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沉浸式传播研究
——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2024-02-24 03:14夏艳艳
传媒论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典籍里的中国典籍符号

吕 岩 夏艳艳

一、《典籍里的中国》沉浸式传播特色

“沉浸传播”这一概念由我国传播学者李沁提出,指多媒介共生共造的一种状态。沉浸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意识空间中物理空间感知与媒介空间感知的边界模糊化,而沉浸式传播就是要通过特定的手法让这种边界模糊化尽可能地延长。[1]

(一)内容符号化

1.典籍符号化构建专属IP

《典籍里的中国》以中华优秀传统典籍为内容核心,将“符号化”的典籍构建成节目的专属IP。能指是节目组从浩如烟海的文库中遴选出来的代表性文化典籍,所指是中华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与中华历代名家治学的钻研求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等精神,由此向观众传递熠熠生辉的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我认同感与民族自信[2]。

2.综合运用多种类符号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运用多种类符号,构建了一个由万千符号组成的“拟态空间”,宏观上表现为“多舞台、多空间”全方位演绎经典。微观上则表现在节目中的极为丰富的非语言符号上——无论是演员神态、服装道具还是舞台布景都包含着其内在的意蕴,且没有明确的所指;观众可以根据自身的所在的意义空间中进行自由解读,主体性增强,在有限的物理空间中探索无限的精神意义,最终实现“内爆”。

“内爆”是麦克卢汉提出的一个概念[3]。他认为,在“内爆”环境下,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时空概念”的消失,媒介所创造的符号将成为人们感知世界的主要手段。戏剧表演可以通过虚拟符号建立虚拟世界、形成意义空间,这种符号模拟的虚拟世界可以让受众能够在不在场的情况下获得身临其境的效果。《典籍里的中国》 将中华传统典籍由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丰富的视听符号, 在平面纸张上构筑一个多维意义空间,给人以“超真实”体验。

表1 《典籍里的中国》非语言符号表达

(二)过程仪式化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的沉浸式过程展现具有仪式化特点,将观众置于盛大的“时空狂欢”之中,例如恢弘的列兵阵仗、盛大的端坐颂书、庄严的朝拜仪式。结合虚拟现实“拟像”技术带领观众穿过“第四堵墙”共同参与仪式,给人以强烈的情感震撼,在群体的情感暗示中,进一步深化情绪。

仪式不只是一种典礼的秩序化呈现, 在社会学家戈夫曼的研究视野中,日常生活中的互动也是仪式。一次人际互动是平凡的、平淡的、简单的,但是每一次互动都是社会对个体的肯定。正是通过互动仪式,个体被整合到道德秩序的共同体之中。例如在《天工开物》一期中,古人“宋应星”随读书人撒贝宁穿过甬道来到现代时空,在一片试验田中见到了现代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在撒贝宁的引导下,“宋应星”握住了“袁隆平”的手。在这次“跨越世纪的握手”中,受众可以从两位科学家那郑重有力的手、那坚定的眼神中看到古今延续的家国之情[4]。

(三)制作的再媒介化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典籍里的中国》 实现了由纸质媒介到戏剧、影视媒介的跨媒介转化、从文本符号到视听符号的符码转换,元文本内容得到丰富,并在沉浸式传播中注入了互文性特点。例如《典籍里的中国》《史记》一期中从“熟悉度”这一受众优势出发,为《史记》的相关人物办了一场群贤毕至的“历史盛会”,观众跟随司马迁一起在九嶷山追怀舜帝、在会稽山探禹穴、在越王勾践身上体悟隐忍、在孔子故里追慕先贤、在汨罗江边感受屈原的家国情怀、在乌江之畔记取项羽的英勇……《史记》解读者蒙曼不禁感叹道:“一个三千年的英雄群像, 就这么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在媒介延展的过程中, 同一内容在各媒介的相互整合下又以不同的形态呈现, 带给观众更为丰富的感性体验,延展观众对经典典籍的认知。受传者也通过弹幕、混剪二次创作、话题讨论等方式对节目进行反馈、推动节目的二次传播、再符号化。在“万众共创”的模式下,一部部中华优秀典籍实现跨媒介传播, 依托不同媒介的传播特性绽放出古老而新意的魅力。

二、“认知、共鸣与传承”的沉浸式传播效果分析

为探究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沉浸式传播效果,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方式, 总计收集240 份有效问卷。参与问卷填写的男女比例分别为41.25%和58.75%,涵盖了各年龄阶段、各学历(小学除外),各类职业的人群,调查对象相对全面客观。笔者将主要依据本次“文化类综艺节目沉浸式传播效果”问卷调查数据,并结合文献分析法、观察法,从文化认知、文化共鸣、文化传承三个层面对《典籍里的中国》沉浸式传播效果进行综合分析。

(一)文化认知

基于问卷分析, 我们可以从认知的广度与知识储备厚度来探究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沉浸式传播对受众文化认知方面的作用效果[5]。

1.观众文化认知广度得到拓展

在认知的广度层面, 有半数的观众从文化类综艺节目中了解到了诗词歌赋、 文物宝藏与经典典籍等文化知识。在整体问卷中,观众从文化类综艺节目中获得的内容除以上提及的三个方面外还涵盖了戏曲歌舞、名画篆刻、特色建筑、非遗手艺等方面的内容,可见观众可以从文化类综艺节目中获取极为广泛的文化信息, 其认知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一定拓展。

2.观众文化知识积累日渐丰厚

在问卷调查中, 绝大多数观众都可以清晰地说出多个自己有印象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其中《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提及频次较高。在“诗歌”“国宝”“典籍”等多种文化符号的构建下, 观众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记忆被逐步唤醒,通过全新的媒介视角学习优秀文化,拓展文化涉猎广度,加深文化储备厚度,丰富文化认知。

在81.25%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240名受访者中,有77.08%的人因为某一文化类型综艺内容晦涩难懂而中途放弃观看。由此,可见许多优秀文化可能正是因为“对受众的文化水平的门槛较高”而丧失部分受众。并且,在新媒体传播时代, 依托单一符号平铺直叙式的节目难以满足受众的文化需要。《典籍里的中国》 通过多种类符号构建出一个超真实的“拟像”空间,以戏剧化形式将典籍文字符号转码成视听符号,降低了观众的观看门槛,便于破圈传播。不仅是横行纬度的跨媒介转码,该节目还基于纵向时间维度将古代与现代的符号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打造“古今对话”的奇妙体验。

(二)文化共鸣

基于问卷分析,我们可以从观众对节目本身的喜爱程度和对节目所述文化的认同程度来探究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沉浸式传播对受众文化认同情感态度方面的作用效果。

1.观众对节目本身的认同感提升

文化类综艺节目沉浸式传播带来的情感效果首先可以体现为观众对节目本身的态度。问卷数据显示,65.42%的观众较为喜爱文化类综艺节目, 其中绝大部分原因是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典籍里的中国》以大型戏剧仪式呈现中华典籍,以精美的包装制作、生动活泼的内容叙事赢得观众好感,同时通过蒙曼、康震等名家的解析让优秀的中华经典更为凝练, 赋予节目一定专业话语权,让观众在专家点拨中,理解经典典籍的深刻意蕴,增强对节目的认同感。

2.观众对节目的认同感延展至文化内核

文化类综艺节目沉浸式传播带来的情感效果从观众对节目本身的态度可以进一步延展至观众对节目所述文化的认同程度。问卷数据显示,有78.33%的观众在观看完某一文化类综艺后对该类文化的认同感有所增强,并且有67.92%的观众对该文化产生兴趣,或者兴趣更为浓厚, 产生正向的情感态度。 除了再现历史,《典籍里的中国》塑造的人物形象极为丰满,他们坚韧、勇敢、纯粹、耐得住寂寞等品性,无一不让人心生敬畏,受到鼓舞,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三)文化传承

基于问卷分析, 我们可以从观众对节目的二次传播和对节目所述文化的传承来探究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沉浸式传播对受众行为方面的作用效果。

1.观众主动传播、推广文化类综艺节目

跨媒介叙事以多元叙事方式、多元传播媒介、多元叙事主体对典籍转化和创新, 使元文本不断生成新的意义和内涵,从而让中华文化典籍重新焕发生机。优秀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可以引发观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共鸣;文化自豪感能够激发人们的即时情绪,这样强烈的情绪,能激发分享的欲望。问卷数据显示,82.5%的人会主动把好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分享出去,且常选择和朋友、亲人分享。日常聊天是传播文化类综艺节目最主要的渠道,占比达到70.42%。微信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播渠道,占比为62.92%。小红书和微博的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20.83%和17.5%。可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通过“面对面”人际传播来分享好看的综艺节目, 作为普通个体较少通过公共性社交媒体向网友宣传推广某一作品。

2.大部分观众愿意参与到传承优秀文化的事业中来

在对节目所述文化的传承的行为效果层面, 笔者调查了240位观众观看文化类综艺节目后是否有主动学习、传承文化的意识。 其中27.08%的人已经在参加相关活动,48.33%的人表示往后有机会会参加相关活动,24.58%的人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可以看出,观看文化类综艺节目对于激发人们学习、 传承文化的意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相关的想法,并且实质上有传承行为的人较少。

三、文化类综艺节目沉浸式传播建议

(一)打造更为细腻的电视精品

“电影画面唯美写意而电视注重叙事、画面线条较为粗放”是大多数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刻板印象。虽然《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整体效果较好,但其粗线条叙事、主持人功底有限、舞台特效简单等问题仍然存在。随着《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回归,我们可以看到节目组在这些方面的改进,让电视综艺节目呈现叙事细腻、情感细腻,包装细腻的精品效果,为其他文化类综艺节目提供了借鉴。

1.叙事细腻,故事层层相嵌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节目中的叙事节奏有所加快,情节更为集中,场景更加丰富,形成了更多层次的故事嵌套结构。例如《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的第一期中,《永乐大典》屡遭劫难后踏上“珠还合浦,历劫重光”的回归之旅,这段叙事篇幅虽然很短, 但剧情以穿越到现代的陈济视角代入,在层层嵌套中体现《典籍里的中国》一眼千年、穿越时空的独有艺术感染力。

2.情感细腻,素养把关到位

节目第一季存在主持人主持功底有限的问题, 这让节目的串联相对生硬。让“95后”年轻人主持如此厚重、如此需要文化底蕴的节目,诚然难度较大。主持人王嘉宁无论是自身知识储备,还是文化素养,还是专业输出,确实还有所欠缺。但可以看到,经过第一季以及好几档文化节目的历练,王嘉宁的主持越来越从容大方,她代表着读典传道的新青年, 在娓娓道来中带领观众感受中华古籍的新风采,令节目的呈现效果上了一个台阶。

3.包装细腻,技术持续升级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创造性地采用电影工业生产模式,结合绿幕拍摄、运动控制等多种科技拍摄手法,进行戏剧核心、关键场次的呈现升级。例如首期节目《永乐大典》中特别打造了“陈济悟道”场景。该段场景极具视觉冲击力,在繁星汇聚下,观众仿佛可以感受到陈济内心的顿悟, 在沉浸式立体空间中进一步深入戏剧人物的内心世界[6]。

(二)重视观众的内容需要

1.分众化传播满足受众多样化需要

《典籍里的中国》每期时长为90分钟,置身碎片化快节奏的新媒体传播时代, 我们无法要求每个观众都从头到尾认真看完每一期节目。对此,央视在节目官网上设立了四个板块——“完整版回看、古今对话、戏剧演绎、识读典籍”,后三个板块为完整版内容的拆解,观众可以根据自我满足的需要选择性地点播视频。

2.增强第一人称叙事感

增强“第一人称叙事感”,需要节目将镜头从宏观的文化洪流中跳脱出来,聚焦到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个体上,可以是一个性格丰富的文化传承人、 可以是一件久经时代沧桑的文物、 也可以是一段辗转反侧的诗篇……增强节目的互动性, 让单向文化输出逐渐转变为节目与观众的双向互动,突破观众意识空间与物理世界的边界,实现沉浸式交互传播。

(三)提升沉浸式传播在观众行为层面的作用效果

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强调文化传承重要性的同时更应加大对于相关活动的推广力度, 可以设置一些跨界联名合作,运用多种类符号唤醒民族记忆,丰富观众文化认知;同时,设置一些陌生化背景中的日常化仪式,强化情感认同, 力振文化共鸣, 跨媒介协同传播延续经典价值,推动文化传承,让古典文化朝年轻化趋向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7]。

四、结语

虽然在新媒体发展趋势下电视综艺节目受到了一定冲击,但是新媒体在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电视综艺节目带来了跨媒介交流的机遇, 推动电视综艺持续地动态地维新。以央视《典籍里的中国》为代表,电视制作方不断对节目的形式、内容进行大胆创新,探索文化类综艺节目沉浸式传播手段,抓住发展机遇,让电视综艺节目在融媒体时代下依旧受到观众的认可与喜爱, 为电视台带来持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典籍里的中国典籍符号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评论
《典籍里的中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学符号,比多少
央视“神仙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带你“穿越”华夏文明之美
《典籍里的中国》被赞“神仙”综艺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