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究

2024-03-01 02:54:30鲁学森
建材与装饰 2024年6期
关键词:模板混凝土温度

鲁学森

(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1 混凝土浇筑技术概述

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中,通常会使用大量混凝土材料,其是由砂石、水泥、水等按照一定的配合比设计方案均匀搅拌后所形成的。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形成原理是水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进而产生凝胶,将其填充到砂石等材料的缝隙内,可以砂浆的形式发挥凝结效果。由此可知,混凝土结构强度比较大,混凝土具有卓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承受建筑结构生成的作用力,能够延长建筑工程的生命周期。在房屋建筑建设过程中应用混凝土材料,可有效提升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因此,在建筑行业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被人们所关注。为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在实际施工阶段,建筑企业需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详细分析,依据具体状况和实际要求,科学合理使用该技术,并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使其能更好地应用于当前工程建设中,为项目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控制提供保障[1]。

2 加大混凝土浇筑技术管理力度的重要意义

混凝土施工质量受多种外在条件影响,需加强施工流程内各环节控制,以保证建筑施工效果,提高工程质量。如果混凝土结构质量不过关,将无法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安全,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不断研究提高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方法,能够更好地保证其质量,保证工程顺利竣工,对保证建筑使用者的经济财产和人身安全等至关重要。另外,加强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管理,对提高整体工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2]。

3 房建施工当中混凝土质量通病以及原因

3.1 混凝土蜂窝麻面问题

麻面是指整个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了直径≤5mm的凹凸不平坑洼,蜂窝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形状不规则数量或多或少大小如蜂窝的窟窿。蜂窝麻面问题会直接干扰到混凝土结构本身所具备的力学性,缩短混凝土结构使用年限,甚至会增加安全事故出现概率。房建施工混凝土麻面问题产生的原因:①未选择好脱模剂,脱模剂材料质量较差,黏度较高,导致模板和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气泡无法排出,或者在使用脱模剂时,未按照规定合理使用,脱模剂涂抹得过多。②使用完的模板未实施清洗作业,依旧会有大量的混凝土残渣黏附在模板表面,在使用此种模板完成浇筑工作后,混凝土结构表面就会产生凹凸不平的问题,这是产生麻面问题的主要因素。③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后,也未在规定时间内做好混凝土洒水养护工作,致使混凝土表面流失了大量的水分,进而引发麻面问题。④针对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和易性未达标,浇筑时,未分层浇筑,入模后,混凝土振捣不充分。

3.2 钢筋暴露

在实际的施工中,若是在钢筋处理环节中出现不到位现象,也会产生暴露或者其他问题,对建筑的美观性以及稳固性都会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具体来说,在混凝土的施工中若是对钢筋处理不到位会导致裸露现象产生,暴露在空气中微生物等发生反应而产生锈蚀现象,并且在锈蚀过程中还会对周围结构产生负面影响,造成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不足,随着锈蚀现象不断加强,会对整个建筑结构产生严重的危害,建设影响巨大。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整体质量显著提高,规避了以往施工技术不足的影响,注重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性能强化能够大幅度提升建设实效,依靠混凝土对钢筋进行保护,二者之间能够起到互补和提升的建设效用,对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行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建设效用显著。因此在实际的建设中应当注重和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发挥其具体效用,助推混凝土施工更好地开展进行。

3.3 混凝土裂缝问题

房建施工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①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擅自改变水灰比的情况,擅自加水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或因其他原因加大水灰比,则会使混凝土硬化收缩量显著提高,进而引发结构产生网状或长短不一的不规则裂缝问题。②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会使水分蒸发过多,引起混凝土坍落度过低,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③混凝土未达到强度之前,在混凝土上部不加限制地堆放施工机具、材料,或者随意翻身、起吊、运输、安装混凝土及其相关构件。④不按设计图纸进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顺序随意更改,使得混凝土结构受力模式发生改变,引发裂纹问题。⑤碱骨料反应主要是由于化学反应引起的,水泥硬化时,水泥当中所涵盖的碱性氧化物会与骨料内部包含的二氧化硅产生化学反应。在这种反应的影响下,会形成碱硅酸凝胶,其在吸收了很多水分后,碱硅酸凝胶便会出现离析状况,一旦出现上述现象,会提升混凝土裂缝问题产生频率,由于这种裂缝的问题发展时间比较长,与此同时其会逐渐扩散,因此很难及时发现此类问题。

4 土木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4.1 混凝土配料搅拌

在土木工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混凝土搅拌,做好前期配料施工工作,同时确保配料堆放场地空间充足,保证运输配料车辆交通顺畅。在对配料分区进行堆放处理过程中,则需要避免混凝土配料在搅拌之前过早混合,确保后期的混凝土配料准确、配比到位,避免由于设备故障导致混凝土搅拌效率受到影响。具体到技术层面上,应做好以下工作。①必须对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配料进行科学计算,确保搅拌混凝土符合土建设计与施工要求。②需要做好混凝土搅拌施工,保证其顺序为先装石子,再装水泥,最后装砂,然后按照装料顺序进行搅拌施工。在搅拌机中必须做好定量搅拌工作,满足充分搅拌条件,确保混凝土中所有组成材料都能实现均匀搅拌。③需要思考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土木工程质量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如混凝土裂缝、表面坑洼影响。要参考具体的搅拌过程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出高技术操作要求,要求技术人员在搅拌操作环节必须熟练掌握自动化设备操作技能,以提高混凝土搅拌施工质量。

4.2 模板作业

模板是混凝土浇筑常用材料,也是决定整体形态的关键,其施工质量与混凝土浇筑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制作模板的过程中,必须准确确认模板位置、尺寸和结构,并做好强度控制,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其能够有效承载后续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各项荷载压力。同时,应严格检查模板拼缝是否密实,防止后期浇筑过程中出现浆液渗漏的情况。施工前应对模板表面进行必要的清洁处理,以免影响浇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通过洒水的方式提高模板的含水率,以提高浇筑后混凝土在模板面层的附着能力。

4.3 关注原材料运输控制

现阶段,很多大型的建筑工程多会使用商品混凝土,即经过工厂拌和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的混凝土,这样的施工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水泥的拌和比,对提升混凝土建设实效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完成拌和后需要将拌和的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因此想要保障施工质量需要关注拌和以及运输环节的质量控制,规避其中存在的不足。如在拌和过程中应当对配合比进行控制,在质量控制中若是产生材料性能变化现象应当及时进行调整优化,这样就能够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并且为保障拌和实效需要对相应的设备进行管理优化,根据具体的工程需要进行确定,确保拌和的有效性。在运输过程中应当关注温度以及稳定性的控制,避免出现离析、泌水或者漏浆等现象,影响运输实效。并且在此过程中还要对具体的温度进行控制,避免温度过高而产生水分损失并影响施工质量的现象。在常温环境下的运输也要关注环境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结合实际的需要采取相对应的保温措施。

4.4 温度控制

温度变化对混凝土影响较大,如果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一段时间内,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过大,很容易产生温度裂缝,进而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强度性能等,因此,施工阶段要注意把握作业温度。该材料的特性是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会快速散热,而其内部结构由于无法直接与空气接触,热量流失较慢,由此,产生内、外温差。基于此,在浇筑混凝土时,可采取一定的冷却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从而缩小内部结构与外层的温度差距。例如,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区域内铺设冷却管、对施工区域进行降温处理等。为合理控制温度,混凝土浇筑现场应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全过程温测控制,这是实现温度控制的有效手段,需注意的是,在进行混凝土温度测量时,应对土层温度进行测量,并分析不同土层的温度特性,避免测量过于单一。常用的温度测量仪器是电阻型温度计,测量时,测温点与测温线应分步进行,先选定测温位置并做好标记,再统一开展测量工作,避免因时间差异形成数据误差。测温线与钢筋材料之间应合理接触,以保证混凝土内部结构温度测量的精准度。

4.5 混凝土浇筑施工

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需要采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配合混凝土输送泵车来进行浇筑,有效规避离析现象发生。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分层连续浇筑过程建立浇筑施工技术体系,做好一次性浇筑施工[3]。同时,需要及时处理漏浆浇筑问题,对预埋件、模板及支架预留孔等位置进行检查,避免出现疏漏问题。在施工中,还需要清理干净缝隙,如清理杂石。另外,要在土木工程设计方案基础上思考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内容,同时做好止水带安装施工工作。混凝土浇筑如图1所示。

图1 混凝土浇筑

4.6 混凝土施工后期养护控制

结合上述观点的分析和论述能够发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会受到外界天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为保障建设实效,在实际的质量控制中应当注重加强后期养护,规避开裂或者其他不良现象的产生,由此保障整个建设的有效性。在完成相应的施工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及时采取养护措施,对混凝土的结构进行养护,例如,铺设草袋、薄膜等,并且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浇水处理,这样能够保障混凝土施工的湿度,避免产生开裂现象。在此过程中还要关注温度的控制,只有做好温度、湿度的控制,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混凝土的强度,从而提升施工质量[4]。

5 加强混凝土浇筑管理的措施

5.1 健全管理体系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对专业性要求较高,所采用的混凝土浇筑工艺往往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基于引入的施工技术创建管理体系,为各项施工操作提供技术数据支持,确保各环节施工操作符合技术规范要求[5]。另外,通过构建技术管理体系,能够进一步明确各工序之间的协调配合需求,进而提前做好协同作业计划。技术管理体系中应包含详细的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及措施,同时应包含应急预案措施,提前预判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做好防范控制工作。

5.2 科学合理运用新技术

在治理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裂缝时,科学合理地使用混凝土裂缝注浆技术,会使得房屋混凝土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环氧树脂高分子材料属于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材料,对提高混凝土建筑物裂缝修补质量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但要注意在修补宽度比较小的缝隙时,运用这种施工材料,修补效果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另外,现阶段,新型注浆技术是使用橡胶管当中的压力来完成注浆,同时保持注入所需的压力,要将泥浆注入相应宽度的橡胶管末端,缓慢并且稳定地把控灌浆压力,通过自然呼吸作用排出空气,这样可以防止气阻,进而使得灌浆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6 结语

在目前的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主要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本文结合混凝土的多项施工技术内容,提出加强混凝土浇筑管理的措施,力求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的高标准、高质量。通过研究发现,土木工程施工中大量应用混凝土技术具有一定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模板混凝土温度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混凝土试验之家
现代装饰(2022年5期)2022-10-13 08:48:04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一张票的温度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停留在心的温度
测个温度再盖被
用26℃的温度孵化成功
山东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