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雕塑艺术的新成就:文脉重塑与人文之美

2024-02-26 17:18王璇
艺术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古文字

摘要:目的: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充分展现当今雕塑师创作的优秀雕塑艺术作品,揭示其中蕴含的对文脉重塑与人文之美的思考。方法:分别从与实用器物的结合再生、传统雕塑的执着追寻、新型材料的别出心裁这三个方面梳理总结我国现当代雕塑艺术所取得的成绩与创新,列举糕点师周毅、水果雕刻师颜奋、微雕艺术家陈福、木雕神像雕刻第三代传承人曾德衡、雕塑大师周德民、雕塑设计师夏航等人的中国现当代雕塑作品,并分析这些风格迥异、材质多样,充满艺术之美与历史文化韵味的作品。结果:我国的现代雕塑最初学习法国,新中国成立后参照苏联模式,改革开放后又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我国的雕塑艺术家们努力引进、消化这些外来的形式与思想,使中西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立足于传统文化,结合新的表现形式、新的技术材料,我国现当代雕塑艺术作品于世界艺术舞台大放光彩,收获了无数的鲜花与掌声。结论:与传统雕塑多与实用器具融合不同,受西方文化影响,我国现代雕塑已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经历了从最初的模仿学习到如今充满文化自信的独特创造,中国传统艺术审美与思想逐渐觉醒与复苏。中国现当代雕塑藝术通过对民族性、本土化加以深耕,在吸取中西之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中国式的独特道路,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关键词:现代雕塑艺术;新成就;文脉重塑;古文字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2-00-03

0 引言

谈及我国现代雕塑,必然会联想到西方雕塑。尽管传统雕塑艺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但19世纪后期,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充满异域风情的西方雕塑进入大众视野,令国人驻足、讶异。与在古文字中反映出的与日常生活、祭祀、陵墓陪葬功用相结合的中国传统雕塑不同的是,西方雕塑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具有审美自觉的主导性艺术,而非建筑、生活用品的装饰性附属。雕塑艺术更被引入高等学府,成为一门具有自身学科体系与知识构建的学问,甚至专门从事雕塑艺术的人也被称作艺术家,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1 与实用器物的结合再生

从某种程度上说,古文字小篆中蕴含的指向的各式实用器物,其实都是洋溢着浓郁日常生活气息的雕塑。与西方传入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独立雕塑截然不同,中国古文字中流露出的雕塑影像往往伴随实用器物一同出现,而实物出土的雕塑则多来自墓葬,如秦始皇兵马俑、霍去病墓葬雕塑群、汉墓中的画像砖和画像石等,其融合了先民们的生死观,具有仪式化的庄重与神秘。

如今,尽管受西方艺术思潮洗礼数十年,各种实验的、先锋的、观念的艺术表现层出不穷,但刻入骨子里的务实、实用信仰从未被国人遗忘,当民族的、本土的意识再度回归,曾被强行中断的雕塑传统得以延续。

面点、面塑技艺是我国民间的传统技艺,过去多用于祭祀酬神等节日活动。西式糕点涌入国门令传统面点面塑门庭冷落时,糕点师周毅巧妙地将中国雕花面点面塑与西方的现代翻糖技艺结合,以古风美人作为设计翻糖蛋糕的作品题材,并在英国的国际翻糖蛋糕大赛中凭此创意与高超的技艺征服了所有评委。其将旧有的历史故事融入新的更具生命力的事物,秉承传统造物“穷则变”的内在运行精神,使看似“山穷水尽”的传统文化与没落技艺适时通融西方造物精华,进而开创出“柳暗花明”的广阔发展前景[1](见图1)。

无独有偶,一直从事烹饪行业的颜奋通过20多年的琢磨,在水果上雕刻各式有趣的图案,有饱含中国风情的牡丹花卉,也有备受孩子喜爱的卡通人物,有浮雕式的相对平面化的雕刻,亦有立体式的三维圆雕。其雕刻手法熟练,忠实传承了中国传统雕刻技艺,却不拘于陈旧的图案和材料。颜奋还受邀到各大超市表演水果雕刻技艺,从大量围观的观众与排队等待的孩子即可看出,看似枯燥、无趣的雕刻在市场上的热度极高,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图1 中国古风美人蛋糕《武则天》

2 对传统雕塑的执着追寻

石器时代,先民们已掌握雕塑之术,他们穴居野处,凿石筑屋。从这个角度看,雕塑于所有传统艺术而言应是最古老的艺术,其经历了三代时的古拙神秘、秦代的逼真写实、楚汉的夸张浪漫……一路走来,仍然坚定地承继着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面对西方强势的文化冲击,最初盲目照抄照搬国外雕塑的做法已不合时宜,当本土的、本民族的文化与艺术重回世人视野时,吸收和借鉴民族、民间雕塑语言、方式以及传统文化,成为或专业或业余雕塑设计师汲取养分的主要手段。

源自殷商甲骨文的微型雕刻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为精细微小的艺术品,因其需要辅助工具,如放大镜等,才能看到当中雕刻的袖珍书画,而被称为“绝技”。如今,即使在海外的澳大利亚唐人街上,依然有旅居的国人艺术家不懈地探索、传承这项珍贵技能。微雕艺术家陈福以精湛的微雕技艺和敏锐的手感,在比成人的小拇指指甲盖还小的象牙板(2 mm*7 mm)上雕刻了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仅1 mm2就雕刻了8个字,如果不用高倍显微镜加以识别,肉眼根本不可能观察到里面的字。其还以微雕技艺雕刻了《金刚经》全文(80 mm*25 mm象牙板),共8604个字,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成为“汉字最多的象牙平面微刻作品”。另外,其以圆雕微刻技法雕刻的世界上最小的弥勒佛坐像(2.35 mm*2.68 mm),同样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2](见图2)。

祖籍澳门的木雕神像雕刻的第三代传承人曾德衡,制作了无数大小不一的神像,其中最大的纯手工木雕佛像高10多米,30多吨重,耗时近10年,其经营的家族佛像雕刻木器店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自40年前接手家里的木雕生意以来,面对国内外同行的激烈竞争,他不改初衷,坚定地传承中国传统手工雕刻技艺,并专程到浙江学习当时最先进的贴金等技法,融入家族现有的雕刻技法中。为防止此技艺失传,曾德衡还特意总结了木雕神像的制作标准,将其保存于澳门的档案馆中[3]。

图2 世界上最小的弥勒佛坐像

图3 大型瓷雕《妈祖》

瓷雕艺术毋庸置疑具有非凡的地位与极强的影响力。然而,大型瓷雕作品的烧制一直是陶瓷界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因为需要解决创作过程中的立心、成形、烧成三重难关。福建省雕塑大师周德民顶着巨大的经济与技术压力,在反复失败与煎熬中终于熟练掌握了泥塑技艺与烧制火候,其选择福建、台湾等地民众普遍信仰的妈祖形象作为艺术题材,成功创作出1.12 m*0.62 m*0.5 m的大型白瓷雕塑《妈祖》,法相庄严、精美震撼。该大型瓷雕烧制技术还填补了瓷都德化的技术空白,使传统瓷雕艺术在技术与形式的延续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4](见图3)。

3 新型材料的别出心裁

以材料推动艺术发展在造型艺术界早已司空见惯,抟土烧制的低温陶器,因炉温大幅增加衍生出瓷器。器物形态或许基本相似,但在演进过程中,不同的材质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与通常见到的冰雕、木雕、石雕等材料不同,以布料为材质雕塑的作品着实稀奇。其实,百纳布式的布雕艺术起源于西方,是用布和棉絮里外三层用线压出错落有致的美丽图案,制作出一种软浮雕的效果。这种舶来雕塑技艺被中国雕塑师用来制作出了具有浓郁中国风的荷花图,傲然挺立的荷花与荷叶、波光粼粼的水波纹、淡雅清爽的配色,无不显示出民族色彩。作者以此技艺缝制的由28只中国神兽凤凰构成的《希望鸟》,更一举获得休斯敦国际布雕节锦标赛手工压线一等奖、澳大利亚新州州际布雕竞赛最佳手工压线奖、西澳洲际布雕竞赛一等奖,血脉中传承的对技艺的精益求精,使其获得了巨大成功与国际社会的认可。而这些精致华美的布雕艺术品并非单纯的雕塑,还与众多功能用品结合,搭配成为各种美观实用的挂饰、靠枕等。

夏航的雕塑作品则运用了传统器物的拼插、榫卯结构,不过选用的材质并非传统的木、石、陶等,而是极具现代感的、好似工业零件的钢材,雕塑在造型、加工、拆卸、装配、运动的过程中成为一种游戏,又好似一件玩具,在作品与观众的互动中成就了其“玩”的本质。他的作品零件全部通过数控输出、切割,在3D建模中产生,然后通过拼装制作雕塑,据说一件中型的作品,差不多要用到5000个左右的零件,倘若再大一些、再复杂些,零件就要超过10 000个了。夏航摒弃了老式的泥稿创作,略去了将模具送入铸铜厂进行批量和加工生产的环节,转而引入现代计算机的三维零件模拟制作和数据输出技术,运用现代材料,如金属、玻璃等,对常规塑造的“物”加以机械化处理,进而开辟出一条将工业化氛围推向极致的艺术道路[5]。《礼物》就是其用不锈钢和亚克力创作出的作品(见图4)。

图4 《礼物》(2019,不锈钢和亚克力,100 cm*10 cm*89 cm)

4 结语

今天,雕塑的身影无处不在,小到桌面上的泥塑摆件、厨师手中的面塑糖人,大到數十米高的神佛雕像、雕塑性建筑、纪念性雕塑等,还出现了四维、五维、动态、声光类型的雕塑。它们分布于商业区、居民区、园林风景区及校园,风格迥异,材质多样,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吸收外来文化、技术等,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与艺术的熏陶。

参考文献:

[1] 郭文静.精美翻糖带起古风新潮流|与世界说[EB/OL].

搜狐网,(2022-12-28)[2023-10-27]. https://www.sohu.

com/a/622094057_121124209.

[2] CCTV4.不足半掌的面积最多能雕刻几个字?82岁老人

告诉你![EB/OL].百度,(2021-05-21)[2023-10-2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0166657624714&

wfr=spider&for=pc.

[3] 罗旭.【边疆时空】非遗记忆|曾德衡:雕刻澳门乡愁[N/OL].搜狐网,(2020-05-07)[2023-10-27]. https://www.sohu.com/a/393470905_523177.

[4] 文艺传媒.福建省雕塑大师周德民创作大型瓷雕《妈

祖》[EB/OL].百度,(2020-09-15)[2023-10-2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7857807930824620&

wfr=spider&for=pc.

[5] 觽堂文化.夏航:送您新春的第一份“礼物”[EB/OL].

百度,(2022-01-17)[2023-10-2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169554668128427&wfr=spider&for=pc.

作者简介:王璇(1984—),女,江苏徐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历史及理论、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古文字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
水去来不
月儿头里
张素凤教授《古文字与语文教育》出版
释古文字中的“杪”及相关字
古文字“刀”“匕”混同——兼説舊釋“從宜從刀”之字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国语》故训与古文字
略论阿拉美文与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的关系
古文字中“口”部件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