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珍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常见病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红肿、肿块等,部分患者伴有发热、寒战,严重时可化脓。该病的发生常与乳腺的微生态环境有关,尤其是患者产后身体虚弱,容易受到致病菌的感染,加之乳汁淤积,无法顺畅排出,最终形成炎症,直接影响产后身体恢复和哺乳。临床在治疗中一般使用消炎、抗菌药物,物理治疗等,但是单纯使用常规方法,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仍然不佳,且乳汁淤积给患者带来明显的身体和精神痛苦。中医认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属“乳痈”范畴,患者经过分娩过程,气血亏虚,运行不畅,遂导致乳汁淤积,形成炎症。采用中医局部按摩推拿、穴位贴敷、情志疏导等综合疗法,有助于促进乳汁排出,同时还可配合一定物理治疗,加速炎症消退。现将柳林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相关治疗工作予以分析。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0月在柳林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就诊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初产妇47例,经产妇28例;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9.72±3.28)岁;病程1~4 d,平均病程(2.84±0.94)d。对照组:初产妇43例,经产妇32例;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9.41±3.39)岁;病程1~5 d,平均病程(2.64±0.91)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医院批准。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中国哺乳期乳腺炎诊治指南》[1],患者入院时出现乳房疼痛、皮肤红肿、乳房硬块等症状,硬块触碰时可感觉明显疼痛,部分患者伴有发热、畏寒等症状。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患者乳房胀痛,乳房皮肤泛红,可触及肿块,乳汁淤积,伴发热、口渴、食欲不振,舌苔黄,脉弦数。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超声检查可见乳房不规则肿块;③患者入院前未接受过相关治疗;④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方案知情,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②合并产后其他并发症患者;③乳房已化脓患者;④对治疗药物过敏患者。
1.4 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①消炎。根据患者病情,如发热、寒战,应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使用抗生素消炎,如化脓严重,必要时应切开引流。②排乳。医护人员对患者乳房进行清洁,将吸奶器消毒,对患者乳房适当热敷,然后取平卧位,将患侧乳房充分暴露,自乳房根部向中心推拿,帮助乳汁排出。当患者开始排出乳汁时,继续使用吸奶器,从最小档开始,逐渐增加力度,将淤积的乳汁完全吸出,使乳管通畅,3次/d,连续治疗1周。③健康宣教。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解母乳喂养要领,告知患者治疗期间的饮食注意事项,保证营养均衡,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医综合疗法联合物理治疗。①按摩推拿。医护人员对患者乳房消毒,将患侧乳房充分暴露,首先使用手掌以乳头为中心,对乳房整体按摩数圈,然后从乳房外侧向乳头方向推动按摩数次,再选取乳根、膻中、太冲、少泽、足三里等穴位,使用按摩膏涂抹于乳房,以食指和拇指轻捏乳头抖动后,分别对穴位按揉,保持力度均匀,每次按摩约30 min,持续治疗1周。如患者乳房硬块明显,应在按摩过程中顺乳管方向挤捏,逐渐增加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准,使硬块变软,最后消除。②穴位贴敷。将大黄、玄参、白芷、黄柏、天花粉、苍术、厚朴、姜黄等加水研磨成粉末,敷于患侧乳房,2次/d,连续治疗1周。③情志疏导。中医重视情志对身体的影响,肝郁气滞则影响体内气血运行,不利于乳汁排出。医护人员要理解患者的心情,通过积极的治疗和心理疏导,使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克服治疗中的困难,增强信心,逐渐消除焦虑、抑郁情绪。④物理治疗。选用低频电刺激的方式,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将患侧乳房充分暴露、消毒,然后使用专用电极片贴于乳房,选择低频电给予刺激,30 min/次,3次/d,连续治疗1周。
1.5 观察指标①总有效率。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予以评估,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痊愈:患者乳汁正常分泌,可哺乳,乳房疼痛、肿块等症状消除,实验室检查炎症消除;显效:患者乳汁可正常排出,乳房疼痛、肿块等症状明显好转;有效:患者乳汁排出尚可,乳房疼痛、肿块症状有所好转,未完全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②中医证候积分。对患者乳房疼痛、皮肤发热、乳房肿块进行评分,分数为0~3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③炎症指标。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的乳房疼痛程度,疼痛位置长约10 cm,对应疼痛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高。⑤焦虑、抑郁评分。使用焦虑和抑郁的自评量表(SAS、S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得分越高越严重。
2.1 总有效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例,%)
2.2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红肿、肿块等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3 炎症指标治疗前,2组患者CRP、WBC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炎症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炎症指标比较 (例,
2.4 VAS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分,
2.5 焦虑 抑郁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SAS评分 SDS评分比较 (分,
母乳喂养对婴儿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是母婴情感联系的重要纽带,但是急性乳腺炎也是哺乳期的常见并发症,尤其以初产妇多见。患者产后身体较为虚弱,乳汁不能及时排出,容易形成淤积,使患者感受到明显的疼痛,甚至形成肿块[3],严重影响到产后恢复和哺乳。
西医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虽有一定争议,总体上仍然围绕病原菌的感染、母乳微生态失调等病因。由于产后身体尚未恢复,患者自身免疫力低,容易受到病原菌的感染,从而产生炎症。部分患者乳汁中不存在致病菌,也会出现炎症,考虑与母乳微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有关。因此,临床治疗常使用吸乳、抗生素等治疗手段。吸乳有助于促进乳汁排出,缓解乳汁淤积症状。患者受到病原菌感染,出现高热症状,需使用抗生素消炎,防止化脓。但是常规西医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尽理想。
中医认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属“乳痈”范畴,产后乳汁淤积形成炎症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患者产后多瘀多虚,容易受到风寒感染,使乳脉壅滞;乳头属肝,产后面临哺乳的压力和紧张情绪,易导致肝气郁结,郁于乳络,堵塞乳管;患者气血不足,难以推动乳汁排出;部分患者产后饮食肥腻,过于滋补,乳汁过多也会引起淤积[4]。乳痈的形成使乳房红肿,形成硬结,甚至伴有发热、畏寒症状,故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消肿化瘀为基本方向[5]。
中医按摩推拿在治疗中尤为常用,按摩通过揉捏、摩搓等手法,可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帮助淤积的乳汁向乳头方向流动,缓解肿块[6]。其中乳根燥化脾湿,主治乳痈;太冲疏肝解郁;少泽主治乳痈、热证;膻中治疗胸痛。对以上穴位的按摩有助于疏通经络,集中对淤积的肿块进行消散。在中医按摩的同时,配合大黄、玄参、白芷、黄柏、天花粉、苍术、厚朴、姜黄等中药材给予穴位贴敷治疗,可发挥清热、解毒、通络、止痛的功效[7],促进局部炎症的消退,降低乳房脓肿发生的风险[8]。其中大黄清热解毒,玄参清热凉血,白芷消肿排脓,黄柏解毒疗疮,天花粉清热消肿,苍术燥湿健脾,厚朴燥湿,姜黄行气止痛。诸药合用贴于患处,有助于抗菌止痛,促进淤积的乳汁排出。此外,中医注重情志对人体的影响,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不利于乳汁分泌。情志疏导可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情绪,消除焦虑、抑郁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使用中医综合疗法的同时配合物理治疗,可加强局部瘀阻的疏通。电疗的作用在于使局部皮肤升温,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从而扩张毛细血管以及小动脉[9],达到疏通淤阻的效果。作为一种无创的物理治疗方式,低频电刺激容易为患者所接受[10]。
本研究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综合疗法联合物理治疗,与对照组相比,其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患者症状改善、炎症消退、疼痛减轻、情绪缓解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治疗方法值得肯定,临床可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