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晗 曾心玥 杨秋瑜 汤晓龙
眩晕指因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主要包括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1]。发作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2]。中医学在眩晕治疗领域积累了几千年的经验,从先秦时期已有文献记载并流传至今[3]。中医认为眩晕的产生多与风、火、痰、虚、瘀有关。《黄帝内经》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点明了肝为眩晕的主要病变脏腑,风为主要病机;《丹溪心法》中认为“无痰不作眩”,《景岳全书》中指出“无虚不作眩”,分别表明内生痰邪与体质虚弱为眩晕常见的致病因素。近年来,数据挖掘技术广泛应用于中医文献研究,对于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单纯针刺或针灸并治的文献上,而缺少单独的灸法治疗眩晕的文献研究。本课题在系统整理灸法治疗眩晕的古代文献基础上,梳理眩晕病机历史,剖析选穴规律发展,以期能为临床灸法治疗眩晕带去新思路。
1.1 文献来源《中华医典》是对中医古籍进行全面系统整理而制成的大型电子从书。收录了中国历代医学古籍千余部,卷上万,共4亿多字,是迄今为止规模最为宏大的中医类电子从书,可以实现对古籍书名、目录、正文等不同范围的检索。
1.2 文献检索方法根据关键词“眩”“晕”“如坐舟车”检索《中华医典》中所有针灸推拿类古籍,并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条文进行筛选。
1.3 纳入标准明确灸法治疗眩晕的单个穴位;明确灸法治疗眩晕的穴位配伍;明确治疗眩晕的穴位但未指明何种治疗方法;明确相同针灸处方仅录入1次。如部分汇编类书籍,对前人医籍进行引录,本研究亦予以录入。
1.4 排除标准明确灸法治疗眩晕,已经粗略介绍取穴方法,但未出现具体的腧穴名称;明确治疗眩晕的腧穴,但仅提及针刺治疗,未提及灸法;明确禁灸的穴位;仅为眩晕的病因病机认识,未提及治疗方法及相关穴位。
1.5 数据规范化根据《经穴名称与定位》[4]和《经外奇穴名称与定位》[5],统一穴位名称及归经。涉及通假及穴位异名的条文,校对析出现代通用的穴位名称。筛选出定位不明或无法辨认的腧穴并将其剔除。
1.6 建立数据库检索的结果中筛选出相关条文后,先选取版本较好的现代出版相关医著进行核校正误后,再进行进一步整理,建立Excel数据库。录入条文编号、条文内容、医籍书名、成书年代、腧穴名称、腧穴归经、特定穴属性、证型。本研究对条文中眩晕的证型进行分析,方法为3名成员分别对条文进行分析,判断某一腧穴治疗的眩晕证型,若结果不一致,则经讨论后确定。
2.1 相关文献涉及古籍情况共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29本中医古籍文献共830条条文,灸法治疗眩晕的腧穴共103个。见表1。
表1 相关文献涉及古籍情况
2.2 穴位与眩晕病证证型分析经过统计可以发现各个朝代均以风证为最主要的病证,而宋朝对于风证、火证和痰证的取穴都大幅增加,明朝则对虚证取穴进一步发展。其中部分条文信息过少不足以判断该穴位主治的证型,因此归为经验取穴,即承筋、承山、络却和大敦,这几个穴位都出现在明朝。见表2。
表2 不同朝代不同证型穴位个数
2.3 灸法治疗眩晕病证各时期选穴分析历朝历代对灸法治疗眩晕病证的穴位不断丰富,相关条文记载频数最高的朝代为宋朝;记载穴位个数最多的朝代为宋朝和明朝。由此可见历史上宋朝和明朝为研究灸法治疗眩晕病证取穴的重要朝代。晋朝多用肝俞等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唐朝多用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的穴位,如束骨和囟会;宋朝多用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如通谷和风池;元朝多用足三里等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明朝多用强间等督脉的穴位;清朝选用三阳经和明堂等经外奇穴;近代重视三阳经穴位。可以得出,各朝代都重视督脉和手足三阳经取穴。见表3。
表3 灸法治疗眩晕病证各朝代穴位变化
2.4 灸法治疗眩晕病证腧穴部位分布情况人体解剖结构可分为头颈项部、上肢部、下肢部、胸腹部、腰背部5大部分。经过数据统计,晋朝注重下肢部取穴,而从唐朝开始,头颈项部穴位逐渐成为灸法治疗眩晕病证最重要的取穴部位,宋朝则进一步发展上肢部取穴,明朝则着重发展下肢部和胸腹部取穴。见表4。
表4 不同时期灸法治疗眩晕病证腧穴部位分布情况
晋朝和唐朝在对眩晕的病机认识上继承《黄帝内经》“诸风掉眩”以及“上虚则眩”的理论[6];在选穴经络上,晋朝多选用足太阳膀胱经以祛外风,如颔厌,同时又取肝俞以祛内风。而唐朝在晋朝的基础上重视督脉穴位,以振奋阳气;在选穴部位上,晋朝多取下肢部穴位,如涌泉、足临泣等穴位,起到引气血下行之功。而唐朝则发展头面部穴位,如百会、后顶等穴位,因在唐朝时就已明确眩晕的病位在“头”,着重在头面部选穴体现近端取穴的特点。可见,晋朝和唐朝在辨证上都重视“风”和“虚”;在经络上,晋朝重视足太阳膀胱经,唐朝则在晋朝基础上增加督脉穴位;在选穴部位上,晋朝多用远道取穴,重视下肢部穴位,唐朝则多用近端取穴,重视头面部穴位。
宋金元时期对眩晕的病机有了进一步发展。宋朝延续“无风不作眩”的观点,但是已经意识到眩晕与“痰”有关,选用三焦俞、天府等化痰要穴。金元时期刘完素提出眩晕多为风火共同致病,朱震亨则提出“无痰不作眩”,丰富了眩晕病机的认识;在选穴经络上,除了传承晋唐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的取穴经验,又重视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增加了足三里、风池等穴位;在选穴部位上,宋朝在晋唐基础上增加上肢部取穴,以手三阳为主,如温溜、支正和中渚等,可达到祛风泻火的功效。可见,宋金元时期极大地发展了眩晕的病机,认识到眩晕与“痰”的关系;在选穴经络上,重视足三阳经;在选穴部位上,继承了远道取穴,发展上肢部取穴,以手三阳经穴为主。
明清及近代进一步发展灸法治疗眩晕的取穴思路。在病机上,张介宾提出“无虚不作眩”,因此多选用补虚的穴位,如命门、三阴交等,而虞抟提出血瘀阻窍致眩晕,但并未找到相关穴位;在选穴经络上,除了继承三阳经和督脉的穴位,增加了强间、络却、脑户等穴位,还增加许多任脉穴位,如上脘和阴交等,并增加明堂等经外奇穴;在选穴部位上,重新重视下肢部取穴,并发展胸腹部取穴以达到补虚和化痰的作用。可见,明清及近代在病机上重视“虚”和“瘀”,但并未记载与“瘀”相关的治疗穴位;在选穴经络上,继承手足三阳经的远道取穴和近端取穴法,并在此基础上重视任脉穴位;在选穴部位上,进一步发展下肢部和胸腹部取穴。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可以改善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7];在灸法操作上有压灸百会治疗眩晕[8-10]及麦粒灸治疗循环缺血性眩晕[11]等发展。临床上,单独艾灸以治疗颈型眩晕和后循环缺血型眩晕为主,且眩晕目前仍不是灸法的优势病种[12]。可见现代着重发展不同的艾灸方法,且灸法治疗眩晕仍未完全普及,有待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