动。设计者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物唯一以达到真正用途为目的的产物;它非但在使用上要达到功能合理的要求,而且是造成感觉上的趣味及心理与生活上的安适之重要因素。突出建筑的空间艺术是它的特色之处。这一点表明它是受到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引导。
在这段时期建设最多的建筑类型是上海工人新村建筑。解放后,为了解决大量的工人居住问题,政府牵头建设了大量的工人新村,成为继石库门之后上海另一种处于多数的居住建筑。工人新村起于曹杨新村,1951年政府启动了曹杨新村一期的建设工作。它的设计者是留学美国伊利诺建筑系的汪定曾。设计时“以环境宽敞,房屋建筑简单朴素、实用美观、居住不宽不挤,附带建造必需的公共建筑”为原则。“总体规划布局尽量结合地形布置,保留原有的浜河水面,增加新村的自然景色。道路沿河规划,房屋沿着道路和河流走向排列,由阶梯形向扇形变换,大都为朝南或东南向。”曹杨新村显然有受到“花园城市”理论的影响。明显具有现代建筑思想与创作手法。
继曹杨新村之后,上海还建设了很多的工人新村,仅处于普陀区的就有甘泉、宜川、同泰、顺义、石泉、金沙、普陀、光新路新村等十几处工人新村,同时在闸北、杨浦等区也有大量的建设。它们也是这一时期城市建筑活动的主要内容。
由于经济的关系,经济、实用成为了工人新村的主要建筑目标,而缺乏美观和温情,以致于大量的工人新村都仅仅是低层次的廉价建造,基本没有什么建筑艺术价值。
从1952~1977年间,上海的建筑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走了一条弯曲的挫折之路。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受到了挤压和批判。在实践领域,仅有一小部分建筑在未完全受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而表现出建筑师对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的理解与相应的创作手法掌握,有些建筑甚至带有中国建筑文化表现的现代探索,极为可贵。但是,这样的实践随之被其它各种“形式主义”取代。1960年以后,除了工人新村以外,其它类型的建筑实践机会越来越少。即使是工人新村,由于经济的影响,也只能是简单的建造。它们貌似现代建筑,其实是低层次的实用建筑物。整体来说,中国建筑在这一阶段的建筑思想和理论是落后于世界建筑发展史的,城市建筑也没有表现出整体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