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维度课时中提问与追问的联系与区别

2024-02-22 07:26龚瑞瑾
体育教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联系区别提问

龚瑞瑾

摘  要:课堂转型“四化”要求中,教法学法问题化是关键,教师的提问能使学生在练习中产生有效思考,从而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更明确的方向,更好地理解运动项目的原理。在动作方法、练习方法、运用方法三个不同维度的课时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以引导学生有梯度地提升整体性理解水平。

关键词:三维度;提问;追问;联系;区别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1-0027-03

在课堂转型四化“要求”中,教法学法的革新是关键。怎么教?如何学?教师在大单元的设计中会有核心任务和一系列子任务,核心任务需要通过单元中一系列的课时教学才能达成[1]。怎么完成这些任务,这就好比我们在体验一款故事剧情类的电脑游戏,里面包含了主线任务、支线任务、触发任务等,遇到需要解谜的时候,可以去网上搜索攻略,这样很直接,但是缺少了玩游戏的乐趣;也可以通过剧情的发展和已收集到的线索,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甚至要经历过几次失败后才能找到通关的密码,这样的过程是令人愉悦的,也是印象深刻的。总而言之,要让学生有深度参与的体验,在学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学科素养的养成。而提出问题、经过思考解决问题是让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手段。不同维度的课中,提问与追问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他们之间有何区别?探究这两个问题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中提出更精准、有效的问题。

以排球项目为例,其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赢得比赛,赢得比赛的途径是得分,想要获得分数,就要完成“如何进攻”“如何防守”“遵守和利用规则”这样三个子任务,这些子任务又都涉及到技术和战术层面的内容,简单地概括为学习和掌握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等技术,以及在规则范围内,如何将这些技术合理地运用起来,进行进攻与防守的配合。在桂玲老师的《排球垫球与传球技术及综合运用》(见标题下方二维码)大单元中,核心任务是“通过合作,展示传垫球的稳定性和攻击性,创造有效的进攻”。在其中一节课中,听到她多次向学生提问与追问。本文试图在桂玲老师的大单元中寻找不同维度下的提问与追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不同维度课时中提问与追问的联系

(一)三维度课时提问的共同目标:促进学科大概念的理解

上述提到的关于排球的核心任务是赢得比赛,需要通过有效的进攻和防守来实现,具体可以通过图1来理解。

关于排球项目大概念,可简单概括为“创造本方进攻空间,压缩对方进攻空间”,核心问题是找到赢得比赛的方法,即得分。要获得分数,就要解决如何进攻和防守的问题。其中进攻需要通过接发球或扣球(一传,采用垫球方式)、二传(采用传球的方式)以及扣球来进行,所有的技术怎么做?做到何种程度?如何选择技术动作和出球线路?大概念在所有这一切中都有迹可循。教师在课堂中围绕着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排球项目大概念来提问。例如传球环节,在桂玲老师大单元运用方法课中,教师提问:“传球时,2号位和4号位都有同伴,你该如何选择?”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追问:“为什么要传给他呢?”学生回答:“因为我面向他。”我们都知道面向同伴传球相对背后传球更稳定、更准确。接着,教师又问:“你将球传到了哪个位置?”学生回答:“网前上方。”“为什么是这个位置呢?”“同伴有助跑的空间,有扣球的空间。”虽然没有看到桂玲老师的动作方法课和练习方法课,但从她的大单元设计中对传球这一项关键问题的描述中提到了传球手型、击球点、移动、配合,这些其实都与空间有关,给同伴的球要准、稳,有一定高度,有利于创造出配合与进攻的空间。

(二)符合项目特征,提问有延续性和关联性

排球是一个攻防转换非常快,各项技术動作环环相扣,对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准确度以及同伴间配合的默契度要求非常高的项目。例如接发球或接扣球技术属于防守范畴,但同时这项技术也是进攻时的一传,好的一传要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让攻防转换更顺畅,更有利于二传组织进攻。二传则决定了进攻的方向和形式,是2号位还是4号位进攻,还是后排进攻,是高举高打还是短平快,都是在有默契的配合前提下,由二传的传球效果来决定。不管是一传的垫球还是二传的传球,最终出球的效果都要方便同伴做下一步动作,以达到提高进攻质量的效果,即让本方打得更“舒服”,让对方打得更“别扭”(图2)。

桂老师的学生是初中生,根据学情,本单元是垫球和传球组合技术及运用,主要涉及到的是项目中由守转攻的环节。所以,在桂老师的这节运用方法课上听到这样的提问:“这个球我需要跳吗?”“不用。”“为什么老师给的练习标准需要扣球的同学跳起来?”“因为实际比赛中有网,所以传球要有高度,方便同伴判断做动作。”另一个场景:“你是二传的位置,应该用传球,为什么你用垫球?”“因为来球太低了。”“所以,一传垫球要高一点,缓一点,方便二传手判断、移动、做动作。”图3可以体现这些提问的关系。

在动作(技术)方法课中,更多关注的是技术动作本身,强调移动、姿势、手型、垫击面、触球点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在练习方法课中,更多的是关注什么样的程度是好的?要求传垫出准、稳、高的效果,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明白这种程度的效果能带来什么?在运用方法课中,则更关注技术动作的选择与合理性,在实战中是否有效,其表现为是否能得分,引导学生找到赢得比赛的方法。当然,在运用维度的课中,如果学生出现技术动作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技术维度课的问题,视情况而定。从大单元中所有的提问可以看出,这些提问都是基于排球项目的特征,以学会技术、巩固技术、运用技术这样一条主线来展开。

二、不同维度课时中提问与追问的区别

(一)答案的开放性程度不同

从技术维度到运用维度,答案的开放性会越来越大,因为相对来说,每一个技术动作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越来越趋向于合理,针对技术维度提出的问题,其答案偏向于唯一性、正确性。而运用维度的课在于实战中如何运用,选择某一种运动决策是否合理,这很难判定对与错,可能效果有差异,但结果是一样的。比如排球中选择传给2号位和4号位会产生什么不同效果?不一定,可能都是好的,也可能都是不好的。具体区别见图4。

(二)提问的深度不同

从技术维度到运用维度,是逐渐接近项目大概念的过程,学生在三个维度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选项越来越多。比如技术维度中的移动垫球,学生只需关注判断落点、迅速移动、做好准备、完成动作,而到了运用维度,除了需要关注上述要点外,学生还需要关注同伴和对手的位置、是否符合规则、出球的力度、线路的选择等。所以,提问也会随着大单元的进程而逐渐深入(图5)。

(三)提问的可迁移性逐渐增加

大单元的进程是逐渐接近大概念的过程,单个技术的学习中,不同项目技术动作本身的动作方法不一样,提问的引导方向就不尽相同。比如排球中引导同伴间的垫球需要稳一点、高一点,从而方便同伴有足够的判断时间并完成动作,而篮球项目中双手胸前传球,则需要引导学生快而准,两种球的运行线路不同,则提问的内容和方向就不同。而运用方法中的提问,在不同项目中的可迁移性更大,同样都是为了赢得比赛,问题引导的方向都可以指向如何做才能有更好的空间?不同项目有不同的方法和规则,但原则是一样的,创造更大的空间来获取得分与胜利。

参考文献:

[1]王龙,祝芳.问题的意义与来源——以基本问题的设计为例[J].体育教学,2022,42(10).

猜你喜欢
联系区别提问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位置的区别
看与观察的区别
区别
AM2+和AM3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