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阳 王亮亮 徐 源 程 娟 吴智丽 吴国华
1 江苏省镇江市口腔医院 212002; 2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
随着种植集采的实行,种植牙将成为人们牙缺失后首选的义齿修复方式。随着上颌窦提升术的出现,上颌后牙种植区骨量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术前准确评估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很重要。目前,还没有确切的CBCT数据具体分析苏南地区人群上颌窦外侧骨壁情况。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CBCT分析苏南地区人群上颌窦的外侧骨壁厚度,为临床需经上颌窦入路的手术给予理论支持。
1.1 研究对象 收集影像学资料,来自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2021年3月—2022年12月进行CBCT检查的患者,308例(共616侧上颌窦),其中男139例,女169例,年龄18~82岁。纳入标准:(1)18岁以上的患者;(2)测量区对应的上颌窦影像资料清晰完整;(3)上颌窦区无炎症、手术、外伤、肿瘤病史者。
1.2 研究设备 锥形束CT(卡瓦I-CAT,德国),扫描参数:FOV 130.00球管电压120kV,球管电流5mA,层厚0.4mm,扫描时间12s。扫描范围:双侧完整的上颌窦区及上颌牙列、牙槽嵴。
1.3 测量内容与方法 通过InVivoDental Application 5.3.4软件读取患者的原始CBCT影像数据,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以及三维影像。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测量:选择冠状面,找到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牙体中心轴所在位置,以上颌窦最低点垂直上颌窦底切线向上5mm测量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使用自带的测量尺测量。所有测量均由同一名医师完成。每个位点测量2次,隔周1次,最终值取两次测量的均值。患者取站位,双眼平视前方,面中线垂直地面,眶耳平面平行于地面,固定颏部和头部。
2.1 不同牙位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测量结果 上颌第二前磨牙(P2)、上颌第一磨牙(M1)、上颌第二磨牙(M2)处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相比,第二前磨牙处最薄,从第二前磨牙至第二磨牙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逐渐增厚。见表1。
表1 不同牙位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测量结果
2.2 左右侧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测量结果 左右侧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测量值经配对t检验得出:左右侧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在P2、M1、M2处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左右侧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测量结果
2.3 不同性别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测量结果 男性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在P2处高于女性(P< 0.05),但在M1、M2对应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男性女性之间无明显差异(P> 0.05)。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测量结果
2.4 不同年龄组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测量结果 不同年龄组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测量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不同年龄组在P2、M1、M2处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组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测量结果
CBCT即锥形束CT因其较小的放射剂量,很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提供精准且质量较高的影像诊断,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的测量[1-3]。Yang等[4]研究结果显示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从第一前磨牙区至第二磨牙区逐渐变厚。李俊等[5]通过CT测量412名患者结果认为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从第一前磨牙区至第二磨牙区逐渐变薄。罗志强等[6]研究结果显示,上颌窦外侧骨壁第一磨牙处最厚,向两侧逐渐变薄的趋势。而本研究结果显示,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在第二前磨牙处最薄,从第二前磨牙至第二磨牙上颌窦外侧壁骨厚度逐渐增厚,褚杨等[7]的研究结果有力支持了这一结论。造成与其他结果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是样本量选择、地区差异、测量点差异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左右侧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在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三个位点均无统计学差异,而Yildirima等[8]、Danesh-Sani等[9]认为左右侧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有显著差异,造成此结果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是种族、地域、测量高度不同等引起。男性与女性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仅在第二前磨牙处具有统计学差异,这可能与磨牙处颧牙槽嵴,上颌结节等解剖结构相关。上颌窦外侧骨壁与年龄无统计学差异,Yang等[4]也同样得出结果,可能的原因是在成年后上颌窦气化已趋于稳定[10],且在青少年中已普遍存在上颌窦底壁过度气化的现象[11]。
在侧壁开窗术前对患者进行CBCT检查,可获得种植区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及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及其毗邻的相关解剖结构的精准测量。通过对投影数据的3D重建,临床医生能够正确评估软组织和硬组织,并有助于消除与牙齿和周围结构相关的变形和叠加[12]。上颌窦提升术解决了后牙种植区骨量不足的难题,但其主要并发症黏膜穿孔的发生率随之增加[13],为了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继而降低种植失败率,术前应用CBCT进行三维影像扫描了解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等手术相关解剖结构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