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4-02-26 16:20杨爱年
甘肃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杨爱年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对此,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课堂教学资源,还应做好家校共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文章在分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剖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1—0075—04

随着时代发展,学校教育模式、个人学习理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重要教育内容。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实现高效学习,这也对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

一、小学数学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相关内涵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基本课程,立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以数学的角度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与解释生活现象等,体现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关键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数学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备知识的技能。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1]。也就是说,相较于以往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知识,自主学习理念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学习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存在的问题

1.在制订学习计划及明确学习目标方面,学生积极性不够。自主制订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出发点。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明确目标,但学生自己制订的学习计划往往不符合实际情况,完成效果并不理想。

2.在数学素养拓展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够科学。除了课本上的基础数学知识,课本之外的数学素养拓展内容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数学素养拓展内容方面存在误区,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仍学习课本知识,这与“双减”政策背道而驰。归根结底,部分教师缺乏对数学学科的全面认识,难以给予学生有效指导,难以实现学生数学学习的提质增效。

3.在数学学习方法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够科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是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自主建立认知,理解、内化运用知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有时难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不足,有的教师没有发现学生的学习误区等,导致学生难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4.在课后作业方面,教师留给学生的时间、空间不足。自主课后练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保障,尤其在数学学科中,适量的习题练习能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查漏补缺、深化理解、举一反三。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尽快让学生完成作业任务,往往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甚至在课堂上快速讲解课后作业,不重视学生深入思考的过程,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成为空谈。

(二)问题原因分析

1.教师缺乏科学认识。一些教师几乎没有参加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培训,往往缺乏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系统性认识,对于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因此难以科学指导学生。加之教师习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没有及时适应新变化,对于自主学习的模式是否合理,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教师难以准确判断,自主学习的成效便很难保证。

2.实际教学条件制约教师。从客观条件上来看,学校条件、学校规模、生源质量以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影响着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学科强调逻辑,教师需要在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的自主学习模式对客观教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有时会被实际条件所限制,不得不采取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流于形式。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从教与学的关系上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点拨。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已有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强化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注重知识点迁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为了使学生独立探索,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學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核心,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不能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自己的解题思路之中,激励学生勇于创新[2]。对于那些可以自己学或是有足够能力处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应适度点拨,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迁移生成。例如,学生已经学会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如何通过知识迁移学习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拼接长方形,分析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就能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转化关系,从而通过公式可以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探索更多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实现自我价值。兴趣是能够让学生产生积极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兴趣作为突破口,对学生适时引导,从而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调动学生兴趣积极探究新知识,做到“教”和“学”平衡

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而不应只注重“教”。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教”和“学”之间的平衡,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学习方式,对所学知识有比较清晰的认识。首先,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改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游戏等方式教授新知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活跃的学习状态。比如,在数学课程中,提出“被4整除的数有哪些”的问题,让学生回忆“能被2、3整除的数有哪些”,再引导学生考虑“能被4整除的数的特点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联想,如果一个整数的最后两个数字可以被4来整除,那么,该数字也可以被4整除。不仅如此,还可以用事例证明,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进而获得知识。若在证实过程中发现了不正确的结果,教师则应指导学生从另外的视角发现相关规律,从而得出正确结果。这也表明,当学生处在一种既想知道又不知道的情况下,就会有很强的求知欲,进而会积极地探究,进行自主学习。其次,运用指导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自主学习的时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不断学习与创新,实现自主学习价值。在教学指导中,教师需要适时指导,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拨学生,让学生主动地探究,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三)以问题为核心,充分发挥质询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想巩固和提升小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教师必须在课堂引入环节,做好相关设计工作,利用提问题的方式发散学生思维,进而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利用探究型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以此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主要以记忆性问题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课本复习和作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比较低。所以,教师可以在问题中强调研究性,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融入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3]。

(四)运用思维导图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属于一门知识点比较多的科目,如果教师没有好的教学方式,那么就很难让学生牢记大量的相关知识。而用思维导图将这些知识以数字、图像等形式呈现,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就可以帮助学生强化知识记忆,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围绕“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这一节课的内容制作思维导图,然后把之前学过的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知识融入思维导图中,由正方形到长方形,由长方形到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再到三角形综合分析,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直接地认识到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五)增加课堂互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这门课感兴趣,便会积极地学习相关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有趣的互动环节,将新知识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知识。比如,教师在“圆柱的表面积”相关内容教学中,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圆筒形的帽子,引导学生思考“做圆筒形的帽子要用多少材料”,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一些学生认为计算出帽子的底面积和侧面积,就可以得到(底面积+侧面积)×2;也有学生认为,只需要计算帽顶的面积……在讨论的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提高了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在观察三维图形中形成自己的空间思维。

(六)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数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学习数学可以更好地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这样能让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比如,在“负数的初步认识”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教师用事例引入了负数的概念,让学生意识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负数。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专业素养也需要不断提高。因此,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师培养机制。无论对于新教师还是老教师,学校都应帮助他们在教学生涯中不斷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学校应拓宽进修、学习渠道,让教师自主选择进修内容;应合理安排教师工作,引导教师在“教”与“学”中找到平衡。教育不是无源之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学校应长期举办自主学习专题教育讲座,让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应长期搭建教师学习交流平台,让一线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此外,家长需要积极地为孩子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助力。家长可以为孩子在家中打造“类学校”空间。在此空间中,孩子可以集中精神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家长和孩子约定每天晚上8点到9点是全家学习时间,家长可以有意地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孩子多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孩子分享数学相关的新闻,让孩子了解数学不仅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以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仅如此,还需要加强家校合作,教师应利用家长会、家访、教育培训、家校班级交流平台,与家长深入交流、配合,教给家长提升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分析孩子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从而提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效果。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受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切实得到提高,为今后学生积极认真地学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家校配合,共同促使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漫,董浩.自主学习(修订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1.

[2]张新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导学,2019(14):201.

[3]段等元.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吉林教育,2016(29).

编辑:彭雪亮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