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 彭震 崔先晃 张慧敏 凃巧先 李文兵 李进东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人民医院(湖北 武汉 43009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及医护人员设备使用体验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本院75台医疗设备、5名设备科医护人员及122名医院设备使用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行常规医疗设备管理;以2021年7月~2021年12月本院75台医疗设备、5名设备科医护人员及128名医院设备使用医护人员作为试验组,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医疗设备管理。比较信息化管理实施前后医疗设备检查合格率、设备管理质量评分、设备维护管理情况、医护人员设备使用体验及设备经济效益。结果试验组设备检查合格率、设备管理质量各项评分、设备预防性维修率及维修后管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故障处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设备经济效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设备使用医护人员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促进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提高,并可改善医护人员设备使用体验及设备经济效益。
医院医疗设备指的是单独或组合应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材料、器具或其他物品、软件等。医疗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疗工作、临床学科工作及科研、教学工作的基本要素,能够为多种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便利[1]。既往医院对医疗设备多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随着医院医疗设备的不断增多,医院面临的设备管理难度也越来越高,人工设备管理不当造成的数据错误时有发生[2]。近年来,信息化技术持续发展和进步,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大大促进了医疗设备管理效率及质量的提高[3]。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计算机及网络通信设备进行医疗网络应用系统构建,针对医疗设备以及患者信息等开展智能化、信息化处理,能够大大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同时满足医务人员对于相关设备信息的使用需求[4]。为进一步探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有效方式,本研究以本院75台医疗设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信息化系统管理实施前后的设备管理水平及医护人员满意度,评价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本院75台医疗设备、5名设备科医护人员及122名医院设备使用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以2021年7月~2021年12月本院75台医疗设备、5名设备科医护人员及128名医院设备使用医护人员作为试验组。两组75台医疗设备为同一批设备,设备类型输液泵3台,注射泵14台,监护仪48台,彩色多普勒超声仪5台,呼吸机3台,数字X射线成像DR 2台。对照组设备科医护人员5名,其中男4名,女1名;年龄22~48岁,平均(33.25±4.50)岁;工作年限1~15年,平均(6.89±2.15)年;受教育水平本科3名,硕士及以上2名。医院设备使用医护人员122名,男62名,女60名;年龄24~50岁,平均(32.16±4.36)岁;工作年限2~14年,平均(5.50±2.05)年;受教育水平大专及以下52名,本科50名,硕士及以上20名。试验组设备科医护人员5名(与对照组为同一批人员)。医院设备使用医护人员共计128名(其中122名与对照组为同一批人员,新增人员6名),男65名,女63名;年龄22~50岁,平均(33.17±4.49)岁;工作年限1~16年,平均(5.63±2.30)年;受教育水平大专及以下55名,本科52名,硕士及以上21名。两组设备科医护人员及设备使用医护人员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开展常规医疗设备管理。严格按照常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开展医疗设备管理工作,通过传统移动系统对医院既有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进行严格执行,并针对医疗设备实施定期检查、维护,及时发现设备性能异常并给予整修等。
试验组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医疗设备管理。①系统构建。由医院信息技术部门协同软件公司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合作开发,具体内容涵盖设备生产商、生产日期、注意事项、设备保养说明等,并对系统故障维修记录、巡检记录以及使用情况记录等多个功能进行重点开发。确保设备巡检人员人手一台平板电脑,供其设备巡检使用。在不同病区安装相应的系统客户端,同时确保客户端与HIS数据库正确对接。手机连接无线网络或4G、5G网络,同时连接医院信息系统,确保相关医院人员能够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了解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并为其设备采购方案制定提供科学参考;②设备查询。设备科医护人员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输入各自的工号及密码,即可登录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显示相应病区内设备名称、型号、检修记录及使用记录等信息,方便其查询相应的设备信息;③设备检修及追踪。当有医疗设备需要检修时,设备科医护人员可登录信息化管理系统,按照系统相应流程提交设备检修申请,当服务器接收到申请后,会将申请记录输送至设备科,经智能手机或电脑等输送给检修人员。若医疗设备需要大修,检修人员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选择“追踪申请”,完成整个检修申请操作;④设备保养维护及报废应用。安排设备工程师负责对医院医疗设备性能及使用情况等进行定期巡检,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对巡检设备上方条形码进行扫描,完成配对操作后方可进行巡检信息登记。若设备检修人员检查确认设备丧失使用价值需给予报废处理的,严格按照医院相关医疗设备报废处理规定,通过信息化系统提交设备报废申请,由工程师对相应设备进行再次评估,确认其维护后无法再次利用,丧失使用价值,则可将设备信息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报废处理;⑤设备盘点及入档。通过信息化系统能够调取医院报表,方便查看相关医疗设备信息,通过系统对相关设备数量等进行汇总,可提高设备盘点的精确度和及时性。通过信息化系统针对医疗设备使用相同的医院设备卡,对设备卡进行扫描,可快速、准确完成设备报表制作及录入,减少录入失误,并可方便后续设备档案信息查找,构建动态化设备信息档案库,为设备维护及保养提供便利;⑥经济效益管理。通过信息化系统对医疗设备进行经济成本规划与控制,并根据系统相关设备管理数据(科室申购、保养维护、招标采购、验收入库、临床使用、设备报废以及保养维护等)指导院内成本控制及采购工作,更好地进行医疗设备成本控制。
①设备合格率。统计两组医疗设备检查合格率,合格率=检查合格设备数/总检查设备数×100%;②设备管理质量。通过本院自制医疗设备管理质量评估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2,信度0.82,效度0.81)评估。量表涵盖设备保养记录、设备使用状态记录、设备保养牌悬挂、设备盘点入档、设备报废处理共计5项内容,各项评分0~10分,分数越高说明管理质量越好;③设备维护管理状况。统计两组设备预防性维修、故障处理及维修后管理率;④经济效益。统计两组医疗设备使用收费情况,使用投资收益率法对其设备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对比。投资收益率=(设备收入-设备支出)/设备投资总额×100%。经济效益差投资收益率<0;效益一般投资收益率在0%~10%;效益好投资收益率超过10%;⑤设备使用体验。通过本院自制医护人员医疗设备使用满意度调查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3,信度0.81,效度0.82)评估,分别针对设备科医护人员、设备使用医护人员满意度进行评估,内容包括设备性能状态、设备维修及时性、设备保养情况等,量表总分100分,非常满意>80分;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通过SPSS25.0开展统计学分析,以%描述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通过±s表示计量资料,予以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设备检查合格率、设备管理质量各项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设备检查合格率及设备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设备预防性维修率及维修后管理率较对照组高,故障处理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设备经济效益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两组设备维护管理状况及经济效益[n(%)]
两组设备科医护人员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设备使用医护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两组医护人员设备使用满意度[n(%)]
医疗设备是疾病诊断及治疗工作中的常用工具,良好的医疗设备性能及使用情况是医疗诊断及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5]。传统医疗设备管理模式通常更为注重设备的短期效益以及一般性维修,对于设备管理的数据相对较模糊,且管理工作系统性不足,管理效果不理想。
本次研究发现,试验组(信息化管理系统)设备检查合格率、设备管理质量各项评分、设备预防性维修率及维修后管理率高于对照组(常规管理),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故障处理率低于对照组,设备经济效益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这与陈奕杏[6]相关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这说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促进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质量的提高,并可提升医护人员设备使用满意度,改善设备经济效益。推测原因为,通过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帮助设备科医护人员及各科室设备使用医护人员及时对相关设备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化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能够为预见性集约管理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有效提升医院设备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应用新型网络信息化技术,针对医院医疗设备采购、设备使用、检查维修及保养等信息实施智能化管理,可使相关管理数据更加透明化,并可实现设备检修过程无缝衔接,方便医护人员经系统随时查看各类设备的使用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工作监督,进一步规范医疗设备检修流程,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质量[7,8]。同时,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设备查询、设备检修追踪、设备保养维护及报废、设备盘点及入档、设备经济效益管理等环节,能够确保设备检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规范化设备报废流程,并提高设备盘点及入档效率和及时性,为设备经济成本控制提供科学参考,不但能够提高整体设备管理质量,减少安全隐患,而且能够提升设备管理效率,改善设备经济效益,并促进医护人员使用体验的改善。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可显著提高整体设备管理水平,有助于改善医护人员设备使用满意度,提高设备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