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林
“箱储卷轴心常逸,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是生活的需要,体现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书香中国、书香社会,阅读圈是重要载体。阅读空间是城市的文化“标点”,接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方便群众阅读,丰富精神生活。如果说公共图书馆是支撑全民阅读的主体,分布于各个社区的城市书房、街边“微·书馆”等阅读空间就是神经末梢。
阅读空间不仅是阅读的所在,更是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阅读空间建设,是延伸和拓展图书馆阅读功能,方便市民就近阅读,打造全民阅读新平台,把书香社会建设向纵深推进的惠民举措。一些城市的阅读空间实质上就是“图书馆+书店”,拥有一定的书源支撑,实現借书、购书、看书“三位一体”。在这里,群众可以品一杯茶,读一本书、看一份报,轻松享受家门口的阅读体验。
阅读圈硬件建设靠投入,这只是第一步,能够有效运营才能真正形成阅读圈。与硬件投入相比,建一处活一处,运营好更为重要。为增强阅读空间可持续性,一些城市在融合发展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如杭州市“西湖书房”通过与喜马拉雅合作开展有声图书服务;烟台市在社区图书馆中开设咖啡厅等,使运营经费自给自足得到保障。让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丰富业态,借着阅读空间融合发展,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培育出造血功能,才能真正让文化活动持续热起来,推动书香社会由虚变实,不断增强质感。
基于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与阅读方式的差异化,采取差异化方式满足需求,才能触动阅读兴趣点。除了常态化更新丰富图书资源,还应在精细化、精准化上下功夫。针对青少年特点,可建立积分机制,并辅以适当激励;针对部分上班族的生活节奏,不妨将阅读空间办成放松身心的场所;针对老年人养生保健需求,可组织经验分享活动;还可以通过阅读家庭等级评比等,将阅读深度引入居民生活。
在信息技术的催化之下,阅读方式多样性乃必然之势。电子读物的兴起,必然相对冲击纸质读物的阅读量。如今,“低头族”随处可见。看电子读物的人多了,占用时间长了,读纸质书籍报刊的人难免相应减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纸质图书的存在价值就打折扣了,更不能认为建设城市阅读空间意义就不大了。在保持传统方式的图书阅览的同时,也应与时俱进,引入必要的电子和数字图书,丰富阅读形式,以最大限度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们多种不同的阅读需求。
打造城市阅读圈,让书香充满街巷,让文化浸润生活,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广大群众追求更美好生活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