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荣娣 唐 瑶 范 彬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南昌市 330002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可为患者提供安全、无痛且可长期使用的静脉通路,已被广泛用于血液透析、输液及需长期输注刺激性药物的癌症患者中[1]。PICC置管首选上腔静脉系统,但针对上腔静脉系统输液受限患者,诸如各种肿瘤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等患者,需经下腔静脉进行输液治疗[2]。下肢股静脉PICC置管安全性及成功率均较高,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置管方式。目前下肢股静脉置管多采用三向瓣膜导管与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ower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owerPICC),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owerPICC Saline Only Locking Option,PowerPICCSOLO)作为新型材质的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用于下肢股静脉置管中较为少见[3]。鉴于此,本研究将研究PowerPICCSOLO导管在下肢股静脉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并与三向瓣膜导管与PowerPICC导管进行比较,以期为下肢股静脉PICC置管的患者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导管。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12月于我院需行下肢股静脉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存在股静脉置管适应证;(3)需要输注全胃肠外营养液或刺激性、腐蚀性药物;(4)预计输液时间>2周。排除标准:(1)穿刺部位合并感染或伴有全身感染;(2)严重凝血功能异常或合并严重脏器功能疾病;(3)由于创伤或手术所致的静脉解剖异常;(4)精神行为异常。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9.07±5.22)岁;疾病类型:恶性淋巴瘤8例,食管癌10例,肺癌22例。对照A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8~77岁,平均年龄(58.94±5.19)岁;疾病类型:恶性淋巴瘤9例,食管癌11例,肺癌20例。对照B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59.26±5.30)岁;疾病类型:恶性淋巴瘤9例,食管癌10例,肺癌21例。三组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进行下肢股静脉PICC置管,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下肢外展,置管静脉选择大腿中段平整区域的股静脉,穿刺点位于大腿中段内侧,腹股沟下10~20cm;确定该区域最合适的穿刺点,体表测量预置管长度,于超声引导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穿刺,穿刺角度根据血管深度调整,穿刺成功后送导丝,扩皮后置入送扩张器及鞘管,撤导丝及扩张器后送入导管,其中对照A组采用4F型号巴德三向瓣膜式导管,对照B组采用4F型号PowerPICC导管,观察组采用4F型号PowerPICCSOLO导管,导管送至预定长度后抽回血,鞘管及导丝撤出,使用生理盐水冲封管;行腹部正位片检查,确定导管头端位置。三组均至少每周进行敷料更换、冲封管。
1.3 评价指标 (1)统计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2)统计三组操作时间、留置时间。(3)统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2.1 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 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n(%)]
2.2 操作时间及留置时间 观察组留置时间较对照B组与对照A组长(P<0.05);三组操作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三组操作时间及留置时间比较
2.3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A组、对照B组低(χ2=9.546,P=0.009<0.05)。见表3。
表3 三组并发症比较[n(%)]
3.1 PowerPICCSOLO导管在下肢股静脉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本次研究探讨PowerPICCSOLO导管在下肢股静脉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操作时间相近;观察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B组、对照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李爱敏等[4]研究中指出,在肿瘤化疗患者中采用PowerPICCSOLO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低,可节约维护时间,降低维护费用,提高患者舒适度,临床应用安全性高,与本次研究结果较为相似。提示三向瓣膜式导管、PowerPICC导管与PowerPICCSOLO导管用于下肢股静脉PICC置管中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相当,但与三向瓣膜式导管、PowerPICC导管相比,PowerPICCSOLO导管的留置时间较长,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3.2 不同类型PICC导管的优劣势 PICC置管留置时间长,且操作简便、便于护理。目前主流导管类型有三向瓣膜式导管、PowerPICC导管,但三向瓣膜式导管为硅胶材质,不耐高压,无法用于高压注射[5]。PowerPICC导管为聚氨酯材质,耐高压,但无瓣膜,堵管发生率较高,两者临床应用均存在一定局限性[6]。PowerPICCSOLO导管作为最新型的PICC导管,为聚氨酯材质,能够耐受300psi(1psi=6.895kPa)压力,导管末端有瓣膜,可避免血液反流及空气进入,降低堵管风险。与三向瓣膜式导管相比,PowerPICCSOLO导管与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导管材质不同,PowerPICCSOLO导管属于聚氨酯材质,能够高压注射,降低导管破裂风险,并可满足患者进行高压注射造影剂及复杂的输液需求,在体温下PowerPICCSOLO导管能够快速软化,减轻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7]。PowerPICC导管与PowerPICCSOLO导管均为聚氨酯材质,但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PowerPICC导管无瓣膜,PowerPICCSOLO导管有瓣膜,导管瓣膜由2个副瓣膜、1个主瓣膜组成,导管不使用时,3个瓣膜均处于关闭状态,导管呈封闭状态,能够避免空气栓塞及血液回流[8]。PowerPICC导管带有拇指夹,患者在长期携带导管过程中会对皮肤造成压迫,而PowerPICCSOLO导管无拇指夹,末端为扁圆球囊设计,能够减轻对皮肤的压迫,提高患者带管舒适度[9]。且PowerPICCSOLO导管仅需生理盐水维护,避免肝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PICC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的静脉通路,其中PowerPICCSOLO导管凭借诸多优势已逐渐受到患者及医师的关注,但PowerPICCSOLO导管临床应用中也需注意PowerPICCSOLO导管为前端开口,作为前修剪的PowerPICCSOLO导管,在导管送入血管前,需保障体外测量定位的精准,对导管长度进行修剪;同时PowerPICCSOLO导管使用的无针接头,每周1次的导管维护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10]。
综上所述,PowerPICCSOLO导管用于下肢股静脉PICC置管中是安全可行的,使用方便,可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