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小兵
贵州省惠水县中医医院 550600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以单侧、跳动性头痛发作为典型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等表现,病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偏头痛尚无法治愈,临床主要通过药物减轻偏头痛的程度、减少偏头痛的发生,传统多予以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可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头痛症状,但整体效果有限,且存在较多不良反应,难以满足患者需求[2]。穴位注射疗法是新型疗法,通过将穴位与药物有机结合,可同时发挥穴位刺激及局部给药的优势;红花注射液是常见中成药类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但对于两者在偏头痛患者中联合应用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3]。基于此,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0例,通过分组对照,分析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头痛程度及症状积分的影响,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60例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对照组男8例,女22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4.29±5.34)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13±0.54)年;疼痛程度:轻度12例,中度18例;体质量指数18.6~29.3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97±2.54)kg/m2。观察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4.32±5.39)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17±0.58)年;疼痛程度:轻度14例,中度16例;体质量指数18.2~29.7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05±2.60)kg/m2。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4]中疾病诊断;年龄18~70岁;头痛发作频率≥1次/月;近3个月未接受相关治疗;患者、家属均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合并精神障碍,无法沟通者;处于妊娠、哺乳期;对红花注射液不耐受者;存在出血倾向;缺失临床资料。
1.3 方法 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海南妙音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592,规格:0.3g)治疗,0.3g/次,3次/d,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予以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患者取坐位,选择风池穴、完骨穴,碘伏常规消毒皮肤,用2.5ml注射器将红花注射液(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1944,规格:5ml/支)1ml配0.9%氯化钠注射液至2ml,朝鼻尖方向斜刺进针1.5~2cm,行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待患者感觉酸、胀、痛向里放射时,回抽无回血现象,缓慢注射0.5ml药液,用棉球轻压局部片刻,完骨穴直刺进针1.5~2cm,操作同上。隔日1次,以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头痛程度:治疗前、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5]评估,根据患者的头痛剧烈程度,其中0分为无痛,10分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评分越高,头痛程度越严重。(2)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对患者主要症状、次要症状进行评分,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发作次数:≥5次/月计6分,3~4次/月计4分,≤2次/月计2分;头痛程度:按发作时需卧床、影响工作、不影响工作分别计6分、4分、2分;头痛持续时间:>2d计6分,≥12h且≤2d计4分,<12h计2分。伴随症状包括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3个症状计3分,2个症状计2分,1个症状计1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3)临床疗效:根据主要症状积分判定。基本痊愈:治疗后偏头痛症状消失,停止治疗1个月内未再次发作;显效:治疗后偏头痛症状显著好转,症状积分减少幅度≥50%;有效:治疗后偏头痛症状好转,症状积分减少21%~49%;无效:治疗后偏头痛症状未好转,症状积分减少≤20%,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4)生活质量:治疗前、治疗后采用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SQ)评估,共计14个条目,包括功能受限(7个条目)、功能障碍(4个条目)、情感(3个条目)3个维度,各条目评分1~6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7]。(5)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治疗期间胃灼烧感、轻度消化不良、胸闷、头昏等情况。
2.1 头痛程度 治疗前两组头痛程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头痛程度对比分)
2.2 症状积分 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积分对比分)
2.3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χ2=5.455,P=0.020<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4 生活质量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SQ中功能受限、功能障碍、情感评分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
2.5 不良反应 对照组胃灼烧感3例、轻度消化不良3例、胸闷2例,发生率为26.67%(8/30);观察组头昏1例、腹泻1例,发生率为6.67%(2/3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χ2=4.320,P=0.038)。
偏头痛是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头痛疾患,临床尚未明确阐述其发病机制,认为可能与遗传、内分泌代谢、精神等因素相关。药物是治疗偏头痛的主要方式,西药布洛芬缓释胶囊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的功效,主要用于减轻重度疼痛,在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偏头痛等疾病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偏头痛易反复发作,长期应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存在较多不良反应,且整体疗效欠佳[8]。因此,临床需继续研究,选择其他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中医学认为,偏头痛属“头痛”“头风”等范畴,头部为诸阳之会,外感六淫、内伤诸疾皆会使气血上逆,经络阻塞而致清窍失养引起头痛[9]。本文中,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VAS评分及头痛发作次数评分、头痛程度评分、头痛持续时间评分、伴随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而MSQ中功能受限、功能障碍、情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在偏头痛患者中采用红花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对缓解头痛、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其原因为古籍《儒门时亲》记载:“额角上痛,俗呼为偏头痛,是少阳经也”,从位置上看,偏头痛属少阳经。本研究穴位注射选择风池穴、完骨穴,其中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之腧穴,具有醒脑开窍、清利头目、舒筋通脉、活血止痛等功效,通过穴位注射可阻断异常神经冲动的传导路径,中断疼痛循环,进而有效治疗偏头痛[10]。完骨穴亦为足少阳胆经腧穴,具有清胆泄热、散风通窍等功效,与风池穴配伍,具有良好的即刻镇痛效应及远期疗效。穴位注射法基于中医理论、经络学说,通过将药物注射到特定穴位,利用针刺产生的机械作用、经络循经传感作用,使药物直达病灶,具有速效、长效双重作用,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头痛程度[11]。红花注射液本身具有收缩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即“活血化瘀、散瘀止痛”,切中偏头痛中西医病机,将其与穴位注射疗法联合应用,可协同增效,加快缓解患者病情,最终提高其生活质量。从安全性角度分析,红花注射液经穴位注射可显著减少口服用药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
综上所述,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头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