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中低海拔玉米起垄防涝栽培技术

2024-02-21 07:09刘婷婷孟静娇陈国斌杨建国谢志坚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1期
关键词:涝害保山市减灾

刘婷婷 孟静娇 陈国斌 杨建国 谢志坚

(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云南保山 678000)

玉米是保山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畜牧养殖业主要的饲料来源,2022 年全市玉米播种面积169.07 万亩,总产75.47 万t,分别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42.73%和粮食总产的50.65%,发展玉米生产对保障全市粮食安全、推动畜牧业发展和促进保山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市玉米种植面积70%以上分布在高海拔的山区和半山区,30%左右分布在中低海拔的坝区和低热河谷区。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全市中低海拔区域春季种植管理相对简单的玉米是农村留守老人、妇女的首选,同时快速发展的畜牧业也使粮饲作物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且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经济作物价格波动大,农户种粮积极性提高,加之国家对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政策的实施等,全市中低海拔区域玉米种植面积呈不断上升趋势。

保山市地处云南省西部,属低纬度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雨量700~2 100 mm,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冬春少雨、夏秋多雨,空间上“十里不同天”,区域性连续降雨或强降雨时有发生。极端天气常造成全市不同区域玉米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尤其是中低海拔玉米受涝害最为严重。玉米是既不耐旱又不耐涝的作物,水分的供求平衡是其实现稳产高产的前提之一。保山市玉米生育期正逢夏秋多雨季节,高海拔坡地沥水快,玉米不易遭涝害,而中低海拔种植区域40%以上地块因地势低洼、基础设施薄弱等导致排灌不便,玉米常遭涝害影响。玉米受涝后直接表现为植株瘦弱易倒伏,同时病虫害加剧发生,造成玉米减产和品质下降[1]。此外,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受涝渍胁迫均会导致产量下降,其减产幅度与受淹生育期、受淹程度、受淹时间长短有关[2]。涝害对玉米苗期影响最为明显[3],一般淹水4 d可减产20%以上,淹水3 d 可导致植株死亡[4];玉米拔节期和穗期淹水3 d 可使单株产量分别降低16.2%和7.9%左右。涝害造成玉米减产和品质下降,给全市粮食稳产增收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全市高海拔区域玉米亩产410 kg 左右,而中低海拔区域玉米亩产则在500 kg 以上,高产田块在700 kg 以上,在中低海拔区域玉米种植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保障并提高玉米单产对提高全市玉米总产具有较大贡献。为增强玉米防涝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产量损失,提高品质,降低救灾减灾投入,实现全市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多年试验示范,研究集成玉米垄上打塘防涝减灾技术,有效解决了全市中低海拔玉米种植易遭涝害的问题。目前,该技术已在保山市中低海拔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涝效果。

1 技术概述

关键技术是在保山市中低海拔玉米种植易遭涝害的区域改变播种方式,将以往开沟条播玉米改为起垄打塘播种玉米,无灌溉条件的地块待透雨后播种,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三干”播种后灌水。该播种方式将以前的种植沟变灌水、排水沟,使田间灌水、排水通畅。将玉米种于垄上,一是有利于土壤水分渗透,加速沥水,改善土壤透气性;二是提高玉米根系着生和分布高度,有效防止玉米根系长时间浸泡水中产生涝害。该播种方式集成玉米耕、管、收环节节本增效技术措施,形成玉米垄上打塘防涝减灾技术,有效提高了全市中低海拔区域玉米防涝减灾能力,实现玉米稳产增产。

2 技术形成和试验示范情况

2.1 技术形成

该技术形成之初是因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玉米科研基地位于保山市隆阳区永昌街道、辛街乡、板桥镇、西邑乡、潞江镇等中低海拔区域,试验地部分田块地势低洼、排灌不便,玉米育种及试验材料常常浸泡水中,科研人员排水降涝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玉米科研工作影响较大。与此同时,当地玉米种植户因涝害造成玉米减产纷纷向科研人员求教。基于此,2008-2010 年玉米科研人员尝试改变播种方式,通过不断试验、总结,到2011 年集成玉米垄上打塘防涝减灾技术,自2012 年开始在全市中低海拔区域示范推广。2020 年对该技术进行改进,在有灌溉条件的田块,玉米起垄打塘后采取“三干”播种,播后灌水1 次的播种方式,可实现提早播种。

2.2 试验示范情况

2008 年,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隆阳区辛街乡邹里社区科研示范基地开展一组开沟条播玉米和垄上打塘播种玉米的对比试验。2 个处理均采用自育玉米品种保玉13 号,试验地为往年易淹水的地块,面积0.14 hm2,按长边方向将地均分两半,2 个处理随机抽取各种一半面积0.07 hm2,除播种方式不同外,其他栽培措施相同,均不做排水处理。试验结果对比明显,开沟条播玉米受涝害面积超过30%,玉米产量522.4 kg/亩;垄上打塘播种玉米受涝面积仅为5%左右,未对玉米造成涝害影响,玉米产量575.6 kg/亩。保玉13 号开沟条播比垄上打塘播种减产53.2 kg/亩,减幅9.2%。2009 年,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隆阳区板桥镇乌龙社区科研示范基地采用垄上打塘播种玉米0.69 hm2,玉米田排水效果较好,仅在玉米苗期对局部水淹的地块进行了1 次人工排水,耗工1 个工时,同时玉米长势正常,试验效果较好。而往年开沟条播玉米,只要下雨就需排水,相同种植面积平均每年耗工6 个工时以上,而且排涝效果不理想,仍有部分玉米育种、试验材料遭涝害。从2010 开始,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保山中低海拔区域种植试验材料均采用垄上打塘播种方式,节本增效明显,2011 年集成该技术,自2012 年开始在全市中低海拔区域示范推广。因近年气候反常,有效降雨来的晚,自2020 年开始,科技人员在有灌溉条件的田块玉米起垄打塘后,尝试不再等雨播种而是采取“三干”播种,播后灌水1 次的播种方式,玉米一次出苗整齐,减少了玉米播种对气候的依赖,提高了玉米生产能力。该技术到2022 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33.56 万亩,其中2020-2022 年示范推广面积18.16 万亩,示范效果较好。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推广中低海拔玉米垄上打塘防涝减灾技术,每亩减少涝害影响造成的产量损失在50 kg 以上,增加产值150 元以上,有效增加了玉米总产。每亩虽增加起垄、打塘人工成本70 元,但能节省排涝人工成140 元,减少对受害弱苗施用提苗肥投入40 元,减少受涝后病虫害加重防治成本30 元,共减少生产投入140 元。采用该技术种植玉米每亩节本增收共290 元。计划每年示范推广该技术20 万亩,预期可增加玉米产量1 万t,节本增效5 800 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3.2 社会效益

推广中低海拔玉米垄上打塘防涝减灾技术,一是提高玉米防涝减灾能力,降低涝害发生程度,有效促进中低海拔玉米稳产增产,保障全市粮食安全;二是帮助种植户掌握玉米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新技术,提高科学种田的意识和水平;三是减少抗涝救灾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节约生产成本;四是有利于迅速普及农业科技,提高科技贡献率。

3.3 生态效益

采用该技术能有效减少对受涝弱苗施用提苗肥和病虫害化学防治的次数及农药化肥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4 技术要点

4.1 播前准备

4.1.1 选择良种 选择高产、抗病、耐涝性强、抗倒伏、中早熟的品种,如保玉16 号、保玉17 号、保玉18 号、保玉19 号、云瑞62、兴玉101、迪玉2 号、川单99、金秋玉45 等杂交玉米品种。

4.1.2 整地 机械整地前每亩撒施腐熟有机肥1 300~1 500 kg,通过旋耕机耙齿旋转将有机肥均匀施于耕作层,对土壤进行深翻、细耙,使土壤疏松、平整,根据地形地貌开好“田”字形排水沟。

4.1.3 起垄 采用带线或撒灰线的方式将底肥条施于土壤表面,机械开沟起垄,开沟翻起的土壤把底料覆盖于垄下。垄高可根据涝害程度而定,一般高度以15~30 cm 为宜,垄宽依据种植规格而定,一般宽度为80~100 cm。每亩施用氮肥(N)4.4~5.0 kg、磷肥(P2O5)6.8~7.7 kg、钾肥(K2O)5.4~6.2 kg,或施用含同等养分的复合肥40 kg。

4.1.4 打塘 人工平垄后,按种植规格在垄面人工打塘,塘深10~15 cm、宽15~25 cm。双株留苗,垄宽80 cm时塘距42~44 cm,垄宽100 cm 时塘距33~35 cm。

4.2 播种

5 月中旬至6 月上旬播种为宜,无灌溉条件的田块待透雨保墒后播种,有灌溉条件的“三干”播种后灌水1 次。每亩用种量1.8~2.0 kg,每亩种植3 800~4 000 株,每塘播种3~4 粒种子,同时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于播种塘内防治地下害虫,播后覆土3~5 cm。

4.3 田间管理

4.3.1 育苗待补 播种时,用育苗盘或育苗床同期增加10%预备苗用以补苗。

4.3.2 查苗补缺 玉米苗3 叶1 心前及时查苗、补缺,于阴雨天或晴天下午带土移栽,浇足定根水。

4.3.3 间苗定苗 玉米苗5~6 叶期进行间苗、定苗,去除病、弱、杂苗,留壮苗。

4.3.4 中耕管理 玉米苗6~7 叶期结合中耕除草追施苗肥,每亩施用氮肥(N)2.9~3.4 kg;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追施穗肥,每亩施用氮肥(N)7.4~8.4 kg。施肥距离玉米根部10 cm,采用复合肥作为底肥种植的玉米只中耕不追肥。

4.3.5 病虫草鼠害防治 玉米种植管理中病虫草鼠害防治用药严格按照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和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规定执行。玉米主要病虫草鼠害防治方法见表1。

表1 玉米病虫草鼠害防治方法

4.3.6 适时收获 玉米作青贮整株收获时,籽粒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乳线达1/2 时为最佳收获时期;玉米收获籽粒时,当籽粒胚下端出现黑色层、乳线消失、脱水变硬时为最佳收获时期。

4.5 注意事项

整地时根据地形地貌开好“田”字形排水沟,务必使每条垄沟与“田”字形排水沟相连通;连续降雨或强降雨后及时检查,清淤除障,疏通排水沟和垄沟;选择高产、抗病、耐涝性强、抗倒伏、中早熟的品种;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早中耕、多次中耕;重点防治草地贪夜蛾,适时收获。

猜你喜欢
涝害保山市减灾
保山市隆阳区精品咖啡产业发展路径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花生遭涝害怎样来补救
棉花耐涝害的生理生化特征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保山市隆阳区10913例妊娠期妇女人体组成成分测定
保山市总工会:入户再遍访 查找问题补短板
耐淹砧木对猕猴桃枝叶生长及淹水胁迫的生理影响
大棚红肉火龙果涝害应对措施及效果
保山市布朗族音乐习俗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