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东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花神庙分校
本微课利用“AE”“PS”软件制作羽毛球全场步法的特效视频和图片,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步法种类和功能意义等。
本微课针对羽毛球后场步法并步和交叉步的移动轨迹,利用“万彩动画大师”软件清晰直观呈现步法的移动方向,帮助学生明确后场步法移动的方向和轨迹,在脑中完成步法移动的3D建模。
本微课针对羽毛球后场步法学练过程中技术动作可能出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基于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一屏两画的形式呈现正误对比动作,利用静帧标记、聚焦放大等功能重点强调关键点和易错点,并同步呈现纠正方法和辅助练习,靶向性强,专业性高。
本微课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拍摄场景选取的是江苏省羽毛球队训练馆,该场馆悬挂历届奥运会、世锦赛等重大赛事中取得佳绩的运动员照片以及具有激励性的标语,巧妙利用球馆物质文化熏陶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和德育渗透。
新课标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及“运用信息化教育手段和方法,积极开发与运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破学习的时空壁垒,拓宽体育学习的视野”。而革新体育信息化教学的价值观念、教育目的、实现途径等需要在坚持《体育与健康课程》特点的前提下找准体育学科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方向,创新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如精品慕课、系列微课、短视频等),创新使用信息化技术(如AI姿态识别、360度全景摄像、运动轨迹跟踪、可穿戴设备智能化数据采集、多模态分析、多维对比等),真正运用信息技术助力体育学科教学,有效推动现代体育学科信息化教学的改革,显性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各年龄段学生喜爱的小球类体育运动,同时它作为一门热门课程(以俱乐部或社团的形式)在中小学得到了批量式普及,开展得如火如荼,在不少学校甚至都出现了零点抢课的现象。羽毛球运动不仅能够显著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提高机体的协调性,高效提升球感、空间感,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淬炼勇于挑战、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在羽毛球运动的实践教学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难以让学生全面理解运动知识,单一维度的动作示范也难以让学生全面掌握动作原理,因而难以达到良好的学练效果,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靶向性地助力这个难点的解决。
本节微课是基于新课标理念、大单元教学,参考《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黑龙江人教版),并结合校本课程设计的。本微课内容的选择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运动和实际兴趣需求,整合学校现有资源,注重运动兴趣之培养、运动习惯之养成、运动能力之提升、身体素质之提高、核心素养之培育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身体发展需要。
笔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课程思政、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在精准把握新时代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后场步法核心技术动作的学练,体现“信息技术赋能新课堂”的课程理念。
(1)教材分析
在羽毛球运动全场步法中,前场步法学练起来灵活自然,符合人体的运动规律,而后场步法则是在盲视的情况下凭主观感觉进行精准移动。羽毛球后场步法的内容囊括了主动情况下的正手并步后退步法、头顶并步后退步法和被动情况下的正手交叉步后退步法、反手交叉步后退步法。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加速期,他们朝气蓬勃,富有活力,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且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组织纪律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具备一定的模仿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聚焦到授课班级(或年级)学生,他们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浓厚,且在之前的课次中学练过正手击后场高远球技术动作和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技术动作,具备一定的羽毛球专项运动基础,知道架拍、引拍、挥拍、随挥动作要领和基本发力方法,但对羽毛球专项步法的了解较少,且没有利用专项步法移动击球的连贯动作概念和意识。当对方回击球到己方后场时,学生通常会凭借本能反应(面对网)直接倒退移动击球,这样就很难移动到球的后方,难以找到最佳的击球位置,导致自己回击球质量较差,面对下一拍球时将显得尤为被动(直接倒退击球几乎是所有羽毛球初学者的共性问题,极易导致后倒过快、重心不稳而摔跤,因技术动作错误而造成严重的运动损伤)。
(3)学习目标
①能够知道羽毛球后场步法的相关术语、种类、作用及意义,并能说出并步、交叉步的动作要领。(认知目标)
②能够初步做出主动情况下的并步后退技术动作与被动情况下的交叉步技术动作,做到前脚掌发力、侧身转髋,在实战中合理运用并能够形成及时回动的意识。(技能目标)
③表现出羽毛球学练的兴趣与积极性,能够形成勇于尝试、勇于挑战的精神,强化自主学练、小组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发展体育核心素养。(情感目标)
(4)教学重难点
重点:膝关节微屈,前脚掌发力,脚尖方向正确。
难点:髋关节及身体的转动,上下肢的协调。
(5)微课内容(如下页图)
①片头(时长35秒)。
本微课开头部分,简洁直观呈现微课名称、所属学科、适用对象、适用学期以及作者的信息,呈现新课标理念下的学习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
②主体。
导入(时长1分21秒)。通过我国杰出羽毛球运动员(林丹)的实战视频进行导入。对羽毛球后场步法的种类、定义和作用分别进行了介绍与阐述,并利用特效视频加强直观性。
技术动作示范与讲解(时长2分56秒)。首先,对后场步法的准备姿势进行了演示教学,强调了步法移动前准备姿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对主动情况下的并步后退技术动作进行了演示教学(正手并步后退步法和头顶并步后退步法)。最后,对被动情况下的交叉步技术动作进行了演示教学(正手被动交叉步后退步法和反手被动交叉步后退步法)。
学练方法示范与讲解(时长1分1秒)。基于后场步法的核心技术进行动作示范并讲解四个不同的学练方法,次序为无球分解动作练习、完整步法练习、多球练习、单球练习。最后强调了实战过程中要通过对来球落点的预判灵活选择移动两步或三步。
犯错误与纠正(时长1分10秒)。针对学生在学练后场步法动作时的共性问题和易犯错误,利用一屏两画的形式呈现正误对比动作,同时辅以精解,并呈现纠正方法和辅助练习。
常见错误1:正对来球方向后退,练习者往往出现正对来球方向移动,没有侧身转髋对网,无法完成技术动作。
常见错误2:正手击球后退制动差,练习者经常后退移动慢于来球速度,导致挥拍够球,脚跟着地失去重心,击球后也难以及时回动。
③片尾—课后练习示范与讲解(时长55秒)。
针对后场步法的技术特点设计了若干关联度高、靶向性强的课后练习,如后退步法徒手拨球练习、随机指向步法跑动练习、“Z”字型后退步法练习。
本微课使用了AE、PR、PS、会声会影2022等专业编辑软件,操作处理方法为多轨道编辑,视频、音频、动画、特效、文字、图片等多维度合成渲染。在关键技术的处理上,需要思考解决的重点是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直观呈现羽毛球后场步法的核心技术动作(并步、交叉步)和步法移动的示意图。针对后场步法,通过静帧标记、聚焦放大、循环播放、插播、画中画等技术为学生立体化呈现并步、交叉步技术动作,强调侧身转髋、膝关节微屈、前脚掌发力、脚尖方向等,辅以精讲结合示范,加强直观性。
在制作微课之前,针对技术动作,笔者访谈了江苏省羽毛球队总教练;针对教学内容,笔者访问了江苏省体育特级教师若干人,同时参考了大量羽毛球运动专业用书,学习借鉴了中国大学慕课MOOC相关羽毛球课程视频,在积累了大量理论素材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前期脚本的编写。
关于现场拍摄,为了更好地呈现出后场步法技术动作,在拍摄中使用了四个机位,其中三个为地面固定机位(一主两侧),一个为航拍。多机位的镜头切换、多角度的镜头呈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后场步法技术动作,同时也让学生在观看中拥有流畅、自然、丝滑的体验感。此外,为了严格保证羽毛球运动技术动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特邀请前江苏省羽毛球队队员参与全程拍摄,对后场步法技术动作进行示范与讲解。同时,在后期制作中,也邀请了相关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全程指导与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