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政教学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2024-03-01 06:34王葵
江西教育C 2024年2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学策略

王葵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政教学要求,难以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难以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动”得少,教师“讲”得多,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落实。本文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阐述了高中思政教学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期为高中思政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高中思政教学   教学策略   以人为本

一、高中思政教学为什么要让学生“动”起来

在“三新(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思政学科的育人功能更为突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更为紧迫。《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从“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定位来看,高中思政教学要突出“动”字,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是“三新”背景下,高中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学生是一个个独立、有思想、有情感、能动性的个体,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是让学生“会解题”,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真实问题,也无法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生只有真正参与进来,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为行,社会理解能力和参与能力才能逐步提升,循序渐进地“成长”。由此可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是提升高中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必然要求。

二、在高中思政教学中学生要怎么“动”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不仅是一门政治课,还是一门对学生的品行、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及理论素养等实施全方位培养的课程,更是一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就决定了高中思想政治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高中思政教育中的“动”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鲜明特色。

首先,在高中思政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动脑”,即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和勤于思考。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法律、逻辑等多方面,要求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要积极动脑,还要留心观察生活,主动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大事,并尝试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读政治现象,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迁移与运用。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厚植家国情怀,还能提高学生的公共生活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其次,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动口”,即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能说。通过教学任务的巧妙设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树立科学精神。

最后,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动手”,即让学生梳理笔记,构建知识体系,或根据教材内容和课堂任务布置,设计活动方案、开展社会调查、参与志愿服务等。通过体验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学生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培养“主人翁”意识。同时,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能增进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逐步感受到思想政治学科的趣味性。

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最终让学生对思想政治“动心”,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目标。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真正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对思想政治课堂充满期待。只有“动心”了,学生才能逐步实现从学科知识到学科素养的转化,从而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在高中思政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一)转变教学理念,增强“放手”意识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三新”背景下,高中思政教师要变革自身的教学理念,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动心”。教师要学会放手,改变“处处不放心,处处都要讲”的心态,把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学习思政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与反馈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新冠疫情“停课不停学”阶段,如果教师只是一味讲授知识,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效甚微。对此,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教师负责主持、引导和点评。比如,在教学中,笔者设置了时政对接活动“众志成城,对抗疫情”,将全班学生分为6个小组,从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病毒及传播途径,个人防护措施,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谣言问题,国内外援助,最美逆行者”中选择一个话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生活资源,整合素材,设计问题,并整理答案,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成果展示。在这节课中,笔者引导学生从哲学、政治、文化、经济角度对时政进行自主分析,打造了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课堂,充分彰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样充满自主学习、思考与探究的课堂,既能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科学精神,又能增强学生的公共生活参与能力,实现了“提分”与“育人”。

(二)开展“议题式”教学,重视活动开展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要精心研究教学设计,重视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比如,“议题式”教学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围绕议题,借助情境开展逻辑认知与思辨活动的教学方式,它强调活动的可选择性与探究性,以“议”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议题的选择可以基于实际生活,可以聚焦社会热点,可以联系教材实际,等等。议题的内容既能包含学科内容,又能展示价值判断。

例如,在教学《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总议题:“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通过总议题引领本课,同时设计三个分議题:第一个分议题为“为什么改革开放是破局之招”,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历史影像,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进而探讨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原因。第二个分议题为“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引领之招”,通过设计改革开放的时间轴,引领学生梳理改革开放的过程,讲述改革开放中的故事,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第三个分议题为“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制胜之招”,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感受,谈一谈改革开放给家庭、家乡和国家带来的变化,体会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进而探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秘诀”有哪些。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引领学生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持续推进改革开放。这种把总议题分解成多个分议题的教学模式,既能让学生从宏观角度看待政治问题,又能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政治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政治课“活”起来。

(三)开展情境化教学,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情境化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的场景,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又能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通过形象生动的具体场景以及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找准自己的位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价值与价值观》一课时,教师可以以“袁隆平及他的杂交水稻事业”为主题,创设情境。首先,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播放视频“袁隆平的90后追梦人生”,让学生了解这个可亲可敬的老人一生逐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杂交水稻,“解锁”水稻的价值,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出哲学意义上“价值”的含义。再次,在第二个环节,让学生讲述袁隆平的小故事,并讲一讲为什么他值得我们尊敬,由此引领学生理解人的价值。最后,在第三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情境,主动思考价值观的作用,并自主设计袁隆平的“颁奖词”,使学生自觉树立学习榜样。通过三个序列化的情境活动,以及有效的任务布置,学生不仅能动脑、动口,还能动手设计,踊跃发言,这样的政治课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让学生“动心”了。

(四)开展辩论式教学,培育学生的思辨能力

辩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体学生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以主体参与的广泛性、过程的互动性、问题的探究性为主要特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开展辩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辩题“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引领学生经历立论陈词、攻辩、攻辩小结、自由辩论、总结陈词等环节,据理力争。这样,整个课堂就成了学生“畅辩”的海洋,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与逻辑思维,还能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文化观。再如,在教学《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辩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是法律还是道德”,引领学生按照辩论的各个环节推进,正反双方各执一词,让学生在头脑风暴中,实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认识。

在选择辩题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表达能力,切不可过难或过易,也不可选择带有一定倾向性的辩题,否则辩论活动最终会流于形式,辩论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就不能真正“动”起来。

(五)开展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活动是学生融入公共生活的重要形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善用生活资源,引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动”起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一般而言,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以及各种职业体验等。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分小组参与社会实践。例如,在教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前活动,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店铺、工厂等都涉及哪些行业,为什么资源会流进这些行业,这类市场存在什么问题,等等。并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分小组进行社会调研,写专题调研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分享。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认识到高中思政课的学习不仅在课堂,课外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进而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多留意、多观察、多思考、多行动的习惯,把身边的资源“为我所用”。

综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你追我赶,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增强学生政治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能够逐步养成自主、自律的优良品格,以及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进而推动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动心”,让政治课堂“活”起來,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四连.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20):78-80.

[2]刘志莉.浅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议题式教学的运用[J].考试周刊,2023,(35):137-140.

[3]杨小洪.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议题式教学运用的有效路径[J].吉林教育,2023,(22):9-11.◆(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李堡中学)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