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布哈河流域牧区风土景观特质研究

2024-02-26 17:18王羽佳崔文河
艺术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牧区

王羽佳 崔文河

摘要:目的:布哈河流域两岸形成的自然景观及风土景观展现了当地的民族风俗、历史文化,具有独特的牧区景观特质。但同时,受到恶劣、闭塞的地域环境的影响,牧区景观与村落的发展并不协调。城镇中70%的人口为青年,而青年牧民多数活动时间并不在城镇,而是在草场度过,从而引发对牧区景观环境特质及问题的相关研究。方法:文章以青海湖布哈河流域两岸的牧区风土景观为研究对象,立足风景园林学科,从布哈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及村落形态切入,根据宏观视角提取其景观特质信息,通过查阅文献、景观解析并深入牧区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探讨牧区风土景观现状,并通过GIS分析研究其地形地貌的特殊性。结果:构建布哈河流域牧区的景观形态,得出该地区景观现有格局是受到自然环境、当地人文风俗等多种因素影响形成的,归纳列举其影响牧区景观发展的各种因素。同时,通过研究发现流域内各地牧区景观的特征,归纳总结地域景观特质下牧区景观应具备的营造技艺和营建智慧。结论:通过对景观特质的提炼,提高牧区景观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的抗风险能力,制定应对措施,维持其人居景观的稳定健康发展。文章对牧区风土景观特质进行深入研究剖析,以改善人居环境、保护牧区景观,对青海湖地区乃至高原牧区的人居环境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风土景观;人居景观;布哈河;牧区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2-0-03

0 前言

青海湖布哈河地区属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多民族文化汇聚地带,牧区人居环境建设不仅关乎高原地区的生态安全,还和民族文化有着紧密联系。牧区定居点及村县是牧区景观的典型代表,布哈河段流域两岸分布着多个牧民定居点及村镇,聚居地人口以藏、汉民族为主体。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海牧区景观格局及当地居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现代化建筑的建设和牧区的无序开发,使当地逐渐偏离了原本的风貌,牧区景观作为牧民生活重心亟待重视。本文通过对牧区发展的深入研究与剖析,在气候自然资源、聚落特征与景观文化的基础上,总结出牧区风土景观特质。

1 布哈河流域牧区景观

1.1 自然环境特征

布哈河流域位于青海省西北地区,是青海湖水系最大的内流河,藏语名为“务哈曲”,意思是“野公牛河”,发源于疏勒南山的岗格尔雪合力冰峰,其河流上半段藏经称“阳康曲”,下半段称“布哈河”。布哈河水量占入湖总径流量的67.0%,流域全长70千米,总落差1090米,从西北向东南流入青海湖[1]。

當地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布哈河两岸生长有柽柳、黑刺等灌木丛林,夏季呈现多种多样的色彩,乃避暑胜地。两侧山地总体上林木稀少,仅在青海南山海拔3600~3900米高度的阳坡地带有少量植物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下的河谷、阴坡地带,有一些沙柳、沙棘等灌丛零星分布。

此地区气候寒冷,平均气温为-0.9℃~6.5℃,累计年极端最高气温25.6 ℃,极端最低气温-35.8℃,全年没有绝对无霜期,四季不分明。

1.2 人居环境及产业特征

布哈河流域范围内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有藏、汉、回、蒙古、撒拉、土、满等15个民族。其中,牧业文化是地区的主要文化。布哈河流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境域内,天然草场占61.05%,牧业生产实行三季轮牧;高寒荒漠滩利用土地占33.19%;黑土滩占2.31%;风沙土占1.6%。气候严寒,冬季长达8个多月。境内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在牧业生产中,天然草场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牧草生长季节短,产量不高,畜牧业是沿河的基本产业。

2 牧区景观特质

2.1 聚落外部山水特质

布哈河牧区面积辽阔,聚落在水平空间内具有规律性,在垂直空间内具有差异性,牧民聚落通过驻扎、定居等形式在草原生活,同时气候及地形的差异也影响着聚落的整体形态与格局,形成不同的聚落外部空间。

2.1.1 山地

牧区聚落地处祁连山中段南部,境内三面环山,西北部为托勒南山,西南部为疏勒南山,东南部为青海南山,山脉均呈西北—东南走向,地貌特征为高山与山间盆地相间分布,地势总体为中部低两边高。

2.1.2 河流

境内河流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00余条。布哈河发源于青海省天峻县境内祁连山脉支脉,源区海拔4513米,其源头河段称夏日格河,中、下游河段称布哈河,整个流域被青海南山、布果特山、疏勒南山、托莱南山环抱。

山上肥美的草场、天然的河流水源为牛羊和牧民提供了生活生产资料,无形中形成了“山—聚落—草地—河”的良好山水人居景观格局,也构建了青海牧区聚落的空间格局。

2.2 聚落模式与布局

2.2.1 聚落模式

游牧民族历经几千年的探索与挖掘,发现了以畜牧文化为主导的生产形式是与自然最协调的方式。自古以来,游牧经济便主导了青海牧区的经济形式,而聚落模式的形成与游牧文化下牧民的社会生活、经营制度息息相关,逐渐发展形成大体分散、部分集中的模式。追究其形成原因,有两点:从地理层面上看,草场基本集中在山谷间隙和河流两岸,牛羊所需放牧空间较大;从文化及策略层面上看,国家实行划区轮牧政策,各户放牧需要空间较大。因此,大体分散、部分集中的这种模式才会长期存在于青海牧区的传统聚落中[2](见图1)。

2.2.2 聚落布局

布局方式是决定传统聚落基本骨架的重要事项,而传统聚落的布局形式又受限于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的自然环境(如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生物种类等)会孕育出不同的聚落布局[3]。

(1)线状布局。线状布局是布哈河牧区最普遍的布局形式,一般沿道路、河流呈线形布置。早期,青海高原的集市、手工业及居住空间均环绕交通要冲建立,因此聚落内部居民生活便利、四面通达。在如今的布哈河牧区,由于河流的限制因素较大,所以一般聚落仍沿用线状布局。

(2)聚集式布局。布哈河牧区地处高海拔地区,受放牧需要的自然条件限制,冬居点一般会选择建设在靠山背风、水源及阳光充足之处,民居的整体布局呈现出河流两岸范围内均质的状态。

(3)疏散式布局。疏散式布局是青海牧区比较多的一种形式,原因是疏散式的布局更加符合高原地区的游牧文化,每户牧民需要的草场面积较大。疏散型特点是无任何中心区域,处于自由分散的状态。

2.3 游牧民族村庄选址特征

布哈河两岸的村庄聚落居民基本为汉族和藏族,且聚落呈现出不同的分散形式。布哈河沿岸草场地形比较简单,基本由河流、湿地与疏林草地组成。为使草场四至界限有明显的标志,避免放牧中翻山越岭等造成牛羊掉膘和其他损失,以地形及单元面积为基础进行相应的草库伦调整划分;定居点根据河流方向及草场形态的划分,以带状形式分布在河流或公路两侧,呈现出牧民傍水而居的居住特点。

一般汉族定居点为4~7户,定居在草场一处;多数藏族则选择独自定居在草场一处,相隔甚远,每个定居点之间距5~10千米。共和县一处汉族定居点——铁卜加村,村落共6户,皆为汉族牧民,各定居点每户人家独立经营产业;共和县西北方向的切吉鄂阿木让村多为藏族牧民,定居点间距较远。

2.4 冬季风大、建筑靠山向阳

青海牧区聚落位置的选址有当地居民的营建智慧,这种智慧源于对山神绝对信仰与崇拜的朴素自然观,在该自然观的影响下,形成“靠山向阳,依山就势”的思想。布哈河的两岸有众多山脉,山脉之间有广阔的草原,这种自然地形构成牧民营建聚落时的天然保护屏障,聚落与自然山脉相依相存。与此同时,为获得适宜的居住环境,当地牧民选择在塬边或塬下的向阳一侧建房,形成靠山向阳的聚落景观。由此,依山就势也成为一种选址原则,其优势如下。

在布哈河地区,平坦宽广的平原与高原缓坡是放牧的绝佳地带,在平原与高原缓坡上,牛羊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与日照,并且此类地域非常适宜牧民生产、生活,人们也更容易到达;聚落依山而建,其基底呈现一定坡度,形成丰富的聚落立体景观。层层抬升的阳坡面,使聚落形成一定的高差,减少前后院落的遮挡,增加了太阳受光面积[4]。牧区聚落的营建考虑了山体地势、日光朝向与河流的距离等,形成一个较好的生存空间。

2.5 游牧民居建筑特征

牧民的牧场按季节分为夏季牧场和冬季牧场。由于冬季草原气温较低,所以一般冬季牧场会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牧场中定居点通常由牛羊棚和牧民定居点组成[5]32。随着社会更替与旅游业发展,定居点建筑大多进行了更新,但比较无序,呈现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交融的混杂的建筑风格。以土木、砖石为基础的老式居住用房面积大多为50~80平方米,而如今的新式居住用房大多有玻璃前廊,房屋外围有围栏或围墙和四边形的牲畜圈,建筑上装饰有经文符号,屋外不同的民族装饰着不同色彩的经幡。在内部构造上,不同民族也有差异,汉族更偏向于现代化装修,房间面積较大,而藏族常在玻璃前廊中以木雕柱子作为支撑,家具更具少数民族特色。夏季牧场因为气温回升,所以设置在海拔较高的地方,牧民生活以帐篷为主,分民居帐篷、行旅帐篷[5]32,使用搭建方便的帐篷,牧民可以随时移动搬迁,便于在牧场生活生产。

2.6 社会变革下的文化景观遗存

随着时代更迭,古遗址、寺庙、岩面壁画、自然山水皆可作为布哈河流域内遗存的重要文化景观,也是居民和游客开展交往活动的文化空间。

伏俟城(吐谷浑)遗址:伏侯城,意为王者之城,是游牧民族首领慕容吐谷浑所建,具有丰富的历史研究价值。古城位于菜济河南岸,距铁卜加村大约3千米,周围为开阔的草场,古城分为内外城,内城呈正方形,长为200米。城外有长1400米、东西残长700米的围墙,用砂砾石堆积而成,现存东、西、南三面[6]。游牧族群由游牧到定居营城,具有游牧特色的转型特殊性,与汉族制度的定居模式甚不相同[7]。

3 牧区风土景观保护发展策略

在众多中国传统聚落发展的洪流中,许多聚落的发展源于有自己独特的风土景观与文化。对布哈河牧区景观的发展而言,应在保留牧区传统风貌、维护人居景观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同时,凸显景观的多元性,提升牧民生活质量。

3.1 因地制宜,保护牧区聚落风貌的完整性

牧区环境的特殊性奠定了牧区聚落独特的内外部空间特质、分布格局及游牧文化背景下所呈现出的景观风貌。在因地制宜地通过聚落更新、生产活动更新改造牧区景观的同时,保证聚落景观的自然性及完整性,使聚落与牧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3.2 提供良好的多元景观发展基础

青海湖布哈河牧区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在发展聚落景观的同时,应注意生态、生产景观与文化景观的协调。牧区公共服务对象与城镇相比,更具有特殊性和多元性,其公共文化服务更容易受到民族因素的影响[8]。

4 结语

纵观牧区景观的发展,不同地域的民居布局形式有不同的特质,其地域文化不应被忽视。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布哈河牧区聚落景观特质,对牧区景观进行不同角度的解析,得出牧区聚落景观的营建智慧。深入理解分析牧区聚落外部、内部的景观形态格局及内涵,有助于布哈河牧区景观的更新与优化。保护与研究牧区传统景观特质,对实现青海湖乃至高原地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孔东升.青海省布哈河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现状[J].福建林业科技,2018,45(3):112-115.

[2] 闫展珊.青海牧区藏族传统聚落景观形态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3] 崔翔.甘南藏区传统聚落空间营建智慧及启示:以卓尼县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4] 贾幼陵,郝益东.简论引入国外游牧话语与中国牧区变迁的差异[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4):220-226.

[5] 崔文河,王军,于杨.资源气候导向下传统民居建筑类型考察与分析[J].南方建筑,2013(3):30-34.

[6] 刘铁程.伏俟城与布哈河:吐谷浑晚期都城的释名研

究[J].青藏高原论坛,2013,1(3):1-8.

[7] 林秀姿.鲜卑文化路线与空间经验:西部鲜卑的初探与比较[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 2016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论文集.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41-44.

[8] 刘梦舒.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杂居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9(6):135-143.

作者简介:王羽佳(1998—),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土景观。

崔文河(1978—),男,陕西西安人,博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文化景观营建历史与理论。

猜你喜欢
牧区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内蒙古牧区牧主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再探讨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内蒙古牧区旗县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牧区农村藏族妇女家庭分工与生态建设能力提升研究——来自川西北牧区的个案调查
牧区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锡林郭勒盟牧区储水窖工程建设探究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