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

2024-02-26 21:50邓学东
甘肃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初中

邓学东

【摘要】古诗词属于文言系统,有其独特的建构规律和凝练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精粹和瑰宝。教会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文章以具体的古诗词阅读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了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阅读;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1—0105—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业质量的内涵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1]那么,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提升初中生古诗词阅读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文化呢?

一、储备诗理常识,提高古诗词阅读精度

1.举一反三,注重强化。古诗词中的一些艺术手法和艺术特色常令学生感到抽象,不能一下子掌握,作为教师,就要灵活施教,化抽象为形象,由理论到实例,指导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提高。如,讲授《关雎》一文时,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就是起句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那么课堂上就可把它作为一个训练重点,在学生品读理解本诗起兴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学过的诗文中找运用“兴”的句子,师生一起讨论赏析,如此就强化了学生对“兴”这一艺术手法的掌握。为了加深理解,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喜欢的歌曲中运用“兴”的歌词,甚至可以进行仿写训练。如此反复练习,学生会理解得更加透彻,那么以后再读到运用了“兴”的诗句就能快速识别。

2.梳理归类,构建框架。必备知识是审美鉴赏的基础,教学中遇到一些诗理常识,教师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归类梳理,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的知识框架。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和文天祥《过零丁洋》两首诗末尾两句的抒情方式不同,教师便可以结合具体诗句,让学生理解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区别。学生对直接抒情理解容易,但对间接抒情理解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花点时间,耐心引导学生品味学过的借景、托物、怀古等间接抒情的相关诗句,从而加深对间接抒情的理解,引导学生绘制抒情方式的思维导图,构建关于抒情方式的知识框架[2]。

3.开设专题,突破难点。比如,“诗歌的写景技巧”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教学中可以此设专题。首先,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角度有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其次,结合具体诗句引导学生从正侧、动静、虚实、点面、调动感官等角度梳理常见的写景方法;最后,引导学生能够从远近、上下、内外等方面分清写景的层次顺序等。这样学生对有关写景技巧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掌握,在鉴赏有关写景的诗句时就能找准角度,充分理解作者的精妙构思。如,2023江苏泰州考题,用王安石的《金陵即事》设题:“本诗通篇写景,似乎不见人,却又处处见人。请结合诗句,说说你见到了怎样的人。”如果学生知道观察角度中的移步换景,就不难看出本诗是由远到近,诗人边走边看:前两句“水际柴扉一半开,小桥分路入青苔”是写诗人远观自家小院,看到临水的柴门半掩半开,然后诗人走上通往院子的小桥,最后进入长有青苔的院子;后两句“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诗人已经进入院内了,诗人想此时那些柳树背着自己在照影吧,忽然,诗人闻到了微风送来的隔屋梅花的清香。四句诗句句是景,句句都有诗人。另外,如果学生知道柴扉、青苔、柳、梅这些意象是用来衬托人物的,以此衬托作者喜欢清净、情趣高雅的形象,这道题就不难理解了。

二、抓意象想画面,扩展古诗词阅读维度

1.借助想象描绘画面。如,教授杜甫的《望岳》一文时,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诗人杜甫,望东岳泰山,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前三联所望之景,最后让学生概括泰山壮伟神秀的特点。在把诗句转化成自己语言的时候,学生明确了写景的顺序、层次和景物的特点,再结合尾联的直抒胸臆,学生便会读懂杜甫描壮景、抒豪情的大气磅礴。在赏景中,学生也会被诗人的凌云壮志所感染,进而激发积极上进的斗志。

2.通过想象改写再创造。如,李清照的《渔家傲》,开头写景的两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笔者就让学生绽放想象之花,将其改写成散文诗。有学生写道:“云海茫茫,白色的波涛翻涌,遥远的地平线,一抹曙色,头顶的天河潺潺流动,无数的船儿舞动着风帆,随云涛起伏”。学生写得未必精彩,但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和想象中不仅提高了表达能力,还增强了思维能力。

3.想象要以意象为核心。如,2023江苏宿迁考题就白居易的《春题湖上》设题,让学生发挥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颈联“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所展现的画面。如果平时训练有素,学生根据题目判断此诗是写春天西湖美景的,这两句的主要意象是“早稻”和“新蒲”。把早稻比作绿色的毛毯绒头,来表现它的抽长整齐;把新蒲比作青色的罗裙飘带,来突出其生机舒展,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把诗句转换成画面。学生如果不能识别主要意象,只按照诗句的顺序机械地翻译,就不能准确地理解诗意,更谈不上想象了。

4.想象要聚焦文本特质。如,李贺《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教读,笔者强调让学生聚焦色彩词,让学生想象时要展现原诗中浓重的色彩,用色彩突出诗歌画面。所以,学生在赏读诗歌、发挥想象的时候,就一定要符合诗景诗情,要突出本诗特色。

三、注重多向比较,拓展古诗词阅读深度

1.改换字词比情味。比如,笔者在讲授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时,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的“自”用“只”替换,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用字带来的不同情味。再如,讲授曹操的《观沧海》一文时,把“洪波涌起”改为“波浪涌起”,让学生品味改句为什么不如原句,在对比品味中来提升学生审美诗词的素养。

2.内外拓展比异同。比较阅读的资源可以来自相同作家,也可以是不同的作家;可以取材于课内,也可以延展到课外;可以是思想情感的比较,也可以是艺术写法的比较等等。如,有的教师教授杜甫《望岳》一文时,就引入了祖咏的《望蓟门》,巧妙地设置比较点:两首诗都在写“望”,两位诗人的所望所感有什么不同?在同与异的比较辨析中,学生审美诗词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3.微主题中比情韵。如,在讲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白朴的《天净沙·秋》时,可以“别样秋景别样情”为微主题,引导学生归纳:同样的秋景,但作家的情怀各异,对景物的优选、景色的调配、空间层次的安排殊异,引导学生体会作家情感和景物的审美切合,学习景物与情感的审美对应。

4.诗文联比增思辨。如,教授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便可以引入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最后一段,让学生阅读后回答:前人评价范仲淹“文正公真一世英杰”,“一世英杰”表現在哪些方面?让学生在作者的词和文的对比中找“同”,从而把握主人公的形象。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归纳诗与文中的共性,得出结论:都表现了作者心忧国家、胸怀天下、国先我后、忘我无我的崇高境界。

四、鼓励善思“多疑”,提升古诗词审美高度

1.以积极的评价调动“质疑”。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问题驱动下跑。回答问题容易,提出问题不易,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我们对课堂提出好问题的学生进行量化积分,积分到一定量进行奖励,这样学生的提问热情便会高涨。如,学习王维的《竹里馆》时,有两个学生举手提问,问的竟然是同样的疑惑:“弹琴复长啸”这句为什么不写成“弹琴复长歌”,作者弹琴又唱歌不是很高雅吗?这“长啸”似乎和王维一个士大夫、一个文人的身份不协调?于是,笔者便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解决,有学生从押韵的角度进行诠释,大家都赞成,但觉得理由还不充分。待学生求知欲爆棚之时,笔者顺势引导:长啸,是当时的一种流行,相当于我们现在那种长长地吹口哨,以此抒发情怀的。学生茅塞顿开,体会到“长啸”比“长歌”意蕴更丰厚。经过学生质疑、全班的答疑、老师的解疑,学生定会留下深刻的记忆。

2.让“多疑”成为阅读的好习惯。有疑问能反映出学生的思维状况,能提出深度的问题,对应的是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度和审美能力的高度。如,学习岑参的《逢入京使》一文时,我问同学们有没有疑惑之处,有学生戚眉弄目,欲言又止,我便问:你有什么疑惑,说出来大家听听?学生说前两句写向遥远的东方眺望故乡,一望无边,长路漫漫,满脸泪水双袖擦也擦不干,很悲伤,情感很浓,但后两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只让使者给家人报个平安而已,情感似乎较淡,前后是不是有些矛盾?学生在分享疑问和思考交流中更深入地理解了诗人思亲与报国以及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感情。还有学生问“马上相逢无纸笔”的“马上”是不是“立刻、很快”的意思,是在说“很快就能相见了,用不着写信了”?这些疑问都是非常鲜活的,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在积极思考。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进度、文本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储备诗理常识,提高古诗词阅读精度;抓意象想画面,扩展古诗词阅读维度;注重多向比较,拓展古诗词阅读深度;鼓励善思“多疑”,提升古诗词审美高度。在诵读的基础上只要落实这四点,就会有效提升学生古诗词阅读质量。

参考文献

[1]邢秀凤.语文课思维教学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18(12).

[2]丁郁洁.利用古诗词教学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7.

编辑:赵玉梅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初中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