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路径探究

2024-03-01 01:32张琴
参花(下) 2024年2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受众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亦是文化产业的关键构成部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在提高国民文化自信心、认同感等方面同样能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但因起步较晚,还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口头传说、手工艺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制于生产生活的变化和文化土壤的减少,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发展困境。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突飞猛进,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变化与便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而言,既是机遇亦是挑战。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已脱离于以往口传心授模式的窠臼,依靠前沿数字化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重要手段。基于此,如何与时俱进、揆情审势,依托数字化技术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路径,是需要相关部门及人员深入探讨、积极实践的课题。在此主要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路径加以概述。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巧妙应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具数字化交互性

其一,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助力下,人与技术之间的深度交互成为可能,诸如将节日庆典、民间音乐、民族舞蹈、传统戏剧等活动以实景虚拟的形式加以展现,大幅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交互性,吸引更多群众的关注,以此挖掘潜在其中的商业价值。

其二,依靠实景互动功能,能给受众更为直观、清晰的现场体验感,还能给受众带来更为多元、有趣的信息资源。在加快信息资源的加工、转化、存储之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进程以更快的速度推进。[1]

其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直以来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中流砥柱,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其理念、想法与技艺展現出来,给受众更深刻的体验,让受众收益良多。以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营造更有利的社会氛围,打下更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软件的全面开发,尽可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在信息化社会,形形色色且层出不穷的应用软件已然成为群众互相沟通交流的必备工具,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应用软件的开发也应加速进程,以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添砖加瓦,适应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基本诉求。近年来,许多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应用软件被开发出来,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百科等,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宣传的有力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手段,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汇集整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软件的助力下,就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众的零散化时间进行整合,使受众需求获得更好的满足,同时给受众一定引导,激发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潜力。[2]对此,各相关部门及人员应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软件的重视程度,加大开发力度,给予更多经费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软件视为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展受众调研、进行产品销售、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重要工具。

总而言之,依靠应用软件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能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其注入新鲜活力,但非物质文化遗产软件的开发依然面临诸多阻力,需要予以针对性处理。一方面,相比较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软件的用户规模较小,需要相关部门牵头引领,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软件的社会影响力与用户覆盖度;另一方面,可以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软件同本地旅游资源软件进行整合与协作,或者依托用户规模大、影响力深远的旅游型软件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宣传,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率。以张掖市为例,当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采购触摸一体机并安置在张掖市图书馆、张掖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场所,连接上网络,安装程序,就可以数字化展示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用科学技术向大众推广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当地还开发了专注于推广和整理张掖市文化精髓的“数字张掖”App,运用“互联网+文化”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展示在终端设备上进行传播。

四、数字化博物馆的全力打造,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渠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相继播出,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手造中国》《了不起的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行》等,为大众提供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洋中遨游的机会,吸引更多人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迅猛发展的技术浪潮下,越来越多的行业也投身于数字化行列当中,博物馆便是其中之一,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的引领下,数字化博物馆应时而生,这一新颖的展示模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得以不断深入。于参观人员而言,参观博物馆的目的不仅在于长见识、开视野,还在于熟悉地域文化,在数字博物馆中,人们可以通过音频、影像等方式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感受其内涵,品味其魅力,获得更直观、深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于博物馆工作人员而言,数字化博物馆的打造使文物与精神变得“活态化”,其依靠资源的提炼与整合创新了博物馆的运营方式,为资源管理提供了诸多便利,大幅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效。[3]

在此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其在文物数字化保护领域的实践颇具借鉴意义,例如,数字三维建模软件的开发、信息交互平台的建设、珍贵文物资料的优化,等等,均斩获了显著成绩,这些皆是值得其他地区借鉴的宝贵经验。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打造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施以针对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使更多平时不喜欢外出的人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了解、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此举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渠道的有效拓展。

五、紧抓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事宜,促进网站互联网服务效能的优化

其一,可以在网站中设置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品推介版块,向群众提供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项目的标识定制服务,更好地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中的影响力。

其二,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广泛搜集、汇整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受众的相关需求,并以此为立足点打造与之相应的信息交互平台,使受众可以通过网站及时、有效、快捷地搜寻到所需信息与产品。

其三,设置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信息交互平台,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及时发布最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信息,并做到动态化更新,基于区域内各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循序构建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服务系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其四,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主要内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记录影像、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纪录片进行公益性展播为主要形式,可以通过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传统体育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美食、传统医药、民俗等国家级、省级、市级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呈现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成果,展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4]

其五,依托多家知名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内容+传播”架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传播最大化。下一阶段,还将在平台上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研发、设计、孵化、品牌、宣传、竞技、人才培养、研修研习、展示展演、市场对接、信息发布、资源共享、交流合作、跨界对话等工作。

六、以数字化技术为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

其一,以数字技术为翼。即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将来自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活态展现,为受众营造身临其境之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听得见”“带得走”“学得来”,使之触手可及。例如,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非物质文化遗产版块中,公众通过扫描AR卡片、AR电子书就能在手机上观看立体化的妈祖信俗、中国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只需戴上VR眼镜,便可置身于传承人工作室中一同学习烙画、漆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过程中,如果一味追求与新技术的结合,可能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流于形式。还应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只是一种实现手段,不能过于强调这层光鲜的“外衣”,应时刻注意技术与内容的平衡。

其二,以温度质感为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中,要思索如何拉近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为此,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共建、共享的特点,加快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要素的现代转化机制,革除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陌生感和神秘感。例如,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的品牌活动“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6天内上演11场精彩绝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通过互联网直播的形式得到网友们的关注并收获一致好评。

七、谨记数字化保护传承原则,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有效保护

现阶段,产业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加快产业化进程之余,谨记原则方能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有效保护与传承。

其一,要将保护与传承放在第一位,产业化背景下,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不但要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经济价值,还要将重点放在保护与传承措施的贯彻上,在数字化状态下维系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原始状态。在产业化开发与创新传承阶段,必须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原有的风格与特色,一切皆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为首要原则。

其二,要致力于资源的有机整合,产业化元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中的渗透,本质目的在于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播方式,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覆盖面,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受众,从根本上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发展困境。因此,应积极整合来自社会、企业等多方主体的有用资源,以期在加快产业化进程之余也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

其三,要秉持风险最小化原则,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之余,同样存在一定的网络维权风险,在此背景下,应以有效措施尽可能地降低网络维权风险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需紧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权的监督管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全面维权,另一方面,设置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通道,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渠道,获得更好的技术支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更有利的技术环境。[5]

八、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手段,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及周边产品

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音频、影音、虚拟场景动画等数据库资源的搭设,在助推创意文化与传统艺术产业化发展方面可发挥不小的助力。伴随数据库资源的持续扩充与规模的继续拓展,其本身同样也能化身为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设计、创新的重要灵感源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文化产业及其产品本身的结构、特性、消费途径等的创新与优化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应同数字化技术全面整合,致力于建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与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园区,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的拓展,拟定并实行一系列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保护的措施。依托于现代设计与网络营销手段开发更多优质非物质文化遺产产品,借助新媒体手段,广泛运用网络平台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使珍贵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够得到全面开发。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不应只简单地局限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记录、保存与展示上,还应加快对相关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例如,依靠3D打印技术设计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或基于当代人的特色需求设计私人定制类的周边产品。[6]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爱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收入所得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经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依然可以得到更全面的保护、更有效的传承、更长远的发展。[7]

九、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立足新形势、直面新挑战、谋求新突破、实现新发展,是相关部门及人员的紧迫任务,唯有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百折不挠,方能勇立潮头、不断进步。在实际执行中,可以从虚拟现实技术的巧妙应用、数字化博物馆的全力打造等方面入手,要紧抓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的建设事宜、谨记数字化保护传承原则、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手段等方面,致力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史学峰.文化产业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6):89-92.

[2]宋利荣.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J].科技风,2019(36):

196.

[3]李凌婧.文化产业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新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4):40-41.

[4]林凇,祝雨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J].汉字文化,2022(22):174-176.

[5]王成东,韩东晨.数字化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3,44(03):115-118.

[6]王智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其应用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23):82-84.

[7]陈金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参花(下),2023(09):35-37.

(作者简介:张琴,女,本科,甘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张云逸)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受众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