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哀歌》中译本的副文本探究

2024-02-27 11:07黄潆莹
西部学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译本哀歌译者

黄潆莹

(广西大学,南宁 530000)

一、《战争哀歌》中译本与副文本

《战争哀歌》中译本整体上字词准确,语言流畅,风格独特,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是当之无愧的“重型文体”,从细节着手,对《战争哀歌》中译本诸如封面、标题、注释、访谈、封底推介等内容的探讨属于副文本的范畴。这些副文本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阐释空间,还揭示了小说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2]。译者通过副文本的设置,展示了对原著作品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呈现了自己作为译者的责任感和主体作用。在副文本中,封面和标题设计独特而吸引人,给读者带来新鲜感。作者保宁为本书写的自序,让读者对小说背后的创作动机和意图有了更深入地了解[3]。译者夏露在小说中的注释,帮助读者理解文化背景和概念术语,从而更好地接近文本。译后记则是译者对翻译过程、难点的总结和反思,展示了译者的专业性和才华。此外,外文本中的访谈、书评等对读者的接受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阅读保宁和夏露之间的访谈,读者可以了解到作者和译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过程,加深对小说的理解。书评则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观点和解读角度,丰富了对小说的理解和解释。

二、《战争哀歌》中译本副文本之于译者行为的探究

(一)标题与封里

文学作品的标题最先跃入读者视野,体现了一种读者、译者与作品之间的交流关系。《战争哀歌》的标题是经过周密考虑的,背后涉及丰富的政治文化信息。这部小说最早于1987年在越南《文学杂志》上连载,在1990年首次出版时改名为《爱情的不幸》。这是因为当时越南作家协会出版社编辑部认为保宁的作品精彩绝妙,但为了“安全”起见,决定绕开敏感话题,改个名字。这是因为越南政府将文学视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宣传工具,战后的文学作品往往被用来歌颂战胜方,而《战争哀歌》的情节对战争持反对态度,与越南传统描述战争的视角不同[4]。因此,这部小说在当时卷入了风波,最终被禁止出版,直到2005年才解禁。因此,译者夏露选择了保宁在2006年再版时所采用的标题,这是一个合理而恰当的选择。

(二)注释

注释作为副文本中最为核心的内副文本层面,能凸显源语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有效弥补在译文正文中难以完整传递出的原文的社会、历史、文化、审美等信息,可以使我们“真正地了解他者,尊重他者”[7]。但是若译本中的注释无法达到帮助读者理解和用作参考资料,则为无效注释,起到相反的效果。《战争哀歌》中的注释虽不多,但每一条注释都体现了鲜明的文化色彩。

例如,在《战争哀歌》第三章阿坚在机场寻找部队的场景中,描述一名高射炮炮兵摔倒后被其他士兵嘲笑后的吼骂举止:

译文:骂到这里,那个“志飘他爹”抓住死尸的一条腿,蹭蹭地拖走了。[8]111

此处双引号的位置译者进行了注释:

志飘,越南作家南高的同名小说中的主人公,被誉为越南的“阿Q”,但实际上他比阿Q有反抗精神,一度成为横行乡里的愣头青。——译者注。[8]111

夏露在译注中运用文化阐释法和译者评价法,对原文进行解释和评价。然而,译者在解释“志飘他爹”一词时,使用“异化翻译策略+注释”的方式,有些失当。对于没有读过《阿Q正传》的普通读者而言,这样的注释可能会增加理解上的困扰[9]。因此,笔者建议去掉这一注释,采用归化翻译策略,直接译为“那个凶神恶煞的家伙”,以更好地实现译者、中文读者和原文的视野融合。

(三)封底推介

封底属于内副文本中的后副文本部分,封底推介对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让读者迅速准确地掌握著作基本情况和所处地位,增强译著传播吸引力发挥着潜移默化作用。《战争哀歌》的封底推介选择英国《独立报》和我国作家阎连科在《东方战争文学的标高》书评中的话作为推介语,展现了译者或是出版社文本选择的主体性意识[10]。但是,考究封底英国《独立报》的评价,发现其有主观杂糅之嫌。

通过查阅英国《独立报》网站,笔者发现了与这部小说相关的五篇报道,其中两篇是关于该书的书评,两篇是关于小说获奖的报道,还有一篇是对作者保宁的采访。然而,没有找到“这部小说完全可以与本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战争小说《西线无战事》媲美,甚至要超越《西线无战事》,因为与《西线无战事》不同”这句话的来源。实际上,类似的说法出现在德国语言学家君特·吉森菲尔德关于《战争哀歌》德语版的专访中[11]。此外,推介语中的“这是一部超越战争的小说,是一部关于创作,关于逝去的青春,也是关于美和伤痛的爱情小说”是根据《独立报》书评中的观点进行了改写,并添加了主观评价。这种改写可能是由译者夏露或出版社进行的,但它违背了推介语的客观性。根据翻译文化学派的观点,翻译操纵指的是译者在处理文本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文本进行改写。对于推介语的改写可能增加了《战争哀歌》中译本的宣传效果,但降低了评价的准确性,并使推介语倾向于一方面,导致译者“求真”和“务实”模式的失衡。

三、《战争哀歌》中译本外副文本之于译本接受和传播的探究

(一)封面

封面的设计对于展现作品的亮点和吸引读者具有重要作用。《战争哀歌》的原本和译本封面都采用了黑色的基调,营造出压抑、沉闷的氛围,与小说标题相契合。封面中的女性形象是书中的女主人公阿芳,原著封面展现了阿芳忧伤的神态(见图1),让读者感同身受阿芳的心境。译本封面展现了阿芳离开男主人公阿坚住所的场景(见图2),表达了阿坚对阿芳离去的茫然与孤寂,给读者留下了广泛想象的空间和阐释的余地。这样的封面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阅读这书。

图1 越南青年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封面

图2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出版《战争哀歌》的封面

(二)报道与评论

相关报道和书评能够传达作品的背景、译作评述、翻译动机和策略等信息,为读者理解作品提供重要指引。关于《战争哀歌》的报道揭示了作者保宁与书中主人公阿坚之间的联系,包括相同的文化背景和人生经历,以及类似的生活环境。这些信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家的思想世界,突破意识流的阻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这些报道为读者提供了一手线索,揭示了翻译现象和作品背后的故事。

有关报道揭示了主人公阿坚和作者保宁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作者的思想世界和创作动机。书评则补充了战争文化的背景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事件和人物。这些报道和书评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解读,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三)推动文化传播

《战争哀歌》作为一部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其中译本的外副文本在译本接受和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推动文化传播方面。

首先,外副文本如前言、后记、注释等,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背景信息。这些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中的文化元素,从而增强了读者对原作文化的认知和兴趣。例如,通过注释中对于特定历史事件、文化习俗的解释,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原作所描绘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情感。其次,外副文本中的评论和解读为读者提供了多元的视角。不同文化背景的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这些解读既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去理解和欣赏原作。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无疑有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和交融。再者,外副文本中的宣传和推广材料如封面设计、腰封推荐语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译本的接受和传播。一个吸引人的封面设计或一段引人入胜的推荐语,往往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从而促使他们去了解和接触原作。这种市场化的传播手段,虽然以商业为目的,但在客观上确实起到了推动文化传播的作用。

《战争哀歌》中译本的外副文本不仅增进了读者对原作文化的认识和体验,还为跨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这些外副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多元解读视角以及市场推广策略,共同构成了文化传播的有力工具。它们让读者在享受文学魅力的同时,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这种跨文化的传播实践,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视野,还为研究文学作品如何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传播与接受提供了宝贵的案例和思路。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战争哀歌》中译本中的内副文本和外副文本,探讨了译者主观操纵、无效诠释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同时,研究了读者对译本的接受以及外副文本的媒介属性与价值。通过结合翻译理论和实践,从副文本的角度探讨翻译,以期对《战争哀歌》中译本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猜你喜欢
中译本哀歌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Songs from the Past
The Psyche of Lamentations《耶利米哀歌》之魂
《朝鲜民间故事》的中译本与徐悲鸿的插图研究
《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与上海
哀歌·屈原那纵身一跃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一曲自然哀歌的背后——读阿来的《云中记》
一本迟到的译著——评《德奥名人论音乐和音乐美》中译本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