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视域下编辑成长路径的构建与实现

2024-03-01 01:29龙超凡肖晨
出版参考 2024年1期
关键词:出版事业交往学术期刊

龙超凡 肖晨

摘 要:编辑是出版单位的“核心资产”,交往既是编辑行为的重要内容,也是编辑成长的逻辑起点。交往缺失阻碍编辑成长,影响出版产品质量。交往视域下,编辑成长的路径应从封闭思维转向开放思维,从单向控制转向相互理解,从边缘性参与转向主体性融入,在业务实践中打磨编辑思想,形成独有的编辑风格,以利编辑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编辑成长 交往 学术期刊 出版事业

人工智能时代,编辑的身份和工作被重新定义,与技术共生的工作样态催生编辑成长、发展方式的迭代与完善。以话语生产和知识生成为产品的学术期刊,其出版质量很大程度由编辑环节所控制。产品和行为是由人做出来的,编辑人决定编辑行为,因而只有编辑的高质量发展才有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编辑成长直接关系到学术期刊如何适应业已发展并有重大转向的时代变革、社会发展的要求。

从人的全面发展到社会文明的推进,都是以交往为前提的。即使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先进,人的道德、意志、情感、价值判断依然无法完全被取代,编辑思维是编辑职业不会被互联网或相关人工智能技术所吞噬的安身立命之所在。[1]以交往理论作为编辑成长路径探索的理论支撑点和方法论,使编辑通过交往研究当下、生成思考,获得与时代脉搏同频的品格与气质,是极具现实意义的。然而,交往在现实中的作用常常被低估。编辑的交往行为作为出版活动中的必要行为,其与人工智能技术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同向而行、共同进化的,应得到从个体到集体的更广泛、更有力的重视和支持。下面以基础教育学术期刊为例,就编辑成长的路径构建做进一步阐述。

一、交往取向:编辑成长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认为,人借助两种东西来认识自己、反映自己:一是交往,二是生产。即,交往和生产是反映人类本质的两面镜子。[2]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交往双方总能从彼此身上折射出自我,同时以自我为尺度看待别人,进而形成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编辑以学术期刊出版为自己的事业,必须保持与教育学、历史学、哲学等的持续对话,否则就将失去恰当的研究对象、交往对象。编辑在交往中保持对学术研究、期刊出版的境脉性学习,是编辑成长的逻辑起点。

1.育自我:交往是编辑个体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3]在马克思看来,除了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多领域、全方位的普遍交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现实条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每个编辑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也是终身学习的依然“未完成”的发展中的人,其成长过程是不断接触出版工作、认识出版工作、积累出版工作经验的过程。交往是编辑个体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是编辑个体发展和进化的内在机制和重要表征,促使编辑个体形成普遍、自由、全面的能力体系。“独学而无友”的生活必然造就孤寂的头脑,无法使个体从身边友好或竞争的交往中产生自己的思想,交往的匮乏必然直接制约个体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2.思他人:交往是编辑活动主体间相互理解的必然需求

理解,是编辑交往行为的核心要素。“理解最狭窄的意义是表示两个主体以同样的方式理解一个语言学表达;而最宽泛的意义则是表示在与彼此认可的规范性背景相关话语的正确性上,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协调;此外还表示两个交往过程的参与者能对世界上的某种东西达成理解,并且彼此能使自己的意向为对方所理解。”[4]编辑活动主体间的交往是一个追问意义、达成某一具体共识的过程,它植根于所有宏大的或精微的编辑生活世界,是创造性见解产生的源泉。创造性见解并不是字面上的“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交往双方在真正达成理解以后的发挥过程。在出版各环节中,编辑需要通过交往与不同主体达成基于理解的默契与合作,如与作者对文稿的某一部分存在不同观点时,与审稿人沟通审稿意见时等。

3.向未来:交往是编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直接动力

交往建构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从这个层面上看,编辑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是靠编辑的积极交往实现的。编辑只有在交往中才能揭示自身作为编辑活动主体存在的意义,在真实的交往中创造生产力,由此真正体味到编辑生活世界的壮阔,真正认识到出版事业之未竟。学术期刊是编辑生活世界的核心,编辑创造的生产力能流传多广、多远,取决于其交往拓展的情况。如果编辑不是以开放的社会姿态开展物质、信息等方面的交互性活动,那么编辑的交往将局限于狭隘地域之内,处于闭关自守的状态。当编辑的交往成为跨地域交往、多领域交往甚至世界交往时,交往的扩大带来生产力、创造力的扩大,也带来走向未来的勇气和自信。

二、交往缺失:编辑成长路径的现实审视

交往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交流;不是一厢情愿,而是两情相悦。如果交往的双方或多方不能以自由、平等、自主的主体形象存在,那么“主体—主体”关系就会在某种意义上降格为“主体—客体”关系或物物关系,交往就会异化。[5]日常生活中,“交往”随处可见,但这些“交往”能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接纳呢?现实往往不太理想。如,编辑部主任与新编辑或年轻编辑的交往存在层级的身份限制,直接导致双方交往的不平等,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单向控制,行为上的妥协并不代表内心的理解和认同。编辑活动主体间的交往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浅层次交往

不同的交往,皆因交往的频次、广度、深浅而呈现出不同的过程和结果。交往的频次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起始点、立足点,交往的广度是人际关系的辐射、拓展,但二者都不是交往性质的决定因素。从那些具有频繁、广泛的交往却未建立起深厚情誼的关系上,我们便容易理解了,交往的深度才是人际关系的关键所在。交往的深度不在于谈论的话题有多深刻或时间有多长,而是交往双方拉近了心理距离,产生了情感共鸣,走进了彼此心灵深处。如果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交往缺乏深度和情感,不仅制约了相互理解目标的达成,而且大大降低了双方长期合作的可能性。如,编辑在开展有针对性的约稿时,对专家学者研究方向、近期课题等信息停留于表面,未深入研究相关著述,乃至提出对方不太擅长的问题,这就直接影响约稿成效或导致来稿的质量未能达到预期要求。

2.角色化交往

人在交往中不同程度地受到自身身份的约束而存在一定的表演成分,在某些情境中为迎合交往对象而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双方达成虚假的“认同”和“理解”。这样的交往实质上是“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交往,交往双方都无法从中获得真正的支持和帮助。一些老编辑或产生职业倦怠,或长期未获得职业认同感、职业幸福感,加之缺乏关爱他人的体验,以对待“物”的方式进行机械式交往,而不懂得去了解对方的客观处境和观点、立场,更无心为对方提供帮助。此外,一些新编辑以为编辑只是做文案工作,有的甚至存在“社恐”心理,自己只需扮演作者与印刷厂之间的“传声筒”角色,在选择审稿人时也将选择权交给人工智能技术,这就使其独立意识、良心自觉不断弱化。

3.程序性交往与非程序性交往

程序性交往主要发生在出版单位内部、为完成出版任务而进行的工作性交往,非程序性交往则是指发生于出版单位之外的非工作性交往。程序性交往,如编辑的选题策划会、向作者约稿以获取优质稿源等,是出版活动中的必要行为,保障了出版各环节的顺利开展。

非程序性交往取决于编辑自身对出版工作的投入,如与作者建立朋友式关系进而维系情感,与前辈交流学术期刊未来走向。很多编辑不是自觉自愿地进入交往,而是因指派工作需要、某次组稿需要而被动地进行交往,其间缺乏深层次的思想交流、情感互动,并随着任务的完成而结束。这样的交往所要和所能抵达的只是人的行为表现,而无法穿透人的心灵,不能给人以职业信念和动力。

三、交往理性:编辑成长路径的应然转向

交往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主体间性,即“主体间理解的一致性”[6],要求交往的各主体在坚持自己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主体地位,它体现了交往理性的包容性及平等、真诚的价值取向。这种包容性是主体间相互承认、相互关爱、相互理解而达成的一致性。主体间性是编辑个体建立独立主体性的前提,认识到编辑与作者之间、编辑与编辑之间、编辑与其他部门人员之间、编辑与读者之间、编辑与审稿人之间的相互关联具有共生性。具体而言,可從以下几点入手构建基于交往理性的编辑成长路径。

1.从封闭思维转向开放思维

思维方式是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具有普遍性特征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规范,它并不是以具体指令的方式告诉人们如何做事、如何实施程序、如何达到标准,它标志着一定时期内人们理性认识的方向和趋势,指引着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总体思路。因而从思维方式转变的角度来认识编辑个体从事出版这一人类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

所谓开放思维,即与外界建立广泛的、多样的联系,从而拓展思维的时空,使思维能及时触及外界变化发展着的事物,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反之,封闭思维是闭塞的、排他的。[7]人只有以开放的思维方式进入世界,而不是封闭自己,他微小的存在才会被周遭万物注入新的活力,逐步建立起与世界丰富而深刻的交往。“最重要的他人经验出现在面对面的情境中。”[8]开展广泛的对话交流,是实现思维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编辑在对话交流中与交往对象真诚互动,双方共同成为新的理解、新的意义的发现者、创造者,由此从孤立的人变为走向交往的世界人,进而过上一种理性的、解放的交往生活,真正使交往成为变革、改善编辑生活世界的动力和源泉。

以《福建教育》为例,编辑每个月至少下校调研1次(观摩课堂、参访学校或开设讲座等),新编辑入职的第一年要做到每周下校学习1次(尽量兼顾不同区域的学校),每月与老编辑至少开展1次“同改一篇稿”的深度交流,每次下校学习及交流后都要撰写500字以上心得体会,使成长路径有迹可循。[9]其中,新编辑若遇较大型活动且需跨省(市)出差,可在老编辑带领下参加;“同改一篇稿”的文稿可以是固定学科、学段的,也可以是跨学科、跨学段的。

2.从单向控制转向相互理解

一个体系中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常常不是同一的,是分化的甚至是相冲突的,加之复杂环境因素的潜在影响,决定了交往中各主体对“什么价值是可以成为共识”以及共识的内涵怎样达成,都可能产生不同的意见。在出版交往活动中,不同主体之间的不良交往关系总是充斥着猜疑、不满、偏见,而这些往往是因信息封闭、主观臆断导致的,若双方或多方能以理解、包容的态度悦纳彼此,就构建良性交往关系。在学术期刊出版语境中,编辑部主任与年轻编辑、学者专家与编辑、编辑与投稿人这几对关系,容易形成“权威—服从”的单向控制关系。这种单向控制关系常常表现为我讲你听的交往方式,交往双方都在低水平徘徊,没有思想和情感上的碰撞与共鸣,徒有对话之名,没有对话之实。

对此,借鉴德国学者K.沙勒关于合理交往的论述,编辑活动主体应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平等交流对话的基本制度和规范;②刻意地自我训练和自我调教,警惕交往过度和交往迷失,维持交往中的秩序感;③善于情绪管理,保持宽容、平和的心态,正确对待交往中的压力;④淡化权威层级,强化民主意识,克制情感主义和工具性的交往习惯,培养理性的、有道德的交往习惯。基于上述认识,编辑的交往要从我讲你听走向深度会谈,建构以探索真知、创造意义为目标,以平等交流、相互沟通为导向的编辑活动主体间的交往。

3.从边缘性参与转向主体性融入

良好的自我主体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精神表征,是编辑交往的基本内涵,也是其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关系的前提。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与社会的关系,正确估量自己的社会角色位置,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自己人性的提升和个性的解放,并最终在社会关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正能量。[10]自我主体意识不仅控制着我们的交往行为,而且塑造着我们的身份、情感、意志。自我主体意识强的编辑把交往当作自己与世界之间的联动机制,这种联系一直延伸到未来——“我”与他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彼此参与对方的存在中。自我主体意识弱的编辑把交往当作一种边缘性参与,一种外围的、不那么重要的存在方式,那么他的价值、逻辑、知识等的生产和再生产往往处于一种自循环状态,身体也会渐渐脱离对客观社会世界的感知。交往使个人与客观社会世界之间达成某种平衡状态,使个人永远处于社会化发展进程中。

现实中,新入职编辑经常被安排做一些“杂活”“琐事”,如翻阅往期杂志、送取审校样、录入数据等,边缘性地参与编辑活动主体间的交往。一些资历较深的编辑也可能因职业倦怠、思维固化、负面情绪等,在主观上使自己的交往处于边缘性位置,逐渐远离学术圈和编辑工作的中心,这将不可避免地引发其主体精神世界的迷失与困顿。“在人类的总体经验中,只有一小部分会存留在意识里。这些被存留的经验沉积下来,凝结为记忆中可识别与可记忆的实体。只有在这种沉积出现的时候,个人才有可能理解自己的人生。在若干个体共享某种生活的时候,还会发生主体间的沉积,共同生活的经验会融合并入一个共同的知识库。”[11]真正的交往强调内在的精神实质,是交往双方或多方各自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接纳彼此的精神世界,在经验共享中互相成就的过程。意识到这一点,编辑的交往行为才能从边缘性参与转向主体性融入,在“主体—主体”的模式下,作为独立的个体参与到交往活动中,其自我主体意识得以外显,其思想、经验、知识得以创造、分享、增值。

交往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编辑个体的发展取决于其直接和间接交往的所有人的发展。交往视域下编辑成长路径的构建,不仅尊重编辑个体的存在价值、意义,使个体获得精神生命的支撑,而且促进个体以整个学术期刊出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实现个体与整体的“双赢”。通过交往,编辑得以突破自我狭隘的小天地,与周遭世界真正地融为一体,在这坚持与动摇并存、理性与感性交互的进程中获得生命的意义体验并形成自我独特的编辑思想和编辑风格,成长为合格的编辑。

(作者单位系福建教育杂志社)

猜你喜欢
出版事业交往学术期刊
疫情时代的出版和阅读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盲文出版事业的未来走向——基于盲人读书现状及未来需求的调查研究
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书店及出版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