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宇
当听到拳击手套和沙袋撞击的声音,夜晚就会被热情点燃。
天色渐迟,南京梅龙湖旁,散步行人渐次稀少,附近楼宇的灯火明亮起来。不远处的金陵拳盛搏击俱乐部里,传来击打沙包的沉闷声音。总教练管文君刚匆忙吃完晚餐,又要开始指导夜校的学员们,展开搏击分组训练。学员中,有白领,有工人,有学生,也有教师。“自从新冠肺炎疫情过后,晚间时段的生源人数几乎成倍增长。”管文君分析,经过与病毒三年的博弈后,年轻人重新审视生命和生活,他们开始减少熬夜,加强锻炼,用以塑造更加健康的自己。
“在很多人看来,搏击是一项小众化的运动。但事实上,搏击是一种风靡全球的健身和社交运动。”管文君解释。“你可能很難想到,最近有很多女孩涌入拳场。”管文君指着一名正在挥动拳锋、略显瘦弱的女孩子说,“她叫孙奕,正在做简单的热身动作。她才来一个多月,虽然偏瘦,但能看出来有股子冲劲,之后你能看到她在拳台上一展风采的样子。”女性正成为搏击夜校里的主力军。工作中,女性往往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而通过练习搏击,不仅能够提高自身分泌的内啡肽水平,也实打实地训练出了“狠劲”。孙奕说:“刚开始,我只是路过这里,看到晚上很多人在训练,便希望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些调味剂。后来,随着一次次用力出拳,一次次累得偷偷抹过眼泪,我突然发现自己很能抗揍了。耐疼,就不再害怕生活中的很多委屈,自己也蜕变成了另一个模样。”管文君说,这是搏击的魔力,他也是这样过来的:“搏击的千锤百炼带给我的蜕变,让我明白了坚持的意义。”
在工作变得分类精细、重复劳动增加的现代城市,搏击和很多夜校的健身都承担着相同的使命,那就是给年轻人创造一种新的挑战,打破原有的忙碌压力。而这种解构生活方式后的重新架构,会形成人生新的平衡。正如孙奕那样,通过练习搏击,变得更抗揍了。
“双腿平行开立,稍屈双膝,收腹立腰,双肩平行、下垂放松,双臂屈于胸前,小臂垂直于地面、两拳置于下颌部,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管文君大声对着另外几个新学员喊道。大吼是搏击运动提振士气最重要的部分,作为教练,管文君传承了这种文化。
“格挡!”管文君冲着拳台上正在和对手搏击的刘韬大吼。在搏击里,格挡是一种用手臂或小腿阻挡对方的攻击动作,可以减少或避免受伤。刘韬是江宁区一家企业的白领,也是管文君的学生。“记得刚带他的时候,他的运动能力很差。”管文君回忆,因为刘韬长期伏案,身体的柔韧性很差,肢体协调性也很差,所以带他训练很让管文君头疼。但刘韬有很强的训练意愿,经常向教练以及其他队员请教练习方法,还挤出时间主动要求将一周二练调整为一周四练。对自己要求的逐渐提高,使他进步很明显。拳台上,刘韬的脚步轻盈,动作敏捷。
打擂结束后,刘韬摘下护具,长吁一口气:“训练的汗水真的没有白流,能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体变得更结实了,精力更充沛了,白天上班的工作效率有所提升。”原本每天在办公室只跟同事接触的刘韬,在夜校还遇到了几个“不打不相识”的朋友,有着共同兴趣的他们,常常约着一起去看足球比赛,成为挚友。
当你真正意识到搏击并不是一种发泄,你就会了解这项运动为什么会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得如此之快。作为一种锻炼身体与精神专注力的生活方式,搏击还成为一些年轻父母的选择。管文君说,有一对父母,每天在孩子放学之后,都会把孩子送到俱乐部练习一段时间。管文君指着一个小朋友说道:“田夏是我们这里最小的学员,他参加训练的时候,非常腼腆,不愿意互动。”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信和勇气的表现,但通过跑步、跳绳,用直拳、勾拳击打沙包一段时间后,田夏就开始愿意和身边的大哥哥大姐姐交流了,因为身体素质的提高,让他克服了恐惧,在标准的直拳、侧踢等动作被教练夸奖后,田夏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大。
曾经被视为“不入流”的搏击,如今受到身处职场的年轻人追捧,本质上而言,折射出的不仅是搏击带来的社交和健身价值,更有终身学习的意义。夜校是城市青年转变生活方式的一场“双向奔赴”,“尽管回到家后,会累得瘫倒在床上就睡觉,但是用力挥动拳头的感觉,让我第二天充满激情。”刘韬说。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