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玉,王锦倩,王雪,周晓铎
(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控制感染最基础、最重要科室,医院器具/物品清洗是否彻底,是控制医院感染关键环节[1-2]。有研究指出,医院器具/物品清洗不彻底压力蒸汽灭菌不合格率为5%~30%,残留血阳性率高达35.9%,患者感染风险明显增加[3]。近年各种仪器用于疾病诊治,尤其是内镜,其材料特殊、结构复杂,难以清洗。相关研究指出,内镜若长期清洗不彻底可导致细菌黏附、形成微生物菌,明显增加院内感染风险[4-5]。基层医院清洗设备、方法落后及监管力度不足,导致医院器具/物品清洗质量较差,同时尚无统一检测器具/物品清洗质量方法,难以判断清洗质量。因此,明确消毒供应中心内器具/物品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供有效的改进和处理对策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这一项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医院器具/物品清洗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并寻求改进措施。
以南阳市中心医院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常用有源/无源医疗器械,普通外科73件,骨科44件,眼科15件,心血管外科28件,其他13件,共173件,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采样检测法评估手工清洗消毒质量情况,根据是否合格分为合格组(141件)和不合格组(32件)。
参照《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影响因素与监测方法研究》[6]评估,清洗消毒后均采用目测法与带光源放大镜检测和蛋白测试法检测。目测法与放大镜观察法:棉签蘸取适量体积分数为95%乙醇,穿过管腔器械,若细管腔则用高压气枪吹干内部水分至纱布上,干燥后置于光源放大镜下,如存在变色及血渍等情况即为清洗不合格。蛋白测试法:采用易博士清洗效果监测试纸检测需要包装的紧密管腔类器械,根据试纸变色情况判定器械清洗是否合格。定期公示医院器具/物品手工清洗质量结果并开会总结,分析其中不足之处和原因,不断改进医院器具/物品手工清洗质量。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由调查者使用统一指导语讲解调查目的和填写方法,再由工作人员当场填写后回收,问卷内容包括日均使用频率、消毒剂种类(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戊二醛)、器械类型(器皿/钳类/管腔/精细类)、污染程度(轻/中/重度)、污染器械放置时间、清洗消毒时间(≤0.5 h/>0.5 h)、预处理是否彻底(是/否)、采样后送检及时(≤2 h/>2 h)、采样过程污染(是/否)、终洗用水质量(合格/不合格)、压缩空气(清洁空气/非清洁空气)、储存环境湿温度控制(有/无)、清洗消毒人员相关知识缺乏(是/否)等,回收后检查有无遗漏项目。
两组日均使用频率、消毒剂种类、预处理是否彻底、采样过程污染、采样后送检及时、压缩空气、储存环境湿温度控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组器械类型精细类、重度污染程度、清洗消毒时间≤0.5 h、终洗用水质量不合格、清洗消毒人员相关知识缺乏比例高于合格组,污染器械放置时间长于合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医院器具/物品手工清洗质量单因素分析
按照表2赋值方案,以手工清洗质量为因变量,表1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器械类型精细类、重度污染程度、清洗消毒时间≤0.5 h、终洗用水质量不合格、清洗消毒人员相关知识缺乏、污染器械放置时间过长是医院器具/物品手工清洗质量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赋值方案
表3 医院器具/物品手工清洗质量多因素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器具/物品重复使用集中处理场所,器具/物品的清洗质量影响着灭菌效果,而器具/物品灭菌失败是导致院内交叉感染重要因素[7]。本研究共采样清洗消毒后的173件医院器具/物品,其中不合格32件,占18.50%,明显高于消袁媛等[8]报道,可能与清洗方式不同、清洗消毒人员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有关。可见手工清洗质量较差,需积极探讨其潜在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提高灭菌器具/物品成功率,以有效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发生。
不同器具/物品,其结构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精细类器械结构更为复杂,细微之处常存在大量有机或无机污染物,手工清洗难以抵达,久之有机物变干、铁锈及水垢、生物膜形成,随着污物累积,即使多次清洗也难以去除,故每次清洗时需额外注意腔内、连接处等[9-10]。保淳等[11]报道,重度污染器械表面有机物残留概率明显高于轻度污染器械,提示污染严重器械也是手工清洗质量不合格因素之一。本研究取得了类似结果。分析其可能原因,有机物长期残留会在微生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阻止微生物与灭菌气体有效接触,即使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清洗,也可能会导致清洗失败[12-13]。本研究发现,不合格组污染器械放置时间明显长于合格组,且多因素分析显示,其是手工清洗不合格的影响因素。可能与器械放置时间较长,未能及时回收清洗,污渍及血渍干涸有关。相关研究指出,医院器具/物品清洗消毒时间应控制在0.5 h以上,若时间不达标清洗剂洗涤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影响清洗效果[14]。本研究单、多因素均显示,清洗消毒时间与清洗质量独立相关,即清洗消毒时间越长,手工清洗合格率越高。有学者指出,清洗最终环节用水质量与消毒后的医疗器械重新污染存在密切联系[15]。本研究多因素显示,合格终洗用水质量是手工清洗质量保护因素,产生此结果的原因为非纯化水中各种无机离子及其他杂质的含量高,易对医疗器械造成腐蚀[16]。本研究结果显示,清洗消毒人员相关知识缺乏是影响手工清洗质量最直接因素,OR高达5.621。可能原因为,工作人员对清洗重要性认识不够,图省事,随意缩短时间,改变清洗流程,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导致清洗出来的器械不洁净,关节处和咬合面存在污渍等[17-18]。
管腔、精细类器械:拆卸关节,之后使用水、清洗剂充分清洗医疗器械各个关节,存在管腔则使用专门机械刷、压力枪进行清洗,并使用压力枪吹干。污染严重器械:设立专门清洗间,立即放置在清洗机内,去除器械表面有机物,防止体液、血液干结,若不能及时清洗,则将其浸泡在清洗机上进行保湿存放。选择与器械污染物相适宜的清洗剂,如多酶剂,以达到最佳的清洗效果,适当增加水温度,以增加清洗剂活力,达到最佳的去污效果。终洗用水质量:消毒供应室应要求具备过滤自来水,软化水、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的设施,采用纯化水来作为医疗器械的终末漂洗水。清洗消毒人员相关知识缺乏:完善规范清洗流程和规程;做好人员培训,提高其对清洗、消毒、灭菌知识的认识,使他们清晰意识到彻底清洗是灭菌合格的前提,清洗质量不合格会导致器械灭菌失败,而严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医院器具/物品在清洗干净后,应在4 h之内进行包装灭菌,防止再次污染。
器械类型、污染程度、污染器械放置时间、清洗消毒时间、终洗用水质量、清洗消毒人员相关知识缺乏与医院器具/物品手工清洗质量具有密切关系,对上述影响因素提供科学化干预,能有效提高清洗质量,预防医院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